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樂同樂同


在這裡我介紹幾個近代史讓我感覺到吃驚的真相,其中包括了孫立人殺俘的真相、也包括了曹汝霖與梅思平身份轉變的歷史真相。

孫立人在緬甸戰場中並沒有活埋日本士兵

每當談論到孫立人將軍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興高采烈地說到孫立人在緬甸戰場中的各種驕人戰績、說到他在緬甸戰場中活埋日本士兵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說法中,說當時有1000個日本士兵成為了孫立人手下的俘虜,那時候面對著這些俘虜孫立人非常的果決,直接下命把去過中國戰場的日本士兵全部活埋,只剩下了一個臺灣籍的日軍逃過了一面。

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並未發生過在歷史中,根據當時一些隨軍記者的記載,孫立人從未俘虜過近千人的日本士兵,那時候日軍是非常兇狠、悍不畏死的,面對著孫立人的軍隊,他們寧願自殺,也不肯成為俘虜,因此孫立人但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俘虜1000多士兵。


不過當時孫立人的運氣好,倒是俘虜了少數幾個日本士兵,只不過受到過西方教育、非急於從這幾個日本士兵手中撬到軍事情報的他也並沒有取走這幾個日本俘虜的性命,而是讓人好生安穩這幾個日本士兵,打算從他們的口中獲知一些軍事情報。

以上這些才是孫立人面對日本戰俘的歷史真相,與傳言中的故事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區別。

當然說這件事情也並不是說指責孫立人,在我看來,孫立人在緬甸戰場中建立了很多功績絕對是值得我們肯定與尊敬的。

但是尊敬的同時,我們還得尊重歷史的真相,這些流言都是後來的一些小說家編造出來的,我們不能讓這些流言矇蔽了歷史的真相。

令人驚訝的身份轉換

但凡瞭解過近代史的人,必然都聽說過曹汝霖這個名字。

曹汝霖是北洋政府時期的官員,曾經代表北洋政府跟日本人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在簽署了這一系列的條約之後,他一度成為了萬夫所指的大漢奸,這點我們是不能否認的。

所以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他的居所趙家樓就首當其衝地受到了衝擊,被憤怒的學生們一把火給燒掉了。

在當時的所有人看來,曹汝霖是活該的,根本不值得同情。

就連日本人,也因為曹汝霖曾經表現出來的親日態度而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好友,所以在日本人侵佔華北的時候,就專門找上了他,想讓他這個曾經的大漢奸成為華北地區漢奸政府的首腦人。


但是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曹汝霖當時竟然拒絕了日本人,放棄了原本可能擁有的高官厚祿。

而他之後雖然擔任了一些華北漢奸政權的“最高顧問”等虛職,但是那些虛職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華北漢奸政權的一些高官在他沒同意的情況下給強行掛在他頭上的。

然後他考慮到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所以並沒有強行拒絕。

而有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是,他雖然被強行掛上了一些職位,但他卻從未為日本人效過力、從未在戰爭中做過任何實際的漢奸行徑。

反倒是華北地區的一些大學生在準備離開日本人控制下的華北地區時,他在其中幫了很大的忙。

那時候在他的勸說下,日本人才放過了那些準備南下的學生,他也算是在那個年代做了一些貢獻。

在日本人佔領了一個專為窮人開辦的公益性醫院後,更是在他的勸說下,日本人才放棄了那個醫院,使得那個醫院不至於成為為侵華日軍療傷的場所,能繼續為更多的窮人治病。

而說到曹汝霖有一個人我們是不得不提的,這個人就是曾經參與過火燒趙家樓的北京大學學生領袖梅思平。

在火燒趙家樓的時候,梅思平還是一個非常熱血的學生,打砸趙家樓時,他也是沒有絲毫的手軟。

不過他的熱血在他走到了權力高位上後,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汪精衛和日本人商談成立汪偽政府之時,梅思平就是主要的參與人。

在汪精衛的汪偽政府成立後,梅思平更是積極地參與到了各種漢奸活動中,先後擔任過汪偽政府的各部部長以及汪偽浙江省長等重要官職。

這種種的作為,無疑為他戰後被槍斃埋下了伏筆。

所以說這就是歷史中讓我感覺到吃驚的真相,特別是第二個案例中的兩個人,他們身份互相之間的轉換,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孤客生


二十九軍大刀隊,真實編制其實是手槍隊,大刀隊只是俗稱,大刀隊缺的不是大刀,而是連發自動手槍。

抗戰時期,二十九軍大刀隊,在喜峰口給日本人當頭一棒,重創侵華日軍,引起輿論大量聲援,舉國熱情抗日,原來我們用大刀就能打過鬼子,怎麼能不讓人振奮。

當時天津報紙這樣刊登:“我們喜峰口的英雄是光著腳、露著頭,使著中古時代的大刀,……搶回了山,奪回了嶺,收回了喜峰口,俘虜了幾千個日本人,收到了幾千枝日本槍,捉住了許多輛日本坦克,抬回來許多架日本開山炮。這個故事,豈不比(法軍守衛)凡爾登的故事還威武!還壯烈!還光榮!還燦爛!”

