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

中俄璦琿條約

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准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璦琿條約的主要內容

1、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清國領土劃歸俄國,璦琿對岸精奇里江(今俄羅斯結雅河)上游東南的一小塊地區(後稱江東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國方面的永久居住權和管轄權;

2、烏蘇里江以東的大清國領土劃為清俄共管;

3、原屬大清國內河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准大清國和俄國船隻航行。

璦琿條約的影響

《璦琿條約》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

中俄璦琿條約

正如恩格斯所說,俄羅斯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俄羅斯將穆拉維約夫割佔中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佔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持俄國外交上的要求”。

其後,俄羅斯通過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一不平等條約又侵佔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外西北地區大片領土,都是這樣乾的。《璦琿條約》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

璦琿條約什麼時候到期

璦琿條約裡面的那些被割出去的中國領土現在沒有收回。

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佔了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些被割出去的中國領土現在沒有收回,原因是:

第一,本朝政府就是在蘇聯扶持下成立的,自然所以沒法提這個領土要求;

中俄璦琿條約

第二,實力問題。當時蘇聯國力大盛,而割讓的領土又是大面積的成片成片的,中國沒有實力收回;

第三,條約問題。香港問題的解決,突破口是新界的99年租期。如果新界到期就要歸還中國。英國人比較大氣,連香港島一起歸還了。而璦琿條約是割讓,所以不存在主動歸還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