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十四橋LL
蔡崇達的《皮囊》我看了幾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每次看都會被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所感動。
評判一部文學作品好壞與否的標準不一,站在讀者的角度來看,能讓人有再讀一遍的衝動以及再看一遍會有新的感悟,應該算得上是一部好的作品。《皮囊》於我而言,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近段時間再看這本書時,《張美麗》這一章令我感觸良多,裡面的情節好幾次令我聯想到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張美麗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瑪麗蓮,都是漂亮到足以令人幻想的女人。而作者則相當於少年雷納多,都是故事的講述者。
不同的是,瑪麗蓮在遭受一系列的不幸之後,終於等來了丈夫,最後的結局是幸福的。而張美麗在一系列的不幸中,在傳統觀念及小鎮人某種意義上的“壓迫”下,最終走向死亡,迎來的是一場悲劇。
有些人表面上沒變,但內心早已慢慢被腐朽,用虛偽的面具掩藏著內心不堪的醜陋。有些人表面上變化很大,內心卻始終如一。
只是很多時候,人們在用雙眼觀察世界時習慣性地選擇相信表象,而下意識地忽略了其中蘊含的內在真相。
一、
在蔡崇達筆下,張美麗是時代劇烈變革中千千萬萬個縮影之一,她代表著美好的一面,亦是悲劇的一方。
她是小鎮上乖巧美麗的姑娘,卻跟一個外地來的男人好上,並私自將自己給了對方。這種行為在當時並不被理解,因此她也被打成負面的代表,以及成了在時代變革中淪陷的標誌,遭到宗族和小鎮的人唾棄。
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作者,正萌發著對異性的懵懂,內心的躁動在暗暗湧動著。
對於張美麗這樣美麗且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他自然心馳神往。大人們越是阻止,這些少年的就越是嚮往。
少年對異性的幻想被作者詮釋得淋漓盡致,他在第一次見到張美麗後,被折磨得失眠了,並且一次次夢遺。
從這樣的描述來看,張美麗在作者心中,應該是少年青春期的一個美好的幻想。這樣的幻想可以是張美麗,也可以是何美麗、陳美麗。幻想無關乎是誰,關乎少年青春。
後來,張美麗結婚了,當初那個外地男人發達後回來娶的她。
少年作者的夢與小鎮人的不安似乎就此暫告一個段落,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
我只知道東北在老家的正北邊。我偶爾會站到小鎮那條唯一的馬路中間,想象,就沿著這條路,直直、直直地往北走,應該就可能在哪個路邊碰到張美麗。
張美麗的離去,帶走了少年的夢與幻想。這種幻想中的躁動,可不正是少年的青春麼?
就如同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裡的少年雷納多一樣,
少年的青春裡總有一個夢中女神。青春期荷爾蒙的激增,與對異性的幻想似乎成正比。但伴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幻想會慢慢地落幕,而最終會留在少年心中的,是當時種種幼稚的美好。也許在多年後,還能成為與朋友交流的談資。
二、
離開小鎮兩年後,張美麗回來了,因為她離婚了。
對於小鎮的人來說,以前從裡沒有意識到還有離婚這樣的事,這也進一步表明小鎮人的思想是落後於時代發展的。
開放思潮的崛起,與傳統的守舊發生著激烈的交鋒。在交鋒中,張美麗一步一步成為了犧牲品。
張美麗回來後開了一家娛樂城,因為這事她被家裡趕了出來,並被家族斷絕了關係。
她兩年後的迴歸,已經完全和小鎮的人對立了起來,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張美麗代表一種什麼勢力,在侵蝕著這個小鎮。
事實上,她代表著的是一種時代變革的力量,且不說好壞,但她確實是當時小鎮上最接近外面世界的人,也是最被小鎮人不理解以至於唾棄的人。
財富打開了慾望的大門。
時代的變革,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錢袋子也慢慢鼓了起來。
人富了,隨著而來的煩惱也變得多了起來。
環境的劇烈變化,讓身處那個年代的人們難以適應,如何在財富與慾望之間取得平衡?或者是乾脆向慾望妥協,還是維持表面的那份虛偽,忽略內心深處那股躁動不安的渴望?
