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鎮節度使,到底能管理多少軍隊,為何能威脅中央政權的統治?

繁華萬里


一鎮節度使,若沒有其它的機緣,是不可能威脅唐朝統治的。雖然說政權和軍事實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也不能唯軍事論。

一、造成唐朝覆滅或差點造成唐朝覆滅的幾次危機,星火辰為朋友們依次分析

1、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

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造反,起兵十五萬南下,不過個把月就席捲河北,還渡過黃河佔領洛陽。幾個月後,安祿山大軍又攻破潼關,唐玄宗出逃,叛軍佔領長安。安祿山的總兵力肯定不止十五萬,算上他留守老巢的軍隊,至少應有二十萬軍隊,但他南下的十五萬是其精銳。

然而,造成唐朝幾近滅亡危機的,不是安祿山這十五萬人,而是唐朝的統治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其他方面此處不提,僅僅唯軍事論,唐朝內地防禦的空虛、以及禁軍腐敗、缺乏戰鬥力是最大的問題。

事實上,唐朝臨時就徵集不止二、三十萬的軍隊,但因為都是市井新兵,都是觸之即潰。即便如此,倘若唐軍真的堅守潼關,不出城野戰,安祿山叛軍也未必能攻入關中,唐玄宗的瞎指揮也是唐朝差點覆滅的重要原因。

後來史思明再次反叛,其軍隊總數應該在十萬以上,但要說他超過了安祿山的實力,那是不可能的。

2、唐德宗時期的藩鎮之亂加朱泚之亂

唐德宗(唐玄宗曾孫)即位初年,一心想要削平藩鎮,結果造成了河北藩鎮的聯合反叛,幽州節度使朱滔等節度使自稱冀王、趙王、齊王,妄圖回到戰國群雄割據的局面。朱滔的哥哥朱泚更是趁涇原兵變之機,佔領了長安,自稱秦帝,差點搞得唐朝滅亡。

說到底,此次參與叛亂的藩鎮有四、五個,而且都是實力極為強大的藩鎮,而造成唐朝差點滅亡的,不是因為河北、山東搞出大動靜的藩鎮,而是唐朝的腹心出了巨大問題。因為唐朝統治者拿出徵的士兵當牲口,官員腐敗,造成了其大後方的涇原兵變,朱泚因此得以火中取栗。

3、造成唐朝滅亡的朱溫篡唐

公元907年,唐朝的梁王朱溫篡了唐朝,建立了後梁。要說此時的朱溫,肯定不是一鎮的節度使,而是梁王了。他佔據了黃河南北的廣大土地,有些類似於三國時期的曹操了。

造成唐朝滅亡的,是黃巢起義後,李克用、王重榮等人又因為對唐朝不滿攻破長安、岐王李茂貞、華州節度使韓建等人又劫持唐朝皇帝、以及唐朝朝臣與宦官之間的爭權內鬥等等的一系列的打擊,朱溫不過是做了最後一擊、又擔當惡名的人而已。

說朱溫以一鎮節度使而滅唐朝,這顯然是不恰當的。滅唐者非朱溫一人,而此時的朱溫也絕非宣武一鎮的節度使。

二、再說說唐朝一鎮節度使能管理多少軍隊,這一定得用變化的眼光來看

1、安史之亂前的所謂天寶十節度使

這都有明確的記載,天寶十節度使的紙面兵力,從不到兩萬到十萬左右都有。

大體情況是,為了對抗北方突厥殘餘勢力、契丹、奚族勢力,唐朝在北部的范陽、平盧、河東三鎮兵力較大,范陽一鎮就大概有十萬人左右,恰恰是安祿山的老巢。

另一個兵力大戶,是為了防備吐蕃的河西、隴右二鎮,二鎮相加也在十五萬上下。其他各鎮,兵力相對較少。

這幾十萬的邊兵,都交給了十節度使,唐朝的內地卻防禦極為空虛。

實際上,唐朝內地並不缺人,即便在長安、洛陽周圍臨時召集,瞬間也可以湊出二三十萬的大軍。但是問題在於,臨時湊出的大軍根本不是邊兵的對手,十不當一。

而唐朝的禁軍此時已經腐敗透頂,根本不堪一用,只成為了一些利益階層搞腐敗的樂土。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安祿山僅僅憑著十五萬人,就把唐朝攪得稀里嘩啦。

需要說明的,安祿山實際控制的軍隊,並不能簡單以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軍力相加來計算。

事實上,安祿山應該控制著一批唐朝可能沒有掌握到的軍隊,這就是契丹、奚族、室韋、同羅等一些少數民族軍隊,而河東、平盧的一部分軍隊,實際上還聽唐朝的,並沒有被安祿山所完全掌控。

而在西域的安西、北庭二鎮,紙面兵力都不過兩萬左右,但卻屢屢獲得巨大戰果。這既和西域諸國都是小國、兵力單個都不強大有關,也和兵力不能簡單紙面計算有關。因為,高仙芝、封常淸等人的出兵,常常是和西域同盟小國一起的,而不僅僅是唐兵。

