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北上廣月薪16000塊不抵老家月薪3800塊,為什麼?

兵傳媒


這個觀點比較接近懶人思維,或者說是表達一種生活態度。

北上廣月薪16000塊不抵老家月薪3800塊,顯然不適合正處奮鬥年齡的年輕人。

單純從收入與支出較大來看,顯然16000元月收入的北上廣,要比3800元的三四線城市好很多。成就感也好,消費之後的結餘也好,北上廣都要優於老家。

“說北上廣月薪16000塊不抵老家月薪3800塊”,其實就是懶人說法。因為收入多少,就必然需要付出多少。北上廣的16000元月薪,不是白拿的,他需要上班族夜以繼日為公司做奉獻,需要員工以積極心態迎接各種挑戰,該加班要加班,然後可能住在北五環外,上班在東二環,一天坐地鐵就要兩小時。工作強度大,路上、工作,消耗的時間多,這時候就沒有更多時間娛樂與休閒,壓力比較大。

但這應該是是年輕人的常態,年輕人需要這種壓力下的積極進取,需要為更好的未來打拼。

而在老家,一個月3800元,計算一下,房租不要錢,吃飯不要錢,打的隨便打,上班電瓶車一踩,20分鐘,收入不高,但確實很輕鬆。但這適合年齡大的人,不適合年輕人。

雖然支出很少,但收入更少。而且沒有一種奮發向上的鬥志,沒有壓力重重下的突破,沒有為未來一往無前的精神。

所以,所謂的“北上廣月薪16000塊不抵老家月薪3800塊”是一個偽命題。十年以後,絕大多數在北上廣拿16000元的人,都進入中產,甚至更多的躋身高收入。但適應了慢悠悠一個月拿三五千老家生活的人,大部分依舊拿著三五千的工資,一輩子可以一眼望穿。


波士財經


不管怎麼說吧,各有各的看法,也不能強制說對與錯,那就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

本人男,在北京,一晃4年多了,目前薪資稅後18000,年終獎大概10萬,以上就是收入。

開支方面,房租3000一個月,吃飯基本1500,出行大部分公交和地鐵,偶爾打車,大概500一個月,買衣服生活用品等大概平均下來1000一個月,其他雜七雜八的也記不清了,按1000一個月吧!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支出共計7000。淨剩11000!還有每個月5000多的公積金,也都是自己的錢。這樣基本上每個月最少淨剩15000。

說說我朋友吧,他在老家縣城,工資每月稅前4000,稅後差不多3600,沒有公積金,基本上也算高薪了,房子是農村自建房,不要錢,吃飯大部分自己做,基本上一天20多,一個月按600算吧,交通都是騎電動車,偶爾打車,一個月按100算吧,其他買衣服什麼的,不細拆分了,按500算吧。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支出1200。淨剩2400。

以上,供參考!

個人觀點,幸福感看自己怎麼看待,我傾向於城市的18000!


奔跑的遊俠


北上廣月薪1萬六,不及老家月薪三千八,哪來的數據?這是在扯淡嘛?說說我自己的消費,我本人月薪過兩萬,但生活消費兩千多。我一個月剩下近一萬,不比老家的三千多香嗎?

當然不能忘了房貸公積金生育金

對,我是有房貸,房貸也要一萬多,但你別忘了房貸可以公積金還,而且收入越高公積金越高。如果月薪一萬六,基礎公積金加上補充公積金在上海能有五千,普通人買什麼吃的穿的一個月能花五千了?還別說北上廣的房子是增值的。

上海還有生育金,也是按照公司平均工資來的,我女同事生個孩子還賺了十多萬,在老家根本就沒有。我實在是沒法理解北上廣月薪近一萬六,怎麼就比不上老家四千塊了。怎麼算都比得上啊。

還別說有年終獎這個情況,說出這個問題的人,到底有沒有仔細想過各項支出和收入呢?我反正完全不贊同,再說個實例。

再來說說我老家的朋友

我老家朋友是事業單位上班的,工資大概三千多,她還是住家裡的,老跟我說錢不夠花。畢竟女孩子一個月吃吃喝喝買買化妝品,還要聚餐,也要兩千塊。

小城市的消費能力可一點也不低,我在老家吃個面也要20塊一碗。別說年輕人還要買個電子產品,手機也要不少錢,一個月三千塊在老家也省不下多少的。反正我朋友在老家是月光,天天跟我說錢不夠。我是很吃驚的,她的消費能力真的跟在大城市沒差別。而我朋友這樣的,並不是個例。

朋友說他圈子裡都這樣花錢,包括我看網上出的雙11消費數據,三四線城市剁手能力可一點不弱。

最後

在差不多的消費能力下,北上廣月薪高,老家月薪低,你會選哪個?

