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順義勞模展現“硬核”擔當

一個勞模就是一面旗幟,一份關愛就能匯聚一份力量。在全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順義區各級勞動模範和先進積極發揚衝鋒在前、戰鬥在前、奉獻在前的勞模精神,主動作為、勇敢擔當,堅守在各行各業的工作崗位上,與全區人民攜手共克時艱,成為特殊戰場上的一份“硬核”力量。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張松建:

確診首例病例時3天僅睡4個小時

45歲的張松建是順義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與地方病控制科科長,他紮根順義區傳染病防控工作一線20年,善鑽研,勇擔當,業務能力突出,作風穩健務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憑藉專業的敏感性,在北京還未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時,張松建就在區衛生健康委的組織領導下,夜以繼日,緊急備戰。

戰鬥打響前,張松建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梳理、分析和制定出順義區疫情應急預案、防控方案、密切接觸者管理方案以及標本採集送檢、回京人員集中健康觀察點、技術規範等工作方案、流程。在疫情出現後,他又開始協同流調、訪視、信息等各項工作開展,及時結合全國、北京市疫情情況對順義區開展疫情評估,並提出針對性措施,為全區有針對性的開展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防控工作,提供了決策支撐。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張松建首先想的是“眾人捧柴火焰高”,他主張加緊指導培訓業務人員,力爭每一環節的防控措施到位;為及時傳播新冠病毒防控知識,他針對群眾諮詢熱點問題,編制了問答手冊,並通過電視臺、公眾號等媒體,科普新冠病毒防控知識,引導居民科學防護,避免誤區和恐慌。

在順義區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後,張松建3天僅睡4個小時覺,全力參加流行病學調查、查找,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籌建臨時集中醫學觀察點等工作,時刻警惕,嚴格把關。

當領導和同事們見到他疲憊的狀態、聽到他嘶啞的聲音,提醒他要注意休息,張松建只是輕聲回應道:“沒事的,在疫情現場我心裡踏實。”

北京市勞動模範張亞利:

疫情期間不停業,

線上“菜籃子”無接觸配送到家

張亞利是北京龍灣巧嫂果品產銷合作社理事長,2008年以來,帶領數百位婦女共同致富,先後獲得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北京市勞模、全國十佳農民等多項榮譽稱號。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如何保障居民能購買到新鮮的蔬菜、果品成為張亞利最為關注的問題。為此,他帶領著合作社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的進行蔬菜育苗、移栽、收割等工作,努力保障好順義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不僅開設的社區店在疫情期間不停業,全面做好店內防護和消毒工作,更開闢了線上渠道,利用“巧嫂”微店,為順義區區內百姓提供新鮮蔬菜配送到家服務。張亞利介紹,“為了減少中間環節,我們還特意安排經過健康檢測的北京本地工作人員進行生產、包裝、配送等工作,每天下午合作社配送人員都會將搭配好的各類蔬菜送到居民家中。”

此外,面對疫情防控期間眾多黨員幹部和志願者舍小家顧大家的動人故事,張亞利也積極捐贈物資到抗“疫”一線,感恩他們的堅守與奉獻。據介紹,疫情期間,張亞利先後向順義區勝利街道19支“黨員志願者突擊隊”以及順義區龍灣屯鎮政府、七連莊村、山裡辛莊村,捐贈了500斤新鮮水果、200箱泡麵、200箱牛奶等物資,以實際行動支援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國勞動模範胡國卿:

編寫防控“順口溜” 吹響全面防控“集結號”

“今年情況特殊,大家拜年就打個電話吧,春節年年有,親戚一年不走感情淡不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正值傳統春節假期,為了引導村民不走親訪友,待在家裡,順義區馬坡鎮石家營村黨支部書記胡國卿第一時間通過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大喇叭,向全體村民喊話,宣傳疫情防護知識。不僅如此,為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身為全國勞動模範的胡國卿還創新基層治理方式,帶領支部成員把防控工作的注意事項編寫成“順口溜”,在群眾中廣泛傳唱,吹響了全面防控的“集結號”。

“疫情期間別亂跑,待在家裡沒煩惱”“進村必須測體溫,詢問清楚要登記”……這些老人聽得懂、小孩背得溜的防控知識,就是胡國卿帶領村黨支部為石家營村村民“量身定製”的防疫順口溜,不僅簡單易懂、朗朗上口,順口溜還分為七個篇章,關係到疫情期間村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讓村民儘快熟知口訣,村裡將順口溜錄製成快板在廣播中循環播放。現如今,石家營村民都已經對順口溜的內容耳熟能詳、脫口而出。

在這場戰“疫”中,胡國卿立身為旗,將全村黨員群眾凝聚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大家紛紛為自己的村莊貢獻一份力量,形成了聯防聯控的良好局面,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北京市勞動模範馬曉輝:

職工抗疫的“主心骨” 醫護人員的“貼心人”

馬曉輝是順義區招待所餐廳黨支部書記、餐飲部經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他主動帶領身邊的黨員技術骨幹組成“戰鬥先鋒隊”,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築起堡壘、豎起旗幟,用自己的行動體現擔當。

據瞭解,馬曉輝帶隊連夜研究制定出團餐疫情防控制度及操作流程40多項,確保了員工自身安全和用餐服務安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細微之處才是重點。為避免取餐時人員接觸,預防交叉感染,馬曉輝又帶領餐飲部經過多次開會研究實地演練,建立疫情期間用餐新模式,並在10餘個項目推廣。“全員監控不留盲區”“三減一增有序用餐”“嚴格餐具消毒三步驟”“加強供貨管”等工作方法,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大年初一,招待所接到承擔區一線醫護人員隔離休養服務保障任務,身為支部書記的馬曉輝主動請纓,帶領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員工組建“抗疫保障團隊”,為白衣天使提供“暖心服務”。負責醫護人員的一日三餐科學配比,保證營養均衡。並採取“零接觸”送餐的方式,保證了用餐人員安全,讓前線“戰疫”的工作人員和白衣天使們沒有後顧之憂。

醫護人員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房間,他們及時送上暖胃的熱麵條;在元宵節、二月二等民俗節日專門製作賀卡為他們送上祝福,為過生日的醫護人員準備生日蛋糕和長壽麵……貼心的舉動讓這些不能回家的“白衣戰士”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他們紛紛發來信息表示感謝。

馬曉輝用實際行動體現著擔當,當好帶領餐飲部職工抗擊疫情的“貼心人”和“主心骨”,他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用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全區政務工作的後勤保障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報記者 王路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