當時上海的報紙更是添油加醋,將這件事描寫的特別神奇,日本士兵晚上睡覺的時候害怕頭被砍了,因此自制鐵護圈放到脖子上,如此云云。

著名作曲家麥新,為此創作了《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中國軍隊勇敢前進,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衝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

上海愛國青年學生更是唱著《大刀進行曲》遊街聲援軍隊,並且積極募捐,要為前線戰士打造大刀,彷彿只要大刀到位,抗日就有希望。

事實上,參加喜峰口的大刀隊,真實的編制是手槍隊,以當時的作戰命令來看“第217團附手槍第一、第二連及王崑山營,於本晚(3月11日)23時由潘家口出發,……襲擊蔡家峪、白臺子敵炮兵陣地,奏功後,即與第224團聯絡,協力向喜峰口東北高地之線進攻。”

根本就沒有正式的大刀隊,而是手槍連。

二十九軍宋哲元部是西北軍殘部經過張學良收編為調到察哈爾駐防的,可以說,二十九軍就是西北軍的延續,而手槍隊一直是西北軍的殺手鐧,1916年的時候,馮玉祥就組建了手槍隊。

中國戰場由於火炮和機槍火力不密集,往往能夠留下火力缺口,這就導致白刃戰的經常發生,在近身戰鬥中,手槍是最佳的武器,而中國古代一代有“出奇制勝”的軍事思想,當20發的盒子炮到達中國後,迅速風靡一時。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配備手槍隊的國家,手槍隊在軍閥混戰中的表現是十分亮眼的,在中國之後,其他國家才紛紛效仿。

西北軍選拔手槍隊士兵的要求很高,因為手槍隊的任務很艱鉅,往往需要貼身肉搏,然而貼身肉搏的時候,配合大刀的確可以做到方便的作用,其他步兵背大刀,則完全是因為步槍上按不起刺刀。

正是因為手槍隊人把手槍放在槍托裡面,並沒有揹著的大刀現眼,因此老百姓俗稱大刀隊。

西北軍大刀隊作戰的的形態並不是兩手拿大刀,而是左手握手槍,右手持大刀(一把刀重四斤左右),如此能做到左右開弓,白刃戰中遠近可打。

實際上西北軍手槍隊的作風在軍閥混戰時期已經用爛了,根本就沒有什麼稀奇。

當時新桂系的黃紹竑,十分清楚長城抗戰的情況,為此還跟《申報》的史量才談及此事,詢問媒體為何要鼓吹大刀隊呢?

史量才說“新的沒有得吹,只好把舊的來吹吹。”

黃紹竑當時很氣憤,這跟以前鼓吹義和團的老把戲嗎?

當時二十九軍的首領宋哲元是有著深刻的認識的,“我以三十萬大軍,不能抗拒五萬敵人,真奇恥大辱。”

在喜峰口戰役,二十九軍董升堂所帶的就是手槍連,在喜峰口戰役之前,他曾囑咐部隊:“如與敵人遭遇,儘量用大刀砍,手榴彈炸,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開槍射擊。”

為什麼?因為大刀隊的子彈不夠用啊!能用刀砍的,就不要浪費子彈了。

估計當年那些走在大街上的愛國青年學生,知道大刀隊的奧秘其實是手槍,缺的不是大刀,一定會十分生氣。

抗戰時期人們相信大刀隊能夠戰勝日本,就跟相信義和團能打敗八國聯軍是一樣的。


史論縱橫


在新中國成立時,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事情,真相讓所以非常地吃驚。


1949年我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三位開國領袖,和首都30萬人一起見證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下向全世界宣佈了這個消息,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歡呼。

因為在一百年的中國歷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看到一個獨立的新中國誕生了。

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元帥的指揮下,閱兵儀式正式開始。



閱兵方隊由多兵種組成,步兵第199師、炮兵第4師、戰車第1師、騎兵第3師、步兵第207師第619團、空軍1個飛行中隊以及海軍部隊代表等1.6萬餘名官兵接受了檢閱。

