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瘋瘋癲癲,也沒見他練武,為什麼功夫那麼高?

寇扣123


我是皮哥,我來回答。

其實這很好理解,周伯通痴痴傻傻,瘋瘋癲癲,無慾無求,反倒可以練就一身高強的武功。武林江湖中的大俠們練武功其實和我們現在的人做事情是一樣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帶有極強的功利性,為了某種目的去做的,比如大多數人練武功要 不就是報仇雪恨,或者是為了揚名立萬,或者是為了稱霸天下,所謂欲速則不達,功利性越強也就導致越難成功。

周伯通學武功完全是為了喜好,興趣所致而已,不為了金錢,不為權力,只是興趣而已。這樣一來,反倒導致他內心十分單純,只是為了鑽研武學而且努力。我們可以看到《天龍八部》的少林寺的玄澄大師身懷十三項少林絕技,堪稱少林寺上百年以來最具武學天賦的人,這也就正好因為他是少林僧人,無慾無求,再加上本上天資聰慧,學得很快。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周伯通的天資很高,他雖然瘋瘋癲癲,但是他不是傻子,更不是瘋子,他武學天賦極高,自創的左右互搏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十分高深的武學精神。還有一點就是周伯通對武學的痴迷簡直到了入魔的境界,為了一部《九陰真經》,甘願在桃花島待那麼多年,學武功孜孜不倦,不恥下問,也喜歡和別人交流武學,自己的武功從來不吝嗇傳給別人。


西安市精神病院院長


老頑童周伯通是王重陽的師弟,全真七子的師叔,在全真教輩分奇高,很多全真弟子都叫他師叔祖甚至太師叔祖。他平日裡瘋瘋癲癲,行事顛三倒四,不僅和郭靖結拜為兄弟,還收了耶律齊為徒弟,但是他的武功非常之高,在第三次華山論劍居五絕之首。他為什麼能練成那麼高的武功呢?我認為有以下四點原因:

首先,周伯通前期的武功都是王重陽教的

周伯通名義上是王重陽的師弟,實際上可以算是王重陽的徒弟,周伯通前期的武功都是王重陽教的,兩個人是亦師亦友的關係。王重陽是全真祖師,全真教所有的武功都是他自創的,並沒有師傅,所以周伯通雖然是師弟,但是武功都是王重陽所教。而之所以是師弟不是徒弟,是因為周伯通是王重陽修建重陽功的金主,而且強烈要求要和王重陽結拜,王重陽看他雖然人瘋瘋癲癲非常不靠譜,但是人品還算不賴,無奈之下同意了結拜之事,也有多加管教之意。

而且別看周伯通瘋瘋癲癲不通事務,武學天賦卻極高,在王重陽這等名師的調教之下居然武功進步很快,雖然達不到重陽真人的境界,但是比起全真七子來也不逞多讓,甚至更高。所以,雖然周伯通破了童子之身練不成先天功這樣的絕世神功,但是他的武功很高,僅次於五絕,這還是在沒練《九陰真經》的情況下,黃藥師都拿他沒有辦法,只能智取。

其次,周伯通在桃花島被困十五年,百花谷修身養性十六年,有的是時間鑽研武功

周伯通奉王重陽臨終遺命準備找個穩妥之處將《九陰真經》藏起來,不料中途遇到黃藥師夫婦,黃藥師知道周伯通身上有《九陰真經》後用計將真經騙走。周伯通前來桃花島討要《九陰真經》卻被黃藥師困在桃花島十五年,黃藥師拿他沒有辦法,只能用桃花陣困住他不能出島。這十五年間周伯通窮極無聊自創了空明拳和雙手互搏之術,每天自己和自己打架,也練成了一身高明的武功。

