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浅谈山东历史和经济情况

山东省,取义太行山以东,位于渤海北部,黄海之滨,古为齐鲁旧地,而齐鲁旧都的临淄和曲阜两城中部处便是当下的山东省府—济南。从地理来看全省,丘陵与平原间或分布,其中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以及东部沿海为胶东丘陵,而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以及位于胶东半岛和鲁中丘陵之间的胶莱平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浅谈山东历史和经济情况

独特的地理构造之上便是客观的城市群的分布,山东整体则呈现出“三分齐鲁”的分布形式,即囿于鲁中丘陵、黄河及莱州湾的隔离下,分为鲁西北、鲁西南和胶东三个区位。从经济发展的产业抓手来看,海权青岛和陆权济南分别代表了两类发展方向,胶东半岛依港口而兴,有日照港、青岛港、烟台等港口带;内陆多资源,南煤北油的能源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工业格局。

城市和地形之上,便是主观交通的布局发展,毕竟“要致富,先修路”。水路端以黄河和京杭运河为主,在水运作用衰落的当下不加赘诉;陆路端重点来看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辐射作用的高铁分布,济南作为山东的铁路枢纽毋庸置疑;

纵向来看,京沪一线穿省而过,沟通内陆南北城市,沿海端青荣城际(青岛-阳台-威海)和青盐铁路山东段(青岛-日照)盘活临海交通;横向来看,北部以济和青为端,高铁线路多且开通早,南部则得幸于2019年日兰高铁日曲段的开通,终扫高铁荒,山东省也因此实现了局部高铁环线的布局,环际列车也已开通,耗时7小时。

未来而言,京九线聊菏段、京沪二线通道津潍烟高铁和日兰高铁曲菏段的开通,全省生产要素的流通效率将大大提升,尤其是发展相对滞后鲁西南区域,但中部巨大的高铁空白只能展望京沪二线潍坊临沂段的布局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浅谈山东历史和经济情况

从高铁的辐射布局来看,交通作为生产要素流通的关键性因素已经初具规模,且未来可期;在此基础之上,一窥山东发展诉求,略见其对盘活全局发展模式的希冀之心,毕竟人均GDP与总量GDP的地位不匹配一直被民间所诟病,故其构造“鲁大强”之心强烈,然愿景虽好,却难在现实。

旧有的发展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其经济增长的动力点,新的增长点又在何方,疑惑之下,我们需来一看当下的山东现状及意欲何为。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宏观层面,如开篇所述,纵然2018年度GDP数据经四次经济普查挤出的水份高达近万亿规模,然而总量第三的位置依在,这背后是其居区域先列的工业化水平,这是其优势亦是其症结所在。山东的工业化整体侧重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叠加中国特殊的土地财政政策背景,其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上远逊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也就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均GDP值与总量GDP值地位的不匹配。

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分析学术界建树颇多,在此不加展开,但需要明确的一点在于:曾经的山东一如曾经的中国一样,依靠廉价的资本和劳动力,借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实现增长,然世界市场已趋于饱和,所以才有迫切的改革需求,投射于山东一隅,便是“新旧动能转换”,而城市化作为未来最大的动能之一,潜力无穷。其逻辑在于,城市化的发展将会拉动中国内需增长、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实现从“工业驱动”向“城市驱动”的改变,这是宏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在宏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之下,便是中观产业基于产业困局和转型迫切的“破局之道”。山东的产业结构如其政府公告报告所述,“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如此之下,改变两个70%是势在必行,在新旧动能转换思路下出清整合再进园区是必然之路。从2018年最终核算变化来看,其第二产业增加值减少6044亿元,其中因营业务收入达不到2000万元标准,清退之下导GDP总量减少5000亿元左右,故缩水在一定程度上是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出清整合导致。

细察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方案”,主要是针对七大高耗能产业,具体为: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化肥和氯碱工业,《方案》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山东工业结构的主要构成以及现状,例如钢铁产能的“两个基地”思路揭示着省内其他区域产能的淘汰出清是必然,具体行业概况如下图。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浅谈山东历史和经济情况

就成果而言,方案提出已过去三年,如钢铁、煤炭等产业已有一定成果,但亦有部分产业转型之路漫漫;以地炼行业为例,山东地炼规模大且分布广泛,以东营、潍坊、滨州及淄博居于前列;但政策支持端却与产业规模相背,自2016年起的“十三五”期间国家力推的七大石化基地中没有山东一处,其背后的原因便是总量规模虽大但单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且效益低,这是山东地炼曾经的现状。

而现有的新旧动能转换虽传达出了整合地炼行业的决心,同时裕龙岛项目也在建设上马中,但在整体以民企为主,单体效益低的格局未变之下,地炼主体信用风险仍然在一路小跑中;

具体落实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改革效率却不尽人意,一方面截至2019年8月份才迈出实际执行第一步:即东营、淄博、日照、德州、滨州等地9家地炼企业才达成整合意向,共合计常减压加工能力2270万吨/年,产能与裕龙岛项目一期的2000万吨接近,同时拥有的1356万吨/年进口原油使用配额也将归裕龙岛使用;而另一方面裕龙岛项目建设工期却有违预期,何日能够建成仍尚待观望中。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浅谈山东历史和经济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