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舊時的老北京,除了皇宮之外,王府就是豪宅的代名詞。滿清進關,內城由旗人獨佔。二百餘年,生息繁衍,不斷在城內“圈地”。北京檔案館展出的清代舊地圖上,整個北京城,大大小小的王府星羅棋佈,幾乎佔去了大半個內城。尤其是十二家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因為傳承綿延不絕,王府格外富麗。

鐵帽子王包括開國八王,即禮、鄭、睿、豫、肅、莊六位親王和克勤、順承兩位郡王,以及後來陸續冊封的怡、恭、醇、慶四位親王。按照清代的宗室分封制度,爵位在繼承時,通常都是遞減降襲一等,比如親王之子不能繼續繼承親王,而是降封郡王;郡王之子再降襲貝勒、貝子,一直降到鎮國公、輔國公。唯獨立有特殊功勳者,則子子孫孫世襲罔替,世世代代繼承原有的爵位,因此被稱為“鐵帽子王”。

清太宗皇太極封了八位開國鐵帽子王: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後世封號改為“莊”)、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就宗親關係而言,代善、多爾袞、多鐸都是皇太極的兄弟,濟爾哈朗是其堂弟,豪格、碩塞是其子。嶽託是代善之子,勒克德渾是代善之孫。

其後,雍正朝怡親王胤祥,同治朝恭親王奕訢,光緒朝慶親王奕劻因為輔佐政務有功而加恩世襲罔替。醇親王奕譞因為是光緒皇帝的生父,也獲得鐵帽子王資格。十二家鐵帽子王享有特殊的政治根基,非其它王公可比。

時過境遷,十二位鐵帽子王府邸的現狀,大致可分為六類:一是作為機關辦公用房,如禮王府、鄭王府、肅王府、醇王府、慶王府。二是建為學校或醫院,如豫王府改為協和醫學院,克勤郡王府現為北京實驗二小。三是完全消失成為民房,如莊王府、怡王府。四是闢為旅遊景點,如恭王府。五是殘存遺蹟,如睿王府。六是異地搬遷,即順承郡王府。

可謂:舊時王謝堂前燕,而今飄零各分飛。


普度寺的多爾袞

鐵帽子王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然是睿親王多爾袞。無論是功勳還是與孝莊太后的情感秘史,從清朝、民國到現代,不知養活了多少鼓書藝人、野史作家、影視編劇和演員。

從熙熙攘攘的故宮東華門出去,穿過南池子大街,拐進一條L型小巷,幾分鐘後就會有《桃花源記》中的那種“豁然開朗”之感。一座三四米的高臺隆然聳立,幾乎與四周的民房屋頂平齊。拾級而上,是一面足球場大小的小廣場,石碑上寫著“普度寺”。這就是昔日多爾袞的宅邸,如今只剩下一座正殿和山門。但由於整體遠遠高出地面,站在臺階底下仰視,仍能感受到曾經的威嚴。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普度寺山門


廣場四周,栽植著松柏、玉蘭、冬青,綠意盎然。這片土地,就如同昔日的主人公一樣,飽受歷史風雨洗刷。早在元代,此處是太乙神壇。到了明代,成為皇城的一部分,被稱為“南內”。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放歸,回到北京後,就被弟弟景泰皇帝幽禁於此。而後又從這裡被群臣迎立復辟,重登大位。

多爾袞擁立順治皇帝坐穩金鑾殿之後,選定這裡作為自己的王府。因此處離紫禁城僅幾百米,方便其入宮辦事。但多爾袞死後,順治帝的壓抑情緒報復性反彈,追奪王位,睿王府也被查封。康熙時改建為瑪哈噶喇廟,祭祀滿洲的大黑神。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擴建,改名普度寺。