2、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著名的河北三鎮等節度使的軍力

要知道唐朝中後期,河北三鎮和平盧鎮(在今山東)基本就代表了藩鎮的最強實力,因此可以做為典型來說。

然而,首先要明白一個藩鎮大小的問題。

史書記載:“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

藩鎮是有大小的,大的佔據十餘個州(州大約相當於後來的市),小的就差遠了,上面說三、四個都不準確,最小的一個州也有的,因此有的節度使的實力,甚至還不如大州的刺史。

節度使之間,他們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

河北三鎮加平盧鎮、淮西鎮、河東鎮、宣武鎮等,大約是藩鎮中實力最大的。在黃巢起義之前,因為河北三鎮和平盧鎮是當地的土皇帝,招兵相對自由,實力可以最大限度膨脹。看史料記載的魏博鎮:

承嗣不習教義,沉猜好勇,雖外受朝旨,而陰圖自固。重加稅率,修繕兵甲;計戶口之眾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壯從徵役,故數年之間,其眾十萬。仍選其魁偉強力者萬人以自衛,謂之衙兵。

以上是說魏博鎮的開山祖師田承嗣時期,有兵十萬,其中尤為精銳的牙兵一萬。魏博牙兵,天下聞名。

再看成德鎮:

時寶臣有恆、定、易、趙、深、冀六州之地,後又得滄州,步卒五萬、馬五千匹,當時勇冠河朔諸帥。

說的成德開山祖師張忠志(後賜名李寶臣)時期,當時,成德鎮管轄的州數在河北三鎮中其實是最少的。

河北三鎮另一鎮幽州節度使(即范陽),管轄範圍很寬,其實力絕不會弱於成德。

當時最強的,是管轄十五州之大的平盧鎮(在今山東),地跨今山東、江蘇、河北等多省。史載:

初有淄、青、齊、海、登、萊、沂、蜜、德、棣等州之地,與田承嗣、令狐彰、薛嵩、李寶臣、梁崇義更相影響。大曆中,薛嵩死,及李靈曜之亂,諸道共攻其地,得者為己邑,正己復得曹、濮、徐、兗、鄆,共十有五州,內視同列,貨市渤海名馬,歲歲不絕。法令齊一,賦稅均輕,最稱強大。

以上說的是平盧鎮李家第一代李正己時期,他的軍力絕對比田承嗣的十萬要多。

正是這幾個強大的藩鎮,造成了唐德宗時期的大亂。然而,他們的影響力主要在河北、山東一代,雖然割據自雄,卻還不足以造成唐朝的滅亡。唐朝後來的策略便是放棄這一帶而苟且偷安,唐朝的統治得以又延續一百多年。

唐朝中後期,其他藩鎮的軍事實力,不可能比李正己時期的平盧、田承嗣時期的魏博更強。

3、唐末各節度使的軍事實力

對唐末號稱梁王的朱溫、晉王的李克用、吳王的楊行密等人來說,再說他們是一鎮節度使顯然是不恰當的。僅僅以滅亡唐朝的朱溫為例。

他剛投降唐朝時,被任命為宣武節度使,此時確實是一鎮節度使,主要管轄汴、宋幾個州。雖然宣武是強鎮,但是朱溫去就任時實力卻是弱小的,反倒靠著朱溫的大將朱珍到山東一帶去招兵,這才有了那麼一、兩萬人。汴州的原本部隊也有,但看朱溫的作為,他與汴州的地頭蛇似乎並不太和諧,他的大將要麼是他的嫡系、要麼是後來投降給他的,汴州當地的反而不多。由此可以證明,以當地的紙面兵力來衡量一個節度使的實力,肯定是不行的。

到朱溫篡唐時,朱溫已經控制汴州、宋州、陳州、蔡州、許州、徐州、兗州、鄆州、洛陽、魏州等等極為廣大的地區,他的軍力早已在數十萬上下,是為梁王,身兼多鎮節度使了。

此時,李克用完全佔據山西、勢力深入河中、河北一帶,楊行密完全佔據淮南、錢鏐完全佔據兩浙、王建完全佔據川蜀,他們都已經不再是一鎮節度使那麼簡單了。

即便如此,沒落的唐朝,也不是他們某一個人所能滅掉的。唐朝是在這些人的共同打擊下、共同拋棄下而滅亡的。其間,還穿插著韓建、李茂貞等幾個小軍閥劫持皇帝、大殺唐朝宗室的事件,以及朝臣與宦官爭權,甚至宦官廢帝的事件等等。

勢力強大的朱溫,把唐昭宗劫持到自己手中,本來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誰知道畫虎不成反類犬,發現這個天子根本令不了諸侯,反倒讓他自己擔下劫持天子的惡名。他這才不得不乾脆篡唐自立,建立後梁。


星火辰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唐朝文化兼容幷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唐朝與當時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調度,故稱節度使。

節度使制度的開端,是從唐開元天寶年間所設立的緣邊節度使。這和當時的邊疆形勢是分不開的。在這以前,唐在厲兵秣馬擊敗了東突厥之後,實際上對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著旺盛著擴張進攻的。唐初先後擊破了東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諸部,設立都督府; 此後,又打敗西突厥,滅高昌國,於其地設立州縣治理,奠定了唐朝遼闊的疆域。顯慶年間又平西突厥賀魯,設立二都護府統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東的地區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縣一百一十。

眾所周知,自唐太宗起至唐高宗末年,唐邊境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戰略性的轉變。唐太宗在位時,採用的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以騎兵進行長途奔襲、擊其不備為戰術原則。唐太宗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戰略方針和戰術原則,主要是擁有一支比遊牧民族更為精銳的騎兵部隊。但唐太宗去世後,唐周邊軍事態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數民族的騎兵開始不斷襲擾唐邊境地區。面對周邊軍事態勢呈現的這種新特點,變唐太宗時期的軍事進攻戰略為軍事防禦戰略逐漸成為唐統治集團的共識。

