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浮沉沉,移動互聯網的激盪十年

摘要:移動互聯網的十年,看十年過眼雲煙,應了那句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浮浮沉沉,移動互聯網的激盪十年

從09年到19年,移動互聯網的十年,對某些人而言是那麼的漫長,跌跌撞撞始終逃不出命運的桎梏。對某些人又是那樣的短暫,短短一瞬嚐盡人間酸甜苦辣。不管情願與否,十年的歷史車輪已經駛過,我們互聯網人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決定都定格在了歷史中。那些悲傷、嬉戲、怒罵、功成,彷彿那麼遠,又彷彿那麼近。

過去十年是社會大發展的十年,也是移動互聯網從無到有,到瓜熟蒂落的十年。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如同午時的太陽,正值鼎盛年歲,看移動支付、網絡購物、即時通訊、大數據等成為基礎設施,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當下看,我們習以為常,我們見慣不怪。從十年的緯度看,這裡面有太多的顛覆值得我們去回味,去品茗。

移動互聯網的十年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十年,大家跟隨我的腳步,把時間撥回2009年,讓我們乘坐時光加速器,來一睹移動互聯網這激盪十年發生的點點滴滴。


第一部分:萌芽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瞭解移動的互聯網的發展,無論如何都回避不開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基礎設施:網絡和手機。2010年3G,2013年4G網絡的商用,為移動互聯網的騰飛奠定了基礎,沒有網絡速度的提升,就不會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會有視頻通話、掃碼支付的誕生,毫秒級的延遲,讓這些科幻片裡的場景成為現實。

08年9月23日谷歌G1手機的發佈,移動互聯網的萌芽破土而出,G1手機全觸摸屏的設計,側滑按鍵,在現在稍顯過時的造型,在那時無疑是劃時代的。09年的手機市場,功能機是主流,諾基亞市場份額在30%以上,那是一個按鍵手機稱王稱霸的年代,沒有人會想到一代梟雄諾基亞會沒落,這也恰恰說明了一個顛破不變的真理:無論多大的巨頭,在科技發展的洪流面前,跟不上時代步伐,都將被淘汰。

諾基亞抱殘守缺,死守著塞班系統不放,而谷歌2005年收購安卓,完全擁抱互聯網,蘋果在2008年發佈iPhone3手機,在2010年6月8日發佈了蘋果有史以來最為經典的機型:iPhone4,那個時候有一臺iphone4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夢想。畢竟在手機均價兩三千元的市場,一部五千元左右的全觸摸屏手機,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在蘋果6上市的時候,甚至發生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腎六。

谷歌G1手機是由宏達電子製造,簡稱宏達電,是曾經的一方霸主HTC。HTC真正的算是踩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波紅利,其在2009~2010年兩年間,趁諾基亞的決策失誤和蘋果在國內還未完全普及時,一鼓作氣推出了G2到G10一系列機型,每一款出來都驚豔了市場,在那個很多人還沒見過觸屏手機的年代,這些手機就像來自未來的產品一樣,甚至一款山寨的全觸屏手機都能賣出三四百元。

而HTC做工精良,進入智能機市場猶如進入無人之境,根本沒有競爭對手。為了快速搶佔市場,他們制定出與蘋果完全相反的策略:機海戰術,製造出的每一款手機,就像一臺臺的取款機,那是一個多麼讓人神往的賺錢時代。在2011年HTC當家人王雪紅被福布斯評為“臺灣首富”。當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機海戰術最終為HTC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豬在風口都可以飛起來。提出這句至理名言的雷軍,在2011年8月16日發佈了第一款小米手機。如果時間點挪到現在,讓雷軍做同樣的事情,結局一定是南轅北轍。也是藉著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小米一飛沖天,米1限購,米2限購,米3限購,小米出的每一款手機都成為爆款,一機難求。雖然在16年經歷過手機銷量大幅下滑的窘境,好在及時調整了策略,依靠海外市場的銷量扳回一城,並最終於2018年7月9日在港股上市,造出了一大批千萬富翁。