普度寺如今僅剩山門和大殿。山門面闊三間,是綠琉璃瓦覆蓋的硬山頂,正面為硃紅拱門,兩邊是仿木菱花扇的灰色石雕拱窗。山門旁邊立有一尊半身塑像,黑色大理石基座上刻著“睿親王多爾袞”六字。但由於基座太低,塑像處於遊人平視的視角,氣勢上便矮了三分。多爾袞目光溫和,也不同於電視劇裡的那種霸氣英武,與清代古畫中的形象倒比較契合。但絡腮鬍子過於瀟灑,整體面目更像一個湯若望式的洋教士。

繞過山門,開闊的小廣場北部,就是雄偉的大殿——慈濟殿。大殿建造在漢白玉石須彌座高臺上,殿頂為綠剪邊的黑琉璃筒瓦。大殿九間,殿前伸出三間抱廈,屋頂為綠琉璃瓦黃剪邊。因而整個大殿呈“凸”字形。大觀園怡紅院裡賈寶玉住的房子,也是這種前簷接建出小卷棚的抱廈格局。大殿牆基環繞綠色六邊形琉璃磚組成的幾何形花紋,也很新奇。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普度寺山門旁邊的多爾袞雕像


1750年,多爾袞去世,沒有子嗣,以侄子多爾博襲封親王。不久,順治帝以謀逆罪名削奪多爾袞一切榮耀,多爾博削爵歸宗。直到128年後,乾隆帝才予以平反,並恢復設立睿親王爵位。多爾博的六世孫淳穎,被這個幸運的大餡餅砸中,由輔國公躍升五級封為親王。由於睿王府已經改為普度寺,淳穎就在石大人衚衕另擇新府。歷經歲月播遷,這裡如今是一所中學,杳無王侯蹤跡。

淳穎沒有顯赫的政績,卻是皇室裡少有的雅士。1986年,有人偶然發現了淳穎的一首詩《讀石頭記偶成》:“滿紙喁喁語不休,英雄血淚幾難收。痴情盡處灰同冷,幻境傳來石也愁。怕見春歸人易老,豈知花落水仍流。紅顏黃土夢悽切,麥飯啼鵑認故丘。”淳穎是福康安的小舅子,與和珅也是同僚。從詩文看,淳穎不僅讀過早期版本的《紅樓夢》,而且讀得太透徹,堪稱是知音級別的“初代粉”。


如果說睿王府改為普度寺是身不由己,另一座王府則是主動轉型。那就是怡王府。怡親王胤祥,是雍正皇帝最為信任的十三弟,也是繼開國八大鐵帽子王后,時隔近一百年冊封的第九位鐵帽子王。

怡王府就在如今的王府井東側校尉衚衕。胤祥遺願將王府改為佛寺。他逝世後,雍正下旨就地改為賢良寺。後來這裡成為許多外地官員進京的落腳地。李鴻章貴為漢官第一重臣,身兼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卻從未在京城買房子,而是長期在賢良寺當“京漂”。庚子之變,八國聯軍分區接管北京時,偌大一座京城僅有兩處沒有“淪陷”。一處是李鴻章寓居的賢良寺,另一處是主持交涉的慶親王奕劻的慶王府。如今,賢良寺已杳無蹤跡,被賓館酒店和民居代替。其南側就是另一位鐵帽子王豫親王的王府,現為協和醫學院。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1917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豫王府原址建立協和醫學院。


老北京俗語“禮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說的是,豫王府由於地基較高,房屋高大,為了保護隱私,牆也築的比其它王府高。

始封豫親王多鐸,是多爾袞的同母弟,備受信任。也因此,順治皇帝追貶多爾袞時,多鐸及其子孫都受株連降為郡王。直到乾隆年間平反多爾袞時,才連帶恢復親王爵位。1916年,末代豫親王端鎮將王府賣給了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後者決定在原址興建協和醫學院。美國建築師查理斯•柯立芝採取中西合璧的思路,將整個建築建在漢白玉欄杆環繞的高臺上,主樓採用傳統歇山頂,綠琉璃筒瓦覆蓋,梁簷斗拱均是中式彩繪,臺階中央鋪設四爪龍丹陛。北京人將協和戲稱為“油王府”,兼顧了新主人洛克菲勒的身份和豫王府的發音。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豫王府門口“懶獅”猶存。


