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個電動汽車,有哪些推薦?

熱心的網絡好友


今年要上市的電動車都各大媒體盤點的差不多了,這次我們整點實際的,盤點下今年到底有沒有值得買的新車。

電動 SUV——大家的藍海

先來看看火熱的 SUV 陣營。

純電 SUV 是汽車生產廠商攻佔電動車領域的橋頭堡。今年新上市的電動車裡,純電 SUV 佔據了大半壁江山。這裡面有值得買的車型麼?

從各品牌官方公佈的或者工信部發布的續航里程來看,差不多都達到了 300 公里的級別,這也和政府補貼對續航里程的要求密切相關。

如果要選擇小型 SUV,也許比亞迪元 EV 值得嘗試一下。入門級的車型,入門級的價格,超越中型 SUV 的續航里程,算得上有性價比。至於寶馬 i3s,估計得對這個車型非常有情懷的人才會買單了,畢竟是入門級的車型配上中級進口車的價格。寶馬 i3s 應該會繼承寶馬 i3 在國內冷門車型的地位。

▲ 比亞迪元 EV,預計 6 月正式上市,預計價格 10 萬以內(補貼後)

▲ 寶馬 i3s

競爭激烈的是緊湊型 SUV。這是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車型級別。從今年開始,不僅燃油車在這個級別裡繼續拼殺,電動車也加入搏鬥的陣營。雖然新車頗多,但亮點乏呈。不過從製造商來說,本著長城哈弗在 SUV 界的超常成功,長城的第一款電動車歐拉 iQ5 也許值得期待一下。

▲ 長城歐拉 iQ5 申報圖

在中大型 SUV 的國產品牌裡,比亞迪唐是插混界老面孔,在 16 年是國內電動車品牌的銷量之冠,但是在去年競爭車型逐漸多了之後,銷量下滑的非常厲害。新一代唐是否有脫胎換骨的更新還很難說。

蔚來,威馬,奇點是全新的電動汽車品牌,跟成熟的汽車製造商相比,不管是車輛性能還是售後服務,都需要時間的檢驗。至於寶沃,如果有價格優勢的話,估計也能和這幾款半斤八兩的相互競爭一下。

不過蔚來還是可以多說兩句。自從去年 12 月上市以來,蔚來 ES8 的新聞不斷,正面負面交鋒頻繁,蔚來自己搞的噱頭也不少,持續在服務模式上推出創新體驗,從最初的換電服務到最近的能量無憂,在車子還沒交付的情況下就有如此的關注度,蔚來也沒有白下血本,不過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 蔚來 ES8,4 月開始交付,價格為 34.8 萬和 44.8 萬 (補貼後)

▲ 比亞迪新一代唐,預計 9 月上市

▲ 威馬 EX5,預計 4 月上市,起步價預計 20 萬(補貼後)

▲ 威馬 EX5,預計 4 月上市,起步價預計 20 萬(補貼後)

▲ 奇點 iS6,預計年底上市,預計售價 20 萬~30 萬(補貼後)

▲ 寶沃 BXi7,預計 6 月上市

這個級別有兩款重量級的進口車型必須提及——捷豹 I-PACE 和奧迪 E-Tron Quattro。捷豹 I-PACE 是我們一直關注的車型,之前外媒的專業試駕對它評價頗高。捷豹國內官網對這款車型已經做了詳細介紹,相信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之後不久就能來到中國銷售。

續航里程達到了 500 公里(NEDC),動力總成包括了兩個電動機和一個容量為 90 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總功率輸出為 294 千瓦,90 分鐘在功率 50 千瓦的直流充電樁下能完成 80% 的充電。如果想嘗試傳統豪華品牌的純電動 SUV,I-PACE 還是值得等待的。

▲ 捷豹 I-PACE,預計下半年上市

奧迪 E-Tron Quattro 自發布概念車起,進展一直都很緩慢,不過終於到了預計中上市的年頭。

如果一直說捷豹和奧迪的電動 SUV 的競爭對手是特斯拉Model X,倒不如說捷豹 I-PACE 和奧迪 E-Tron Quattro 才真正互相較著勁。兩家都在暗中比賽誰的電動 SUV 先上,相對比捷豹 I-PACE,奧迪 E-Tron Quattro 的詳細信息尚不明朗,只能參照奧迪 Q 系列來預計。國內燃油車領域裡,奧迪 Q 系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基於這個良好的基礎,相信有不少 Q 系粉絲會想嘗試奧迪的第一款電動 SUV。

