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检测方法原理

西媒称,目前有两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一种是快速检测,另一种是PCR检测。两种方法虽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3月25日报道,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可用于检测病原体或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片段。和大规模传染病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一样,在这场新冠病毒疫情中,这种检测方法从一开始就被用来检测一个人是否被感染。

报道称,PCR技术在医院、研究中心和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中很常见,其理论基础是聚合酶的热稳定性特征。卡里·穆利斯和迈克尔·史密斯因发现这种检测方法并将其投入临床使用,而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通过该技术可以定位并扩增遗传物质片段,如果是新冠病毒的话,该片段就是核糖核酸(RNA)分子。在微生物学实验室分析疑似感染者的呼吸道样本时,如果该测试检测到病毒的RNA,那么结果为阳性,进而可以确认此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PCR技术没有检测到病毒的遗传物质,那么此人就未被感染。如果存在高度临床怀疑,则应重复进行检测,以确保患者未感染该病毒。

报道指出,自疫情暴发以来,医学界就开始使用PCR技术进行检测,但近日来也开始使用另外一种技术进行快速诊断测试。这种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在10或15分钟内获知一个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PCR技术则需要耗费数小时时间。

报道称,此前一直没有使用快速检测技术的一个原因在于,这种技术尚需进一步开发。为了研发出针对新冠病毒的快速测试方法,首先必须掌握大批感染患者的数据资料,以确定新冠病毒的抗体。而PCR技术是一种直接诊断测试技术,从对病毒进行测序的那一刻起,就可以直接检测出人体是否感染病毒。

专家指出,与PCR技术不同,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另一种操作机制:这种技术不识别病毒的RNA,而是在血液样本中检测病毒的抗体。

除了快速之外,快速检测技术目前还具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可以在疑似病例的家中进行,并始终由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监督。

得益于这些快速检测技术,感染患者的筛查工作将更加有序地展开。未来PCR检测将仅限于那些出现感染症状,且通过快速检测获得阴性结果的疑似患者。此举将大大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并促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编译/刘丽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