農村田鼠有多聰明?會分倉,會存糧,被人挖了糧食還會氣得去上吊

老鼠我們都不陌生,長長的尾巴,尖尖的耳朵,一對綠豆的眼睛轉來轉去,讓不少人看到會感到頭皮發麻!特別是家鼠經常出入下水道,垃圾場,身上細菌眾多,也是病害傳播的重要途徑,所以大多數人看到家鼠的第一印象,總會有一種陰深,害怕,討厭,髒兮兮的感覺。因此,早在很久以前,老鼠就被人們列為四害之一。

家鄉的老鼠有兩種,一種是人人喊打的家鼠,一種是農村田園裡亂跑的田鼠。家鼠因為能夠經常偷食家裡的食物,平時很少會儲存食物。而田鼠就不同了,不光會在秋糧豐收後大量囤積糧食,而且還會和人一樣,分倉,分穴井井有條儲存各種過冬的物資,智商高得讓人驚歎不已!

農村田鼠有多聰明?會分倉,會存糧,被人挖了糧食還會氣得去上吊


農村的田鼠有多聰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物資緊缺,農業落後,每逢秋季學校就會放秋假,讓我們回家幫忙家裡大人秋收秋播,那時候年齡還小,貪玩要比干活的多。每逢秋假一放,小夥伴們就會三五成群飯田野裡去撒歡,一天到晚幾乎不著家。記得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等莊稼收穫了去地裡挖田鼠。

別看田鼠毛茸茸的看著外觀有點傻的,其實這個小玩意聰明著哩。為了能夠度過一個豐衣足食的冬天,每當莊稼成熟了,田鼠就會“深挖洞,廣積糧”。說起挖田鼠的快樂,現在的孩子可能會無法理解,其中過程也是精彩刺激,一旦挖到了糧食,那種喜悅之情更是筆墨難以言表的,因為這代表著回家有法交差不用捱罵了。

農村田鼠有多聰明?會分倉,會存糧,被人挖了糧食還會氣得去上吊


和大多數想的不一樣的是,田鼠是一種極愛乾淨的小動物。一身暗黃色的皮毛從來都是一塵不染。尋找田鼠洞穴並非易事,沒有經驗很難找到它的真正入口。修建的的洞穴也是非常的講究,不但隱藏性極高,出口眾多,而且入口處盡是迷魂陣,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它給帶偏了,白挖一個小時也是常有之事。

小時候曾經有幸挖過一個鼠洞,裡面的儲存能力以及洞穴構造至今讓我難以忘懷。誰也不會想到,一隻小小的鼠穴,竟然可以儲存五六十斤的糧食。而且挖開的洞穴就像一座小規模的城堡,一堆堆的糧食物資,井然有序的分別儲存各自的儲藏室裡面。有儲存大豆的,有儲存玉米的,有儲存花生的,分門別類的細緻程度讓人是歎為觀止。

農村田鼠有多聰明?會分倉,會存糧,被人挖了糧食還會氣得去上吊


一條條規整好的鼠道,就像高速公路一樣貫穿整個洞穴,四通八達,連貫著臥室,倉庫,廚房和廁所。儼然一個鼠洞就像一個小社會,衣食住行樣樣齊全。

挖鼠洞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快則兩三個小時,慢則大半天不一樣挖完。還要擔心會不會挖出蛇,因為蛇喜歡吃田鼠,通常吃完田鼠的蛇還會佔據可鼠洞,因此人們常說的“蛇鼠一窩”還是很有道理的。

那個時候糧食金貴,尤其是花生這些經濟作物平時主要用來榨油賣錢,平時很少捨得拿來食用,如果有幸挖出花生,那麼不亞於發現一個小寶藏。大豐收的我們自然是興奮不已,不過被抄了家的田鼠,可就沒那麼好過了。

農村田鼠有多聰明?會分倉,會存糧,被人挖了糧食還會氣得去上吊


每當鼠洞被挖開的時候,它們就會圍著洞口嘰嘰地發生著慘烈的叫聲,久久也不會離去,要不被挖鼠大隊就地給消滅了。要不過幾天你就會發現,被挖開的鼠洞周邊就會多了幾具老鼠的屍體。據村裡老人們說,這是被人挖了糧食,田鼠氣得去上吊了。

田鼠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一冬天儲存的糧食被挖完了,沒有了老鼠窩,沒有了糧食,這個寒冷的冬天它們是很難熬過去的。與其被餓死,還不如直接上吊去呢。雖然不知道老人舜德花是真是假,但是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挖過鼠洞是真的。

農村田鼠有多聰明?會分倉,會存糧,被人挖了糧食還會氣得去上吊


如今隨著農業科技的發達,化肥農藥的施入,糧食大幅的增產,再也不用擔心吃不起糧食了,但是在農村也很難看到挖田鼠的情景了。時隔多年,每每想到當年“鼠口奪糧”的景象依然是記憶猶新,讓人是難以忘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