第二部分:起步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安卓系統、IOS系統這兩種全新生態的誕生,帶來了無限的機遇。我們總吐槽別人,如此簡單的商業模式,小學生都看的出來,當時的人怎麼就想不到呢?事實上,在2012年移動APP呈爆發式湧現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路要怎樣走,也不知道做的APP如何賺錢,只是沿用互聯網的老思路,有流量就不差錢。不管未來如何,先把流量攢到手再說。

應用市場作為APP分發的主入口,在開發者尚未盈利時,早已經賺的盆滿缽滿。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當時的安卓霸主:360手機助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是被投資機構吹起來的,移動互聯網的起步同樣被資本瞄上了。只要有一個PPT,只要產品有用戶量,幾百幾千萬的融資分分鐘到賬。融到的錢花到了哪裡?買量上,360手機助手在2013年用戶量超3億,坐擁應用分發的半壁江山,收錢收到手軟,成為360公司的現金牛。

傳聞周鴻禕從偶爾過問下360手機助手的運營,到每週參加他們的會議,足見業務發展的快速和盈利能力之強。應用市場裡面的另一個霸主,91手機助手,這個產品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百度以19億美元的天價在2013年7月把91手機助手收於麾下,震驚了整個互聯網圈。事後證明,這個是一個血虧的買賣,2017年,91手機助手傳出了裁撤的傳聞。

應用分發的入口在移動互聯網起步階段被視為流量的入口,誰掌控流量,誰就有話語權。百度急於控制流量而做出錯誤的決策無可厚非。同樣想掌控流量的還有讓開發者聞風喪膽的鵝廠:騰訊基於QQ的海量用戶,騰訊在推廣應用寶時,具有了先天優勢。如果說360手機助手是蹭了裝機紅利,那麼裝機紅利消失後的接棒者無疑是騰訊的應用寶了。

在2015年1月,應用寶的月活用戶量超過360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等,以27.5%的用戶覆蓋率居行業第一。應用分發入口之戰就此落幕?非也,人算不如天算。互聯網公司正在躊躇滿志的喝香檳慶祝時,他們卻忽略了應用分發真正有話語權的幕後BOSS,不是軟件巨頭,不是搜索巨頭,而是手機制造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有人會問了,為什麼09年智能手機就普及了,到2015年,6年時間過去了,手機制造商都沒有做好應用商店,難道再給兩年時間就能做好嗎?答案是的。手機制造商做不好應用市場,一是忙於硬件開發,無暇東顧。二是對應用市場的盈利能力持觀望態度。隨著應用分發市場的盈利方式趨於成熟,各大廠商見有油水可沾。紛紛試水自己的應用商店,2015年6月魅族應用商店和37遊戲的代運營合同到期後,就立刻收了回來自己做。

最有標誌性的事件是2014年8月1日硬核聯盟的成立,硬核聯盟由oppo、vivo、酷派、聯想、金立、華為、魅族組成,這些安卓手機制造商結成的聯盟,在當時並不被人看好,也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那時還是360手機助手和應用寶的天下,不曾想,一兩年之後,每年的ChinaJoy,硬核聯盟的勢力和話語權變的越來越大,相應的是360和應用寶的日漸式微。就此,應用分發市場的格局才塵埃落定。

相較於安卓應用分發的群雄逐鹿和硝煙瀰漫,IOS系統要平靜的多,由於蘋果商店的運維遠在國外,接受不到國內商務傳統方式的洗禮,不存在走後門的情況,是公平公正的生態,也是用心做產品的開發者最嚮往的平臺。在國內應用分發市場普遍採用五五分成的情況下,蘋果應用市場以其三七分成(開發者拿七)的方式,更是成為應用分發市場的一股清流。傳說某廠獨代產品的分成比例去到了一九,不好意思,這裡的一是開發者的。

第三部分:佔坑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最先感到涼意的是互聯網巨頭,以BAT見長。為了不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被落下,憑藉在互聯網時代的積累(主要是有錢了)。

騰訊首先提出了賽馬機制,在移動端產品上,同一個類型的產品多個團隊開發,只要有一個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對騰訊而言就穩了。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微信的誕生和發展,微信在2011年1月面世,2012年3月用戶量突破1億,移動互聯網真應了雷軍的那句話:快、極致和口碑。微信一年取得的成績相當於QQ過去十年的積累。而因賽馬機制出局的另外一款即時通訊軟件,製作人含淚說:我們只比它(微信)晚了一個月。