前面說了周伯通的天賦極高,而且出身天下第一玄門正宗全真派,所以才能自創空明拳這樣蘊含道家真理的武功,不然如果一個傻子就算再困二十年也沒用。在《神鵰》中,周伯通還在百花谷修身養性十六年,百花穀風景如畫、世外桃源,比桃花島山洞強百倍,他每日練功不輟,境界更上一層樓。再加上他是一個武痴,天下武功被他研究個遍,連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都想要學一學,所以他的武功很高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周伯通陰差陽錯之下修煉了天下第一武功寶典《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是天下第一寶典,集道家武功大成者,王重陽雖然明令禁止全真門下不準修煉,但是周伯通陰差陽錯之下卻將《九陰真經》修煉成功。別看周伯通瘋瘋癲癲,但是非常尊重他的師兄王重陽,王重陽臨終遺命不準全真弟子修煉《九陰真經》,周伯通也是遵守遺命的,他把《九陰真經》練成完全是無心之失,絕對不是故意的。

周伯通雖然被黃藥師騙走半部《九陰真經》,但是他手裡還是有半部的,而且這半部還是上半部內功篇。他在桃花島被困十五年都沒有偷練《九陰真經》說明他是真的遵守王重陽遺命的,他只是想要戲弄傻小子郭靖才會背誦《九陰真經》經文的。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在日日背誦後,《九陰真經》居然自行融會貫通,想不學會都不行了。至此他的武功登頂武林,和五絕並駕齊驅。

第四,周伯通心地純淨,天真無私,練成雙手互搏,使其武功威力劇增

周伯通除了空明拳和《九陰真經》功夫爐火純青,還有一項極少數人才能練成的絕技,那就是雙手互搏。這雙手互搏講究的是分心二用,能用雙手分使不同武功對敵,雖然不能真的達到雙倍效果,也是江湖中少見的絕技了。只有心思純淨、心無雜念、天真無私的人才能練成,天賦奇高且聰明智慧之人反而練不成。所以像黃蓉、楊過甚至王重陽這樣的聰明絕頂的人是打死也練不會的。縱觀金庸全書只有周伯通,郭靖和小龍女三人練成而已。

綜上所述,周伯通雖然瘋瘋癲癲又武功那麼高是因為他本身武學天賦就很好,而且得遇名師王重陽,還自創了空明拳和左右雙手互搏絕技,更精通天下第一寶典《九陰真經》。而且周伯通的瘋瘋癲癲和歐陽鋒的瘋瘋癲癲不同,歐陽鋒是逆練武功練壞了腦子,屬於神志不清。周伯通則是心中無慾無求,乾乾淨淨,很有些大智若愚的意思。


流浪歌手黃老邪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周伯通之所以讓人感覺沒怎麼下功夫,輕鬆愉快的就把武功練得很高,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周伯通得到了王重陽的真傳。

這件事不但全真教內部人員心中清楚,連江湖上許多大咖也知道。

柯鎮惡、朱聰等遜謝道:“對方使用鬼蜮伎倆,又何足道?”馬鈺嘆道:“周師叔得先師親傳,武功勝我們十倍,終因恃強好勝,至今十餘年來不明下落。咱們須當以此為鑑,小心戒懼。”…… 郭靖一直在旁聽兩人談論,這時插口道:“是,馬道長說過他們有個師叔,但沒有提到這位前輩道長的名號。”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全真教的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陽親自傳授的。

王重陽的武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期間是公認的天下第一,他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能耐傳給周伯通,那麼,周伯通的武功自然就會得到很大提高。只是,周伯通有些貪玩,王重陽在世的時候,傳授給他的武功還沒能全部消化掉,才導致他未能跨進超一流高手行列。

至於為什麼王重陽不選擇把武功全部傳授給七個徒弟,而是傳給這個師弟,不得而知。也許是因為他認為七個徒弟資質不夠,也許是為了讓他們專心傳道。細究的話,應該是第一個原因,要麼,他為什麼又給七個徒弟專門研發一套“天罡北斗陣”呢?這個既麻煩,實際操作起來又有很多bug。

2、周伯通的武學天賦極高。

天賦這個東西就是與生俱來的,不可強求。古今中外的那些大牛,都是生出來的,絕不是靠三更燈火五更雞練出來的,比如李白、達芬奇,圖靈等。至於科比所說的“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其實是個陷阱。王重陽親口說過,周伯通的武學天賦極高,事實也證明,周伯通在這方面確實異於常人。

在“雙鵰”中,能夠自己研發武功的有這麼幾個: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楊過和周伯通。(南帝北丐雖然厲害,但他們的武功都是代代傳下來的)。

