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遺--連城四堡雕版印刷

四堡位於連城西北面,全境面積58.78平方公里,耕地11092畝,人口1.8萬人。四堡原為長汀轄地,1951年2月劃歸連城。

四堡是明清時期與北京、揚州、漢口等齊名的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也是舉世罕見保存較為完好的古雕版印刷文化遺址,現保存完好的古書坊、古雕版、古書籍和古印刷工具是不可多得、不能再生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而被譽為“中華文化明珠”。1999年,四堡被省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鄉”,2001年,其古書坊建築群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該遺址又被列為全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

千年非遺--連城四堡雕版印刷

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大體可分為源頭、古代、近代、現代四個階段的發展演變過程。四堡雕版印刷業始於明、鼎盛於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的鼎盛時期,曾建有100餘座大小印刷書坊,遍佈於霧閣、馬屋、上梘、嚴屋等村落,所印書籍種類繁多,達九大類,九百餘種,一些禁書如《金瓶梅》等在四堡曾有刊印,還有當地學者鄒聖脈編刻的啟蒙讀本《幼學故事瓊林》等。書籍銷往全國13個省150多個縣市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有“壟斷江南,遠播海外”之譽,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四堡唐稱四寶,以南來客戶稱其地四處是寶而得名。宋王安石變法,實行保甲制,改寶為保。至民國28年(1939年)鄉下設保甲時,為避免鄉、保相紊,而改鄉名為四堡。民國32年(1943年),以歷史上印刷業興盛,文化底蘊深厚,確為文房四寶之區,而復原名“四寶”。1953年又易名“四堡”至今。

千年非遺--連城四堡雕版印刷

四堡是明清時期中國古籍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宋紹定年間(1228~1233年),鄒應龍率眷屬自泰寧避亂於汀州四堡,其隨行眷屬家人中有曾從建陽麻沙學得雕版技藝者,初到僻地客居,為生活、生產計,運用當地資源,就地取材,翻刻若干農、牧、醫、教等簡易實用諸書,以應眉急,間或受僱臨汀郡署,為官刻古籍傭工,遂為四堡有雕版印刷之始。隨後,元朝統治者對南人統治尤酷,控制使用刀具更嚴,雕藝遂寢。


迨明萬曆八年(1580年),里人鄒學聖自杭州致仕歸隱,攜蘇杭燈藝與版籍一船歸,以課兒孫而娛暮年,並築室於霧閣村之鰲峰山麓,名“學聖書屋”(後名清泉書院),課讀兒孫,兼印古籍,怡養天年。所印諸書分贈鄉里士子,迎來四周名賢相訪並講學於斯,遂成書院兼印坊。至其子鄒希孟入泮為郡庠生後,目睹世道頹靡,官場汙濁,遂棄舉業功名,致力傳播儒家學說,以弘揚華夏文化為己任,遂“廣置書田”,開坊設肆,鐫經刊史,大興印刷事業。從此,代代相傳。隨著支分派衍,分居析產,印坊漸增,由是書版益眾。

至清代康、乾、嘉之世,已達鼎盛之期,鄉里鄒、馬姓氏印坊林立,雕版汗牛充棟,書肆櫛比,古籍滿架盈箱。版籍種類與年俱增,舉凡經史子集、天文曆法、醫卜星相、科舉應試、傳奇小說、禮儀交際、幼學啟蒙,應有盡有。芸編廣佈,緗帙爭妍,經年累月,行銷四方,遠播閩、贛、粵、桂、江、浙,沿江上溯湖、廣、川、滇、黔,遍佈江南,進而遠涉重洋,步入他邦異域,故有“鄒氏之書走天下”之譽,而史稱“文化之鄉”。清末民初,石印、銅版、鉛印相競,木刻古籍漸趨萎縮,終至衰歇。大批雕版、古籍、印刷工具,由於年久散佚和“文化大革命”浩劫,所剩無幾。所幸有識之士和政府部門及時搶救,建立中國四堡雕版印刷展覽館,徵集保存雕版數千塊、古籍數百部和一整套印刷工具。全鄉尚有100多處印坊舊址。


由於發展雕版印刷業的需要,四堡歷代先民都重教育才,不惜費資,設立家塾、經館、書院,聘名師執教,併購置大批土地為學田,作為補助和鼓勵上學深造的資金來源,代代相承,不得挪作他用。所以,四堡人才輩出,自汀州鄒氏始祖、宋尚書鄒應龍之後,明都察院右御史、一代名臣馬馴,四堡印書業創始人、曾任杭嘉督糧道鄒學聖,清著名學者鄒聖脈、畫苑名家馬襄、名將鄒經以及宣州知府鄒斌才、福寧府守備鄒雲亭、甘肅西固州同知馬履豐等皆出自四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地重教育才之風依然長盛不衰。

由於印刷業的發展,明、清兩代的著名坊主和由印刷業而發展起來的富商巨賈,在四堡建起許多豪宅大院,佔地上千平方米的宅第比比皆是,幾乎村村都有,形成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落。

此外,四堡還有元末連城羅天麟、陳積萬起義軍所築的古城,鄒應龍舊居、衣冠冢、鄒公廟,以及定敷公祠、葉勝公祠、清泉書院、關帝廟、天后宮、白雲寺、龍勝寺等名勝古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