移動互聯網的佔坑之戰,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式的發展。坊間說,移動互聯網用一年時間,走過了互聯網五年的路程。微信用戶量過億後,馬化騰也不無驕傲的承認:微信讓騰訊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基於微信誕生的公眾號、小程序、社交廣告其商業價值以億為單位,騰訊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和深圳相隔1300公里的杭州,也有一個坐立不安的大佬,馬雲。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但有個前提指的是在PC端。在移動領域如何做電商,2014年之前無人知曉。移動端和PC端完全不同的產品形態,如果照搬PC樣式到移動端,無論是體驗還是流程都很難盡人意。正如騰訊有張小龍,阿里有一個蔣凡,這個85後再一次告訴大家,移動端電商,我淘寶還是No.1。

在講蔣凡之前,不得不說一個產品,友盟。友盟是第三方數據統計平臺,在三五人即可開發出APP的時代,數據統計是每個開發者頭大的問題。友盟於2010年成立,專門為移動開發者提供數據統計服務,除了幾個互聯網巨頭和實力較強的團隊,有統計需求的團隊幾乎都接入了友盟統計,在18年底,友盟已經接入了165萬款APP。方便了開發者,也恰好被阿里相中,在2013年阿里收購了友盟。

阿里收購友盟的費用是7000萬美元,說這次收購划算嗎?大家無從得知,但是從阿里傳出的結論是,阿里收購友盟最大的收穫不是這家公司,而是蔣凡這個人。按照慣例,阿里收購的公司,其一把手掛名一段時間後,都會選擇退出。蔣凡也做好了退出的準備,然而卻被張勇勸說留在阿里,負責移動端淘寶的開發。

這個完全通過移動設備辦公的年輕人,對用戶的理解是極其敏銳的,在移動端淘寶的開發上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手機淘寶於2015年4月上線,有別於傳統的信息推薦方式,淘寶採用了千人千面的算法,極大的提升了用戶體驗和購買轉化率。在2018年用戶量達4.9億,網絡購物佔比中,手機端購物的流量佔比超70%,至此,阿里在移動互聯網中站穩了腳跟。

美團CEO講過一句話: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在電商領域,淘寶、京東各自有了自己穩固的地盤,除了偶爾的口水架,電商領域似乎再無波瀾,直到拼多多的出現,讓淘寶再次感受到了危機。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通過向朋友發起拼團,能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商品,藉助社交電商(微信)的紅利,拼多多在電商巨頭環伺的夾縫中,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在2016年7月,用戶量破億,2018年7月26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市值370多億美元。有人說,拼多多是踩到了下沉市場的紅利,此言非虛,淘寶緊隨其後,開啟“軍團作戰”模式,主打下沉市場,在2018年的過億新增用戶中,有80%來自下沉市場。淘寶和拼多多的戰爭依然在繼續,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提起淘寶的千人千面,不得不提最早將千人千面技術應用到信息分發的張一鳴,他創立的今日頭條,也就是字節跳動目前的估值800億美元。這個從創建時,不拿騰訊、阿里投資,卻如同坐了火箭一般迅猛發展的移動互聯網企業,讓騰訊頭大,卻又無可奈何。那個對標今日頭條的天天快報,對標抖音的微視,連對手的影子都看不到。

今日頭條是2012年上線的,有別於傳統的編輯推薦內容的新聞客戶端,其採用了根據用戶標籤推送不同內容的方式,在2016年累計用戶達6億。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用戶注意力意味著金錢,頭條之所以會成為騰訊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因為除微信外,頭條是用戶最大的殺時間利器,也可以理解為頭條搶了騰訊用戶的時間。

這場競爭本來是小規模的,不為外人所知的,直到頭條系的另一款用戶時間大殺器——抖音的誕生,讓騰訊坐不住了。抖音上線時間是2016年9月,上線伊始表現平平,也可能是主打小眾群體的策略所致。在2017年10月贊助了《中國有嘻哈》後,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次年日活用戶便從3千萬飆升到2億,截至目前,日活躍用戶接近4億。

