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中有很多名將,他們武力到底該如何排名呢?總是看到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的武將排行,三國正史當中前面的這些武將如果在正常環境下比試,到底誰勝誰負,多少回合才能夠取勝,都是未知數,加上行軍打仗除了武力還有智謀,心境天時地利等等決勝因素。我們一一分析一下,該如何區排名?

第一、小霸王孫策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時代唯一被比作武神項羽的武將,也是當時唯一有人評價為武勇天下第一的人。王朗說他“勇冠一世”,傅玄說他“勇蓋天下”,陳壽說他“猛銳冠世”,曹操說他“獅兒”。孫策與周瑜攜手點燃的熊熊烈焰驟然熄滅。以至剛至陽、重情重義而聞名的江東孫氏,在那位三國最長壽帝王幾十年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演化出了至陰至寒、手足相殘的全新家風。

第二、關羽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時代只有孫策被稱為“獅”,只有五個人被稱為“熊虎”,關羽、張飛、許褚、呂布、周泰。(趙雲是“虎威將軍”,贊其威,卻不能算是“虎”)孫策的評價是“蓋天下”,關、張則是“萬人敵”“冠三軍”。評價他兩“萬人敵”的人有:郭嘉、程昱等等魏勢力群謀臣。此外還有劉曄說他兩“勇冠三軍”,周瑜說他兩“熊虎之將”。 “白馬之戰”,三國史上唯一一個於萬軍中取敵猛將首級,且全身而退的戰績。可能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唯一。

第三、典韋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史載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濮陽一戰讓他名動天下。可惜死得早了點,不然他的排名可能會更高。據《墨子》中記載,“紂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畫殺人”,這個勇力之人指的就是惡來。從這可以看出,惡來是一個力大無窮,甚至能手搏猛虎的猛將。同時,惡來也是商紂王的忠臣,周武王伐紂時,惡來力戰而死。

古之惡來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勇力過人,另一個是為主盡忠力戰而死。顯然,在曹操陣營,典韋和惡來是最相似的。

第四、許褚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時代唯一被比為樊噲的武將。 史載他“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勇力絕人……軍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號曰虎痴……” 有“單手拽牛尾行百餘步”的事蹟。曾嚇的馬超渾身戰慄,不敢動彈的英勇事例。

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其遷作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曹叡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第五、張飛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志》:“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張飛,字翼德,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個性如烈火、勇猛魯莽、嫉惡如仇的“三將軍”形象,然後查閱相關史料,竟然意外發現,歷史上的張飛與小說和民間傳說的張飛大相徑庭,他非但不是一位莽夫悍將,相反倒是一位文武兼工的儒將。張飛不僅書法作品甚佳,而且還很愛畫畫,尤其喜歡畫美人。張飛的老婆是夏侯霸的妹妹,夏侯淵的女兒,兩個女兒都是劉禪的皇后,可想而知,張飛不會差到哪裡去。

第六、馬超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時代唯一被比為韓信,黥布、彭越的名將。諸葛亮贊他“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拿下漢中。臣下百來號人上表給漢獻帝,推舉劉備為“漢中王”,第一個名字就是馬超,因為他是漢政府正經八百的平西將軍、都亭侯。推薦表簽上馬超的名字,分量增加不少。劉備稱王后,封關羽、馬超、張飛、黃忠為前左右後四將軍,馬超位列蜀漢四大帥,驕傲如關羽也沒有意見。可見馬超的威望實力是得到全天下的認可的。只不過馬超在戰鬥生涯中有幾次做法,一直被後人詬病。曹魏集團的人罵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或許是馬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第六、呂布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演義》誇張了,正史中荀攸評價他是“驍猛”,陳宮評價他“善戰無前”,《三國志》說他“驍武、拳捷、驍猛、虓虎之勇”。《曹瞞傳》中有記載“時人謂之:‘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個說法應存疑,因為到底當時有無赤兔馬,赤兔馬到底是什麼馬,史學界尚有爭議。而結合其它史料對呂布武勇的評價,並不是冠絕當世,甚至沒有如關、張一般的“萬人敵”,也沒有如許褚一般的“力大如虎”,只是“勇猛”而已。相反,呂布的箭法卻因為“轅門射戟”而名動天下,被視為弓神。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飛將軍”呂布,一是指他馬術嫻熟,在那個沒有馬鐙的時代也能馭馬如飛;二就是指他箭法如神,百步之外取人首級。