在這幾個人中,王重陽當然厲害,先天功橫掃天下。黃藥師的成果更像是炫技用的,比如彈指神通,其實就是需要深厚的內力支撐;歐陽鋒的靈蛇拳法就是針對降龍十八掌研發的,有參照物;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也需要能自如的把握情緒的限制。而周伯通的研發成果“左右互搏”才是真正的思維上的創新,思想上的解放。說白了就是倆打一個,而且隨著本體武功的提高而提高,這太恐怖了。所以他從山洞裡出來後,一用“左右互搏”,黃藥師,裘千仞立刻都遭不住。其實他本身的武功和這兩人也就是毫釐之差。這就是天賦,天才。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周伯通不但武學天賦高,而且又特別喜歡這個,這就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就像相聲界的老郭,本身就有這種天資,還就愛這一口,還肯下功夫,他不火,天理難容。

周伯通也一樣,除了吃飯、睡覺、打豆豆以外就是喜歡練武,而且他練得很快樂,因為他不帶任何功利性,純粹就是喜歡。不像那個老毒物,為了習得《九陰真經》,成為天下第一,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最後連得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歐陽鋒雖然也是武痴,但他的境界還真是差了周伯通好幾層,人家練得是快樂武術,這才符合這項運動的規律啊!



這三個因素綜合在一起,造就了周伯通這樣一個奇特的人物。


田獲三狐


周伯通瘋瘋癲癲是真,他沒有練武是假,他不但練武,而且是個武痴,就是與瑛姑談戀愛,也是為劉瑛姑指點點穴,不然,怎麼也挖不了一燈大師的牆角。

周伯通的武功之所以那麼高,他應該 感謝兩個人,一是王重陽。王重陽是周伯通的師兄,他不但指點了周伯通的武學基礎,還交給了周伯通一本書,那就是總結了武學至全至高的秘笈《九陰真經》,雖然王重陽是讓周伯通找地方藏起來,可是周伯通卻在桃花島被困,沒地方藏,於是他就自己看了,並且倒背如流。雖然他終身沒有練習九陰真經上所記的武功,但其中的武功心法卻是被周伯通無意間就吸收了,這也是周伯通內功強大的一個原因。

周伯通應該感謝的另一個人是黃老邪,黃老邪騙了周伯通的九陰真經下半部,為了得到上半部,就把周伯通困在桃花島,言明如果周伯通自己闖不出去,就要把九陰真經上半部給黃老邪。

周伯通為了保住九陰真經,在桃花島被困十五年,這十五年裡,他整日在山洞裡捉摸怎樣提高武功,好闖出桃花島,也是在那15年內,他困居山洞,寂寞之極,除了背會了九陰真經上半卷以外,還自創了空明拳,互搏術,使周伯通的武功大長,並闖出了桃花島。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周伯通武功很高,瘋瘋癲癲,這些都不假,但是要說他不怎麼練武,那就不對了。

實際上,周伯通是個武痴,在他眼中,天下最有意思的事就是練武,為了練武,他可以連老婆都不要,周伯通練武不為名不為利,純粹就是喜歡,如此痴迷而純粹的練武者可以說在整個金庸武俠小說裡面都是獨一份的。

周伯通武學天賦極高,可以說,前期如果不是王重陽有意壓制,周伯通早就成為四絕級別的高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周伯通的武學經歷說起了。


周伯通小時候是沒有學過武功的,不過他有個好大哥,那就是王重陽,王重陽那會兒一心只讀聖賢書,也是不會武功,後來投筆從戎,領軍抗金,逐漸參悟了一套武功。王重陽天縱奇才,用周伯通話說就是天生了不起,他一個人創造了全真內功,全真劍法,先天功等諸多武功,後來更是創建全真教。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教會了周伯通許多武功。周伯通本來是個富家子弟,根本沒吃過苦,但不知為什麼,對學武卻很在行,為了學武,再大苦也吃得,後來更是為了王重陽散盡家財,從此漂泊江湖。

