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开始普及“公筷”了吗?为什么?

流年似云烟


这个公筷过年的时候我就尝试过了,老年人很难接受的。

我爸过年的时候在北京坐火车回来的,有点未知的危险,但由于一年没见我爸了,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还是回老家了一趟,给他们送些口罩,消毒液!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就拿了双公筷放在那,告诉他们并解释的很清楚了,用这个筷子加到自己碗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吃,结果只有我自己用。

我妈还说了我一顿,那你回来干啥,赶紧走吧!我爸直接假装没听见,还有让他出家门带口罩,他一直说在村里没事。唉,我真是气死了!

第二天要封村了,我就走了,但是我不放心我妈啊,我爸是在外面坐火车回来的,不知道有没有带回来病毒,我一天两个电话的打着问,自己也提心吊胆的,幸好大家都没事!

这种习惯是好,但像这种固执的中老年人,谁能改变他们的思想呢?


大嘴哥和大脸妹


疫情近几日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病例逐渐下降,这是好事。大家陆续复工,总要解决吃饭的问题,潜藏的"公筷"就被抬了出来,思考我们要不要用公筷吃饭呢?

第一,受疫情影响,大家心里对餐饮业的食品还是心存余悸的,担心食物里面携带病毒,而被自己吃了,从而感染了病毒。所以疫情期间,大家更倾向于自己买新鲜蔬菜、肉类,自己做饭,这样更安全。

第二,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吃饭的时候,餐厅都执行了分餐制,避免人员聚集,从而避免病毒传播,大家都分开吃饭了,公筷又拿来做什么呢?公筷不是大家公用的筷子,只能用来夹菜,不能放进嘴里的筷子吗?但是现在却起不到作用。

第三,疫情期间,公筷的所用场所大部分已经被禁止营业,能营业的餐厅,都必须严格执行分餐制,人们都分开吃饭,公筷存在的意义也没了。

第四,倘若是在家里使用公筷,以避免病毒的传播,那我们岂不是在家里都要24小时戴着口罩😷,每个人各自睡一张床,吃饭时都要分开煮、分开吃,家里每个角落都要消毒。专家表明:预防病毒主要是:不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而没有说到吃饭要用公筷。

综上所言,疫情期间,大家不会普及公筷的,因为用不上,疫情结束后,公筷或许会普及,但目前公筷真的没有使用场所,更别说普及了。





橘猫跑跑跑


我的回答是:没有普及!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吧:

一、“公筷”从来都不是被吓出来的

“公筷”代表着文明,健康,尊重,绝大部分使用公筷的家庭是长久以来就重视卫生用餐习惯,普通家庭不会一朝就改变长久的习惯,忽然的转变会给部分家庭成员或宾客极大的不适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公筷”如果得不到所有人的承认,是无法推行的。

二、“公筷”对疫情传播阻隔作用极其有限

疫情肆虐以来,大家对疫情的传播途径有了更多的认识,这种强力的病毒并不会因为你使用“公筷”而“免疫”,疫情期间大家普遍自我隔离在家,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下,往往是“共患难”,心理上确实没有产生对家庭成员的防备心理,所以,在幽门杆菌等因为用餐习惯带来的问题被充分认识前,大家不可能对“公筷”有过多重视。

三、“公筷”礼仪还没有在普罗大众的餐桌上解锁

除了部分将公筷当做习惯的家庭和个人,以及部分讲究的餐饮酒店,中国人主动使用公筷往往仅仅当做餐桌礼仪,而这种礼仪却仅在高档宴请上被突出,普通老百姓的用餐还是“热闹”为主,互无隔阂,各不嫌弃,是中国人追求的“信赖”,即便是卫生习惯程度稍好一些的欧美国家,分餐也并非全员普及。


所以,“公筷”的路还很长。


浮生陸記


并没有完全普及!

“公筷”即公共用的筷子!是大家用来夹菜的,用完放在盘子上,但是不能进口!是出于卫生考虑!

“公筷”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古代有已经开始使用!是古代的那些皇亲国戚显示身份的象征!由佣人拿公筷从盘子里夹菜给他们吃。一是为了显示他们的身份好贵。二也是为了干净卫生!

使用“公筷”也是提现我们的文明礼仪!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时!认识熟悉的人还好!如果是公司同事或者一般朋友聚餐!最好使用“公筷”

一.因为大家都不熟悉,你用自己使用过的筷子替别人夹菜,会让人觉得很尴尬!

二.你不知道对方性格,如果对方性格开朗,不会与你计较,如果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很可能会当场闹翻,让两边都很尴尬!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干净,不卫生!无论对方或你有没有生病,拿“私筷”替别人夹菜都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

在这次疫情中,无论在家还是在外,使用“公筷”都能有效的阻断这种有可能的交叉感染!大家会慢慢对各种防范疫情的知识做个统一!会慢慢重视这些知识,会从小事开始做起!

但这要靠大家的努力!有些地方,根本不会在乎这些小事!经常认为它们无关紧要,这也是为什么使用“公筷”这个良好的习惯很少在我们身边出现,也难以维持!