恐怖的用戶量加上恐怖的使用時長,抖音無疑是微信最大的競爭對手,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傳聞在2018年阿里旗下的雲鋒基金入股抖音,且不進入董事會。巨頭之間的分分合合,總是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樣簡單,各種心酸只有當事人感受才最真切。

抖音的崛起是騰訊對短視頻市場的誤判導致。抖音於2016年上線,在2016年之前,各種短視頻平臺早已經攻城掠地,美拍、秒拍等一眾短視頻APP在14年便已誕生,大家相安無事,各自有各自的用戶,卻都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短視頻也就這樣了——這可能是騰訊對短視頻領域的判斷,導致抖音發展中的至關節點,在和騰訊競購美音樂短視頻社交平臺Musical.ly的最後時刻,騰訊選擇了放棄。如果當時騰訊選擇了堅持,現在的短視頻領域或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既然事已至此,後悔也沒用,只能繼續往下走。快手,這個在三四線城市過的順風順水的APP,成為騰訊掣肘抖音的最大法寶。快手誕生於2011年,也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最開始是一個GIF製作工具,12年轉型短視頻社區,16年隨著流量成本的降低,迎來了爆發,是年活躍用戶達到3億。

記得抖音用戶量破2億時,權威機構統計顯示抖音日活用戶落後於快手,一線城市的人甚至會有疑問:我身邊都是玩抖音的,而且一個用快手的都沒有,為什麼快手的用戶量比抖音還多?原因是兩者的用戶不重疊,抖音主打一線城市用戶,快手的目標用戶是三線四線,兩種用戶群體,視頻的風格也全然不同。為什麼快手的視頻給人感覺好土,原因就在這裡了。在抖音快速擴張的17、18年,騰訊加大了對快手的投資,兩年間快手共計融資7.5億美元,由騰訊領投。

移動互聯網的佔坑之戰,發生更多的是類似毛細血管似的佔坑,移動端應用類型可以分為工具、購物、拍照、教育、旅遊、美食、生活、天氣、醫療、音樂等等十幾個類目,每一個類目下都有很多的細分需求,任何一個需求都可以催生出幾十、上百萬量級的APP。做這些APP的公司,才真正稱得上是移動互聯網的中流砥柱,比如墨跡天氣,用戶量過億;喜馬拉雅聽書,偏居一偶;美顏相機,女孩子必備;網易雲音樂,也刷過屏;類似這樣的APP數不勝數,還有很多完全不為人所知卻又服務著小眾需求的用戶,他們不求像騰訊、阿里那樣知名,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足矣。

第四部分:手遊

移動互聯網的變現無非是三種,廣告、遊戲和電商。作為三駕馬車之一,遊戲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開發者的產品變現,有30%以上來自於手遊的廣告。和互聯網一樣,人們有社交的需求,有購物的需求,有搜索的需求,有玩遊戲的需求,在移動互聯網裡,完全照搬過來是可行的。

移動互聯網有句話,不管你是誰,不管你的產品有多棒,最終要麼是阿里的,要麼是騰訊的。手遊的發展也走了同樣的路線。不同的是,APP靠的是收購,手遊靠的是流量和產品的品質。在移動互聯網初期,手遊是中小開發者的天堂。船大難調頭,騰訊在PC端是遊戲霸主,在移動端,當時像睡著的獅子,一個拿的出手的手遊產品都沒有,給了中小手遊開發者發展的機會。

我叫MT是2013年上線的一款手遊,這個時候智能手機已經普及開來,大屏,觸摸式體驗,給了手機遊戲完全不一樣的交互式體驗,我叫MT作為專門為觸屏設備打造的卡牌遊戲,以其精緻的UI,良好的玩法,迅速風靡起來。由於遊戲角色借鑑的魔獸世界的角色,涉及到侵權,被暴雪告了,後來雙方應該是達成了協議,後續的我叫MT2、3、4均沒有出現被告的情況。