這個王重陽武功沒話說,絕對是百年難遇的武學大宗師,但是呢,王重陽本來是個書生,有一股子書生的迂腐氣息,又一直堅信自己擔負保家衛國使命,在他眼裡武學只是小道,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是他抗金失敗以後無奈的消遣。而周伯通呢,一旦學武就廢寢忘食,沉迷其中,對於其他事情不管不顧。在王重陽看來,周伯通已經落入了下乘,這樣的表現是很危險的,搞不好就要走火入魔,所以王重陽只教周伯通全真派的基礎功法,各種厲害的絕學並不教周伯通。非但如此,他還不停的打擊周伯通練武積極性,說你小子啊,不行的,你沒有家國情懷,沒有濟世救人的菩薩心腸,武功再怎麼練也練不好的。那個周伯通呢,連基本的男女關係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有家國情懷呢,但他練武並不是為了去爭個天下第一,而是純粹就覺得好玩,練武能夠讓他開心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儘管王重陽一直叨叨個不停,周伯通依然沉浸練武,樂此不疲。只不過全真教基本功雖然上乘,進階卻十分緩慢,其他高明的武功王重陽又不肯教,所以周伯通武功跟四絕比還有一定差距,更不要說跟王重陽比了。

周伯通一天到晚的練基本功,時間久了也有些厭倦,他就一直纏著王重陽教他厲害武功,王重陽總是敷衍他。後來華山論劍以後,王重陽自覺大限將至,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有個歐陽鋒,這人武功兇狠霸道,天賦極高,野心勃勃,自己一死怕沒人治得了他,所以王重陽就去找南帝,假借交流武學的名義把自己最得意的先天功傳給南帝,周伯通一直練基本功也無聊,就跟著一塊去了。結果去了以後周伯通就闖禍了,跟南帝的劉貴妃搞上了。南帝雖然十分寵幸劉貴妃,但是對王重陽更加敬重,所以也沒有深究此事。這時候王重陽也有理由了,每當周伯通再纏著他學武,他就說你破了童子身,我這些高明武功你學不了啊,周伯通信以為真,對女人避之唯恐不及。其實是周伯通太單純,他也不想想,如果這是真的,南帝那麼多妃子,他怎麼還能學先天功呢。明顯是王重陽不想教他。

王重陽的理論對不對呢,在王重陽眼裡,他不教周伯通武功是為了周伯通好,因為他不想師弟到時候走火入魔。而且王重陽一身武功都是自己修行得來,他覺得他之所以可以有這麼高的武功,主要就是因為他有大胸懷。實際上,有大胸懷的人多了,可不見得都有絕世武功。而有絕世武功的人也不見得有大胸懷,就好像九陰真經作者黃裳,開始他純粹就是為了朝廷剿滅造反之人,後來他研究出九陰真經也就為了報私仇而已。金庸武俠裡其他絕世高手,什麼石破天啦,東方不敗啦,掃地僧啦,也不見得哪個有什麼大胸懷。所以王重陽那套理論是不對的,他如果早早把自己的武功全都傳授給周伯通,周伯通估計早就超過其他四絕了。


正因為周伯通沒有學到王重陽最高深的武功,他才會被黃藥師坑,坑了以後他越想越氣,忍不住找黃藥師打架,結果可想而知,他是打不過黃藥師的,被迫待在桃花島十五年。

開始的時候,周伯通是很苦悶的,因為他天真爛漫,天生喜歡熱鬧,練武吧,自己以前的武功都練得滾瓜爛熟了,自己手裡雖然有半部九陰真經,但是王重陽死前留下遺訓不準修煉,他也只能看看,不敢修煉。但是時間待久了,也許是讀九陰真經讀出了心得,也許是他本身天賦奇高,他居然可以自創武功了,而且不只創造了一門武功,他創造了空明拳和左右互搏術,都是十分高明的武功。

這裡面空明拳固然高明,但跟許多蓋世絕學比起來,也沒有特別的地方。左右互搏術就不一樣了,它可以兩手同時使用兩種不同武功,還可以自己跟自己打架。自從周伯通有了左右互搏術,他就一點都不寂寞了,沒事了就自己跟自己幹一架,左手打右手,就這樣打著打著,他的武功越來越高。十五年的山洞獨居生活,對一般人來說簡直生不如死,但對於周伯通來說,那真的如魚得水,好不快活。正是這十五年心無旁騖的修煉,讓周伯通有了趕超其他四絕的基礎。