唐所防禦的對手是遊牧或半遊牧民族的強大騎兵部隊。在戰爭中,他們往往投入數以萬計的精於騎射的騎兵,急風暴雨而來,風馳電掣而去,忽而搶此、忽而掠彼,飄忽不定。要想在這種不太持久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就需要有龐大而且指揮靈活、快速反應的邊防軍隊。

但是,諸邊防重鎮到底各需要多少兵力,中央政府往往並不十分清楚,當政府分配的兵額不足時,各節度使自行就地募兵就成為必然。自開元二十五年以後,各鎮節度使下的軍隊都相繼變成了募兵。由於藩鎮節度使掌握著這些募兵的生殺、賞罰、升降等權利,士兵們對藩鎮節度使的依賴性也極強,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於是,藩鎮節度使們便逐漸培養起只忠於自己的親兵部隊,擁有了軍權。

開始時,唐邊防駐軍的後勤供應主要依靠政府,但如此眾多的邊防駐軍的後勤供應,僅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若保障後勤供應,後勤供應制度就必須進行改革。具體方法是用屯田的收入解決軍隊的部分供應,以減輕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起初,屯田生產的糧食由中央政府的度支支配,這種制度使常備軍將領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防區內軍隊的後勤供應,影響了他們調動、指揮軍隊的權威,削弱了唐軍的戰鬥力。在這種情況下,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區的財政權力轉給各防區的常備軍將領。後來,唐政府又把食鹽資源的管理權交給節度使。這樣,藩鎮節度使擁有了更多的財政權。

為避免地方官對節度使軍事行動的影響,從天寶中開始,唐政府將一道置“節度使與採訪使”各“一人”的體制,改為由藩鎮節度使“一人兼領之”的體制,“州刺使盡為”節度使“所屬”。這是唐玄宗根據北部邊防軍事需要對節度使權力的又一次擴大。這樣,藩鎮節度使便擁有了其轄區內數州的行政權。不但如此,有的還兼數道的節度使。

這樣的安排,雖然增加了唐朝邊防部隊的機動性、靈活性,但由於節度使權力過大,士兵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這為唐朝安史之亂的發生留下了隱患。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各地的節度使不僅領兵,而且還把本地的民政、財賦等權力抓到手裡,很快發展成為強大的地方割據力量。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昌盛期轉入衰亡期。但朝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閏六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匿不發喪,偽造少陽表,稱病,請以元濟為留後。朝廷不許。吳元濟起兵造反。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唐鄧節度使李愬在降將李祐導引下,於雪夜奇襲蔡州成功,破城俘獲吳元濟。十一月,吳元濟被斬於長安。淮西的平定是唐中央政府的一次大勝利。淮西平定後,滄景、盧龍、成德等鎮相繼歸順中央。淄青的李師道獨力頑抗,被唐中央發兵打敗。到此時,唐朝統一的局面暫時得到了加強,但節度使領有重兵的局面並未改變。

唐末黃巢之亂之後,唐朝才失去對大部分藩鎮的控制,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天祐四年(907年),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投降唐朝的朱溫(唐僖宗賜名朱全宗),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唐朝末年,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國勢衰微。藩鎮割據、朋黨爭鬥、宦官專權是導致唐朝覆滅的真正原因。




伯樂公


唐朝的節度使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節度使最早出現在唐朝中後期,在唐睿宗時期才開始逐漸有這個官職的。

節度使和邊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起初的節度使就是為了鎮守邊關設置的。因為大唐的邊疆太長了,而且對外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攻變成了守,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來鎮守這長長的邊疆線。

到了唐玄宗時期大唐已經有了十個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掌握著大唐最有戰鬥力的兵力。節度使的職能就是個將軍,是武官,幫皇帝守護邊關的,只管軍事,不插手地方政務。慢慢的節度使開始接管地方政務,成為地方最高長官,這個時候的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同時管理好幾個地方,在其管轄的範圍之內,節度使的權利很大,很多重要的事務都不用上報中央,可以直接做主,有點像國民黨時期的分割各地的軍閥。

大唐時期,並不是一個人只能擔任一個地方的節度使,他可以是擔任多個地方的節度使,比如王忠嗣擔任四個地方的節度使,手握重兵,直接威脅中央政權。

那麼一個節度使能夠統治多少兵力呢?

節度使能夠擁有多少兵力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的,因為各個邊關的情況不同,戰亂多的邊關,兵力自然要多一些,稍微安穩一些的邊關,兵力就會相對少一些。

在唐玄宗時期,兵力最多是范陽節度使,兵力達到九萬多,兵力最少的是劍南節度使,兵力三萬多人,平均下來的話每個節度使的兵力是六萬人左右,那麼這十個節度使總兵力就達到了六七十萬人,並且這些兵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戰鬥力很高。我們熟知的安祿山,統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三鎮節度使,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實力足以對抗處於暮年的大唐,果然沒有多久,就爆發了歷史上有名安史之亂。

唐朝的節度使是當時國家的實際情況所形成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大唐皇帝放鬆警惕,讓節度使的權利變得越來越大,最後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讓大唐的天下斷送在皇帝自己挖的坑裡,讓人嘆息!