▲ 奧迪 E-Tron Quattro 概念車圖,預計下半年實現量產,並開始全球預定

最後一款是榮威的電動旅行車 Ei5。

榮威作為國產品牌在新能源領域裡做的還算頗有口碑。這次另闢蹊徑繞開大家熱炒的 SUV,讓首款純電動旅行車作為 Ei5 的宣傳噱頭。但是這款旅行車在外形上不那麼龐大,也只是屬於緊湊型車型的範圍,旅行車的概念在國內目前也算冷門,不知道這個噱頭能夠炒多遠。當然,如果價格美麗的話,憑藉榮威和上汽的名頭,也能有個不錯的開局。

▲ 榮威 Ei5,預計 6 月上市

電動轎車——國外暢銷的主流車型,你買單麼?

下面是今年將出現在國內市場上的電動轎車。

電動轎車這邊可沒有 SUV 那邊熱鬧。

不得不說,幾款進口的電動轎車其實都挺重量級的,只是不知道在中國市場是否能夠被大眾接受。

日產新聆風,第一款暢銷的電動車,之前借用啟辰的品牌進入中國但是可以用慘敗來形容。這次將新款引進不知能否讓中國的車主們滿意。

作為緊湊型轎車,進口車的價格是難以讓國內觀眾買單的重要原因。況且日產聆風在國內的知名度非常有限。不過作為目前銷量最高的電動車,性能應該是值得信賴的,而且新款的續航里程有了大幅度提升,不過預計高於 24 萬的價格不知道會不會讓想在這個級別嘗試的車主仔細掂量一番。

▲ 日產新聆風

相對於日產聆風,大眾高爾夫在中國知名度那是人人皆知了。當時高爾夫 7 出道的時候經銷商們加價賣車狠狠賺了一大筆。

大眾在 MQB 平臺上做了高爾夫的電動版本 e-Golf,目前在歐美銷售的不錯。今年終於引進到國內,不知道是否有高爾夫的粉絲會對此有特別的情懷。255 公里的續航里程在目前的同級車裡算是一個短板了,而目前所預計的售價 26.8 萬則是另一個短板。

▲ 大眾 e-Golf

中型轎車裡,如果你願意等待且預算寬裕,那麼特斯拉 Model 3 是你今年當仁不讓的選擇。名副其實的超長續航,顛覆性的設計,不斷完善的軟件,特斯拉在電動車中的品牌價值,Model 3 到目前為止所贏得的稱讚,都是選擇的理由。

▲ 特斯拉 Model 3,預計今年將在中國交付

新款帝豪 EV450 從車型尺寸,續航里程到預售價,都貼著“性價比高”的標籤。14 萬~17 萬對於一輛續航 300 公里以上的中級轎車來說,是非常經濟的選擇。

▲ 新款帝豪 EV450,已開啟預售

縱觀以上盤點,可以看到十分有趣的陣營劃分。傳統自主品牌和新造車勢力集中在 SUV,特別是緊湊型 SUV 這塊藍海市場上登陸,搶佔電動車領域的先機,合資品牌則是不緊不慢的晃一槍插混,有點冷眼觀戰的姿態。

而新引進到國內銷售的車型,不管是 SUV 還是轎車,都是是全球電動車裡的佼佼者。不管是哪方勢力,且看各路車型今年怎麼使盡渾身解數來讓你覺得值得買了。我們的 list 裡,找到你中意下單的車型了麼?

一般來說,選車要考慮品牌、外觀、價格等方方面面。像題主這樣,僅盯住續航里程單個指標來選車的,不算多見。

但是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純電動車的最大軟肋就是續航里程:盯住續航里程單個指標,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個人建議,與續航里程密切相關的另外兩個指標,也值得關注:

百公里電耗: 百公里電耗如果很高,那就意味著,為了實現長續航里程,電池容量必須很大。

一方面,這會增加用車成本——電雖然便宜,但充電也要錢啊;另一方面,這也意味更長的充電時間—— 現在充電可不是那麼便利。此外,電池容量大還會增加車身重量,得不償失。

電池組能量密度:在同等的電池容量下,能量密度越小則意味著電池組的塊頭越大,那勢必會佔用車內空間。

更重要一點是,電動汽車的補貼也是由續航里程、百公里電耗、電池組能量密度這3個指標共同決定的。

高續航里程的純電SUV有哪些?