在騰訊手遊崛起之前,還有兩款現象級產品《刀塔傳奇》(現更名為《小冰冰傳奇》)和《陰陽師》,這兩款遊戲一經面世,席捲各大應用市場排行榜,刀塔傳奇月流水最高達2.7億,陰陽師更是突破10億。陰陽師、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來自網易的遊戲曾經霸佔蘋果暢銷榜個把月,甚至讓人覺得:騰訊遊戲是不是不行了。

當王者榮耀起來後,沒有人再有這個想法了。如果說微信讓騰訊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那麼王者榮耀讓騰訊拿到了手遊的頭等艙票。王者榮耀也是騰訊賽馬機制的產物,MOBA遊戲在PC端最火的莫過於英雄聯盟,也就是LOL。作為騰訊家的拳頭遊戲,移植到移動端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何保證移植的成功率最大,賽馬吧。

於是,2015年騰訊上線了《全民超神》和《英雄戰跡》(後更名為《王者榮耀》),據內部人反饋,當時遊戲上線後的數據,全民超神要遠遠好過王者榮耀,但通過之後的版本優化,王者榮耀數據逐漸上升,在17年春節期間,人員遷徙帶來了王者榮耀新增用戶的暴增。從此奠定了王者榮耀的王者地位,直到現在,其也是不可撼動的存在。為防止用戶過度玩遊戲,17年上線了防沉迷系統,限制用戶過度使用。

殺時間意味著收益,王者榮耀18年全球收入達130億,互聯網大佬多推崇降維打擊,滅掉你的不是同行,而是另外領域的事物。同理,作為殺時間的利器,王者榮耀才應當是騰訊用來對抗抖音的秘密武器,因為人是群居動物,王者榮耀是社交遊戲,而抖音只是一個人嗨罷了。

科普一個冷知識,王者榮耀進軍海外比較晚,這給了山寨版機會,在2017年王者榮耀北美髮行時,被一款名為《無盡對決》的MOBA遊戲完爆,一樣的畫風,一樣的玩法,在當地用戶看來,騰訊官方的版本倒像是盜版了。而這款山寨遊戲其實是出自國人之手,2016年提前於騰訊佈局到海外,遇到這種情況,只有打官司一條路了。

第五部分:創新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移動互聯網的載體手機,相比電腦有其獨有的特性,比如定位、拍照、便捷等等,任何一項獨特性都有可能誕生一個偉大的產品,基於地理位置的打車功能,便是移動互聯網初期的一道靚麗風景。

移動互聯網起步階段還處於模仿階段,看硅谷什麼模式火,就複製一套過來,當然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關係逆轉了,國內的移動互聯網早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繼續講互聯網初期的事情,2009年誕生的優步,讓國內創業者看到了一條新的業務模式:打車服務。北京小桔科技在2012年成立,也就是現在的滴滴。

這種完全顛覆傳統出租車的打車模式,一經推出吸引了大批嚐鮮者,除了出租車,私家車也可以接單,進而吸引了海量的司機。在2014年,滴滴用戶數超過1億,司機100萬,日均接單500萬單。靚麗數據的背後是騰訊和阿里的補貼大戰,那是一個全民發福利的年代。

但凡是新的事物難免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或者進入法律空白的地帶。滴滴允許私家車接單,使正規出租車的生意越來越難做,而且對於司機的監管也是有很高的難度。搭乘順風車遇害的事件偶有發生,每發生一次,滴滴就面臨一次全社會的拷問,平臺監管責任大於天,移動互聯網起來的平臺,如抖音在監管上就做到了寧可錯封號,也不能漏封的程度。

如果有印象的話,滴滴打車給我們留下最深的印象無疑是補貼大戰,這是騰訊和阿里的較量,其目標很明確,指向影響了上億人生活方式的創新產品:移動支付試想這樣一個場景,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外出不需要帶現金,乘坐汽車、吃頓午飯掃個碼就完成了支付,這在十年前還是天馬行空的想象,現在已經成為現實,00後會說,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呀。這離不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付出。