滋溜一下


唐朝的一鎮節度使,就是一路諸侯,是當地土皇帝。唐朝唐玄宗在邊境地區設立設置了十個節度使,而這十個節度使,其實就像今天我們所說的軍區司令一樣,他們手下擁有著大量的軍隊,主要是負責對周邊地區進行作戰,每個節度使的軍隊數量是不等的。為了讓節度使還能夠更好的指揮軍隊,還擁有人事任免權和財政使用權,所以也使他們慢慢的權利不斷的擴大,又有錢又有軍隊。

最厲害的就是幽州節度使了,幽州節度使負責管理幽州、薊州、媯州、檀州、易州、定州、恆州、莫州、滄州等大片的地區。如果發現熟悉五代十國的歷史,或許發現了什麼,幽州節度使的管轄區,基本上就是後來的幽雲十六州。也就自唐朝末年,幽雲十六州的地位開始重要起來。幽州節度使當時的兵力也是最多的,為了能夠和當時邊疆地區的突厥和契丹作戰,他們能夠調動的軍隊有9萬多人。

其次是隴右節度使,能夠調動7萬多軍隊。由於防禦壓力很大,有的時候,需要一個將領擔任好幾個地方的節度使。例如唐朝宗親王忠嗣,兼任了朔方節度使和河西節度使。唐玄宗的寵臣安祿山,一個人兼任河東、幽州和平盧三個地區的節度使。幽州有9萬多軍隊,河東有5萬多,平盧有3萬多。

安祿山為了發動叛亂,當然不滿足原有軍隊規模,他的軍隊最後擴大了20多萬。

當時唐朝的中央軍團也就是20萬左右,而且戰鬥力薄弱。依靠雄厚的資本,安祿山發動了叛亂。由於自己的軍隊常年與北方遊牧部落打仗,自然是戰鬥力強悍。叛軍一路南下,根本就沒有遭遇太大的抵抗。唐朝的中央軍團戰鬥力不行,西邊的邊塞軍在防禦吐蕃,一時之間根本就無法緊急撤退。因此高仙芝、封常清呵呵哥舒翰等名將,都認為應該死守潼關。同時從隴右和河西等地調集軍隊,等各路節度使的軍隊匯合以後,再反擊安祿山的叛軍。

可是唐玄宗不停勸告,殺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然後命令哥舒翰帶著10餘萬中央軍團的官兵,出潼關主動進攻叛軍。結果,唐朝軍隊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哥舒翰被人被俘。唐玄宗只能帶著官員、后妃逃往四川成都,在逃跑的路上,爆發了著名的馬嵬坡兵變。


滿族文化網


唐朝的節度使來源於隋唐時期的行軍大總管,後又改名為大都督,後來才演變為節度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壓制突厥,土噃和契丹等宿敵,唐玄宗時共設十鎮。

其中,平盧節度使的治所在今天的遼寧錦州,下轄三萬七千人,主要針對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范陽節度使的治所在今天的北京市,下轄九萬一千人,主要針對契丹,河東節度使的治所在今天的太原市,下轄五萬五千人,主要針對突厥,朔方節度使的治所在寧夏的靈武,下轄六萬四千人,主要針對突厥,隴右節度使的治所在青海的樂都,下轄七萬五千人,主要針對土噃,河西節度使的治所在甘肅武威,下轄七萬三千人,主要針對突厥,安西節度使的治所在新疆的庫車,下轄二萬四千人,主要針對西域諸國,北庭節度使的治所在新疆的哈密,下轄二萬人,主要針對西域少數民族,另外嶺南和劍南節度使基本沒有軍事力量,合起來一共十鎮。

唐代的節度使起初沒有行政權,類似於今天的大軍區,但到了玄宗時期,節度使逐漸地掌握了當地行政權和財政權以及徵兵權,這樣每個節度使都成了一個獨立王國,因此才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沉醉的文人


其實,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深知節度使制度尾大不掉的弊病,而之所以會採納此制度,也是沒有選擇的無奈之舉,有一句話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唐朝的節度使制度也是因此應運而生。


武周之後,唐朝從北魏學來的“均田制”無法適應新形勢下歷史的發展而漸漸失靈,均田制度的破壞,進而影響了唐王朝的根本軍事制度—府兵制的破產。

畢竟“府兵制”能夠玩的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寓兵於農”,壯丁擁有士兵與農民雙重身份,而沒了地,農民只能流亡,兵員也就無從談起了。在唐朝的經濟基礎動搖之後,唐中央也就不得不重新考慮傳統的“募兵制”來替代“府兵制”。

“均田制”的瓦解,除了帶來了“府兵制”的破產外,也令唐王朝的財政捉襟見肘,因此,唐朝的中央政府無法供養的起龐大的全國地方武裝,為了給中央財政減負,皇帝不得不簡政放權,將兵權下放到地方藩鎮,兵權下放後,基本供給的財權也必然要有所下放,這樣就產生了尾大不掉的節度使問題。


統治者自然知道其中的弊病,所以在制度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防範機制。

像給每路藩鎮的兵力僅有一兩萬,邊境多點給六七萬,而皇帝親統著近十萬的中央軍,擁有拱衛京畿的絕對實力。而到了天寶年間,邊疆危機加深,安祿山兼任三地節度使,三地加起來擁兵近二十萬,才有了反唐的資本,但是反動叛亂的畢竟是少數的邊境節度使,多數節度使依然沒有反叛的實力。