當然,周伯通真正有實力碾壓其他四絕,還是在認識郭靖以後。周伯通是除了武功,生活上瘋瘋傻傻,郭靖則是腦子反應遲鈍,是個實打實的傻小子。所謂大傻見二傻,對看笑哈哈,兩人居然成了結拜兄弟。後來郭靖救了周伯通一命,周伯通十分感激,就把九陰真經傳給了郭靖,本來九陰真經周伯通都看了十幾年了十分熟稔,傳功的同時,自己不知不覺也學會了。這一下子,周伯通精通全真教基礎內功,左右互搏,空明拳,還有九陰真經上的各種神奇武功。更關鍵的左右互搏還有化一為二的神奇效果,更能增加實戰能力,周伯通一下子就成為天下第一高手。這說明天賦是蓋不住的,王重陽那套理論,根本站不住腳。

在神鵰裡面,周伯通早都七八十歲了,武功已經進入化境,無時無刻不在修行,即便不用刻意的去練功,境界也在穩步提高。而在這之前的幾十年,周伯通一直都在勤學苦練,特別是桃花島上那十五年下的苦功,起碼能頂別人三十年。最後在華山之巔,儘管沒有比武較量,大家卻一致推崇周伯通是新五絕之首。

周伯通雖然無心爭奪什麼天下第一,但他確實做到了,他的經歷也應徵了那句話: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有看似不經意背後可能都有著遠超常人的天賦和努力。


一覽眾河小


第一,周伯通所謂的瘋瘋癲癲,只不過是他心性如同小孩子,並不代表他是弱智,恰恰相反,周伯通悟性極高;第二,周伯通嗜武如命,把練武看作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他是練武最勤奮的人,所以才能練成這麼傑出的武功;第三,周伯通獲益最大的就是把《九陰真經》全部記誦下來了,成為他的武功不斷進步的源源動力;第四,周伯通是最喜歡實戰的人,也是實戰經歷最豐富的的人,他的武功這麼傑出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周伯通名義上是王重陽的師弟,實際上可以算是王重陽的徒弟,周伯通前期的武功都是王重陽教的,兩個人是亦師亦友的關係。王重陽是全真祖師,全真教所有的武功都是他自創的,並沒有師傅,所以周伯通雖然是師弟,但是武功都是王重陽所教。而之所以是師弟不是徒弟,是因為周伯通是王重陽修建重陽功的金主,而且強烈要求要和王重陽結拜,王重陽看他雖然人瘋瘋癲癲非常不靠譜,但是人品還算不賴,無奈之下同意了結拜之事,也有多加管教之意。

郭靖在江南七怪的悉心教導之下,勤學苦練的十年,仍然是不得要領,讓江南七怪氣憤不已。自從全真教馬鈺道長教了郭靖內功之後,他無論學什麼武功,頭腦的領悟能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都要比之前要強上十倍不止。後來洪七公教他降龍十八掌之時,也因為他有一定的內功根基,在一月之內便練會了十五掌,武功大進,連江南七怪都不是其對手了。

周伯通是個武痴,他不僅把所有生活瑣事都拋之腦後,連娶妻生子這樣最基本的社會角色都不願意扮演,在大理皇宮,和瑛姑相識是因為練劍,產生肌膚之親是因為教她點穴功夫,我猜想,可能他遠遁江湖避之不見,也是害怕長相廝守兒女情長會耽誤他追求武功的最高境界吧

周伯通痴痴傻傻,瘋瘋癲癲,無慾無求,反倒可以練就一身高強的武功。武林江湖中的大俠們練武功其實和我們現在的人做事情是一樣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帶有極強的功利性,為了某種目的去做的,比如大多數人練武功要 不就是報仇雪恨,或者是為了揚名立萬,或者是為了稱霸天下,所謂欲速則不達,功利性越強也就導致越難成功。


客在他鄉


瘋瘋癲癲整日沒正行的老頑童周伯通是雙鵰時期最厲害的高手之一,哪怕楊過創出黯然銷魂掌,金輪練成十層的龍象般若功對上他也未能佔到上風去。那麼老頑童這個喜愛玩鬧的老小孩為何能有如此高的功夫呢?