微信支付2013年上線,滴滴打車2013年進入發展期,都是新鮮事物,面向的都是生活中的嚐鮮份子。且當時快的因阿里投資,支持移動支付,支付寶支付的市場份額日益擴大。微信的決策是從打車軟件中切入移動支付領域,當年微信更新5.0版本,微信和手Q接入滴滴,微信支付接入後,移動支付大戰正式開始。

移動支付現在指的是APP綁定銀行卡,掃碼完成支付的產品。微信作為移動端的基礎設施,每臺手機必裝,而手機幾乎是人手一臺,加上4G網絡的速度加持,移動支付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皆有,差的就是東風了。2014年春節,微信藉助春晚紅包活動,一舉綁卡千萬,成功偷襲支付寶。在16年、17年微信和支付寶大力開拓線下支付,為移動支付的普及立下了汗馬功勞。移動支付無疑位列眾多移動互聯網創新產品的榜首。

談及移動互聯網的創新,還要提一個讓無數玩家輸掉褲衩的偽需求:共享單車。陳奕迅有一首歌《單車》,歌裡是這樣唱的“騎著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單車給人一種陽光、溫馨、積極向上的感覺。互聯網公司最喜歡的就是玩概念,分時段租自行車業務經過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包裝,搖身一變成為高大上的新潮項目,各路玩家紛紛磨刀霍霍。

2014年成立的OFO,2016年進場的超級玩家摩拜,以及數不清的炮灰,在2014年至2016年短短兩年間,上演了一出出電影裡才有的劇情。首先是融資,摩拜2015年成立,兩年時間融資8輪,截至2017年1月,累計融資3億美元,當年6月更是拿到了6億美元的投資,創下共享單車界的融資記錄。OFO的融資次數過之而無不及,2015年10月接受pre-A輪融資後,3年時間裡融資12輪,資本的狂熱讓草根創業者蠢蠢欲動,原來共享單車這麼有錢景。

市場上一下子湧出來很多單車公司,小藍、小鳴、酷奇、悟空等等幾十家。之所以說共享單車是偽需求,是因為沒有資本的輸血,共享單車很難活下去。其中最讓人唏噓的是“悟空單車”,這個僅僅運營了90天的著名共享單車品牌,因為沒有資本注入而破產。還有小鳴單車,被稱為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對於共享單車,最大的風險是押金,一個自行車成本200元,3個人騎按照100元押金一個人,一個自行車可以收到300元,如果押金不退還,共享單車變相的成為企業撈錢的工具。


第六部分:爭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移動互聯網的地盤爭奪中自然少不了觸鬥蠻爭,我們翻看互聯網的發展史,3Q大戰還歷歷在目。到了移動互聯網,這樣的爭鬥不僅沒有減少,甚至更加殘酷和血腥。

滴滴和快的這兩家12年幾乎同時上線的打車軟件,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手機打車的新玩法,同時進入賽道的還有40多家打車軟件。想快速的佔領市場最粗暴有效的方式是補貼,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很快滴滴找到了騰訊作為靠山,快的也不是吃素的,立馬找了阿里。有了金主,雙方補貼大戰正式打響。

短短几個月時間,雙方共燒掉30多億人民幣,最高一天燒掉4000萬,即使財大氣粗的騰訊也招架不住。在雙方大戰期間,受益者最大的莫過於普通用戶了,平時上下班坐公交都要2元錢的,改坐網約車,憑著各種補貼福利,一次花一塊錢不到,幾乎是免費的。有人笑稱,這是互聯網公司全民發福利吧。

滴滴和快的的爭鬥可以理解為代理人的戰爭,本質上是騰訊和阿里的競爭,在14年補貼最瘋狂的那三個月,誰也不敢先收手,就像擂臺上的兩個選手,都拼的精疲力盡了,誰這個時候鬆了口氣,誰就出局了。互聯網不同於傳統企業,一個領域只有一個霸主,是贏家通吃,馬太效應明顯。比如社交、搜索和電商,扛把子均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

網約車最終也不得不面對這個現實,在補貼大戰燒到雙方承受不起時,走向談判是順勢而為的做法。既然誰都打不過誰,不如合併到一起,在2015年情人節之際,滴滴和快的宣佈兩家戰略合併為一家,市場佔有率一躍超過90%,這場瀰漫著錢味的燒錢大戰就此結束,而這場戰爭被稱作是世界互聯網大戰最貴的一場戰役。