安史之亂雖然影響深遠,也只是印證藩鎮“尾大不掉”有威脅性的一面,並沒有嚴重動搖唐帝國的統治,晚唐的社會結構依然十分完整,聯邦式的統治依然很有市場,真正動搖唐帝國統治根基的乃是“黃巢運動”。
如果說晚唐藩鎮割據是個火藥桶,那麼導火索就是龐勳、黃巢、王仙芝等人,摧毀了唐中央的政治根基,導致唐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均衡格局失衡,導致了地方的坐大,從而各地有實力的軍閥趁勢而起,割據混戰不休,揭開了五代十國亂世風雲,像篡唐的後梁太祖朱溫,就是宣武軍節度使,在農民軍將晚唐打的名存實亡之際,朱溫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改朝換代。


納蘭談史


節度使制度一直被視作盛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設立節度使的初衷本是為中央政府屏藩邊地,攻掠強敵,但最後卻事與願違,竟成尾大不掉之勢,一舉摧毀了盛唐大廈。

那麼問題就產生了,一鎮節度使可以掌握多少軍隊,又為什麼能夠威脅到中央政府的統治?

節度使軍隊沒有定額,早期依戰事需要,中後期則因實力而定

早期設置節度使,依據邊地的形勢而定,規模大小也和它面對的壓力有著直接原因。這就決定了節度使軍隊沒有定額,戰時與非戰時的人數也常有浮動和損益。早期的“開元九節度”兵馬大致都維持在某一規模上下,如范陽節度使,管營兵九萬一千四百人;河西節度使,管營兵七萬三千人等等。

但是,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邊地戰事幾乎沒有一年停止過,打的敗仗和勝仗幾乎一樣多,動輒全軍盡歿也是常事,因此以上營兵的數目僅僅是賬面籍冊上的數字。實際情況則是,兵員不足時,遠遠低於這個數字,即將開戰,又會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安史之亂以後,節度使不再只侷限於邊地,內地州縣同樣也會設置。到了這一階段,中央政府也不再掌握節度使轄區的百姓戶口以及兵籍情況,軍隊規模自然不再受到中央控制,通常只會依據地盤大小、人口多寡等實力而決定。

節度使之所以對唐朝構成威脅,在於久任邊鎮,大權兼統

唐朝建立之初,邊帥大都任用忠厚名臣,且以漢人居多,原則上一直遵循著,

“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

這九個字。

直到唐玄宗天寶年間,情況開始出現變化。邊地將帥中出現了大量胡人,而且最為要命的一點是,節度使均兼統地方軍政財權,兵員劃撥、物資調動、財政支出,可以不經過中央直接執行。

這就使得節度使失去了必要的監督和制約,誠然唐玄宗將地方事權集中在節度使一人身上是為了提高效率,用來打勝仗。但是,長此以往下去,蕃將久任邊鎮,則必然會結黨營私,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

如安祿山在任范陽節度使時,還身兼度支、營田、招討、經略使,集軍政財權於一體。

此類情況在宋朝以後,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邊帥沒有任何制約,又掌握著經營軍隊所需要的所有權力,幾乎等同於半割據的獨立王國。

安祿山叛亂之前,唐朝中央政府尚可憑藉著百年來積攢的威望操控集軍政財權於一身的節度使。但在安祿山叛亂以後,兩京陷落,中央政府威信掃地,掌握兵權的邊軍將帥不再樂於受到節制,違背皇帝的敕令也幾乎不會受到責罰。

再加上戰亂的緣故,百姓流離失所,中央政府難以掌握邊鎮地方的戶口情況,失去了“編戶齊民”的重要基礎,割據所需的各種條件基本都已經成熟,藩鎮節度使屢屢與中央叫板就幾乎成了常態。

其中,割據諸藩鎮尤其以“河朔三鎮”實力最強,也最為頑固。

除此以外,唐朝對節度使的“姑息”政策也導致了節度使割據地方的情況愈加惡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安史之亂以後,中央政府除了威信掃地以外,實力也無法完全節制戰鬥力強大的“河朔三鎮”。

“天子顧力不能制,則忍辱含垢,因而撫之……”

自唐肅宗以後,不少天子都曾試圖解決藩鎮割據問題,唐德宗就曾征討“河朔三鎮”,但卻毫無成效,反而在失敗以後下“罪己詔”來安撫各大節度使。這種丟臉的行為使得本已威信掃地的中央政府更是雪上加霜。

唐憲宗時,鎮服割據勢力雖然有所成效,但也僅僅使“河朔三鎮”表面順從,不久以後又公然反叛。如此反覆,就像牛皮癬一樣,看不到根治的希望。

唐朝軍隊地方化,導致軍人集團出現

唐朝對於邊將調動軍隊的限制,其實有著完備的法律條文。《唐律疏議·擅興》中就明文規定:

“諸擅發兵,十人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絞”

也就是說,邊軍中但凡十人以上的調動都要奏請朝廷,得到允許後才能實施。如果嚴格執行這種制度,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安史之亂”。唐玄宗之所以將大權下放到地方邊帥身上,更多原因是出於作戰效率的考慮。

可惜,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得也必有一失。久而久之,邊帥擅自調動軍隊,就成了朝野習以為常的事。