另外火炮119門、坦克和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臺、軍馬2344匹。

因為當時中國空軍力量比較薄弱,所以它的出現成為閱兵儀式上的亮點。

當時中國空軍只有17架飛機,而且都是在戰爭中繳獲而來,雖然剛剛組建,但是像戰鬥機、運輸機、聯絡機、教練機應有盡有。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其中有4架飛機是帶著實彈接受檢閱,當然這也是後來才知道的事情。

在檢閱前,毛主席和其他領導人發現,這17架飛機飛過天安門的時間太短,為了震懾敵對勢力,展示新中國空軍的實力,他們建議讓其中9架P-51戰鬥機飛過之後,繞到剩餘飛機後面再飛一次,這樣既可以展示我軍軍威,又讓閱兵式更加有觀賞性。

在場的大多數人並不瞭解這個事情,包括在場的外國友人。

後來隨著我軍的空軍力量不斷加強,多年後這件事情才被公開,讓世人所知曉。


在感嘆老革命家們的智慧過人的同時,也讓筆者感嘆新中國的勝利來之不易。

—End—



冷月鉤沉


如果我問你,你印象中的八路軍是什麼樣子?估計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土”,將領大都是泥腿子出身,整支隊伍破破爛爛的像叫花子。其實,這只是表象,事實上,在當時的中國,這群人是最具有朝氣的人,最具有探索慾望的一群人。

下面,我們來講講八路軍和油田的故事。

首先,我們來看下面這一張照片:

這張有點帶著九十年代老港片中龍門客棧風格的草棚,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陝甘寧邊區的油田以及煉油廠房,如果仔細點看,靠山一側還有根菸囪。

八路軍和油田,印象中似乎是不挨邊的,石油這種工業化國家的掌上明珠,怎麼會出現在八路軍根據地呢?

原來,早在清朝的時候,就有人在延安發現了油田。1906年,清朝官員從日本買來石油設備,在延長縣打出了中國第一口油井,史稱“延一井”,日產石油2000於千克。

沒過幾年,清朝就被推翻了,這口油井就被廢棄了。接著就是軍閥混戰,直到老蔣取得名義上的統一,民國時期經歷所謂的“黃金十年”,但是,這期間,誰都沒有重視這個油井。

1935年,劉志丹率領陝北紅軍佔領了延長,並接管了這口油井。長征後,中央大部隊到達陝北,對這口油井予以了高度重視,想法設法籌集鑽油、煉油設備。

十分有趣的是,在國民黨掌握了全國大部分資源情況下,共產黨竟然控制了100%的石油工業。

雖然八路軍沒有能力生產出汽油,但是靠著油田也出品了包括煤油、擦槍油、油墨等產品。抗戰開始後,物資越發匱乏,陝甘寧邊區積極組織油田恢復生產,更名為“軍工五廠”,由中央軍委軍工局領導。工人們收集設備器材,逐步健全機構組織。為此,各種土方法層出不窮。

油井架上鋪的樹枝茅草,就是防空偽裝,原料易得,實用性強。

由於工業不發達,煉油只能用煤炭和木炭進行,有點像燒木炭的窯子。

這應該是共和國第一代石油工人,這是他們為祖國後來的石油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為部分設備缺失,這些頗有創意的“土八路”們竟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臺木製鑽井機,雖然看來簡陋,但用起來頗有成效。

由於技術設備是在是嚴重匱乏,延長油田的產量乏善可陳,但是,不可否認,這些早期的技術積累,為將來的石油事業奠定了基礎。


歷史風暴


東漢有個太監,憑藉為皇后誣陷其他嬪妃上位,皇后死後,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個皇后,簡直就是個皇后控。

這個人政一治上的作為不堪入目。

他叫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逼死楚霸王的韓信死時被關在籠子裡,籠子外面蒙上布,然後一群女人用竹槍捅死了他。

