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新兴镇大青山幅军首领周九故事节选(1)(王有瑞老师)

周九子称王青山寨

单说幅军首领周九,他年龄最小。在和仁兄弟们聚集一处的时候,都他小九子。官方仇视他,在史籍里多记作周韭,意思他是挨刀割的东西。周九家居兰山县西南尚岩镇西水沟村。自幼家贫如洗,指望给富裕人家打工过日子。他很小时候就给地主家放牛、放猪,练就自来石本领。说他在奔跑中能随时踢起地上的石子,用手接住,然后投掷目标,百发百中。

周九生性倔强好强,不曾被别人压服。曾给邻村西丰庄一家姓霍的地主佣工,干了没几天,就心怀不满,想找机会出气。五月的一天早晨,霍老财主见天气晴朗,就催叫周九快晒麦子。周九用口袋把麦子装好,一趟趟地扛到村外场上摊晒。周九扛完最后一袋后,感觉累坏了,刚想坐下歇息。老财主又催喊他快去锄地,不要偷懒磨滑。

周九满心生气,暗想:看来你是想累死我?想罢来到田间,锄未插稳,当空一声霹雳,天空黑云翻滚,骤然电闪雷鸣,就要下雨了。老财主跑来田间,又叫喊着催他别锄地了,赶快去抢场里的麦子。周九只得把锄头一扔跑到晒麦子的场里,连忙堆起麦子,然后再装满口袋。他双手抓住两个口袋

角,忽地举在肩上,扛着口袋就往村中跑。老财主在后面嘟嘟囔囔,嫌他走得慢,周九被惹恼了,把口袋一扔,生气地反问他:“你这个老东西说的什么?嫌慢?嫌慢我另走一遍快的给你看看!”于是扛起盛麦子的口袋,转身又向场里走去。

这时雨“哗”地下来,场里的麦子被雨淋的淋,冲的冲。老财气得干打哆嗦,手指周九颤抖地喊:“你得……赔我的麦子!”周九嬉笑而去。从此闯

荡江湖,参加了幅党,专门靠讹诈富户生活。捻军进攻台儿庄时,他就积极响应,前去联络带路。后来占据村西大青山,被推举成为寨主。

大青山寨设东西两寨门,住着山下板闸湖等十几村的农民。山中有一处山泉,人称乌眼井,可供山寨人用水。山寨缺乏粮食,周九只得带领山寨年轻人,先是在近处打粮,后来越走越远,向南联合运河刘平,向北联合宋三冈,曾经攻打东墠等地,夺取富户粮食,运回山寨食用。

咸丰八年二月,单县知县程绳武调任兰山知县,他在单县办理团练抵御捻军的过程中,政绩突出,被巡抚调来鲁南镇压幅军。程绳武下车伊始,急忙率队前去镇压周九。没有想到青山寨在临沂城西南130多里山区。当他行军至万村时,突然被周九率众包围,知县程绳武行将就擒。

正在惶急的时刻,幸亏当地史家村团练长史超带队前去援救,程绳武方才突出重围,捡得一条性命。史超字义善,是明朝阁老史可法的五世孙。他的曾祖史阮曾是沂州牧,后人落户在此地,繁衍成地方名门望族。因此史超被知县委托办理当地武装团练,担任团练长。

知县程绳武逃走后,周九迁怒史超,带领部下追赶史超的团练队伍,命令火炮手从后边开炮轰击。史超和三儿子当场死亡。看到团练人员伤亡惨重,周九这才算出了一口恶气,说:“县大老爷可算找着一伙儿替死鬼!

到咸丰十年三月时候,安徽捻军张宗禹率领十万人马直逼徐州,活动于鲁南的幅党积极响应,跟随捻军大队一起行动。捻军大队见徐州防守严密,突然东转,直达清江浦(今淮安市淮阴区)。当时,周九带领青山寨一伙青年随同前去,因为人员少,势力小,不能抢夺只得跟在捻军大队后边,捡

些物什,被人讥笑为“拾二馍”。清江浦地处运河岸边,是苏北商业重镇,清朝的河道总督府设在这里,因此十分繁华。

清代地方长官,有两种特殊的总督,即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漕督专门督办运河上的粮食运输,驻地江苏淮安;河督专门负责疏堤防、督办河防河工。河道总督设二人:一为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驻在江苏清江浦;一为山东河南河道总督,简称东河总督,驻在山东济宁城里。

当捻军大队抵达清江浦城区时,南河总督府里,宾客满座,笑语喧飞。大小官员携妻带子听作乐,仍是一片醉生梦死。突然惊闻捻军天降,立刻四处奔逃作鸟兽散。捻军一举攻破清江浦,占据半个多月,获得金银布帛粮食等大批财物,车载马驮,运回家乡路上,他们非常高兴,边走边唱:

清江浦,远又远,捻子打梢回家转。

穷人孩子骑大马,日子越过越舒坦!