而且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問題,一直為人所忽視。那就是開元天寶年間,府兵制終結以後,軍隊逐漸地方化。在此之前,地方化的軍隊雖然也存在,但一直都是“團練”、“郡兵”這種準軍事單位。

從開元二十五年開始,朝廷允許邊軍攜家帶口生活於駐地,所在軍州又會根據具體情況給邊軍家口配給住宅和田地。唐玄宗之所以如此,初衷還是為了改善邊軍的生活條件,以增強其戰鬥力。

可偏偏結果事與願違,這麼做也成了地方軍事集團形成的濫觴。

數年乃至十數年後,邊軍徹底紮根駐地,或小有產業,或開枝散葉,逐漸形成了以軍鎮為中心的軍民合一組織。他們在自給自足的同時,又擺脫了對長安的依賴,只由地方提供軍需,進而導致中央對邊軍的控制力日漸衰弱。實際上,這種軍事組織已經隱隱然有了後來“牙兵”的影子。

府兵制終結之前,邊軍兵員出自全國各地的折衝府,軍資、軍需也全部由中央朝廷調撥、配給。所以,唐朝中央始終能夠有效的控制各鎮邊軍,而軍隊地方化以後,沒有一整套完備的制度加以約束,情況變化也朝著壞的方向發展,以至於出現了邊軍將士“只知有節帥,而不知有天子”的極端現象。

安史之亂以後,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於此前的基礎上統合地方軍人集團,率先設立“牙兵”,使軍隊從根子上徹底地方化,不再接受長安天子的節制與號令。軍人集團內部實行世襲制,父死子繼,又控制著相當程度的生產資料,使之擁有能夠自我持續發展的能力

由此,各藩鎮節度紛紛效仿,設置牙兵。

正是擁有著獨立於長安以外的“牙兵”,節度使才具備了屢屢與中央政府叫板的實力。

藩鎮性質變化,驕兵可逐帥,結盟共抗唐

設置藩鎮,最初是為了屏藩地方,藩鎮首領往往集中事權,以求迅速解決邊患。但是,安史之亂以後,藩鎮的作用和性質開始發生改變,地方軍人集團逐漸成形,他們與長安中央政府之間的利益矛盾變得越發尖銳。

各地藩鎮針對的目標也逐漸由邊地異族武裝轉為中央朝廷。尤其各鎮紛紛設立“牙兵”以後,地方軍事集團隨著時間推移,漸漸“父子相襲,黨親膠固”,已經到了可以左右地方政府的地步,甚至能夠廢立節帥。

如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壯年暴死後,少子田懷諫年幼,軍政大事均掌握在家僮蔣士則手中,引起軍事集團內部諸將不滿,使魏博牙兵數千人發動兵變,另立田興為節帥。

至此,牙兵集團這個軍事怪胎與節帥之間的矛盾日漸明顯。直到唐敬宗以後,兩者的矛盾更加激烈,漸趨白熱化。真正掌握藩鎮命運的權力,開始從節帥手中轉移到牙兵集團。

所以,在這個階段裡,與長安相抗衡的矛盾主體也由節帥轉變為整個牙兵集團。所謂節帥,也幾乎成了擺設一般的權力代言人,失去了對牙兵的控制。換言之,牙兵集團一日不除,割據便一日不休。

一旦節帥不能與牙兵集團的利益相契合,牙兵諸軍將們就會群起而攻之。

唐穆宗長慶元年,張弘靖為盧龍節度使。張弘靖到任後,與牙兵集團產生矛盾, 牙兵諸將們不滿於他的政策,於是將其廢黜並囚禁,另行推舉朱克榮為節帥。

同時,赴任承德的田弘正為牙將王庭湊所殺,魏博節帥田步也因不願恢復“河朔舊事”與長安相抗衡,致使牙兵集團發動叛亂,將其逼殺。

至此,依託於長安的河朔節帥或被殺或被囚禁,河朔三鎮先後復叛。而攪亂三鎮的幕後勢力就是怪胎一般的牙兵集團。

從此以後,唐朝徹底放棄征討河朔三鎮,只能任其發展。牙兵集團直到唐亡,在藩鎮內部始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成為節帥打擊的對象。

唐哀帝天佑二年,魏博節度使羅紹威便藉助朱溫的勢力,將魏博牙兵盡數屠滅,稱雄一個多世紀的魏博徹底從強藩淪為弱藩,再無法恢復昔日“長安天子,魏博牙兵”的盛況。

今天的我們在討論唐朝節度使制度時,總將它歸結於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這也是唐朝統治者無奈的選擇。均田制崩潰以後,依託它的府兵制難以為繼,為了應對此起彼伏的邊患,唐朝迫切需要一種新制度來滿足作戰需求。

節度使制度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摸著石頭過河的產物,誠然它在開元天寶時期大放異彩,為大唐盛世提供了軍事保障,但同時也因為存在著致命缺陷,將唐朝拖進了覆滅的深淵。


五酒煮史


一 節度使的起源

1、邊疆形式的改變

在唐太宗時期,對外採取的是你敢惹我,我就打死你,你不惹我,我找藉口也要打死的你的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進攻戰略方針,破東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諸部,在他們的土地上設立都督府; 隨後,又敗西突厥,滅高昌,於其地建立州縣治理,從而奠定了唐朝遼闊廣大的疆域。但是,沒有哪個皇帝嫌自己的土地大,於是在顯慶年間又平西突厥賀魯,設立二都護府統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東的地區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縣一百一十。隨後,伐百濟,平高麗,達到了顛峰狀態。