第七、太史慈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太史慈的傳記在《三國志吳書》第四卷,僅次於東吳的帝王們。從這個安排可以看出他的地位,在東吳是很高的。為什麼高,這當然有原因。正史中對太史慈的記錄主要有以下幾件事:

首先,太史慈年輕時就名聲在外。他在郡裡作小公務員時,郡府和州府鬧矛盾,雙方都派人向上級打對方的小報告。太史慈在路上把州府的報告騙來毀掉,因而得罪了州府的人,被迫到遼東避難。

其次是太史慈救孔融。太史慈從遼東返回家中後,孔融被黃巾軍困住。因為孔融曾經救濟過太史慈的母親,太史慈前去報恩。他見到孔融,又突圍出去搬救兵,解了孔融的危難。

接下來是太史慈的作為軍人的基本簡歷。他先投奔劉繇,做了一個軍事偵查員。這期間有一段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策的經歷。酣鬥中,孫策刺倒太史慈的馬,太史慈搶了孫策的頭盔。兩人從兵器到肉搏,打得好不熱鬧,看的周圍的人眼都直了。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後來,太史慈投靠的劉繇敗給了孫策,太史慈也被孫策的軍隊捉住。他不但自己投靠了孫策,還把劉繇手下一萬多散兵遊勇都說服歸順了孫策。從此,太史慈成了東吳最忠實的人。

太史慈除了武力值爆表,射術也很好。史書記載,在一次作戰中,有一個敵人在城樓上用手摟著柱子罵孫策的部隊,太史慈在城外很遠處射這個人,箭頭貫射穿那人的手腕,牢牢地釘在柱子上,所有人都大聲喝彩,那個罵人的人嚇得再也不敢說話了。

這麼一個好的武將可惜英年早逝,太史慈41歲就死了,臨死前,他嘆息沒有能完成生平願望。

這就是正史《三國志太史慈傳》的記錄。

第八、趙雲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趙雲平時的為人太過於低調了。陳壽: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趙雲在劉備軍中的職位不及“四大將”,但他的評價卻一直與“四大將”之一的黃忠看齊,兩人一起被比作“灌、滕”。(拿著一本什麼《季漢輔臣贊》就叫囂趙雲其實是垃圾的人,其實自己也很垃圾,為什麼你看書就只看一本只有幼稚園文化程度的垃圾書呢) 《三國志》:“強摯壯猛”。長坂和漢中兩戰,神威無匹。

第九、曹仁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時代唯一被比為王賁的武將。傅玄評價他為曹軍首席猛將,並認為張遼緊隨其後。“曹大司馬有鬼神之勇”“江陵之戰”中以數十騎突進周瑜軍重圍中救出牛金,曹孫“兩軍皆驚,視之為天人也”,《演義》中此事被刪,曹仁的勇武被嚴重弱化。因為《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曹仁挺挺窩囊的,每次作戰基本是慘敗,簡直就是其他名將的經驗包。既沒有呂布那樣驍勇,又沒有呂蒙奇襲南郡那樣的赫赫戰功。然而,正史之中,曹仁卻曹營內姓第一名將,曹操在進行軍事行動時,曹仁大部分時候都自領一軍。他的作用大部分時候是為曹操掃清可能出現的障礙,保證了曹操在失誤的時候不至於置身於死地。不僅僅只是防守名將,還是一位勇武不凡的勇將,曾救千軍之中救部將牛金,被稱為“天人”。

第十、張遼

三國志當中武力值排行前十的武將?第一名與項羽齊名

三國時代唯一被比為召虎的武將。陳壽說他“武力過人”,曹操曾一起評價張遼、樂進、于禁三人“武力既弘,無堅不陷。” 逍遙津一戰帶800騎在孫權十萬大軍中橫衝直撞,令人印象深刻。

濡須之戰後,張遼與李典、樂進等鎮守合肥,並多次擊退孫吳的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為歷代推崇,併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說白了,三國正史當中前面的這些武將如果在正常環境下比試,到底誰勝誰負,多少回合才能夠取勝,都是未知數,加上行軍打仗除了武力還有智謀,心境天時地利等等決勝因素。

因此具體排名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準,各位大俠您心目中的排名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