題主提到了兩個例子:威馬Ex5與廣汽新能源GE3 530,那似乎暗示著將車型限定為純電動SUV。

將續航比較長的電動SUV整理成下表:

電動SUV能耗相關指標對比

數據來源:來自工信部公開數據,在工信部網站可以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中整備質量、續航里程、百公里電耗、能量密度來自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電池容量數據來自於《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威馬Ex5剛發佈,還沒進免稅目錄,所以電池容量數據留空。題主提到的廣汽新能源GE3 530還未進目錄,因此數據來自於廠商發佈。

百公里電耗: 理論上,百公里電耗 = 100×電池容量/續航里程。為什麼用這個公式算出的值,要比表中的值小大概10%呢?原因在於:工信部提供的是百公里電耗試驗值,其試驗方法為:滿電跑車,將電跑光,記錄里程;然後用電槍充電,充滿為止,記錄電槍電量。而電槍電量= 電池容量+ 充電損耗+ 充電時車載電器耗電量。

為什麼沒有特斯拉:第一,特斯拉在國產前進不了工信部數據庫,所以查不到權威數據。至於其它數據來源,主要來自各主機廠的對標車測試,而他們的測試結果也不統一。第二,題主說要十幾萬的車,特斯拉目前不止這個價。表中除了蔚來是友情客串之外,其它車型在補貼後的售價均在15萬左右。

誰能拿下補貼大滿貫?

大家都知道,買純電動汽車會有1萬至6萬多元的補貼,那究竟是怎麼算的呢?

根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計算補貼有3步走:

1. 續航里程

續航里程大於150、200、250、300、400這五個門檻時,分別補貼1.5萬、2.4萬、3.4萬、4.5萬、5萬元。

在上表中,能夠拿滿補貼的有3個車型:威馬Ex5 400、榮威Marvel X兩驅版、GE3 530,其中威馬與榮威都是403,GE3 530是410。

最不爭氣的當屬比亞迪宋EV400,擁有62kWh的大容量電池,並且為了提高能量密度還拋棄了自家最擅長的磷酸鐵鋰電池,可最終還是沒有將續航提到400.

蔚來的電池很大、續航不高,主要原因是車型大一號,也比其他車重了400-800公斤。

蔚來: 我本來就是來客串的……

2. 能量密度係數

電池組能量密度大於105、120、140、160Wh/kg這四個門檻時,分別按照0.6、1、1.1、1.2倍進行補貼。

在上表中,能夠達到160Wh/kg的特斯拉同級水平的只有廣汽新能源GE3 530一個,榮威、威馬、比亞迪均在140-150Wh/kg之間,與160Wh/kg還有不小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宋EV300的最初版本使用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只能達到110.20,只能按0.6倍補貼。也就是說,別人都補55000元,而它只能拿到30000元,真是吃了血TM虧啊。這說明了當前政策下,是不利於將磷酸鐵磷電池用在乘用車上的。

3. 百公里電耗係數

百公里電耗係數是按車輛的重量劃分等級的,具體來說如下圖:

青色區域:百公里電耗最低,按1.1倍補貼。榮威Marvel x、廣汽新能源GE3 530、威馬Ex5均在此區域。其中,威馬Ex5 300踩線錄取。

黃色區域:按1倍補貼。比亞迪、蔚來、江淮均在此列。

紫色區域:警告區域,警告這車造車能耗太高了,按0.5倍補貼。

白色區域:此區域不存在。如果你造的車百公里電耗落到了白色區域,請回爐重造。

(不要問我圖為啥這麼醜,俺們Matlab畫圖都這樣)

綜合考慮續航里程、能量密度係數、百公里電耗係數,能拿到6萬元小滿貫補貼的是榮威Marvel

X兩驅版與威馬Ex5 400;而能拿到6.6萬元大滿貫補貼的只有廣汽新能源GE3 530 —— 據我所知這應該是國內第一個拿滿補貼的車型。

GE3 530是如何做到的?

說實話,以前從未深入瞭解過廣汽新能源。除了知道小鵬汽車的夏珩學長與何濤同學是出自廣汽之外,其他的知之甚少。

這次,1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組,為拿下國內首個補貼大滿貫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吸引了我的注意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研究起來,還有了新發現:電池組減重但不減料:

液冷系統:使用冷媒+冷卻液,配備空調壓縮柵、水泵、熱交換器、電了閥、PTC等熱管理器件,算是電池組的高配置液冷系統了。電池冷卻系統關乎到電池的壽命與安全,而廣汽並未在這裡動腦筋。

ASIL C的功能安全等級:BMS達到了ASIL C的功能安全等級,非常到位了。基於ISO26262的功能安全(Function Safety)很難一兩句話給大家講清楚,大家只需要懂得一點就好了:如果充電發生了自燃事故,一般來說不是車的鍋、不是電池的鍋,而是BMS的功能安全做得不到位的鍋。更詳細地可參閱:當電動汽車充電自燃,該向誰問責?

