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一、題外話想必很多人看《小丑》受到蝙蝠俠2裡小丑的影響,蝙蝠俠2裡小丑的大膽妄為讓人欽佩,他的哀傷也讓人感同心碎,同時也讓人看清了英雄主義的缺陷,看到蝙蝠俠的自相矛盾,對小丑產生一種莫名的佩服,蝙蝠俠和小丑有時就是金幣的二邊,難分難捨,而“三和大神”則是處於小丑和蝙蝠俠之間的逍遙派。

蝙蝠俠:我來拯救一切(不包括公平)。

小丑:一個都不寬恕(包括自己)。

三和大神:我啥也不想做(包括犯罪)。

《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二、電影對比

在《小丑》電影不是蝙蝠俠的外傳,這電影基本自成一體,小丑的故事冤有頭債有主,劇情和蝙蝠俠電影關係不大,所以在此不聊蝙蝠俠了,而三和大神在此也不聊了。

單聊《小丑》會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但是想和國內獲獎很多的《地久天長》做對比,就感覺很魔幻,還有點搞笑。

《小丑》為什麼成為小丑的鋪墊,是私生子被親父拋棄和被後爸虐待,再加上社會的不斷陷害,失業和切斷藥品供應,精神病發作後才成了小丑,從大開殺戒到一呼百應,以及最後的肆無忌憚,這裡面還有一個看似合理的邏輯,那就是小丑本是精神病。

如果他一開始就沒病,沒有被拋棄和虐待,受到不公也沒情緒,最後不去反思和試圖反抗,就像電影裡的臺詞“笑對人生”,那麼這部電影就是《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也不能算是爛片吧,其實還可以的,我想這是導演自己的救贖和告解,另一個由本導演投資的三小時電影,裡面導演的悲劇,和小丑一樣值得同情,這故事各位自行補課和判斷,而《地久天長》的主要獲獎,是最佳男女主角,男主角確實演得好,這也算是對導演和故事的結構一般評價。

《地久天長》用一句話概況就是:我會永遠原諒(從不反思)。

什麼友誼地久地久天長,什麼無產階級萬歲,都是扯淡,故事就是要男主角原諒受到的一切傷害,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諒,一直保持包容、笑臉、忍讓。

《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三、情節分析

《小丑》受到外界的傷害,是導致小丑精神不正常的原因,而持續的不公是小丑轉向暴力的緣由,這是《小丑》電影的內在邏輯,若是沒有前面的傷害和不公鋪墊,有些人不太會認同他後面的暴力行為。但反過來一想,若沒有傷害和不公,他還是有暴力,那麼他就是真的精神病了不是小丑了。

而在《地久天長》裡,男主角受到傷害,先是懷孕的孩子被領導強制打胎,自己的小孩被領導的小孩犯錯致死,然後就是下崗,後來領養的小孩被誣陷,導致小孩離家出走,一錯接著一個錯誤,都發生在男主角身上,而領導的妹妹出國前還主動來找他犯錯,當讓他撫養這個私生子,他倒是義正言辭的說這對老婆不公。

《地久天長》的臺詞,“這可能就是我的命吧,我已經認了”,認命好像就是消解一切的救贖,認不認命到不好說,小孩犯錯還是可以原諒,但是大人的錯,他也一點不糾結,他也一點不做反思與警醒,異常得非一般的正常,既自己沒得精神病,還對他人沒一點怨恨,任勞任怨的艱苦奮鬥與自力更生,作為“三和大神”的父輩,本該是他們的學習榜樣,但“三和大神”和男主角的孩子不可能學他,也不可能如此繼續。

《小丑》與蝙蝠俠是兄弟的傳言,這倒是可有可無的情節,即便小丑就是一個社會棄兒,成為小丑的概率也遠大於蝙蝠俠,因為成為小丑的概率可能是十億分之一萬,而成為蝙蝠俠是十億分之一。《小丑》裡當抑制精神病的社會救濟藥都能斷供,小丑的瘋狂,還需要更低的底線麼,而將矛頭指向傷害與不公的直接源頭,這不就是法律給不了公平麼,這是最後的“私力救濟”,小丑自身也不再分裂與需要原諒,簡單到“一個都不寬恕(包括自己)”。

《地久天長》裡“我會永遠原諒”的男主角,到最後還去見了打胎領導臨終一面,主動“原諒了她和她的孩子”,而領導對男主角說當年打胎是因為沒錢,男主角在看過小孩墳頭的草和筒子樓後,在電話裡稱呼歸鄉的小孩“周永福”是“繁星修理鋪”的“老闆”,這不知是自嘲還是死結,關鍵是繼承修理鋪的“周永福”和繼承樓盤的領導小孩,當樓盤收租暴漲時,當修理鋪被強拆時,無法阻止“三和大神”、“小丑”和“蝙蝠俠”的出現,也沒有了原諒對方的機緣和時機。

《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四、搞笑總結

同樣是電影屆,同樣是9012,也同樣是各自獲得好評或高關注的電影,為啥差距這麼大?為啥這邊的電影內核好像是個小丑,而那邊的《小丑》卻帶有深邃的無產階級主義。本來還想加幾句70年前先輩的口號,但覺得沒必要了,現在流行蝙蝠俠就是楊百萬。

但是若認真看這樣二部電影,電影又如此的搞不清拎不清,看多了真有可能會分裂的,這到底是侮辱智商,還是歧視觀眾,還是不尊重自我。

《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