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都有块石碑,韩国百姓它视为“国耻”,为啥政府却禁止毁坏?

卫薇儿


这块石碑叫“大清皇帝功德碑”,是丙子虏乱之后,清帝国强迫朝鲜王国树立的石碑,上面刻有大清皇帝的功绩,但此碑却一直被朝鲜王国和大韩民国政府视为国耻

(大清皇帝功德碑)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后金的崛起,1619年,后金在萨尔浒一举击败了11万明朝大军,明帝国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开始崩溃。此战朝鲜方面也出兵1.5万人助战,由晋宁君姜弘立为都元帅,跟随刘綎部进击努尔哈赤。

不过由于刘綎的贪功冒进,其所率诸部全军覆没,而姜弘立望着漫山遍野天兵的尸体,吓得魂不守舍,最后领着仅剩的5000多朝鲜军向努尔哈赤投降。

努尔哈赤此时刚刚举兵反明,对朝鲜一直采取拉拢政策,对于这5000朝鲜降卒,努尔哈赤并没有难为他们,而是将他们放回。

其实当时朝鲜国主光海君并不想与后金开战,在臣子讨论出兵问题时,海光君认为:

“我国三边防备自守不暇,举单弱不教之卒,入援天朝,有何所益?”。

海光君这个人很有自知之明,他甚知朝鲜国弱,不宜四处树敌,并且海光君与大明也有一些私怨,不愿出兵助明。

当年海光君在担任世子期间,曾多次向明廷请封,但都被明廷驳回。因为海光君并非长子,他的兄长临海君一直还活着,明廷认为海光君继位是废长立幼的危险之举,因此五次拒绝了朝鲜方面的请封,导致海光君继位后对明廷长期抱有抵触情绪。不过在萨尔浒之战时,鉴于明神宗万历皇帝的旨意,海光君最后还是只得派军参与了萨尔浒之战。

战后对于努尔哈赤放回朝鲜军的举动,海光君专门派人前往后金处答谢,并声明将在后金与大明之间保持中立,此时是后金和朝鲜关系最融洽的时刻。

然而对于海光君的中立政策,朝鲜国内有许多人都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蛮夷的屈服。再加之为了巩固王位,海光君幽禁嫡母仁穆大妃,处死兄弟临海君、永昌大君等多名王族,导致海光君的侄子李倧在众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除了海光君,成为新的朝鲜国王。

李倧在上台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获得明朝政府的承认,为此李倧上书北京,历数海光君的一系列暴行,请求明廷册封他为朝鲜王。

李倧的上书通过驻守在皮岛上的毛文龙转交北京,可是明政府在接到诏书后却十分愤怒,明廷认为即便是海光君有罪,也应该交由明政府处理,李倧岂能擅自废立国王。

若是在平时,明政府肯定会追究李倧的责任,但当时辽东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后金攻陷,明政府急需稳住朝鲜,于是最终还是承认了李倧的王位。

而为了换取明政府的册封,李倧也多次表达了自己的抗金之心。因为李倧身后的庙号为仁祖,因此李倧的上台也被称之为“仁祖反正”。

不过仁祖李倧抗金行动基本只是停留在喊喊口号这个层面,他在位前期还是延续了海光君的“谁也不得罪政策”,与后金也是相安无事。

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突然暴毙,其第八子皇太极继位。

皇太极继位之后就着手继续攻明,但是这时盘踞在朝鲜西北皮岛上的毛文龙对后金牵制极大,皇太极要求朝鲜切断对毛文龙的物资援助。虽然朝鲜也不太喜欢毛文龙,对于毛文龙的索饷大有怨言,但仁祖还是果断拒绝了清廷的要求。

朝向方面的强硬态度让皇太极非常不爽,1627年2月23日,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讬、硕讬诸贝勒统兵出征朝鲜。

面对清军的突然入侵,朝鲜方面毫无准备,而清军则在韩润、姜弘立等朝鲜降人的引导下一路势如破竹,毛文龙在陆上的根据地铁山也被清军攻破,毛文龙则入海逃往皮岛。

在清军的强势打击之下,朝鲜方面被迫与清军请和,双方签订和约,规定朝鲜与后金成为兄弟之国,双方此后互相遣返逃人,朝鲜向后金开市并缴纳岁币。此战对朝鲜伤害巨大,史称“丁卯胡乱”。

战后仁祖威信暴跌,李倧也深以此战为耻,在此后的十年中,朝鲜方面并没有严格遵守与后金的和约,继续接纳后金逃人,并多次拒绝配合后金围剿皮岛上的毛文龙部,使两国之间龃龉不断。

1635年皇太极攻打察哈尔部大汗林丹汗,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玉玺投降。皇太极在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准备称帝,他遣使通报朝鲜,希望朝鲜能够劝进。但朝鲜朝野在得知此事后却大为光火,朝鲜认为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就是大明皇帝。于是朝鲜不仅拒绝了皇太极的要求,还扣押了后金使臣。而在同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上,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更是拒不下拜,让皇太极非常难看,由此引发了清军第二次入侵朝鲜。

此战皇太极亲自统领大军南下攻朝,意图彻底征服朝鲜。朝鲜不敌清军攻势,仁祖逃至南汉山城躲避,清军旋即围攻南汉山城。之后清军又攻破江华岛,俘虏在岛上避难的朝鲜后宫和王族,仁祖眼见大势已去,只好向清军投降。(朝鲜火枪手显然敌不过八旗铁骑的冲锋)

1637年春,仁祖被迫向清朝投降,表示愿为清朝的藩属国,清军在汉城东南面的汉江三田渡设坛受降,仁祖着青衣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大礼,朝鲜彻底沦为清朝藩属,朝鲜历史史称“丙子胡乱”。(2017年的韩国电影《南汉山城》就是讲述的丙子胡乱的事情)

迫于清军的武力威胁,在清军撤离后,仁祖命人改筑三田渡坛所,铺砖造阁,将立碑石,以纪念皇太极功德,这个石碑就是“大清皇帝功德碑”。

大清皇帝功德碑高5.7米,长3.95米,宽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龟趺,碑阳为满文和蒙古文,满文在右,蒙古文在左,碑阴为汉文,共有900多字,叙述了朝鲜与清朝入关前的历史,最后附诗一首,歌颂了皇太极平定朝鲜并加以怀柔的“恩德”。石碑正面的满文和蒙文的碑文则是汉文版的翻译。

此石碑在朝鲜王国树立了200多年,直到甲午战争后,朝鲜彻底摆脱清廷控制,大清皇帝功德碑才被扑倒埋于地下。

后来日本占据朝鲜半岛时期,该碑被重新掘出,并再度竖立。

韩国独立之后,韩国政府对这块石碑的态度阴晴不定,1956年,韩国政府认为此碑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再度将其埋入地下。然而在1963年,洪水又将这块石碑冲了出来。之后韩国政府逐渐转变了对此碑的态度,认为此碑作为文化遗产和民族耻辱的象征应该被全体国民所铭记,所以将这块石碑指定为“史迹第101号”,正式将其树立起来。

1983年,时任韩国总统全斗焕下令叫大清皇帝功德碑被移至松坡区石村洞289-3号,并在该碑周围建立公园。

总的来说,韩国人对于臣服于清朝的这段历史感到非常耻辱,这块石碑在韩国人心中则是耻辱的象征,韩国政府希望以此碑为戒,让韩国民众牢记历史,勿忘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