但是,從高宗儀鳳年間開始,唐朝的戰略變成了要守住老祖宗打下的這一畝三分地,從“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天子又銳志武事,遂弱西北蕃”變成了

“邊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待其自至,然後擊之”,但是,沒有最完美的防守,唐朝邊境依然受外族的不斷侵擾,只能“且令大將鎮撫,蓄養將士”,後來,這些大將開始集軍政財大權於一身的節度使。

2、均田制的崩潰

從高宗開始,均田制逐漸被破壞,流民、逃戶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玄宗時期以下三種試圖解決:

一是重申均田法令,嚴禁流徒;(簡單說就是我有法可依,你不要亂跑)

二是檢括客戶,聽其所在落籍;(簡單電視後就是看你像哪的人就把你的戶籍落在哪)

三是招募流民客戶充軍。(簡單說就是你實在吃不上飯,就去當兵打仗吧)

在這三種辦法中,前兩種都基本失敗了,第三種方法雖能誘得“通逃者”“爭出應募”,暫時解決了社會矛盾,卻讓這批人漸漸成為僱傭兵。於是,唐兵制從府兵的徵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二、節度使的權利

根據《新唐書·百官志四》記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這段記載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節度使權利很大,掌握著下邊人的生殺大權。而且排場很大。

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

(一)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龜茲城(新疆維爾自治區庫車縣)。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統兵二萬四千。

(二)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遊牧在北方的突騎施和堅昆。治所在北庭都護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屯伊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西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二州境上,統兵二萬。以上兩鎮內外相連,專對西域天山南北兩路的諸國。

(三)河西節度使--職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兩國間的交通。治所在涼州(甘肅武威縣)。統兵七萬三千。

以上一鎮兼顧西方和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

(四)朔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靈州(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統兵六萬四千七百。

(五)河東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統兵五萬五千。以上兩鎮互相應援,專對突厥。

(六)范陽節度使--職務是壓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統兵九萬一千四百。

(七)平盧節度使--職務是招撫室韋、靺鞨(音末合 mòhé)。治所在營州(遼寧錦州市西)。統兵三萬七千五百。

以上兩鎮專對東北諸部,主要是對奚、契丹。

(八)隴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樂都縣)。統兵七萬五千。

(九)劍南節度使--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統兵三萬九百。(以上兩鎮專對吐蕃)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七五六年--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經略使為節度使)--職務是綏靖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廣州(廣東廣州市)。統兵一萬五千四百。

而且,這節度使有時候一個人還不止節制一個鎮,比如後來發動叛亂,差點滅了唐朝的安祿山,安祿山除任范陽長史充任范陽節度使外,還兼任河北採訪使、河北道採訪處置使等。能守邊的將士,一般都是特別能打的,戰鬥力都是一流的,當你兜裡有糧,手裡有槍,而且這槍還特別好使的時候,你就覺得皇帝輪流坐,這話很有道理。

 

 

 

 

 

 

 

 

 





有趣的歷史牛


我們總是認為節度使之所以能夠威脅唐王朝的統治是因為手裡有軍隊,我們也總以為古代將軍造反很容易,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唐朝的節度使權力遠大於一般的將軍,他們除了對軍隊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以外,還掌握了地區的行政權和財政大權,同時還兼有監察權,權力如此集中,節度使又如何能不威脅唐王朝的中央統治呢?那麼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呢,今天小祁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節度使的那些事兒!

(安祿山影視形象)

節度使誕生的背景

唐太宗時期,對於遊牧民族採用的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因為唐太宗手下不僅有能征慣戰的將軍,也有極其精銳的騎兵,由此這一時期對於遊牧民族常常都是取得勝利。

但是隨著唐太宗去世,唐高宗即位後,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到了高宗末期和武則天時期,內部矛盾重重,優秀的將領不再有,精銳的騎兵也不再有,這個時候唐王朝的重心更多是放在內部,因此這時期開始對遊牧民族採取防禦措施。

(唐玄宗天寶年間地圖)

又因為遊牧民族的特點是來如疾風暴雨,去又似風馳電掣。在這種情況下唐王朝如果仍然採取由中央禁軍前去對抗的話,等到禁軍開到前線,敵人早已是無影無蹤。因此在邊境建立起一支指揮靈活、反應快速的邊防軍隊就成為了唐王朝急需解決的問題。

就這樣,為了防禦吐蕃、突厥、契丹等,唐王朝就逐漸在邊境設立起了多個節度使,負責統轄當地的邊防常備軍隊。

節度使的誕生

節度使的名稱最早誕生於唐睿宗景元元年(公元710年),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11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這是節度使第一次正式成為官職!

節度使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節制調度,實際上“節”是旌節,唐朝的節度使在受任的時候會被賜予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這個東西在古代那可是個好東西啊,擁有它就等於是代天巡牧,就有點類似於咱們通常認為的“尚方寶劍”,在管轄的地區可以說是有生殺予奪之大權!