歡迎關注緩緩,500強程序媛,觀點直接犀利,態度溫柔堅定,一起成長~


緩緩在上海


這樣的話聽來似乎有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就我所知,會說這種話的基本拿著老家月薪3800塊的那些人,而那些拿著北上廣月薪16000塊的人在聽到這樣的話時,想想自己在北上廣的漂泊艱辛,可能也會在心裡默默贊同。

北上廣物價高、房價高、消費高,就算在北上廣月薪16000塊,辛辛苦苦打拼10年、20年,可能還是付不起城市四環裡房子的首付。

而在老家,有房有車,物價低、消費少,就算只有月薪3800塊,也能每天過得優哉遊哉,毫無經濟壓力。

但其實,北上廣月薪16000塊和老家月薪3800塊根本不是兩個絕對的數字可以簡單進行比較。

一、在北上廣得到的東西很多無法用金錢衡量

大家都知道回老家工作能得到無憂無慮的生活,不用為買房買車而拼命。北上廣月薪16000塊,可能一個月下來也存不了幾千元,而老家月薪3800塊的,可能一個月能滿打滿算存下至少3000元。

但拿著老家月薪3800塊的人,他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每天仍然有那麼多的大學生一畢業還是義無反顧地跑向北上廣呢?

因為在北上廣,我們得到的不只是看起來很虛幻的高工資,更是大城市裡蘊藏著的高品質生活享受和自我發展的無限可能。

比如,在北上廣,受教育的機會更多,孩子能得到的教育資源更好,醫療水平也更高,各種物質的消費和服務都比老家要多得多。

在美國評論家簡·雅各布斯所寫的著作《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裡指出,城市不是一棟棟冰冷的高樓大廈,而是一個個空空的容器,人們可以在裡面彼此交流互動,也正是在這些面對面的真實交流和互動中,新的思想會不斷被碰撞出來。

她認為,人口稠密會加速知識的產生。在此基礎上,他創造了一個很新的名詞,叫做“知識溢出”。

亞當·賈菲據此計算出一個公式,就是城市人口密度每增加50%,人均生產力就可以增加4%。

所以,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裡,我們所能享受到的服務和物質會比在老家工作的人要多得多。同時,我們個人的發展會比在老家工作的人要快得多。而這些都是用金錢所無法衡量的。

二、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因此,我認為無論是在北上廣月薪16000塊還是在老家月薪3800塊,其實只是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因為兩者都各有付出各有收穫。

在老家工作得到了安逸,得到了陪伴父母的機會,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但與此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物質享受和個人發展的機會。

在北上廣工作,得到了高工資和高享受、得到了更快的個人發展,但卻失去了陪伴父母、享受溫暖親情的機會。

希望大家都能選擇自己不會後悔的選擇,珍惜自己身邊的人。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說這種話的人就是根本沒有體驗過這兩種生活的人,或者給自己底薪找藉口。

我之前一直在深圳,在深圳呆了差不多11年。

2015年才回的老家發展,主要是感覺深圳生活節奏太快,再者家裡老人年紀大了,孩子也要上小學就回來了。

之前在深圳工資每個月兩萬左右,除開房租,水電,生活開支什麼的,一個月存個萬把塊吧!後來回來在老家一個月工資8八千多,不用掏房租,每個月家庭開支都有五千左右,一年下來存個五萬塊都緊張,當然在老家的開支孩子佔了一多半,現在和老婆兩個人上班都感覺錢不夠用。

所以說,老家的消費水平也不低,你工資拿的少,但有些硬性的開支又不能減少,那你的生活壓力一樣大。

北上廣只是生活節奏比老家快,房價高而已,別的東西都和老家差不多。

我在湖南常德,今年房價市裡普遍一萬左右,橋南德山普遍六到七錢,一個四線城市而已!


