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說你孩子“沒教養”,是對你的諷刺,家長別不當回事

沒禮貌的孩子也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那些惡作劇把電梯樓層全部按亮的孩子、那些在醫院隨地吐痰的孩子、那些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的孩子。

案例分析

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裡面是說家長平時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教育小男孩兒,讓小男孩兒養成了沾染了一身散漫的風氣。這個小男孩兒在小區裡踢球,故意把足球踢到了鄰居的玻璃上,把鄰居的玻璃打碎了。

於是這位鄰居邊走出來對小男孩兒進行了一頓謾罵。在這個新聞的背後,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論,一種是說小男孩兒還小,不懂事,不應該對孩子進行辱罵。

另一種則是小男孩兒雖然還小,但是他已經具備了相關的認知能力,這樣做是一種缺乏教養的行為。

看似對孩子說沒教養是孩子的錯誤,但是透過現象我們去看到本質,我們會發現它不僅是在說孩子沒有教養,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缺乏教養。

那麼教養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本文,揭開教養的神秘面紗。

一、 什麼是教養?

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教養也可以說是一種綜合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思想狀況和道德品質。

曾經朋友跟我講過一個故事:他們公司最近來了一個實習生,實習生是一所名牌大學畢業的,而且業務能力很強,還在國外留過學。實習生平時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在生活上也團結同事。

在一天早晨上班的時候,一位保潔的阿姨。在拖地的時候不小心將汙水到了那位實習生的衣服上。實習生對此並沒有對保潔阿姨任何的蔑視,保潔阿姨對實習生說:“誒呦,真對不起。阿姨弄髒了你的衣服。”

這位實習生說:“沒事的,阿姨竟然在一家公司上班,我們就是一家人,即使弄髒了我的衣服我也不會在意的。”

過了幾天這位實習生被公司的人事部通知轉正,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業績突出,更因為他的道德品質好、思想水平高。

二、 一個孩子的教養應該如何培養?

1.做道德的榜樣,感召教育孩子

在孩子小時候,家長通常是孩子的學習、模仿對象。倘若我們對對待人與事物非常的有禮貌,那麼孩子會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得到相應的提升。通常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會學著去怎麼做。

那麼我就在想,倘若我們都可以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我們的孩子也會更加的有教養。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教養的培養也是如此,需要家庭,學校教育的共同培養,更需要家長們長期的去培養。

2.你的素養,也同樣決定孩子的教養

家長的行為會對孩子的素質形成產生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縮影。家長的素質同樣是孩子素質形成的重要影響條件。

如果我們在家裡教育不好孩子,孩子沒有良好的教養,那麼等孩子到了社會上,便會吃大虧,社會便會給我們的孩子進行教育。在公眾場合中,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不允許大聲喧譁,要主動給老人讓座,讓孩子的教養得到提升。

3.教養,是孩子成長的助推劑

要想成為有教養的人,就應該多看做學多做;隨著當今社會發展,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一個有修養,有作為的人往往會被更多人所肯定、讚揚。

一個從小就開始學習教養,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會更容易與他人相處,更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良好的教養往往是一個家庭所提供的,作為家長,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讓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實踐。

例如,在公交車上的時候,讓孩子主動為老人與孕婦讓座。在小區單元樓裡碰到電梯人較多的時候主動走樓梯……

總結

作為家長,不要總是忽略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學會接受面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自身不良習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行為往往可以折射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這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舉出一些有教養的人的例子。例如雷鋒、白芳禮等,這些有教養的人雖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地定格在這個世界上。

讓孩子看到榜樣的力量,讓這種有教養、有作為、有力量的精神走到孩子的內心深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有修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