茶葉剛到外國的時候,洋人煮好後把茶汁倒掉,然後用鹽啊胡椒粉啊之類的把茶渣拌著吃,嗯,挺好的一盤老虎菜。

愛迪生的口碑可以用來解釋,才華與人品無一毛關係。

白蛇傳裡的小青是個男的,我們小時候都被新白娘子傳奇給忽悠了。

去看西漢史,人家10個皇帝8個是GAY。

張作霖每天早上喝一碗虎血。

三菱集團的前身--龜山社,其最初的創始資金是坂本龍馬靠把小弟丟給女富豪當男寵借來的,那個小弟就是後來打敗清國廢除日本對外不平等條約的名臣陸奧宗光。

南北朝時代有個皇帝的書童領兵8000,從現在的南京出發,一路打下長安、洛陽70座城池,擊敗當時北魏的50多萬大軍,他叫陳慶之。

魏晉風範,也不是傳說中的那麼迷人。這幫文人不穿衣服,是因為他們天天煉丹藥,吃丹藥,體溫比常人高、皮膚比常人敏感,

當時的紡織物容易磨破皮膚…魏晉上層人物都不愛洗澡,在自己身上養蝨子,然後捉來吃…

這是當時非常時髦的做法。那個時候的丹藥富含各種有毒物質,所以大多文人長期處在迷幻狀態中。

所謂魏晉風範,什麼裸~奔、喝酒、大哭…就是一幫古人,天天嗑~藥磕H了頭,跟現在的癮~君子沒兩樣。

彼得大帝有2米02高。

東漢三國時代的孔融,是孔子的嫡傳二十世孫。

可他居然說過:“親爹有啥可孝敬的,當時他不過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性慾罷了;

親孃也沒啥特別的,不過是個裝東西瓶子,東西出來了,跟那個瓶子還有啥關係?”--你能想到他就是七歲讓梨的那孩子嗎?

有個古人為搶侄子的一句詩把侄子殺了。這傢伙就是唐朝的宋之問,他以五言詩出名,想要霸佔親舅侄劉希夷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強索不成,起了殺心,殺人手法很詭異,

好像是把大土坨裝袋壓在小正太胸口上,壓了一晚上給壓死了……《全唐詩》裡記載的,真是極品啊。

秦始皇滅了六國,但並未統一中國,因為當時還有一個衛國。

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據說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裡沒提到那隻蘋果。

明朝在永樂年間與越南發生了一場戰爭。此戰明朝軍隊號稱80 萬,而越南軍隊更是號稱700萬,

實際上雙方軍隊總數加起來也不過30 萬,這毫無疑問是中國歷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場戰爭。(注:那時越南還是中國屬國(《明實錄》等)

瓦特看見水壺燒開產生靈感發明蒸汽機--蒸汽機在瓦特出生前就有了,他只不過改良了而已

清廷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總計存書3457 部, 79070 卷。禁燬6766 部,93556 卷。

菠菜富豪含鐵元素菜鐵元素確實比其他蔬菜高那麼一點點,關鍵是當初科學家點錯小數點,所以才有了大力水手的動畫片。

老師常用'吾生有崖,而知無崖’教育我們要好好讀書--其實…原文是“吾生有崖,而知無崖,以有崖求無崖,殆哉矣”…完全相反。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有人在京城某倉庫意外發現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

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製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

清廷的道光皇帝為人十分節儉,喜歡穿有補丁的衣服,但打個補丁卻要花四兩銀子。

由於唐朝錯誤的民族政策,產馬地盡在遊牧民族之手,導致宋朝從始至終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遊牧民族鐵騎的衝擊,

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於60%,那基本就意味著亡國了。

整個南宋時期,中國一直沒有定都,臨安府的級別不過是“行在”(陪都)。秦檜所創的“宋體字”是整個南宋時期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儘管南宋大多數時間都將秦檜作為反面典型。

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並非完全因為統治者不願收復故土,而是因為民間反對的聲音太大。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間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擔心收復故土後宋廷會增加江南地區的稅收來扶植已被女真人嚴重破壞的收復區。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引以為豪的朝代是宋朝,當時的國民生產總值,科技,文化,教育,都是世界的巔峰啊,就因為軍事是被人詬病的一塊。

中國南宋時期最先進的織布機有1800 多個活動構件,其中有的技術是現代化織布機也無法達到的。

南宋中後期,中國(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經濟總量卻佔到了全球的75% 以上。

遼道宗耶律洪基曾寫詩表達了後悔自己生在蠻夷之國和“來世做中國(宋)人”的願望。

與之類似的是,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朝鮮國王王顓也寫詩表達了類似的願望。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實寫的是戰士之間的約定,說要一起死。後面還有兩句是說現在和我約定的人都走了,我可怎麼活啊,現在成夫妻關係的了。

可樂最初是綠色的。

澳大利亞帕凱斯天文臺的科學家們曾以為他們接收到了來自地外文明的電波,經過調查,發現那道電波其實來自天文臺裡的一個微波爐。

48個最貧困的國家其資產總和還比不上全球最富有的三大家族。

邁克爾.喬丹每年從耐克得到的收入多於馬來西亞的耐克工廠工人的薪水總和。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召集群臣商議國家政權交接的事,他說:“古代有五帝禪讓,又有三王代代相傳,你們認為哪一種更好?我想採用最好的方法。”

在場的博士都不說話,只有鮑白令之回答說:“如果以天下為公,就會禪位給賢能者;如果把天下當私家財產,則會在家族內代代相傳。由此可知,五帝以天下為公,三王以天下為家。”

秦始皇帝仰天而嘆道:“我的德性可比五帝,我將讓天下人共管社稷,可是,誰能接替我呢?