遠哥家的胖子


這個確實是有依據的,我跟大家說一下我和我同學的區別吧。

我同學畢業之後就在廣州工作,他是做會計的,我猜想他現在的月薪應該也有15,000左右。

而我記得在畢業後一年,我們同學聚會的時候,他說自己的工資是5000元。那時候我在二三線城市生活工作,工資也就2000元,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

但是奇怪的是,他跟我說根本存不到錢。畢業8年了,連車子都買不到。而我還行,雖然我的工資不多,但是生活挺悠閒的。在家裡蓋了房子,買了車子,生了小孩,也不覺得壓力很大。

而相反我的同學他在廣州生活,領著15,000的工資卻每天要擠地鐵,住出租房。由於廣州的物價比較高,扣除房租,交通費,伙食費後所剩無幾。

因此,他說自己15,000的工資都不夠我幾千塊錢工資的人生活得自在。

這就是要根據當地的消費,人際圈子,生活層次來判斷吧!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我表示贊同,我們先來說說北漂的生活成本到底有多大?

我有個朋友女孩子是個海歸,去英國學的金融碩士專業,老家是鄭州的,我以為她會回老家發展。畢竟她家的條件比較一般,一個女孩子在外闖蕩困難也多。結果她竟然選擇北漂了,並且隨便找了一份與專業無關,與語言無關的行政工作,我表示特別不能理解。也罷,可能是工作不好找,先落個腳解決生存問題,再慢慢找。結果她在北京漂了3年,年近30,還在做行政,工資是1萬出頭感覺好像沒那麼少。但是這是在北京阿!

首先說一下租房的花銷,她要求挺高,不與別人合租,租的是3000多塊錢的單室套。除了租房,就是一日三餐問題,每天早飯10元,午飯30元,晚飯20元,地鐵來回15元。差不多1個月吃快餐的標準,2500塊沒有了,如果自己跟朋友下個館子,至少得人均100多塊錢。一週下館子一次,便是多出400元。小計:住+吃已經6000多沒有了。

再說女生的服飾、生活用品、化妝品、超市總要去的吧,此時手上只有4000塊錢左右,衣服總是得買一身吧,一件上衣、褲子、鞋子,全是買仿貨不買品牌的,600塊錢需要吧。化妝品一套至少得上千元吧,家裡的水電、煤氣、水果、寬帶、物業費、同學的人情份子,零零總總,至少是月光族,不刷信用卡可能飯都快吃不上了。

為何大學生寧可北漂、滬漂、深漂也不回老家發展?

每一個在大城市漂泊和奮鬥的青年都知道,吃穿住行這四個方面遠遠不如自己在老家的生活差距。不論是生活水平,還是娛樂時間、工作壓力,既便要過這種滾燙的生活,也不願意回老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上廣意謂那是著夢想的地方,無數人嚮往的地方。哪怕我混不下去,我也得在大家夢想的地方去生活去感受。

“大城小床”還是“小城大房”,這是很多年輕人一生中都繞不過去的問題,一批批畢業生,一批批會有這樣做出選擇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會做出自己的願意的選擇,哪怕我在北上廣吃糠鹹菜,也不願意回18線城市吃著紅燒肉,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想法是不一樣的。可怕的是,你選擇了大城市的繁華,卻整日苦惱吃不飽飯,還要在家人面前假裝你過得很好。

有一個網友老家是在河北,35歲還在北漂,單身未婚,存款五六十萬,家人讓他回去趕緊結婚。他悲觀的說:“已經回不去了,沒臉回去。我在北京混得好不好,親戚也不知道,但是一旦回去就知道混得不好才回來的,一把年紀還沒結婚。但是我一直在北漂,結不結婚、混得好與否我都好解釋得過去。就算是沒買房也不丟人,在北京買不起房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租房生活。”

近年來,畢業生返鄉比率有在漸增長

我們來看組數據:《2019國人工資報告》發佈數據報告顯示,工作10年超過月薪過萬的人數不足三成,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工資不及預期,逾七成受訪者因為工資考慮跳槽;五成受訪者用於理財的錢不足工資20%。近五成受訪者在第三方互聯網理財平臺進行工資理財。