而小鎮雖然處於劇烈變化中,但張美麗對他們來說仍太過超前,她像一面鏡子,映射出小鎮人內心深處的不堪。
因為不堪,所以急於和張美麗劃清界限,急於把她推出來樹立成典型。
其實,張美麗就是他們的一層遮羞布。只要有她在,小鎮人就仍守著傳統,他們這麼自欺自人著。
然而張美麗並沒有他們所想象的那麼不堪。相反,她內心仍保持著純真。為了扭轉小鎮人對她的看法,學校校舍要翻修,她捐了5萬;地方大宗族的祠堂要翻修,她又跑去捐款。遺憾的是,這兩次捐款都沒有公佈她的名字。
直到媽祖廟拓寬小廣場時,她認捐5萬後才得以落名。最高的金額,“五萬元:信女張美麗”這一行字卻被刻在最低的位置。
但張美麗很高興,她時常一個人溜達到那,彎著腰,笑眯眯地看著刻在上面的她的名字。
簡簡單單的幸福,就像個像女孩得到了一顆糖樣的開心,這何嘗不是表明張美麗心裡依舊像個小女孩兒樣純真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恐怕是那些接受了她的捐款,卻沒給她應有榮譽的人吧?
三、
張美麗的自殺,導火索是娛樂城裡發生了一起惡性打鬥事件,死了一個當地大佬的兒子。
這次事件過後,本就不受歡迎的張美麗迎來了小鎮居民的辱罵。他們的訴求很簡單,關閉娛樂城。
對張美麗打擊更深的,恐怕是母親那句話:“你就是妖孽,你就是妖孽,我當時就應該掐死你。”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張美麗當晚就跪在自己的宗族祠堂門口,哭訴道:“除了一開始追求愛情,我沒有做娼妓,沒有賣毒品,我只是把我覺得妹的、對的、我喜歡的,都做成生意,我真的沒有作孽……”
說完這番話,她往祠堂的牆狠狠撞去,自殺了。
張美麗這種控訴並沒有起到作用,無論是家裡還是祠堂都不願幫她做法事,接收她的木牌。
只有她的前夫魁梧哥請來幾十支哀樂隊,辦了場三天三夜的葬禮,隨後一把火燒成了娛樂城。
當娛樂城被燒了之後,小鎮有人拿鞭炮慶祝,彷彿終於趕去了鎮上最大的毒瘤,洗淨了內心的骯髒。
諷刺的是,數年後鎮上又開起了海上娛樂城,到處都是打扮時尚的男男女女親密地親吻。但此時的小鎮人卻習以為常了。
張美麗的死表明她終究還是小鎮的人,雖然這麼多年來走在小鎮的最前沿,但仍有著自身的侷限性。小鎮的人則更加不堪,用對張美麗的唾棄掩藏內心的齷齪,以為這個女人的死可以贖罪,殊不知這種行為本身恰恰就是一種罪行。
結語:
看《張美麗》這篇文章時,就很好奇張美麗為什麼和魁梧哥離婚,想必這點作者也不一定清楚。
但就從文中來看,在離婚後魁梧哥對張美麗依然好,他們離婚的原因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仍愛著彼此。
對於張美麗的死,內心確實有著遺憾,以一己之力企圖對抗整個小鎮的傳統勢力,劇烈的交鋒之下,她成為犧牲品在所難免。
讓我難過的是,張美麗的犧牲恐怕並沒有對小鎮人起著任何作用,反而冷漠地看著。
在時代發展大勢下,小鎮終於與外界接軌,娛樂城也熱熱鬧鬧地開了起來,穿著時尚的人們可以旁若無人的親密接吻。
人啊,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時總想找個替罪羊,來掩藏內心深處湧動的慾望,這大概是人性中一直存在著的陰暗面吧。
-end-
閱讀更多 二十四橋LL 的文章
關鍵字: 郭旭的測試話題 美好,一直在身邊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