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上前線” 共築疫情“防護牆”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身邊有一群“新面孔”全心全意為我們守護,他們用自己的“逆行”,詮釋著責任和擔當,踐行著初心和使命。他們就是馬鞍山市下沉疫情防控一線的市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

  “黨有號召,我必響應。”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市委組織部先後抽調三批631名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赴主城區居民小區卡點充實基層管控人員隊伍;根據開發園區實際需求,會同市直機關工委分兩批次抽調65名市直機關黨員幹部包保聯繫馬鞍山經開區、慈湖高新區企業,協助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守住“陣地” 他們是“戰鬥員”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2月11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市委組織部印發《關於抽調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充實加強基層管控人員隊伍的通知》,在前期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包保協同社區黨組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動員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組成首批防疫突擊隊“硬核”增援基層一線,前往70個城市社區的居民小區和對點包保的園區企業駐守。

疫情就是集結號,黨員就是先鋒隊。2月11日晚,由201人組成的“防疫突擊隊”集結完畢。次日,忙完當天工作後,“防疫突擊隊”隊員分散到各居民小區卡點,報到上崗。

  “黨員幹部們的到來,幫了我們的大忙。”慈湖高新區管委會經貿發展部工作人員楊永慧說。為積極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先後選派了65名黨員幹部赴馬鞍山經開區和慈湖高新區,包保園區企業,及時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實際困難,助力疫情期間經濟重回正軌。

  築牢“堡壘” 他們是“防護牆”

  他們三十多天的堅守拉近了幹群間的關係,也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築牢了“暖心堡壘”,為人們帶去戰“疫”必勝的信心。

  他們中,有的收到了居民送來的一次性手套,有的在雪夜喝上了志願者特地送來的暖身薑湯,有的在“三八”婦女節獲贈一捧鮮花……“這種被陌生人‘愛’著的感覺很美好!”馬鞍山市總工會黨員汪慧說。

  市農業農村局的黨員孫蘭是市直機關第二批下沉幹部,2月25日,她來到春暉家園一期北門報到,接過了疫情防控“接力棒”。當她收到“三八”節鮮花的時候非常感動:“好驚喜,沒想到。”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隔遠了,但正是有這樣一群在疫情一線無私奉獻的黨員幹部們,用實際行動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堅定了人民群眾的信心和決心。聽黨話、跟黨走,幹群攜手共度疫情“寒冬”,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爭當模範 他們是“先鋒兵”

  “這次值守是難得的體驗。”卡點上,下沉黨員幹部們說得最多的便是這句話。“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發現基層工作很不容易,跟一線群眾打交道,都是很細很雜的事兒,涉及面很寬,十分辛苦。”市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童輝感慨,在抗擊疫情最關鍵的時刻,社區幹部基本上不著家,奮戰在各個卡點上。

  第三批下沉幹部江東控股集團黨員王忠祥也深有體會,“當人們覺得外面還十分危險的時候,社區工作者們衝在了一線,能與他們並肩戰鬥我感覺很光榮。”

  為了這段不能忘卻的記憶,從值班的第一天開始,市委黨校副教授陳群祥便堅持每晚回家整理手記,共撰寫了13篇手記,並發表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將心中的文字化為抗擊疫情的力量,給予更多人勝利的希望。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一批又一批的機關黨員幹部走出辦公室,奔赴“戰鬥”一線,與廣大基層群眾一起,肩負著最繁瑣複雜的社區工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理解支持,鞏固了主城區疫情防控的良好局面。

  正是有與社區工作者們相處的日日夜夜,下沉的黨員幹部們更加理解基層的不易。“以後像這樣機關幹部下基層的形式還要多組織一些,多接觸群眾,工作才會更踏實。”黨員幹部們紛紛表示,將珍惜這段彌足珍貴的基層一線值守經歷,並以此為動力,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黨員幹部“上前線” 共築疫情“防護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