既然沒有在冷卻系統與BMS上減料,那麼1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是如何做到的?

主要有兩點:

輕量化成組技術:大量採用航空級高強度鋁合金及普通鋁材。關於航空級鋁合金的討論,可參閱:愛馳:鋼鋁混合車身與全鋁車身,哪個更先進?。

更先進的電芯:採用9um高性能隔離膜的寧德時代電芯,電芯能量密度達到212Wh/kg。電芯是電池包的主體,電芯減重十分重要。

在蔚來、威馬、拜騰、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紛紛亮劍的時候,很高興地看到上汽榮威、廣汽新能源等傳統車廠也亮出看家本領,讓人刮目相看,振奮人心。

如此一來,外國豪強特斯拉即將搶灘登陸上海,也不會讓人那麼慌了。

注:GE3 530的數據均來源於廠商。實際數據以工信部將來公佈的為準。











雷神山


買車

一看經濟實力(注意是後期養車成本),

二看基本需求、上班通勤、接送孩子、生活範圍等等方方面面,

三看什麼人開、老年人、妻子還是丈夫。

我建議不要買低速電動車,特別是你指的不要駕照的更加不可取。

主要是一下幾個方面原因;

1.低速電動車續航力短(100-200KM,沒辦法跑遠處);

2.低速電動車現在國家管控的比較嚴格,好多地方禁止低速電動車上路(鄭州、駐馬店等);

3.開車畢竟是一門技術、從駕校考試拿本,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人的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負責。開車要按交通標識牌、信號燈、交警手勢等等。

4.低速電動車不掛牌、交警看見罰款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據我所知、電動車,有一座位、兩座位、三座位(寶駿E300型2020年3月份上市)、四座位。具體根據自己的需求。

賣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歡迎再次交流。


守護月亮76150792


電動汽車的話,威馬真的不錯👍,新的EX6還能5折買,6折賣,很划算,關鍵這車用著還電池終身質保,送終身4G流量,500續航里程買輛520續航的按照您的里程數,我一個朋友去亞運村交易市場的體驗店提的我跟著一起去感受了一下,服務也不錯,還有售後服務,買了也沒後顧之憂,主要車不貴价格合適!據說現在買車還能上門試駕,上門籤合同付錢,上門送車,夠專業!


綻放的百合花7891


預算7萬以內選擇面比較窄,車輛屬性更多定位的是老年代步車,功能方面也不會很高,續航方面也不會很高,下面給您建議兩種購車方案

1.全款購車,7萬塊錢預算中,個人認為歐拉R1這款微型車值得入手,首先歐拉作為長城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定位的就是專注微型純電動代步車,從產品力方面可以看到,33kwh的電池容量,351km的續航,市區日常代步還不錯,外觀方方正正的也較為可愛,小巧靈動,停車也非常方便。

2.貸款入手級別更高的純電動汽車,除了全款購車以外,七萬塊錢的預算完全可以選擇貸款入手緊湊型SUV的車型,以威馬汽車為例,貸款首付只需要6.98萬元,其餘的尾款相當於貸款買動力電池,並且沒有利息,級別更好能享受更高的續航里程減少里程焦慮,並且車輛在智能化、空間、駕駛體驗上更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具體如下圖。

國內最大新能源汽車車友會,分享駕駛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車維保知識,為您解決選車、用車煩惱,歡迎威馬汽車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車主關注我們!


威馬汽車車友會


我還是推薦你購買新能源車企 比亞迪這樣的傳統車企 有很多車是可以選擇的 E1 E2 E3 元 S2 這些都是小電動車 很實用的 車子續航里程也長也很耐用,質量做工沒得說


愛旅行的梁鋒


7萬以內,就只有小螞蟻,眾泰E200,長城歐拉,比亞迪e1了,其他都是渣


YXBABA


那要看你的預算有多少,如果市區代步送孩買菜的話奇瑞小螞蟻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預算在二十萬以上的話,建議還是考慮特斯拉吧。


明仔87266886


御捷祥和低配四塊電池新能源老年代步車,續航78-80公里!


小白兔128536205


吉利幾何汽車不錯,可以考慮,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有保障。


sky153636511


有錢買特斯拉,別的買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