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一、板栗大小年结果现象

板栗大小年结果现象并不是板栗树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连年产量不均衡现象,最主要的因素是树体营养失调,形成了头一年产量高、次一年产量低,这样交替发生的现象。大年份因为结果比较多,果实生长消耗了大量的营养,致使当年秋季结果母枝发育数量较少以及次年春季花芽分化营养缺乏,没有足够的营养形成较多的雌花,所以次年结果量减少就成了小年;而在小年,由于结果量少,树体内积累的营养增加,有利于来年花芽分化,形成的雌花变多,所以来年结果量增多就成了大年,如此反复交替发生。

放任生长或管理粗放的板栗树,大小年结果现象特别明显,科学管理、生长旺盛的板栗树,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在相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防止板栗大小年结果或减小大小年产量差异的关键技术措施,就是要调整均衡好树体的营养状况,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板栗大小年结果不仅造成产量忽高忽低、收入不稳,而且导致板栗树树势逐渐衰弱,只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板栗大小年结果现象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二、防止技术措施

2.1耕翻树盘

春末夏初和冬季至翌年初春各进行一次。以树干为中心,从内到外,由浅到深,耕翻树盘内的土壤,达到扩穴松土、熟化土壤、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作用。20°以下的缓坡板栗林,采取刨树盘的方法,在树冠投影内耕翻树盘土壤,深10〜20cm,但不伤及直径1cm以上的大根;20°〜35°的陡坡板栗林采取垒包树盘的方法进行,垒挖成半月型反坡小平台,外高内低;36°以上的急陡坡板栗林主要是割杂去蔓,刨松树盘土壤。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2.2科学施肥

2.2.1施基肥:基肥以腐熟人畜粪、土杂肥、沼肥、腐熟饼肥等有机肥料为主,每株50〜150kg,并加入适量复合肥。一般在11月至来年2月施基肥。采取沟施和穴施。沟施即在树冠下沿树枝方向挖深40〜60cm、宽30〜50cm的沟进行施肥。穴施即在树冠投影内均匀挖3〜6个、大小50cm见方的穴进行施肥。施肥时,先将基肥与表土掺和均匀,填在沟或穴的中下部,然后再盖上底土。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2.2.2施追肥追

肥的方法有撒施和叶面喷施两种。追肥以速效性化肥尿素、碳胺、磷肥、氯化钾、硝酸钾、硼肥为主,一般春季用氮肥,夏季用磷、钾肥。撒施时,一般树龄10年以下的0.5kg氮肥+20g硼肥/株、10〜20年的0.8kg氮肥+40g硼肥/株、在20年以上的1kg氮肥+60g硼肥/株,并配以适量磷钾肥,配比为氮:磷:钾=3:1:1,施肥后应及时中耕松土、盖草保墒。叶面喷肥在花期进行,采用0.4%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0.1%〜0.2%的硼肥和钾肥溶液进行叶面喷雾,10d喷1次,共喷2〜3次。

2.3确保水分可:采取树盘内除草松土、树下堆雪、树盘覆草等措施,确保树盘的土壤水分供应。要因地制宜修建小“水窖”,雨雪季节存贮部分水分以备干旱季节供应,满足板栗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早春土壤干旱时要浇水一次,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2.4花果管理花

期适时疏去过多的雄花序,可减少水分和养料的消耗,节约树体贮藏的营养,有助于雌花分化和发育,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一般5月上旬混合花出现时是疏雄的最佳时期,坚持壮树少疏,弱树多疏,短枝少疏,长枝多疏,树冠中、下部多疏,树冠上部和外围少疏,保证混合花序不疏,疏除量以90%左右为宜,树冠顶部或边缘部位保留10%的雄花序,保留全部混合花序。小年时要采取保花保果措施。花期人工授粉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一般在开花三日内进行效果最佳,喷施“板栗调花丰产素”也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在雄花序长到3cm左右时进行。大年时可根据实际结果量,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疏果,保证合理负载。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2.5合理修剪

大年修剪要适度加重促进营养生长,但要多留预备枝,冠内细弱枝、过密枝等要疏除掉,以减少树体营养消耗,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雌花形成,为小年增产奠定基础。小年修剪以轻剪为主,后期加强保花保果措施,使小年产量提高,保证产量连续平衡。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2.6防治病虫害

早春全园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以降低越冬病虫的基数。生长季节及时开展板栗剪枝象甲的防治。冬季修剪时,彻底清除板栗林内的病虫枝、枯枝、落叶、落果、病虫果、烂果和杂草等,并集中处理,以消灭越冬苦虫、病囷;刮除老树主干、主枝的粗皮、翘皮并带出林地外集中烧毁,刮皮后要用涂白剂涂白,以防害虫或病菌侵染。

板栗栽培,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注意事项

结语: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