豫王府留存至今的老物件就是兩尊石獅子,如今依然安臥在協和醫學院南門兩側。與王府昂頭挺胸的石獅造型不同,這兩座獅子是慵懶的臥姿,民間稱為“懶獅”。

十二大鐵帽子王有十位親王、兩位郡王。始封克勤郡王嶽託,是禮親王代善的長子。後來克勤郡王被改封平郡王。相傳《紅樓夢》裡“北靜王”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表兄、平郡王福彭。乾隆年間為了紀念開國八王的勳勞,一律恢復了原來的封號。但克勤郡王已屬於旁系末枝,江河日下。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克勤郡王府現已改為學校。


到了民國,末代郡王晏森也是個出了名的敗家子,連祖宗陵園的樹木都砍伐賣光。郡王府賣給了國務總理熊希齡。晏森自己最後淪為駱駝祥子式的洋車伕,被戲稱為“車王”。位於西城新文化街的克勤郡王府,如今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小院。原有的正殿拆除,成了操場。而王府的其他殿閣,則改為教室和老師辦公室。其特殊氣勢,非那些現代化設施的學校可複製。


從王府到大院

1949年後,北京的鐵帽子王府,不少成為了政府機關大院。禮親王代善是鐵帽子王之首,是太祖努爾哈赤次子。筆者按圖索驥在西黃城根找到王府,發現這裡如今已是鐵門緊閉、武警站崗把守的重地。只有門口牆上留存一塊白石灰的字牌,註明“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禮王府”。“禮王府的房”,說明禮王府房子多,恢弘氣派。

鄭親王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在八大鐵帽子王中排名次席。位於西單大木倉衚衕的鄭王府,明朝時曾是傳奇和尚姚廣孝的宅第。民國時,許多王府被教會佔用。鄭王府與恭王府一樣,都曾抵押給西什庫天主教堂,後來又都成為大學校園。恭王府被輔仁大學買去作了女生宿舍,而鄭王府則曾租給中國大學作校址,將寢殿改為逸仙堂。如今,面闊3間的街門,以及廡殿頂的正殿,都依然留存。而且仍與教育有關,是教育部下屬的基金會所在地,王府西側花園則改建為二龍路中學的校園。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鄭親王府大門


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長子、順治皇帝的長兄。位於正義路附近的肅王府,1900年在義和團運動中被焚燬,八國聯軍進北京後,日本佔領此處興建了兵營、公使館。1949年後,這裡成為北京市政府大院。末代肅親王善耆,在新街口船板衚衕新建了一所新王府。客廳、花園、鋼琴、吊燈等等,都按法式風格裝潢。善耆的女兒顯玗,1906年就出生在這裡。後來她被寄養給日本人,改名川島芳子,抗戰勝利後被作為漢奸槍決。1949年後,新肅王府後來被一間襪子廠佔用,如今已經杳無蹤跡。

而另一位大漢奸也與善耆息息相關。當年的熱血少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不成,被捕入獄。主審官善耆,被汪精衛獄中詩“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所打動,法外開恩,放了汪一條生路。不料汪精衛日後與川島芳子一樣,也成為賣國賊。

十二位鐵帽子王中,最後受封的恭、醇、慶三位親王的府邸,均位於什剎海周邊。“網紅”指數最高的無疑是恭王府,是中外遊客到北京的必到打卡地之一,較為完整地展示了清朝王府的亭臺樓閣、水榭花園的規制。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恭王府