”鮑白令之毫不留情地說:“陛下行的是夏桀、商紂之道,卻想學五帝讓位於賢者,這不是陛下你所能做的事。”

泰始皇帝聞聽此言大怒,道:“令之你往前站!你憑什麼說我行桀、紂之道?

如果說得通則罷了,如果說不通你就別想活了。”令之不緊不慢地說:“陛下你大興土木,後宮女人數百,倡優過千。為了自己的享受,耗盡天下民力。你還偏駁自私,不能推己及人。

陛下你還說自己的功德壓過一切君主。以你這樣的德性怎麼能和五帝比,你又怎麼有資格管天下呢?”

一席話說得始皇面有慚色,過了很久才說:“令之所言,是讓我當眾出醜啊。”於是罷謀,自此再也不提禪讓了。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經發現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歐洲人在400多年後才發現,但在中國的課本上這個公式仍是以那個歐洲人的名字來命名的。

南宋開禧二年(1206)中央財政收入達到8000萬貫錢,當時全國人口約7000萬。清朝到1900年代為8000萬兩,人口卻有4億。

而南宋1貫錢購買力是清末一兩白銀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稅率低於清朝。

評價:當我們的“專家”在不遺餘力地為“康乾盛世”大唱讚歌的時候,是否想到了有一個朝代正在默默地受著後人們無端的非議,而這個人民生活水平十幾倍於“康乾盛世”的朝代卻正在人們盡情揮灑的刀筆之下“積貧積弱”著呢。

1644年中國北方爆發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駐守北京的20萬明軍全軍覆沒。


山外山FJH


提著丈八矛天天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的張飛竟然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美男子,實在出乎我的想象。

去年五一,我去四川閬中,在古城區西街遊覽了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此行,竟刷新了我對張飛40多年的看法。

槍弄棒浴血廝殺的張飛竟然是個能詩會畫的文藝青年。

我腦海中的橋段都是聽單田芳講的評書巜三國演義》而來,耳熟能詳的有:桃園三結義、怒鞭督郵、三英戰呂布、大鬧長坂橋、義釋嚴顏、智取瓦口隘⋯

在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中,張飛就是一個衝鋒陷陣、打打殺殺的虎將形象。看了張飛廟才知道,張飛竟然會寫詩善作畫,是個舞文弄墨的儒將。

他出生高貴——河北涿郡的貴族家庭,從小聰明機智,精通草書,擅長畫美女,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質。“騎馬攻擊胡野,並下馬書寫草書”,是不是能文能武呢?

明代卓爾昌的《畫髓元詮》中有記載:“張飛喜畫美人,擅草書。”

清代的《歷代畫徵錄》也有記載:“張飛,涿州人,喜畫美人”網上說:“現如今,如果你到涿州,那鼓樓北牆上的《女媧補天圖》就出自張飛之手。

而且張飛故里房樹村萬佛閣的壁畫,據說也是出自張飛筆下。”

除了書法,張飛還能寫詩作賦,在打敗張郃後,他率部隊巡遊真多山,一時興起便寫下了《真多山遊記》。

原來歷史資料上有鼻子有眼兒,張飛不是一個只會騎馬打仗的武夫啊!

無論是電視、電影、文學書籍、雕塑,張飛給我的印象早已經根深蒂固:黑炭頭、滿臉絡腮鬍、豹頭環眼、怒目圓睜、聲若奔雷、拉里邋遢、咋咋呼呼的一介赳赳武夫。

電視劇《三國演義》裡劉備帳下數他最醜。諸葛亮是“面如冠玉,仙風道骨”。

趙雲更是“濃眉大眼,闊面重頤”;關羽則是“身長九尺,威風凜凜”……個個都是要麼儒雅,要麼威武的美男子。

在各地名勝與寺廟的塑像中,張飛總是以滿臉橫肉、凶神惡煞的糙漢形象出現。 

網上資料給張飛平反昭雪:張飛是個大帥哥。在四川簡陽張飛營山上發現的一個石人頭像。

據當地人傳說,這是唐代工匠為紀念“五虎上將”張飛在當年紮寨處專門雕塑的。

據說該“張飛”慈眉善目,耳長唇厚,白面無鬚,與《三國演義》和人們心目中的那個張飛形象大相徑庭。

難道張飛在此處安營紮寨的時候有刮鬍子的習慣嗎?不然他的滿臉絡腮鬍又跑到哪裡去了呢?哈哈哈

張飛的女兒是皇后!劉嬋的妻子!這點可以佐證,張飛是一個文武雙雙的美男子,不然怎麼會養育出美麗端莊母儀天下的皇后呢?

