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關注蘭山區:高標準農田夯實農業發展後勁

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點,蘭山區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將項目資金向薄弱村傾斜,著力推進田間道路、水利灌溉、規模生產等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基層造血功能,夯實農業發展後勁,有效提升農田質量和產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正在蘭山區落地生根。3月24日,《農民日報》對蘭山區高標準農田夯實農業發展後勁進行關注報道。


《農民日報》關注蘭山區:高標準農田夯實農業發展後勁

  

3月6日,走進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大閔莊村,數臺工程車輛正在有序作業,幾十名工人在修築田間道路。站在田壟旁遠眺廣袤的田野,春風習習,一幅春耕圖盡收眼底。


《農民日報》關注蘭山區:高標準農田夯實農業發展後勁


緊抓春耕有利時機,像這樣熱火朝天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現場,半程鎮還有多處,分佈在尚莊子、鄧家莊、閔沂墩等12個自然村,“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的規劃初有小成。

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點,蘭山區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將項目資金向薄弱村傾斜,著力推進田間道路、水利灌溉、規模生產等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基層造血功能,夯實農業發展後勁,有效提升農田質量和產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正在蘭山區落地生根。


《農民日報》關注蘭山區:高標準農田夯實農業發展後勁


“我們村是丘陵地,灌溉設施就一口井,土地高低不平,引水難,澆地難,要是不興修水利,農業基本靠天吃飯。”說到這,鄧家莊村民劉勝兵眉頭不由皺了起來。而眼下,正在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解了這個燃眉之急。

此次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所涉土地總面積為1萬畝,總投資額近1300萬元,涉及農業人口8027人。利用石莊水庫,建泵站將水引出來,利用原有的汪塘進行防滲加固後儲水,配套新建移動泵站,埋設管道,將數千米之外水庫裡的水逐級引向田間地頭。

今年,項目共新建固定泵站3座,移動泵站4座,配套水泵機組16套,加固蓄水池4個,新建蓄水池2個,埋設管道31千米。項目實施後,將形成完善的高效節水灌排工程體系,能新增灌溉面積7466畝,改善灌溉面積2534畝,年節約水24.4萬立方米。

眼下工程過半,村民們打心底裡高興。“以前給桃樹澆水難,如今建立了這麼齊全的灌溉設施,真是太方便了,我打算上新品種,希望多多增加收入。”大閔莊村民彭振蘭開心地說。

農田水利建設解決項目區水源不足的問題,實現“旱能灌、澇能排”。農田裡的道路坑窪不平,這次還配套建設田間道路,“田成方、路成網”,水源和管網配套,讓農產品長好的同時,順利運出去。

今年,項目區內將大力推廣優質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據測算,5000畝桃園能增產650萬公斤,還有3000畝海棠甜茶、800畝花生及小麥、玉米等多個農業項目增產,預計共能增值87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增加一千餘元。不僅田間地頭面貌煥然一新,更扭轉了靠天吃飯的困局,農業生產底氣更足、家底更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