周九一股人马跟在捻军大队后头,入城最晚,没有抢夺到金银、布匹等好东西,自觉沮丧。周九手拍胸膛大嚷:“龟孙子,老子不能白跑一趟!”

见清江浦集贸市场上有很多海货,催促部下快把些食盐、咸鱼、螃蟹、虾毛、糖果等装满布袋,准备带回山寨分享。有一个大力气的,背回很多咸螃蟹,回到大青山寨后,分给山寨老少爷们吃,受到了夸奖,至今还为当地人乐道。

一路上,他们大开眼界,都说咱人太少,力量小,成不了大气候,必须和捻子军队那样才过瘾。周九说:“这个好办,只要你们肯听我的,指哪打哪就成。”从此手下更拥护他,后来,周九被推为青山寨主,号称“九山王”。

周九在青山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张贴告示,发布命令:不准任何人给官方纳税交粮,违者严惩不贷。他准许老百姓来给他告状,亲自审判。凡有人敢在青山寨辖区内偷盗、不法,逮住定斩不饶,俨然一个小王国。

一天,手下人扭送来一个偷牛贼,听候寨主发落。周九过堂审问:“大胆贼子!你敢偷我寨民耕牛,就不怕周老爷抽你的筋吗?”偷牛贼冷笑说:

“百里之内,谁不知道你是个朝廷捉拿的贼头?还屎壳郎打哈欠有脸张着臭嘴说我!”

没想到周九竟然不恼怒,却平静地解释说:“想当初,我是当过贼,可我是好贼!江湖上我大哥你知道吗?那可是有名的道盗,说出来吓死你!他叫翟三秃子,常常教训弟兄们:为贼千万别使人家血汗钱,要使就使那些锁在库里、藏在窖里长了毛的钱。你老爷我入幅以来,使的都是黑心老财的钱。不像你个贼羔子,半夜牵人家的牛,叫人家怎么种地!”

周九越说越生气,转过身去,命令手下人说:“拉出山门外,抽筋剥皮,看哪个小舅子还敢胡作非为?”此事传播开来,从此辖区内无人敢偷盗。多少年后,老年人吓唬小孩子时,还常说:“快回家吧,天黑了,周九子下山啦!”

咸丰十一年二月,周九带队离开山寨向东北方向出发,到东墠一带攻打地主围寨,带些布匹粮食牲畜回来。路上队伍走得散漫,在经过一处村外时,突然有村内人出来截击,个个拿着绳鞭、大刀红缨枪,施展拳脚,把后队的东西抢走。落在队伍后边的几个弟兄也被他们逮去,关在围子里,扬言送到县衙去请赏。周九在前队,听到报告后气得暴跳如雷,说:“我不惹它就罢了,它倒一次次地惹我,不给它一点颜色看看,知不道老爷的厉害!”

发誓报仇雪恨。

此村叫麒麟山屯,因为村西有一座小麒麟山得名,是明朝万历三年建村。村内钟姓是大户,内有钟庆岗、钟庆高弟兄二人,年纪都在二十左右,

血气方刚。弟兄俩在麒麟山上修筑围墙,把全村人迁到里面,黑夜在里面居住,白天下山种地。为保卫围寨和村庄,他们在父辈支持下,组织武装团

练,自任首领,带领全村青年练习武艺,人人有刀枪,个个会拳脚,在附近村庄算是很有威名,住麒麟山寨的人也很自豪,所以敢出兵打仗。

五月里的一天,周九召集青山寨附近陈桥一带人马数千,突然包围了麒麟山寨。人马遍布四周,在山下支锅做饭,作长久围困之计。麒麟山孤立村外,虽然有粮草,但是山上没有水泉,寨民只有事先准备的几口大瓷缸,盛些水供给人畜饮用。此时天气炎热,不到三天时间,山上存水喝尽。男女老少渴得没有办法,只得忍痛杀死耕牛,喝牛血解渴,个个如同红嘴老鸹。没有水洗,只能互相舔舔。