戰爭的結束意味著補貼的結束,沒有了福利,平臺訂單量減少60%。而這場移動互聯網的大戰帶給市場的影響遠遠不止幾個新聞、幾個八卦那樣簡單。通過燒錢的方式擴大市場份額,把競爭對手熬死,市場穩定後,坐享壟斷之利,這幾乎成為移動互聯網創業者的共識。基於此,移動互聯網在2018年開啟了外賣補貼大戰,又是一個全民發福利的年份。

餓了麼是2008年成立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主打在線送外賣業務,在2015年獲得阿里巴巴12.5億美元投資。作為爭鬥的另一方,美團本身不差錢,而且在2018年9月還在香港上了市,融資40億美元。不差錢的兩家巨頭打起來,自然是幸福了吃瓜群眾。

2018年7月份,餓了麼CEO王磊表示,未來3個月,計劃拿出30億來補貼市場,以期獲得50%的市場份額。有了資本加持,雙方開啟了瘋狂補貼模式,最終美團補貼42億,餓了麼補貼30億,用戶一元吃外賣成為現實。就像傳統企業裡面王老吉加多寶的戰爭打垮了和其正一樣,外賣市場的補貼大戰,最受傷的竟然是百度外賣,最終被餓了麼收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移動互聯網的爭鬥中似乎也行不通。

相比於炒得熱火朝天的燒錢大戰,移動互聯網裡的另外一場大戰,相對較為低調,但競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補貼大戰,都是決定企業生死的戰鬥,輸不起,也不能輸。這裡要說的就是頭騰大戰(頭條和騰訊),這場大戰的特點是持續時間久,大沖突沒有,小衝突不斷,騰訊是攻方,頭條是守方。

頭騰大戰其實是微信和抖音兩個工具間的戰爭,抖音這個讓騰訊忌憚的全民級短視頻產品,是微信的最大潛在對手,幸運的是抖音的社交功能沒有做起來,否則微信的社交一哥地位不保,騰訊的江湖老大地位也會有所鬆動。為了對抗抖音,騰訊重啟塵封已久的產品:微視。這個產品2013年便已上線,做的不溫不火後來關停,在抖音崛起的情況下,無奈於2017年8月重組微視項目組,並拿出30億補貼來打抖音。

用抖音的打法來打抖音,微視要做的功課還很多,在2018年日活只有300多萬,不及抖音的零頭,後來微信專門開綠燈,微視有可以發佈朋友圈30秒視頻的權限,然而都無濟於事,對抖音的發展造不成半點傷害。抖音的崛起也離不開微信功勞,抖音熱門視頻一鍵分享到微信,病毒式傳播為抖音帶來海量的用戶增長。

微信對此下手了,在2018年3月8日,抖音、火山視頻分享到朋友圈的鏈接僅自己可見。4月11日到現在,抖音、西瓜、火山,也就是頭條系的全部視頻產品,分享到微信、QQ的鏈接都無法播放。對騰訊的這種做法,抖音只能發文譴責,別無他法。但抖音早已成長為龐然大物,18年做的限制條件起不到太大作用,只能是延緩他的成長罷了。

吃一塹長一智,在所有具有潛在威脅的產品面前,微信提高了警惕。2019年初頭條系出品的社交軟件“多閃”,剛一面世,其分享鏈接就被微信封殺。對於抖音,更具有殺傷力的是2019年1月23日新用戶無法通過微信和QQ快捷登錄抖音,對抖音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人人都用微信的年代,無法用微信登錄,抖音的成長又增添了一分煩惱。

移動互聯網的爭鬥遠遠不止這些,大公司間的爭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吃瓜元素,小公司間的爭鬥,我們看不見,卻又實打實的影響到了一些人的生活。像瑞幸咖啡的補貼大戰,自己燒錢自己玩,卻打死了一眾小咖啡館。某咖啡館小老闆說,自從瑞幸在隔壁開了家咖啡館後,自家生意少了一半,如果幾個月還不見起色,就準備另謀生路了。降維打擊無處不在。