月薪過萬人數佔比城市排在前6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廣州

在北上廣深四個城市中,月薪5000至8000元的人數居多,真正的月薪上萬人群,佔比依舊比較少,作為四個大城市,廣州月薪過萬的人數位居南京和杭州之後。

所謂的月薪過萬,除了一些高精尖行業、技術型人才工資過萬很容易,媒體過多宣揚,導致普通工薪階層認為其它行業都能輕易拿到月薪1萬,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月薪過萬的。因此很多畢業生北滬漂1-3年,看清真實的就業行情,以及在大城市想要闖出名幾乎是不在可能,變得也更加理性,趁25歲年輕的時候還可以再次重新選擇,甚至回老家考地方公務員等等。

個人認為這種理性的迴歸,是一種在當下挽救自己職業生涯的理性思考。有的年輕人不甘心,滿腔熱血,跟自己較勁,一晃就10年過去還是那樣,到頭來人到中年時候,才後悔不已,混得還不如老家三四千的同學。


閃亮金星


這確實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的大學同學裡就有不少這種情況的。他們畢業以後選擇了去北上廣工作,每月基本上都能拿到過萬的收入。


對我們這些在老家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羨慕嫉妒恨”。因為我們這些三四線小城市工作的人,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千塊錢想要月入過完,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有不少在北上廣工作的同學卻說:羨慕我們這種在老家工作,月入幾千的人。因為他們的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到了月底幾乎都要吃土。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很多在北上廣工作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嘆,這是為什麼呢?

01消費高

首先,在北上廣那邊,員工的工作效率是我們三線小城市的幾倍,單位時間相對來說就值更多的錢。


但是他們那邊消費高,物價高、房租高,就算自己一個月能掙上萬元,交完房租,基本上剩不了多少,更別說接下來一個月的生活了。


而在老家就不同了,一個月根本根本沒有多大的花銷,不用換房租,上下班走著就到了,也沒有通勤費,這都能節省下來一大筆錢了。

02花費的成本不一樣的

在北上廣這些區域工作的人,因為本就處於一個高效率的環境裡,個人能力的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會花錢投資自己,為自己創造潛在的財富。


而在老家工作的人就不同了,生活節奏慢,基本上人脈關係都在這一塊,想要幹一件事,會有很多助力,不需要自己花費什麼樣的成本投入,就能獲得客觀的收益。

最後

雖然在北上廣每月工資過萬,依然每月月底都會變成月光族,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留下來,接觸那些又能力的人,把握身邊的機會,成為更厲害的人。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北上廣嗎?

歡迎評論區與我交流哦!


職場能量島


這個問題卻不是絕對的,我有個朋友就在上海,每個月收入10000,除了房租、交通各種費用外,其實每個月收入已經所剩幾了,家裡人讓她回來,這邊壓力沒上海大,她卻堅決不回來,而且鐵定心要在上海安家。


為何說北上廣月薪16000塊不抵老家月薪3800,原因如下:


1、房價


在北上廣,房價領先全國其它地方,這是有目共睹的,10多萬一平米起價,已是常態。在這種高昂的房價下,房租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一個月4000-5000的房租費用已經是常事。如果離城市中心越近,房租則越貴,我上海朋友租的在浦東新區,和男朋友一起合租2室一廳,月租8500。可以說如果月入16000,基本上6000就拿來繳納房租了。


而在老家,房價便宜的可能就幾千一平米,房租自然就便宜。如果沒買房大多和父母一起住,連房租都省下了。


2、交通


另一方面大城市出行交通費用也不便宜,因為城市大,如果住的地方和上班地方離得遠,那地鐵費也會貴些,再加上平時可能會打車之類的,費用就更高了。


在小城市,城市小,有時候一輛電動車就搞定,甚至是走路就OK,哪怕是打車由於距離近,費用也會便宜。


3、生活費


生活費自不用多說,自己做還能省點,如果和朋友外出應酬吃飯,在北上廣消費自是比家鄉要貴,我在家鄉三五朋友一起吃個飯,一桌豐盛的傣味大餐,300來塊就能吃下來,同樣的標準放到上海,翻一倍都吃不下來。