我一向把他與董卓、典韋及巜水滸傳》中的李逵、魯智深這些五大三粗行為魯莽的人合併同類項。大錯特錯了。


有書博物館


粟裕將軍和葉飛將軍做為多年戰友,出生入死,患難與共,情誼匪淺。但在很早的時期,粟裕曾被逼給葉飛設過“鴻門宴”,幾乎讓葉飛身首異處。

1935年,紅軍挺進師在師長粟裕和政委劉英的率領下,與葉飛領導的閩東特委獨立師會師,成立了閩浙邊臨時省委,劉英任書記。

時間不長,葉飛與劉英在堅持鬥爭的方針上產生分歧,劉英要求葉飛要敢打善拼,闖出去。葉飛卻堅持以游擊戰術為主,靈活作戰。雙方各持己見,互不妥協,直至最後鬧翻,葉飛一氣之下宣佈退出臨時省委。



葉飛走後,劉英又召開一次臨時省委會議,處理葉飛出走的問題,宣佈開除葉飛黨籍,還把粟裕批判了一番,說他參與了此事件,並撤了他挺進師師長的職務。

兩個月後,葉飛收到粟裕來信。要與他在南陽村會面。葉飛走後,一直沒見到粟裕,所以也很想與他交流一下,便帶著警衛來到了南陽村。

葉飛見到粟裕很高興,向他介紹分開後的情況,粟裕說“吃飯時再說吧。”



晚飯由挺進師準備,剛吃不久,挺進師政治部主任摔杯為號,事先準備好的戰士立即動手,把葉飛抓了起來,葉飛的警衛人員馬上拔槍相對,葉飛高聲喝住自己的警衛,說“這事是內部的事情,不準開槍,誰開槍就槍斃誰”。結果警衛的槍也被也被挺進師的官兵繳下。

粟裕無奈的對葉飛說“你的問題要到省委劉英那裡去解決”,說完便先走了。

隨後葉飛五花大綁被挺進師的戰士押解著回省委駐地,但在途中突然遭到敵人的襲擊,戰場一片混亂,押解的戰士見大批敵人已衝了上來,便扔下葉飛跑掉了。



葉飛見敵人逼了上來,走投無路之下,一咬牙跳下了十幾丈高的懸崖,但命不該絕的他卻被掛在了一棵樹上才沒被摔死,之後歷盡艱辛回到了自己的部隊。

多年後,葉飛成為粟裕的部下,粟裕曾告訴葉飛“當時是劉英命令我押解你的”。他沒有對葉飛說明具體原因。劉英也已在1942年與敵人作戰時犧牲了。


而葉飛之後也並沒有向高層報告這一事件,直到幾十年後,葉飛寫回憶錄,經過慎重考慮,才如實把“南陽村事件”披露出來。

葉飛長期與粟裕一起並肩戰鬥,是粟裕的主要戰將,兩人配合的很好,也沒有因為個人的恩怨影響後來的工作。粟裕在後來受到衝擊時,葉飛頂住壓力,也沒有落井下石說過粟裕的壞話。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黃花崗起義遇難者中,姓名可考者計86人,其中至少30人是海外華僑,還有不少是富二代

1911年,黃花崗起義前,為了革命的需要,必須精選出一批先鋒做為敢死隊,也就是“選鋒”。參加選鋒的很多年輕人,都是海外華僑,大多是風華正茂的青年人,基本年齡在二三十歲。據說當時想回國革命的年輕人太多了,最後只能以抽籤來決定誰能回國參加起義!

黃花崗起義遇難者中,華僑餘東雄年僅18,是最小的一個,和他一起回國的郭繼枚,犧牲的時候才19歲。郭繼枚是生在南洋長在南洋的“僑二代”,在他要回國為祖國戰鬥時,他的父親想要他結婚,郭繼枚說到:“男兒志行未遂,何以家為?”在他父親一再堅持下,他只能勉強成婚,婚後不久,他對妻子說:“我要到廣州參加革命,此去不知成敗如何,若不幸失敗,切不可掛念於我。”隨後與餘東雄一起回國,雙雙戰死!

餘東雄

羅仲霍,隻身到南洋謀生,與妻兒闊別十年,起義前,他的妻子聽說他到了香港,於是帶著兒子去看他,然而羅仲霍卻沒時間陪他們,連一個晚上都未共同渡過就將他的妻兒打發回去,妻兒走後,他的心裡很難受,卻說不出來,數日後,他因在戰鬥中左腳受傷被俘,最終殉難!