第七部分:現在

浮浮沉沉,移動互聯網的激盪十年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視線回到現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格局基本成型,互聯網的霸主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依然是霸主,除了某個掉隊的搜索玩家。在互聯網領域,大家講的是BAT,在現在人們談論更多的是A和T,以及移動互聯網崛起的三個小貴TMD(頭條、美團、滴滴)。20年的互聯網發展,誕生了兩大超級平臺,投資方在移動互聯網裡也希望能孵化出未來的騰訊或者阿里。而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十年裡,真正意義上成長為平臺的只有字節跳動。

他取代的其實是百度在移動端的地位,PC的搜索、電商和社交,在移動端完美的進行了復刻,電商已經是阿里,社交依然是騰訊,而搜索因百度的掉隊,換成了頭條。移動APP的碎片化時間,用戶搜索入口的多樣性,彙總來看,移動端的搜索入口只有2個,微信和頭條,騰訊搜搜未做成的事,估計要微信來完成了。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支付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坐車發送個打車需求,滴滴上就有人接單;如果想步行,打開高德地圖,跟著語音提示走,也不用擔心迷路;在家裡躺屍打開美團外賣,足不出戶美食送到家;閒時和朋友一起打幾盤排位,或者刷幾條抖音;想學習了,可以去公眾號看下最新的推文,覺得好的點個贊,關注一下;顏值高的或者有特色的,打開前置攝像頭開個直播,賣點貨,賣個萌,坐在家裡就有了收入;等等場景,移動互聯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改變著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一直身處巨大的社會變革中,卻渾然不知,但我們都是親歷者也是創造者。

第八部分:未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概念在16年時被提出,移動互聯網似乎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然而,5G技術的到來,讓人們對未來又充滿了信心,摩拳擦掌準備在5G大展一番身手。

首先是視頻的進一步崛起,視頻在互聯網時代就已經存在,在3G時期也有了發展,4G時代視頻的巨大發展有目共睹。互聯網初期,受限於網絡速度,高清視頻看不了,當時的外國視頻網站甚至得出人們喜歡看模糊視頻的結論。抖音的崛起除了是算法的勝利,更重要的是高清視頻的勝利。用戶永遠喜歡看畫質更棒的產品,5G時代視頻的畫質會進一步提升。加上延遲幾乎可以忽略,視頻通話會成為主流,微信作為4G的霸主,在5G時代能否延續輝煌還是個未知數。

其次是算法的進步,這個已經真實發生了,我們在做實名認證時,已經漸漸的由過去的人工審核證件,變為掃臉審核,通過算法匹配,判斷是否是本人,技術的進步縮減了工作的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包括現在國家主推的ETC,將原來的2~3分鐘刷卡,壓縮到幾秒鐘,效率是人工的5~10倍,社會運轉效率極大的提升。

另外是無人駕駛和遠程操控,沒有了延遲,網絡傳輸指令分秒必達,百度重金投入無人車研究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個遠程操控的演示視頻,人身在上海,通過遠程操控裝置,來控制遠在千里外的挖掘機進行作業,和本人在現場沒有區別,或許也適用於未來的手術場景。就像沒有人預料到4G能帶來移動支付的普及一樣,我們對5G的判斷只是根據已有經驗進行推導,然而生活最大的意義在於不確定性,5G時代的移動互聯網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不知道,我們要拭目以待。

第九部分:最後

浮浮沉沉,移動互聯網的激盪十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移動互聯網的十年,那是我們的青春啊,95後,00後步入社會,投入到移動互聯網建設的浪潮中去,有些機遇已經錯過,現在做公眾號已經晚了,有些機遇正在發生,做短視頻、做潮人。

移動互聯網的十年,是一個浪接著一個浪,我們迎來送往,共享經濟、社群電商、虛擬貨幣、短視頻創業等等,看十年過眼雲煙,應了那句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這一幕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在未來也一定會繼續上演著。對於我們有幸參與到移動互聯網的人們,想成為贏家,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打好手裡的牌。

最後,獻上岳飛的《滿江紅》,向著我們的星塵大海繼續遠航: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