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花8個小時練琴,但是人們卻用天才兩個字概括我全部的努力

我每天花8個小時練琴,但是人們卻用天才兩個字概括我全部的努力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英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1760年,開始學習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勞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爾夫岡與姐姐南內爾的歐洲巡演拉開序幕。從慕尼黑、林茨到受弗朗西斯一世接見的維也納之行後,他經由波恩、科隆、布魯塞爾抵達法國,在巴黎他短暫碰壁,隨後在英國重整旗鼓,在意大利度過的歲月則為莫扎特日後的歌劇創作提供了無限源泉。

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從糧食大街四層狹小侷促的公寓遷至薩爾茨河對岸新城的馬卡特廣場八號。在薩爾茨堡,莫扎特被任命為大主教宮廷首席樂師,但是這個人生階段於他而言,卻充滿了憂鬱壓抑。新任大主教科羅瑞多讓莫扎特深切體會到薩爾茨堡的保守封閉。

1781年,莫扎特到維也納開始10年的創作生涯 。1791年12月5日0時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歲,死因不明 。

莫扎特樂於接受傳統曲式,並對其作巧妙的運用。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重塑並定義了古典音樂,不同於巴赫的均衡完美、貝多芬的桀驁不馴。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後來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

莫扎特善於把藝術中美好的東西和滲透生活的深刻性結合起來,再把強大的力量、直率的氣質和剛毅的意志以及現實意義的感覺結合 。其作品具有古典樂派的嚴謹,對稱的特點以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他的藝術歌曲中,令人稱道的是詩與音樂完美的結合,貫穿了他的創作時期的始終,因此也體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和創作特點 。他的音樂作品主題完整,有著鮮明的輪廓,細小的結構單位之間也有精緻的、動機的聯繫 。

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種體裁,其音樂博採德、奧、意、法諸國精華,風格典雅,感情真摯,朝氣明快。後期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

鋼琴協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於創新精神,思維活躍。

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美妙動聽、晶瑩剔透、充滿幽默感。

莫扎特留給世人的作品達600多首,因沒有標明創作時間,因此次序混亂。主要作品是63首交響曲,16首嬉遊曲,13首小夜曲,15首進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3首絃樂四重奏,4首管樂絃樂重奏曲,9首鋼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鳴曲,23首鋼琴奏鳴曲,15部歌劇,4部清唱劇,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獨唱和管絃樂隊曲,32首歌曲。

莫扎特樹立了音樂領域中“天才”和“神童”的標杆。在他之後,我們再形容某位音樂家極具天賦,都會冠以“莫扎特”之名。比如,門德爾松被稱為“德國莫扎特”,聖桑被譽為“法國莫扎特”。

莫扎特只活了35歲,但創作生涯卻長達 31 年。他 4 歲開始作曲,7 歲寫了第一部交響曲,11 歲寫第一部協奏曲,12 歲就寫出第一部歌劇。要知道,“樂聖”貝多芬也是到 29 歲,才有了第一部像樣的作品。

莫扎特一生短暫,卻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作品。莫扎特的作品總數超過1000 部,出版的有 626 部。《安魂曲》是他的最後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莫扎特作曲從來都是一氣呵成,樂譜手稿看不見任何修改塗抹。莫扎特做的事不太像是作曲,更像是將腦海中的作品謄寫出來,因此也有人說莫扎特是“上帝的抄譜員”。

莫扎特的作曲方式很“嚇人”,他可以同時想象所有樂器在一起發出的聲音。別人都是橫著寫,寫完一個樂器再寫另一個。而莫扎特是豎著寫,同時寫出不同樂器同一時間演奏的音符,就像是一臺掃描儀一樣。

莫扎特的音樂,風格典雅,線條簡單,聽感甜美。莫扎特對於悲傷或喜悅的表達,十分隱忍和適度。即使是表現反派角色的旋律也十分優美,因為他不允許“醜陋”的音符出現在自己的音樂中。

莫扎特的音樂中,始終帶著一種“宿命論”。莫扎特的音樂如果以憂傷開篇,結果也一定是悲傷的,他想用這種方式來表現無法逃脫的命運安排。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音樂鬥士”貝多芬,貝多芬往往是壓抑緊張開場,但結尾卻是勝利光輝。

莫扎特的音樂表面十分“套路”,但深層次的變化卻極為豐富。莫扎特作曲其實有很多明顯“套路”,很多曲目的結局甚至是相同的。但他總能在相對類似的框架下,寫出幾句神來之筆,經得起永恆的推敲。

莫扎特的音樂,看似不復雜卻隱含著極高的技巧,常讓演奏者“如履薄冰”。所以,有的鋼琴家在演奏莫扎特時會手指內扣,始終保持指甲縫接觸琴鍵,保持最靈敏的觸感,這樣才能演奏好莫扎特的音樂。

鋼琴家傅聰曾評價說:莫扎特就是“孫悟空加賈寶玉”。孫悟空說的是莫扎特音樂風格的千變萬化,賈寶玉講的則是莫扎特音樂中的那份赤子之心和反抗意識。傅聰本人對莫扎特音樂的演繹非常經典,可以說是一個結合了東方韻味的莫扎特。

莫扎特的天賦能夠發揮,很大程度上是他父親的功勞。莫扎特的父親是一位為教廷服務的音樂家,在發現莫扎特的音樂天賦後,便帶著莫扎特到處見世面,繼續開發他的潛能。莫扎特 6 歲時,在歐洲範圍內已經小有名氣,10 歲開始為奧地利王室演奏。

天才,不代表不努力。莫扎特自己就說:“我每天花8個小時練琴,但是人們卻用天才兩個字概括我全部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