羅仲霍

黃花崗起義殉難烈士中的很多人,家境都挺不錯,還有好幾個出身富商家庭,是那時候的“富二代”,而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也算是那個時代的即得利益者,在一個相對安逸的環境裡,目睹國家民族的災難,他們選擇了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努力改變國家的革命道路。

方聲洞,出生於福州一個富商之家,當初在日本討論回國參加起義的名單上,並沒有他的名字,他卻告別妻子,毅然回國,在起義前一天,給他的父親寫了絕筆書!次日,在起義中身中數彈而死!

方聲洞

喻培倫,出生在四川一個富商家庭,他的特長是製造炸彈,起義前夕,革命黨人阻止他參加戰鬥,希望能為革命儲備有用之才,喻培倫卻站出來反對,說到:“黨人都是有用之才,如人人都留為後用,誰謀今日之事?"起義時,他始終戰鬥在最前列,終因彈盡被俘,面對審訊,他怕連累家人,稱自已叫“王光明”,三天後,年僅26歲的喻培倫遇害!


喻培倫

黃花崗起義之前,計劃已經洩露,清軍在廣州城內早已戒備,當時的情況讓黃興很痛苦,以往多次起義失敗,已經使革命黨人在海外的信用不佳,這次起義前後已用掉募款十多萬元,如果不行動,如何面對資助革命的海外華僑?起義要不要延期?革命黨內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喻培倫對黃興慷慨陳詞:“這次起義,傾國內外同胞的人力財力,如果延期,萬一不能再舉,豈不斷送了革命?”黃興也做了決定,決定拼個人一死,來挽救革命信譽!

黃花崗起義是一次必死的起義,所有的參加者都深知這一點,他們沒有選擇退卻,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純粹的理想主義革命!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很理性的意識到,之所以參加這次必死的起義,不是為勝利,而是為了喚起所有人的鬥志,那個年代的知識青年,都有胸懷國家天下的熱情啊!

1911年4月27日,下午5點半,廣州城冒出了一隊臂纏白布,腰纏炸藥,手持槍刀的年輕人馬,直奔兩廣總督署,當他們撲入兩廣總督署時,等待他們的是一座早有準備空無一人的衙門,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這120餘名英勇的起義軍,有的當場戰死,有的被捕就義!“如花之年,勇於赴戰”的青年們,大多都化為了黃花崗墓園內的一抔黃土!

黃花崗墓碑上與墓碑外的名字,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紅塵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歷史真相猶如恆河沙數,說也說不完,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歷史真相”,一定讓你們吃瓜吃到開心。

小青是誰?

《新白娘子傳奇》看過吧,作為80後暑假必看的電視劇,可能你對這部劇早就爛熟於心了,白娘子的美,許仙的善良,還有小青的調皮,以及法海的“壞”,可能大家都印象深刻,但是就是這樣一部耳熟能詳的電視劇,有些細節卻容易被忽略,小青是誰?

據我瞭解,這白娘子白素貞是一條大白蛇,修煉了一千年,成精了,修成了人形,當年小的時候,被許仙的前幾輩子救過,所以大蛇前來報恩了。

但是白素貞身邊跟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小青,小青據說是一條小青蛇,但是有一點你要知道,白素貞和小青都是蛇,那為啥白素貞修煉一千年才化成人形,小青修煉500年就成了人形?難道是小青運氣好嗎?當然不會了,否則這個仙妖人不都亂套了嘛,肯定是修行規則一致的,那麼小青為啥這麼快呢?

原來呀,這小青的來歷可真不簡單啊,這個小青的母親原來是一條大青蛇,這不稀奇,小青蛇的媽媽可不就是大青蛇嘛。

但是小青的父親卻是一個仙界名人,他就是東海龍王敖廣。

這東海龍王有一此奉旨出巡除妖,但是他卻中了妖怪的埋伏,身受重傷,幸好有一條大青蛇正好路過救了他。

大青蛇照顧敖廣養傷,照顧著、照顧著,倆人就日久生情了,整一起去了,整著整著敖廣就沒控制住自己,由於他們的品種也都差不多嘛,所以也就完成了愛的交融。

這一交融不要緊,生下了一個小小的愛的結晶來,這個愛的結晶就是小青,小青不完全是一條小青蛇,她的頭上是有犄角的,類似龍,但是卻是蛇身,屬於龍王和大青蛇的混合體。

雖然龍王愛大青蛇,但是仙妖殊途啊,他們必須分開,這也是敖廣為了保護大青蛇做出的決定。

大青蛇害怕天庭追查此事,就將小青下方凡間,她自己則逃往另外的地方,避免牽連自己的女兒。

龍王心裡有愧,就派了四個龍宮的高手去保護小青,在老版本電視劇中,改為了五個鬼保護小青。

小青是仙妖同體,所以比白素貞要高出一個境界,提前就化成了人形,和白素貞一起來人間遊歷了。

小青是男的?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開始的時候,小青的女扮男裝大家看沒看到?可能有的人沒注意吧,但是這可不是多餘的劇情,這涉及到了小青性別的秘密。