節度使的兵權

節度使的首要任務就是防禦遊牧民族的入侵,因此首先賦予的必須就是兵權。
(天寶十大節度使)

最開始節度使手下的軍隊都是由政府分配的兵員,但是邊防到底實際需要多少軍隊,政府自己也搞不清楚,因此當分配的兵員不足時,節度使就只能就地自行募兵,但是也正是因為自行募兵給了節度使培養自己軍隊的機會。

因為節度使所募的這些兵大多數都是因為失去土地的農民或者無依無靠的亡命之徒。因為沒有生產工具和土地,他們一旦入伍則就只能終身以當兵為職業,而且父子兄弟都以軍營為家,而節度使又掌握了他們的生殺予奪之權,因此他們對節度使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甚至於到後來只知有節度使,而不知有天子!



(唐玄宗畫像)

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在邊境逐漸形成了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以及嶺南五府經略使(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為節度使)一共十個節度使!

經過多年的發展經營,這些軍隊逐漸淪為了節度使的私人武裝,而安史之亂前安祿山一人兼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手中握有接近20萬大軍,這成為了他們可以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財政大權

在設立節度使掌握大軍之前,邊防多是由一些小鎮(戍)負責。這些邊防單位一般只有幾百人,後勤補給政府還跟得上。但是突然變成了數萬人的大軍,這就超出了當時的補給能力。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後勤補給跟不上,那怎麼能行呢。於是唐朝政府沒辦法,只能將防區內的財政大權交給了節度使。後來又將食鹽的管理權也交給了節度使,你也別看食鹽這個東西不起眼,但是確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食鹽的收入在唐朝甚至可以佔到全國正稅的一半以上,因此掌握鹽稅對於節度使掌握經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唐朝後期藩鎮分佈圖)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防區都會有鹽田,所以節度使會兼任比如營田使(管理屯田)和海運使等,目的都是讓節度使能夠掌握更多的財政權,以便更好的處理邊防軍隊的後勤補給!

行政權和監察權

雖然節度使到此時已經掌握了兵權和財政權,但是說到底他只是防區內的武將首領,文官則由其他人轄制。

原來在當時,防區內除了有節度使以外,還經常會有中央政府派出來的黜陟使(電視劇中我們的狄大人經常擔任的官職)、巡按使、採訪處置使等等,他們的職責就是監察地方官員。到了開元二十一年的時候,各道設置採訪處置使成為定製,負責監察地方州縣官吏和刑獄事宜,同時還有便宜行事之大權。
(電視劇中經常出任黜陟使的狄大人)

在這種情況下,以採訪使為首的地方官如果與節度使存在矛盾的話,在節度使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很有可能對其掣肘。

因此為了避免地方官對節度使造成影響,於是唐玄宗下令採訪處置使也由節度使兼任。這樣,節度使就又掌握了行政權和監察權,真正掌握了防區內的所有權力。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軍事任務,唐朝政府不得不先後將防區的兵權、財政權、行政權和監察權交出,而且最終集於一人之手。節度使掌握著數萬甚至數十萬驍勇善戰的且忠於自己的邊防軍隊,有著獨立的經濟權,管理著防區內的所有官吏,權力高度集中而且不受約束,他們已經成為了防區內的“土皇帝”,這樣的節度使又怎麼能不威脅到唐朝中央政權的統治呢?


小祁說歷史


“藩鎮強唐弱,藩鎮弱唐亡”這句話來概括盛唐最好不過,終唐一朝,也都是隨著藩鎮的強弱而興衰。

唐朝開始並不是很想要這種“節度使”之所以最後施行了這種藩鎮模式都是“沒錢”鬧得,他明白這樣對於中央集權統治有許多的威脅,所以一開始施行的是世襲的兵農一體制度

給老百姓分地調動積極性,到了戰時的時候老百姓就需要自帶兵器自帶乾糧去戰鬥

雖然這樣的模式極大的減輕了中央負擔,不需要那麼多的軍費開支,但因為是世襲,所以兵員質量一直都是“穩步下滑”狀態

但是因為封建王朝的弊端,在唐中期時因為土地兼併的嚴重化,“世襲兵”大量流失,這時候的唐朝開始了“募兵制”雖然這樣的兵員質量較高,戰鬥力較強,但唐朝的財政不允許這樣

於是藩鎮模式應運而生,給地方一定的權利讓他們管理自己地方上的軍隊,這就是唐朝的節度使制度

這些節度使的戰鬥力也都相當的強悍,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高仙芝遠征小勃律,安祿山徵契丹這些戰爭唐朝都沒有動用中央軍,只使用了地方上的邊防軍就穩定了局面

同時因為內地的居民不需要服從兵役,影響經濟生產,這才有了開元盛世

在平時,這些節度使都是相互制衡的,誰也不會去動皇帝,都是自己安居一方,但到了唐玄宗時,過於縱容節度使,導致了節度使尾大不掉,中央勢弱,藩鎮勢強

在這段時間中,藩鎮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加強,安祿山史思明起兵時就已經有了二十餘萬的叛軍,而那時候的皇帝又是軟弱皇帝,亂兵一起就腳底抹油

但對於威脅中央統治方面來說有點嚴重了,因為除了安祿山與朱溫這二人外,其他人對於皇帝這個位子並不在乎,他們自己內部其實也亂的不行

唐朝的藩鎮就相當於是一個半獨立的王國,只是沒有名義上的稱呼,內部的節度使需要管理地方,管理的好還不錯,但一旦管理的不好,手下的人就反了

同時,這天下不只有一個節度使,唐朝的皇帝只需要“合連縱橫”就可以很好的扼殺威脅,但可惜後來的唐朝皇帝都被宦官亂政,在節度使的面前失去了“中央”的威嚴性

也就只能無為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