这些小的良好的习惯也要经常在媒体上播放!现在是网络时代!经常在网络上传播良好的,有利于卫生的,健康的习惯能让大家慢慢觉得使用这些好的习惯是一种好的事情,健康的事!

所以我们要正确使用“公筷”,拒绝“病从口入”!


你走我就走


这要从中国的传统说起,中国的传统就是一家人围着桌子你一勺我一筷子地边吃边聊,如果亲人朋友相聚也要摆出一副公筷公勺,那实在是太郁闷了,根本没有亲近感!一些与长辈合住的年轻人还认为,家庭餐桌上如果使用公筷公勺容易伤害感情,担心家里的老人有意见,容易造成嫌弃长辈、不孝顺老人的误会。

  但是 这次疫情,个人认为会改变一些老的传统,这并不是说传统不好,而是这次疫情让在人类进化的道路上完成了不得不改的一次进化。这次疫情如果发生在古代,其实就是大自然为人类进行了一场优胜劣汰,只有最强壯的人才能够活下来。所以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出生在中国。我们是幸运的,为了这幸福的生活,改改变的一定要改变!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说的不对的话随便骂我,喷我都没有关系!皮实扛得住[呲牙]











零食君爱分享


公筷: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放在盘上,大家拿来用,不过不能放到口里,是为卫生问题设计的。

私筷:大家各自的筷子,是用来把菜夹到嘴里的筷子。

  筷子,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着厚重的中国饮食文化。公筷和分餐制,在外出聚餐时比较常见,每位宾客每人一套餐具,所有的菜肴,包括全鸡全鸭全鱼,经厨师和服务员分成若干等份,上菜时根据宾客的意愿分别分放在宾客的餐盘中,每上一道菜都如此。为起到卫生和干净的作用,餐厅一般会在汤类和羹类的食物上桌时,放上公筷和公勺,以便客人使用。

现在从患者反馈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使用公筷的想法,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因为怕说出来后,会伤了父母的心,或者是放不下面子。也有一些家庭,家中有人的身体有特殊情况,比如患有甲肝、乙肝,就会自觉使用公筷。

混用碗筷可能会引发一些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中国人有饮食不分餐、喜欢相互夹菜的习惯,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而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它主要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提高,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不分餐的话筷子就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哪些疾病?

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除了胃癌,幽门螺杆菌还能引起多种胃病。

溃疡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肿瘤:约1%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消化不良: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消化不良。其他疾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因此,要特别重视幽门螺杆菌这个对胃造成伤害的坏菌。

  如果大家用餐时比较随便,不在乎公筷的使用,是否又能接受家长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喂食。不少80、90后的父母都坚持认为,从卫生的角度出发,孩子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碗筷,家长也不该再像以前一样,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喂食,至少不该将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爆发,您是否意识到了这个病从口入的问题?希望每个家庭,为了您和全家人的健康,从现在开始使用公筷。


张蒙太奇


在疫情期间使用公筷是很必要的,在公共场合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避免因餐具不洁引起的交叉传染,是可行的。不过平日家中聚会就难以实行,亲朋好友之间又分餐、又公筷公勺,聚会的气氛就没有了,纯粹是为了吃饭而来,显得大家之间都不信任似的,所以受到多数人的排斥、不理解。亲朋好友很长时间才见一次面,你不能为了公筷、公勺和分餐制这点小事就到外面吃自助餐去吧?

在家里聚会,事先将餐具洗净、消毒备用。需要用筷子拌的凉菜事先拌好,不要在饭桌上现吃现拌。汤盆、米饭盆中事先放好一个大的勺、铲子再往桌上端或由一个人负责用小碗盛汤、盛饭,这样即显得对客人热情,又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公筷、公勺和分餐制,这样你的家人中辈分小的就要辛苦了。假如真的有病人一起吃饭,按现代人的素质,我相信病人自己也会注意的。

公共筷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自古国内餐饮业使用着循环使用筷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餐饮业得到了空前繁荣。





小白有滋有味


公开的普及这个并不陌生,在2003年非典之后呢,很多餐饮店就开始普及公筷。因为以前呢,咱们国人的比较喜欢这个互相帮夹菜。但是如果用你的筷子去帮别人夹菜又感觉不卫生,嗯,餐饮里面很多会有服务员用分更帮助加菜,但是呢每个包房或大厅每张餐桌上他必备的就是要配一个公勺公筷。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有利于卫生。所以我们在日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细节,在就餐还中一定引起我们的注意。


餐饮海洋哥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就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朋友们,用公筷公勺不是矫情,而是文明和卫生,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公筷公勺、举手之劳,让我们共同努力,倡导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


国际庄邓小胖


普及“”公筷”势在必行,既有利于疾病预防,又方便卫生,应大力宣传普及,督促倡导!

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警示人们,是时候把环境卫生、大众平安健康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了。

“公筷”使用和普及,需要全国各阶层人民鼎力支持和倡导。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拼弃旧的传统观念,倡导“公筷”使用是利于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国家兴旺的大计方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