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裡的“迷糊爸爸”火了,老師笑出內傷:把他移出去吧

有時候人的思維能力與執行能力不在同一層次上,就像很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明明心裡想的是一個答案結果在試卷上填寫的卻是另外一個答案。

其實這種狀況很常見,就像在工作中也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思維能力與執行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人有很多,換句話說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越小的話那麼這個人的成就也就越大。

家長群裡的“迷糊爸爸”火了,老師笑出內傷:把他移出去吧

網上有一位”硬核爸爸“火了,他在家長群中的一系類操作令人捧腹大笑。原來這天因為孩子們升年級了,所以老師統一建了個新群。

為了可以更好的區分家長,於是老師在群裡讓個人家長修改一下個人名稱,格式就是孩子的名字後面再加上爸爸或者媽媽的稱謂。這其實是一件操作性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有這麼一位爸爸不去修改自己在群裡的名片稱呼,他反而一直在修改群名稱。這種現象令人覺得十分好玩,但是對於老師來說就造成困擾。

家長群裡的“迷糊爸爸”火了,老師笑出內傷:把他移出去吧

最有趣的是他改完群名稱,老師又把群名稱改過來。但是這位爸爸絲毫不畏懼“強權”,竟然接著又把群名稱改成自己的稱謂。

如此往復幾次,老師幾乎都笑出內傷的表示:移出去吧!不管這位爸爸的動機是什麼,這種行為令群裡所有的家長都得到了一陣歡樂。也有網友一眼看到真相貼心的評論道:你想當群主嗎?

幾乎現在所有學校都有家長群,而且根據分工不同大大小小的家長群有很多。

那麼家長群存在的意義有哪些呢?

家長群裡的“迷糊爸爸”火了,老師笑出內傷:把他移出去吧

1、讓家長與老師能夠及時溝通

家長群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能夠讓家長與老師能夠及時溝通,以家長群的方式也可以更加直觀。尤其是家長群也創建了一個家長與家長的溝通平臺,讓家長們可以互相交流育兒心得。

2、讓家長能夠明白孩子的任務

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與任務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讓家長更好的配合老師監督孩子完成各項作業,因此家長群是不可缺少的。

3、方便學校頒發各項有關通知

以前學校要舉辦家長會之類的活動總是需要每個班級的老師給所有家長打一遍電話,但是有了家長群之後可以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明相關時間地點,這種方式更簡潔並且明確。

其實家長群的存在意義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家長不需要排斥,這就和家長的工作群其實是一樣的。那麼關於孩子的成長,

家長與老師該如何配合?

1、家長應該在家營造好學習氛圍

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家長應該在家營造好學習的氛圍。這種氛圍可以從培養孩子寫作業的場合開始,比如寫作業只能在書房,客廳是家人一起聊天玩樂的場景。

2、老師要及時和家長反饋學生動態

在學生學習方面老師是最有發言權的,所以老師要及時和家長反饋學生動態,其實這不管是對老師、家長還是學生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3、家長要培養孩子尊師重道的美德

家長要培養孩子尊師重道的美德,這樣孩子才能從心裡認可老師的話,也就會更加配合老師的相關工作。

家長群裡的“迷糊爸爸”火了,老師笑出內傷:把他移出去吧

其實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配合工作做好了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長們首先要向老師釋放自己的善意。不能孩子一有問題就怪責老師,這樣的行為只能讓老師反感也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在這邊提醒大家,教育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歸根結底其實是家長的責任,所以家長一定不能隨意推卸責任。

現在延遲開學,孩子們都在家學網課,一個個懶散的要命。家長管吧,工作、家務、輔導孩子忙的頭疼;不管吧,孩子又學不進去,效率低下。

其實相比網課,目前資源最優最受好評的是“動態教輔”,以包學習App為例,動態的教材解析與課本教材配套,所有的教材知識、考試題目仿真情景、動態演示,強調的是讓孩子自主學習、快樂學習。

“包學習”App全網獨家動書M-BOOK平臺,包含221冊動態教輔,每日更新專項突破,345小時名師必刷課,500+本暢銷書,海量增值資源,滿足學生的各方面學習要求。學生愛看愛學,學習興趣上來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老師和家長也就省心了。


家長群裡的“迷糊爸爸”火了,老師笑出內傷:把他移出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