在老家未成婚之前,很多人都回家和爸媽一起吃,交點生活費,這樣算下來,一個月也用不了多少錢。


4、其它


在大城市除了生活費,一些普通的娛樂項目價格也是偏高的,還有一些隱形消費,尤其是一些在OFFICE上班的小姑娘,衣服、化妝品、包包支出相對回老家要大些,雖然這個到不是絕對,只是一些特例,但總會影響。


比如辦公室其它人都背名牌包包,你背個不知名的,可能會覺得不好意思,哪怕別人並不會這樣看你。也就會和大家一些跟風購買。所以就出現一些小姑娘為了買個奢侈的包,刷爆信用卡之類的新聞。


有人會說,這種情況不一定在大城市,到處都有,確實是的。但是在大城市這類的誘惑相對要大很多。


綜上種種情況,尤其大頭的房價影響,如果僅從生活成本來考慮,確實有時候在大城市16000,可能沒有小城市幾千塊過得舒適,可又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拼命想留在大城市呢?自然大城市著別的地方沒有資源。


1、先進的知識聚集地


既然是大城市自然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做為中心,那肯定是所有先進知識的聚取地,在大城市的人自然能優先接受這些知識的洗禮與薰陶,提升自己。


2、教育資源


不可否認大城市的教育資源是優於其它地方的,985、211高校在大城市也聚集著很多。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可謂一條龍的優質資源。大城市普通學校的學生的教育資源可能都會比小城市好的學校都要好。


所以為了孩子,在大城市相對都要比小城市好。


3、個人發展


國際、國內頂尖公司都會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設置自己的公司或者分公司,就業機會多。可能暫時工資低,但隨著資歷和能力的提升,後期發展可以帶來高薪,年入百萬也是很普遍的事情。而在小城市年入百萬的公司相對而言就少得多。


4、其它


除此之外,大城市像交通、文化娛樂、物質資源等等方面都會比小城市要發達一些,上海地鐵都用了多少年了,我們家鄉地鐵還沒建設好。這就是區別,而這種差距可能是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發展差,在大城自然能接觸更多,更先進的東西是不可否定的東西。


雖然如此,但是否留在大城市,或者回家鄉發展,這個要取決於個人的規劃。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之說,喜歡安穩、不圖太大發展的人,回家鄉相對會輕鬆,壓力小;喜歡闖蕩、想做一番事業或者在某個領域有自己的建樹,大城市會更適合一點,但也需要面臨巨大壓力,無論哪種選擇適合自己的最好。


奈奈姐姐


朋也觀點:這個看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吧,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年輕的話,去大城市見見世面也沒什麼壞處,就當是積累積累經驗,至於那些說北上廣月薪16000不如老家月薪3800的,個人覺得純粹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罷了。


大城市的確花銷多,物價高,但是省省的話,攢的錢也多。

說句實話,3800塊錢在北京一個月能不能活下來?肯定能的對吧,只不過生活艱苦一點,租不起朝陽,海淀的房子而已。

我一個朋友四年前去的北京,現在月薪是稅後13000,五險一金,年終獎什麼的就不說了,租房在海淀,一個月兩千多,平時吃飯聚餐差不多每個月兩千五,交通基本走地鐵,每個月五百塊,剩下的開銷差不多三千。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每個月八千左右的消費,剩下五千塊錢,雖然不算多,但是總比在老家強吧,在老家想找個月薪五千的工作都挺費勁的,再拋掉其它開支,又能剩下多少?

在北京我可以花五千塊錢買個耳機奢侈一把,在老家你試試?不弄個分期,褲腰帶勒得再緊也省不出來。

大城市中有的,很多都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

北上廣人多,很擠,天天加班到半夜,幾乎沒有私人時間,除了工作就是睡覺,看起來有些像監獄似的,但是身處當前的大環境下,接觸人群,見識水平等等都是老家享受不到的。

任何地方有能力的人從來都不缺,可成功的就那麼幾個,為什麼?因為機遇啊,大城市能給你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無限的可能啊。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某一天實現了呢,就算被大城市的生活搞得身心俱疲,前進每一步都要拼盡全力,可至少證明你努力過了對吧。

不去大城市試試,你怎麼知道自己就不行呢,所以題主說的這種現象,說白了不就是懶嗎,什麼叫北上廣月薪16000抵不上老家月薪3800,別認為自己不行,原因都歸咎於大環境的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