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無國界,人心更不該有藩籬

醫療無國界,人心更不該有藩籬

評論君說

新冠肺炎疫情像是一種隱喻:如果人類始終只知維護一己之私、堅持自我第一,那麼,隨之而來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医疗无国界,人心更不该有藩篱

作者 |李勤餘

3月24日,東京大學舉辦了畢業典禮。擔任畢業生代表的,是來自中國武漢的醫學生鄭翌,她在致辭中表示,“把國家和地域分隔開來去談醫療是不可能的。”

這場典禮有些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只有13位學生代表出席,大多數畢業生通過網絡收看直播。這場典禮的意義更是特殊,選取來自武漢的中國醫學生髮言,這座日本最高學術殿堂想要表達的內容,已經不言而喻。

正如鄭翌所言,醫療不可能有國界,想要對抗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加強國與國之間的緊密合作,別無他途。面對公共健康危機,理應摒棄偏見,因為那隻會加劇刻板印象、恐懼以及仇外情緒。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是病毒。

2月4日,日本豐川市向友好城市無錫新吳區捐贈了4500只口罩及防護服等抗疫防護物資,積極支援了無錫的疫情防控。沒想到,隨著疫情的發展,豐川市自身也陷入了口罩不足的情況。得知這一情況,無錫新吳區立即反向捐贈了5萬隻口罩。

這樣的“十倍奉還”令人感動,豐川市負責人的話說得更到位:“我們的關係是在有困難的時候會相互提供幫助。”懂得相互支持、相互支撐,這是人類最難能可貴的地方。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我們沒有理由忘記這一點。

說到來自中國武漢的醫學生鄭翌,還有一則趣聞。她曾在2016年登上日本綜藝節目《東大方程式》。節目主持人透露,在斯坦福大學和東京大學之間,鄭翌選擇了後者,這只是因為,她特別喜愛日本偶像組合“嵐”中的成員大野智。會心一笑之餘,也不能不讓人感嘆,即使身在不同的國家,很多情感仍然是相通的。

新冠肺炎疫情終究會過去,但它留給人類的思考還會持續很久。它更像是一種象徵、一種隱喻:如果人類始終只知維護一己之私、堅持自我第一,那麼,隨之而來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病毒和全球化的歷史趨勢一樣,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醫療無國界,人心更不該有藩籬,這一點應成為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