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愛,不一定要說出口。

常有人說父母的愛天經地義就如烏鴉反哺,是自然的定律。可是沒有人規定表達愛的方式,父母的愛來自細枝末節,它可以是一句問候,也可以是一個關切的眼神,它可以絕口不提,又或者是尖銳的反問。愛,不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是用心觀察。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愛沒有典型,更沒有教材,這世間沒有父母速成班,也沒有孩子提 升班,我們心底的愛,往往藏的深,匿的隱。我們大多是懂得如何淺淺的表達,可是我們卻也不會大方的表現。有時候的我們,常常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愛,但是忘了,我們所愛之人,他們懂得嗎?可以領會我們深刻的愛意嗎?如果愛不能被感受,那麼愛意的付出真的值得嗎?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父母的愛可以微小,卻也偉大。

父母的愛可以是吃魚頭,穿舊衣,也可以是熱剩菜,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大到付出所有。因為有了我們他們付出了很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是自己追逐夢想的權利,後來想要我們有更好的生活,他們更加的努力,也付出了更多甚至是全部、是他們的自我。我們也許偶爾能體會到父母的愛,父母的苦與他們的為難、艱辛。但是他們的愛,太隱秘,太深刻但又偉大。


可能我們年紀尚小時,只能體會到父母會給我們吃最好的,買想要的,我們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犧牲,他們的委曲求全。等到我們漸漸長大,他們的大半輩子過去了,大把時光都花在我們身上,生活中處處是他們無聲的愛。可是我們才開始懂得,懂得他們在買菜時的斤斤計較,懂得他們在生活中的精打細算,才開始看到他們默默的犧牲。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父母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在我們的身上,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時間,一切都以孩子為重,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冠以父母的愛,這份愛沉重如山。我們沒有機會去辜負,我們揹負的是期望,也是他們的希望。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因為失望背後的,是我們承擔不起的。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與這份愛相對的,是責任,我們有烏鴉反哺的責任,我們有讓他們驕傲的責任,我們有要對得起他們的付出的責任,突然間這份愛就開始沉重了起來。假如我們的家庭普通,而父母付出一切時間來培養我們,傾盡他們所有的愛與精力,這樣的我們,不成功,面對的是無奈、是無能為力、是愧疚,而這份所謂的愧疚是足以壓垮一個孩子的。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當這份愛變得沉重,變得壓迫。我們感受的究竟是愛還是愧疚?

父母在付出自己的愛時,也該保留,避免讓這份愛成為孩子的負擔,孩子的壓力。而無聲的愛是默默的,而不是在後來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他付出了多少,這帶來的是愧疚,孩子會知道是因為他,父母才會受這些苦,不得不去委屈自己,這是繩索,不是愛。過多的愛,會帶來內疚,也會讓我們被它困住。我們可以愛的少,讓愛不再成為負擔,但愛的久,讓愛一直在。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學會表達,學會感受,也學會珍惜。

同時父母在表達自己的愛時,要學著大方的表示,讓孩子明顯的知道,同時在當下學會回饋。愛是要有來有往的,不必一直積攢,一直積攢下來的,最後也許帶來的不是感動,是愧疚。當下就回報的,是欣喜,是相互的。也許有的父母真的不善表達,這難道就不是愛了嗎?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不是的,愛不是真的要說出口,大方的表達也不是指單純的說出口,愛從來都是用心感受的,愛是飄渺的,卻又是龐然的,愛可以是潤物細無聲,默默的付出,但卻又被感受,被接納,被回報。也許父母和孩子都是第一次去表達、去觀察、去感受,但我們都應該學會珍惜以及回饋,我想這是親子關係中的必修課之一。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愛是與生俱來的,一直陪伴在他們左右,但我們得學會去發現並回饋他們的愛,愛是互相的,是需要力量支持的。學會表達並發現愛意,才能讓無聲的愛發揮他的價值,讓被愛的人學會珍惜愛。愛意是讓人心生喜悅的,無聲的愛意也能讓人有意外之喜的感覺。無聲的愛可以是父母對孩子的,也可以是孩子對父母的。

也許在孩子心裡,父母為他們受的委屈,做出的犧牲,他們都明白,但是他們沒有機會去報答,這時候就是愛意發揮作用的時候。學會發現,學會回饋,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父母的愛,可以是一句關心,一聲問候,也可以是分享快樂。愛都是需要發現的,也是需要珍惜並回報的。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真正的愛,可以尖銳,但也可以溫暖。

有時候的我們露出了太多鋒芒,但我們始終是溫暖的,是善意的,我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我們的愛。每個人表達愛意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這也註定那個人發現與回饋的方式也是如此。

長大後的我們與父母有時都羞於表達自己,我們表達的方式成了尖銳的反問與爭執,我們想要表達出自己的愛意,卻往往用的是爭吵,我們將無聲的愛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表現的是家庭不和,這只是讓結果適得其反。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在我們爭吵後,我們卻又羞於道歉,礙於面子,我們是不肯將道歉說出口的,往往用的是迂迴的方式,但有時候道歉是最有用的,也是最深入人心的。

有時候最簡單的,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如一句對不起,展現的是我們最真誠的歉意。一句我愛你,展現的是我們最真摯的愛意。其實有時候"有聲"的愛,只是一句我愛你,就可以將其展露無遺,而無聲的愛,是千萬個日夜的付出,是多年的犧牲,它更深沉,也更直擊人心。


當愛變得沉重和壓迫時,我們感受的是愛還是愧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