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百年孤独》的开场白影响了多少作家吗?

火柴人阿羽


余华、苏童、格非、陈忠实、韩少功、莫言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莫言《红高粱》

“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

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莫言《檀香刑》

“白嘉轩后来最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

——陈忠实《白鹿原》

“直到很久以后,沙子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上午东山敲开他房门时的情景。东山当初的形象使躺在被窝里的沙子大吃一惊。

那是因为沙子透过东山红彤彤的神采看到了一种灰暗的灾难。他隐约看到东山的形象被摧毁后的凄惨。”

——余华《难逃劫数》

“我们刘镇的超级巨富李光头异想天开,打算花上两千万美元的买路钱,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太空去游览一番。

李光头坐在他远近闻名的镀金马桶上,闭上眼睛开始想象自己在太空轨道上的漂泊生涯,四周的冷清深不可测,李光头俯瞰壮丽的地球如何徐徐展开,不由心酸落泪,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地球上已经是举目无亲了。”

——余华《兄弟》

“那天清晨他去了农贸市场,快活地拎回一只活鸡和一篮新鲜蔬菜。他在阳台上把鸡杀了,干得很利索,他的父母甚至没有听到那只母鸡发出任何挣扎的声音。

一个礼拜之后,当人们发现他的尸体,那碗鸡血还在阳台上搁着,凝结了一层尘土,像是发了霉的变质酱油。他父亲立即把它丢进了垃圾孔,那只破碗哨一声碎在楼下了。”

——刘恒《虚证》

“我的父亲也许是个哑巴胎。他的沉默寡言使我家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雾障足有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里我出世成长蓬勃衰老。父亲的枫杨树人的精血之气在我身上延续,我也许是个哑巴胎。我也沉默寡言。

我属虎,十九岁那年我离家来到都市,回想昔日少年时光,我多么像一只虎崽伏在父亲的屋檐下,通体幽亮发蓝,窥视家中随日月飘浮越飘越浓的雾障,雾障下生活的是我们家族残存的八位亲人。”

——苏童《1934年的逃亡》

“那一天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我去学校查看升学名单的公告,然后在双杠上闲坐了一会儿,准备回家做煤球。

我知道,政策规定不满十六周岁的可继续升学,父母身边也可留下一名子女,我是两条都合得上,不必下乡当知青,被不少同学羡慕。”

——韩少功《日夜书》

“很多年以后,我站在竖立着一块炼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国,面朝臣服于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嚣,面朝天空的霰雪鸟,泪流满面。”

——郭敬明《幻城》


向上吧意思君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时,马孔多是个20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这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白,其伟大之处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近乎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

这样的句式,受到了后世许许多多作家的模仿。这个开头被文学评论家认为在小说写作中极富挑战性,好比一场足球赛,解说员一上来就告诉了观众本场比赛的结果。

那种感觉像是时光荏苒,仿佛多年以后一个人在回忆时沧桑的口气。

长镜头的推近,时光的转换,作家主体的介入,使作者和读者双重地进入了一种纯客观的视角中,故事自身成为了一个既非现在、又非未来的古老传说。

我们永远与故事进行的时刻有着一定距离,使故事成为了一个纯故事,让故事的发生本身更孤独。这种叙述模式,让许多的作家为之着迷。

余华、苏童、格非、陈忠实、韩少功、莫言等,几乎那个时期崛起的所有作家,或多或少都承认受过马尔克斯的影响。



浮生寄清风


从作品发表以来,还存活于世的作家。

《百年孤独》开场白的魅力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节选

这段开场白的魅力在于用了倒叙法。站在未来的时间节点,叙述之前的往事。将读者的视角拉向未来,又迅速拉回过去。很有视觉的冲击力,让好多同行作家都不得不惊呼“写作还有这种操作”。

作家及读者对于该书籍的评价

我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莫言

这是一本天才之作。

——余华

当时读完这本书籍的第一感受是“太难了”。几天的孤独感都让人难以忍受,更何况是一百年的孤独。现在疫情期间,想必后续读者更加深有同感。在家待着几天,就恍如隔世,恨不得冲破枷锁,在草坪上狂奔。

后续作家不得不接触的理由

对于新版书籍,正常会经过一段市场打磨时间。这时候的专业作家、读者,便会对书籍进行一个评分。好的话,自然口碑佳,声名远播。坏的话,想必过一段时间便会被时间的沙土掩盖。

以现在的结论,《百年孤独》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很多读者书架上必不可少的一本书籍。可以这样试想一下:作家是不是也需要阅读?阅读比普通读者更多的书籍,来填补他们专业上的缺口。那么,好的书籍怎么可能错过呢?

《百年孤独》发行以后,反响甚好,所以很多作家自然而然会选择阅读。这完全没有不阅读的理由,除非是已故作家。而且,正常情况下,都会进行多次阅读。

结语

好的作品,可能是书中某处是个亮点,也有可能是整部书籍合起来是一个亮点。诸多因素,反正,《百年孤独》是喜爱读书之人不得不阅读的书籍。


书中夜问


这种倒叙的手法并不是他的独创吧!为什么一定是受他影响呢?


星尘梦羽


影响了诺贝尔获奖者莫言。


离离朵朵


当我从厦门大学的图书馆中,双手捧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这本《百年孤独》,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那第一段梦幻般的开头所深深的吸引住了: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二个字,却像是一双巨手将我们的感受穿插了三个不同的时代。

难怪要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创了现代魔幻主义写作流派!

因为这种写法真的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创新。

要说对我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我现在写的小说开头基本都是加西亚的风格!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劳道博哥


我不认为它影响了多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