却说山寨里有一个妇女是从小岭村嫁来的。小岭村里正有一个参加周九部幅军的青年,他对着山寨喊:“我是小岭村的,寨里有小岭村的亲戚没有?出来喝水我不杀头!”这个妇女听见了,偷着跑出来喝水,被人带着去见周九。周九指挥围山,三天打不开,此时正有些急躁,说:“怎么搞的,山上到底存了多少水?”正说着,有人把那妇女带来了。

周九和气地问:“老人家,你知道山上还有多少水?”老妇女渴坏了,边喝水边说:“早没有了,喝牛血,牛也都杀没了!周九大喜,吩咐左右:“弟兄们,再给我困上三天!保证不打自开!”然后吩咐手下人说:“请老太太吃饱喝足,先别回山去了。”

麒麟山前有一土坑,积存了一汪黄泥汤水。山上人实在渴急了,年轻的手拿铁鞭长矛,突然冲下来抢水。一个一个先把头拱在水里,伸长脖子像牛一样贪婪猛喝,谁还顾得防卫?结果有的被杀死在水塘里边,有的负伤逃回。罐子、水瓢扔在路上,滴水也没有抢回去。如此几天,反复数次,饮水不能解决,山寨里反而搭上许多人的性命。困到第八天,山寨里的人不战自乱,谁也不听团练长的号令,打开寨门一窝蜂似的跑下山去喝水,周九大喜,率部乘机攻上山寨,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疯狂报复泄愤。

战乱中,钟庆岗为了救父亲,不能独自逃跑,被一同杀死;有个叫钟庆高的青年,见父亲被俘虏,徒手追赶十多里路,赶到大埠村前时,他从间道跑到回返的周九队伍前面,大声呼喊:“我是钟庆高,不要拉走我的父亲,我来代替他!”

周九见这个青年非常孝顺,准备把他爷俩一块儿释放,不料手下有一个认识钟庆高的,大声说:“你这个小子,当我不认识,你不就是以前带着团练,杀死我很多个弟兄的钟大少爷吗?怎么能放了你?”周九闻听大怒,下令把这父子二人一起杀死。根据统计,全村当时共死亡297人。事后,村人怪罪那个泄密的小岭村妇女,把她赶出村庄,并且两村从此不作亲联姻,形成多年不解的世仇——此是后话。

…………

城墙山又叫成全山,地处兰山、费县、峄县交界,东与文峰山连脉并立,西和阎王鼻子山相连。从山前看:拔地而起,峭壁悬崖,形似城墙,难

以攀登,便于防守;从山后看,则重峦叠嶂,路窄道险,人迹罕至,财主们叫这个地方是贼寇渊薮。苏北、鲁南江湖上的绿林好汉,都知道这个去处,

就连当地的官军,也有因为闹饷反叛,投奔到这里来藏身的。

城墙山东南面有文峰山,是一道风景线。山上古木参天,掩映着春秋时期季文子坟墓及庙宇等建筑;城墙山前有源泉寺,更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自咸丰初年,幅党头目宋三冈、万甲申、邱春、于洛、周九等就在此避风藏身。官府不能奈何他们。

咸丰三年后,幅党势力增强,他们不甘山中寂寞,一个个都争先出山,占据一处山寨,成为一方头领,各自称王称霸城墙山只留下土著人物万甲

申当寨主。当时流传的歌谣是:城墙山赛北京,万甲申当朝廷。

万甲申是文峰山前史家庄人,有兄弟二人,因为家庭贫困,万甲申自小就在尚岩街打工混日子,后来干脆就迁住尚岩街,成为该村头面人物。他为人讲义气,在江湖上有名气,苏北的幅军路过此地,只要看见万甲申的白马拴在村头,就互相告诫说:这是万老甲的地盘,不要进村啦!因此村里人都感激他,推举他当尚岩街寨主。反清起义后,他把全村搬到山上,树一杆白旗,上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而尚岩街就成为他的前哨据点了。

他和周九南北呼应,共同管辖这块地域。有一次周九的人抱走了史家庄一个张财主的孩子。张家派人到城墙山上找万甲申告状。万甲申当即骑下山,在大街卖粥的铺子前,见周九正在喝粥,就问:“九子!是你的人去了俺庄姓张的孩子吗?”边说边用马鞭子去抽打他。周九在老大哥跟前常恭敬,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连忙放下手中黑碗,解释说:“大哥别累手,我回去查查,再给你回话。”下午,果然将孩子送过来。

…………

(节选王有瑞老师《幅军兴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