這裡本是和珅的府邸,後來被嘉慶皇帝賜給了弟弟慶親王永璘,而咸豐皇帝又將其賜給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民國時期,襲封爵位的恭親王溥偉窮困潦倒,將其抵押給教會,後來又轉賣輔仁大學。1949年後,恭王府曾經長期被機關、學校、工廠瓜分殆盡。從上世紀70年代末直到2005年,用了將近30年才騰退修繕完畢,拆除了大量的違建,形成至今的樣貌。

與恭王府隔水相望、位於後海北岸的就是醇王府。康熙年間,這是大學士納蘭明珠的府第,而今風靡萬千少女的納蘭性德也居住在此。乾隆年間,內務府將其分配給了“皇家第一書法家”成親王永瑆。到了清末,又到了醇親王奕譞名下。奕譞與恭親王奕訢一樣都是咸豐皇帝奕詝的弟弟。後來奕譞的兒子、孫子都入繼大統,也就是光緒、宣統兩位皇帝。奕譞父憑子貴,也成為了鐵帽子王。如今王府一分為二,東部是國家宗教局的辦公區,西部是宋慶齡故居。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醇親王府的綠野草堂


從恭王府往西沿定阜街步行幾分鐘,便是慶王府。當年慶親王永璘死後,繼封的幾位兒孫都相當不爭氣,王位被廢除,王府被轉賜給了恭親王一支。兜兜轉轉,永璘的孫子奕劻只受封為輔國將軍,是清朝十二級爵位中的第十級。奕劻是最為顢頇貪鄙的官僚代表,除了中飽私囊,一無建樹。但卻憑藉溜鬚拍馬,一路逆襲升遷,最終在五十六歲高齡時晉封為親王。慶王府是北京衛戍區的辦公與生活用房,並加蓋了一些樓房。與恭王府的雍容華貴相比,這裡已經完全沒有王者氣息,泯然眾人矣。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慶王府現為北京衛戍區用房。


異地搬遷的王府

清代的鐵帽子王府中,最“悽慘”的當屬怡王府與莊王府,幾乎已是“屍骨無存”。莊王府位於現今北京平安里大街附近,原分為大府和小府兩部分。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時,由於莊親王載勳是支持義和團“扶清滅洋”的骨幹,被列作元兇禍首。莊王府先是被當成刑場,在此處決了一千多名義和團教徒,而後大府被一把大火焚燬,剩下遍地瓦礫,斷壁殘垣。小府位於大府南側毛家灣一帶,解放後林彪曾在此居住20年,現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辦公區。

進入民國後,末代莊親王溥緒將其賣給北洋政府上將、江西督軍李純。當時許多達官顯貴,都常住在洋商洋行麇集的天津。李純將莊王府老宅的建材拆除,運到天津,在南開區白堤路,按照封建等級規制重建了王府,並且赫然掛上了“莊王府”牌匾。影壁、石牌坊、華表、石拱橋、玉帶河、府門、花房、戲樓、銀安殿、神殿、東西配殿等等,一應俱全。

鐵帽子王府今何在?

天津的莊王府


明代將皇子分封到各地為藩王,故而各省都有王府。而清代王爺都居住在北京。故而天津這座莊王府,就成為北京城外唯一硃紅大門的清代王府,有“天津小故宮”之稱。李純此舉,極大地滿足了自己的奇葩虛榮心。當時許多滿族親貴也寓居天津,無奈大清國完了,只能聽之任之。

細論起來,李純開了異地搬遷王府的先河。另一處是順承郡王府。王府原位於太平橋大街。始封順承郡王勒克德渾是禮親王代善之孫。清亡後,1921年,順承郡王府也加入了大拍賣行列,賣給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大帥入據北京時曾闢為大元帥府。少帥張學良與趙四小姐也曾在其中居住數年。

1949年後,這裡成為全國政協機關大院。郡王府被整體拆除,在朝陽公園以東按照同比例重建。筆者曾專程前往,發現這裡已經成為一所酒店,除了高牆大殿的外殼外,已沒有一絲一毫的王府味道,與那些仿古的商業設施別無二致,實在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