據我瞭解,這小青最開始可不是女孩,而是一個男孩,他天賦異稟,佔山為王,修煉500成為人形。

這一天他在樹上睡覺,突然聽見聲響,循聲望去,哇塞,大美女一枚,上前搭訕道:“姑娘幹啥去啊?”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修煉千年化成人形的白素貞,白素貞一看是一個妖怪,就沒理他。

小青相中了白素貞,仗著法術高強,準備對白素貞動強,讓白素貞當壓寨夫人。白素貞一聽,氣笑了,說你別鬧了,我就是路過,不想削你。小青樂了,開始動強。

倆人打了一會,鬥法結束後,小青被幹的一臉包,於是說既然你不能留下,那我就跟你走得了,和你在一起。

白素貞說我帶個男的不方便,你該幹啥幹啥去吧。小青說我幻化成女的不就行了,永久施法的那種,白素貞無語了,剛要阻止他的時候,小青已經變成一位女性了,無奈之下,白素貞就帶上了小青,一起去報恩了。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說小青其實是一條大青魚,而不是大青蛇,但是也是男性,所以小青是男的,應該才是事實了。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記,看到這裡記得關注我哦,順手給個贊,支持我一下,謝謝您~


野史日記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國時期到來。作為國民黨的一號人物,蔣介石統治了民國21年,直到1949年敗退。

作為當時民國第一夫人的宋美齡我們也不陌生,我們知道蔣介石和宋美齡之間發生了許多可以書寫的故事,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兩個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讓我們慢慢講一講蔣介石的愛情故事,保證你大跌眼鏡!!!

  1. 大跌眼鏡第一跌:蔣介石同時有4個妻子。難以想象,民國時期竟然不是一夫一妻制,而且作為當時國家的統治者竟然同時有四位妻子。蔣介石的第一位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毛福梅,她45歲時,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被休。蔣介石的第二位妻子是姚志誠,她是妓院的人,在1911年與蔣介石相識,兩人結婚後收養了蔣經國。蔣介石的第三位妻子是陳潔如,這是蔣介石瘋狂追求以後在1921年就把15歲的女孩騙到手,結了婚。第四位妻子就是宋美齡了,1927年兩人結婚。


  2. 大跌眼睛第二跌:蔣介石為了迎娶宋美齡,不擇手段坑騙第三位妻子陳潔如。當年,蔣介石看上了才13歲的少女陳潔如,就展開了瘋狂的追求,終於在1921年與只有15歲的陳潔如結了婚。之後陳潔如一直以蔣介石的夫人面孔出現,兩個人的感情比較深,而且在蔣介石几次政治風波中,陳潔如都不離不棄、生死與共。哪曾想,1922年,再與陳潔如婚後一年,蔣介石就看上了已經有未婚夫的宋美齡愛你展開了強烈的追求,等到1926年時機成熟時,蔣介石就把還矇在鼓裡的陳潔如支開,讓其去美國留學,並說“回來學成之後,好做司令員的夫人”,沒有想到,當陳潔如出去學習後,蔣介石就逼迫陳潔如與其離了婚,投向宋美齡的懷抱。


  3. 大跌眼鏡第三跌:宋美齡長達12年的未婚夫被迫出局。1915年,在美國學習的宋美齡就與宋子文的同學劉紀文談了戀愛,確定了婚約。然而,到1922年,蔣介石認識宋美齡並展開追求,兩人感情並沒有什麼問題。1926年是,宋美齡的未婚夫只能在蔣介石手底下當一名小小的處長,他也根本無力阻止蔣介石對宋美齡的追求,宋美齡遂與劉紀文解除了婚約,投向了蔣介石的懷抱。也就是說,蔣介石搶了下屬的老婆,下屬無可奈何,下屬老婆還非常開心,真是大跌眼鏡啊。

雖然蔣介石和宋美齡兩個人的形象活躍在民國以後的年代裡,但無法掩飾赤裸裸的真相,“政治聯姻”也好、“真愛”也罷,卻總是能讓人感覺到為了權力和利益散發出的“淪喪”和“噁心”之意。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