這裡靈沖霄就談一下個人看法:

  • 老頑童所練的武功厲害

老頑童之所以能稱為神鵰後期公認的天下第一,與其所練的武功也有很大的關係。老頑童一身武功的根基在全真武功,全真武功中除王重陽的先天功外,老頑童都有習練。很多人認為全真七子七人合力還要佈陣才能跟黃藥師打成平手,全真武功也不過如此。但全真武功實際上是非常了得的,郭靖不過在馬鈺指點了一些內功心法,就能迅速上手降龍十八掌,要知道倚天時期丐幫幫主史火龍只練了其中十二掌還練了個走火入魔,手臂殘疾的下場。而且黑風雙煞偷回桃花島見到黃藥師與老頑童爭鬥時,也後怕不已,均想師父(黃藥師)的武功固然出神入化,那全真高手(老頑童)的武功也厲害到他們做夢也想象不到的地步了。黑風雙煞縱橫江湖十數年,掀起無數腥風血雨,無人敢惹的他們都覺得老頑童武功高的不可思議,可想而知老頑童所練的全真武功真實威力有多強。

九陰真經就更不用說了。這部武功秘籍是當之無愧的雙鵰時期最強的武功秘籍。王重陽用其中武功來破林朝英的玉女心經;武功盡失的洪七公和一燈大師修煉了總綱極短的時間就恢復原來的武功;郭靖、楊過兩位主角之所以能成為絕頂高手,也從中獲益良多;更有甚者西毒歐陽鋒練錯了其中武功都能大殺四方,無人能敵。

全真武功和九陰真經均是上乘武功,老頑童能成為絕頂高手也是全真、九陰兩種體系的上乘武功所打下的良好基礎。

  • 老頑童武學天賦奇高

如果習武者天賦不好的話,就算所修的是上乘武功,那也成就有限。如郭芙、武敦儒、武修文師兄妹三人,父母師長都是當世高手,所習的武功也兼顧東邪北丐南帝三絕的絕技,他們的起點不可謂不高,但成就撐死也就是二三流的水準。不過老頑童的武學天賦之高在雙鵰時期是名列前茅的。他不但將全真武功修煉到黑風雙煞做夢也想象不到的程度,更是自創了空明拳和雙手互搏的絕技。

空明拳讓洪七公都嘖嘖稱奇,謂之為天下至柔的絕學,與降龍十八掌堪堪相反。老頑童以此拳法會過練成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和創出黯然銷魂掌的楊過,讓神鵰的主角反派均出手無功。雙手互搏更是別開生面的絕技,能使人雙手各施不同的武功分身合擊,招式上的威力強上一倍。郭靖以此會戰過金輪以及蒙古三傑的聯手合擊,小龍女在雙手互搏的基礎上用玉女素心劍殺的金輪血濺當場。

  • 老頑童心性過人,無名利之念

老頑童雖是練武成癮的武痴,但他練武習武也只是享受其中的過程,與人爭鬥也只是為了好玩,而非好勇鬥狠或者訴求名利。因為他不刻意去爭鬥,所以才能成就如此一身武功。也因為他毫無名利之念,所以神鵰終章時眾人推舉新五絕時,才以他為首。

  • 黃藥師的無心插柳之助

老頑童武功能飛速進步,與黃藥師的無心之舉有關。老頑童在黃藥師夫人的靈前大放厥詞,惹惱了黃藥師,黃藥師將他打的重傷後,困在一座山洞中,並要搶奪他的九陰真經上冊經文。老頑童在山洞中跟他耗了十六年之久。對老頑童來說,被黃老邪關了十六年,堵在洞裡天天捱揍固然稱不上好事。但黃藥師此舉也對他大有好處。首先桃花島有奇門陣法護持,為老頑童擋下了不知多少針對九陰真經的巧取豪奪,為他提供了絕佳的隱居練功的場所。其次有黃藥師這樣夠份量的強勁對手充當磨刀石來磨礪自身武功,老頑童焉能不飛速進步?

  • 忘記九陰真經的過程使老頑童徹底超越四絕

黃藥師放老頑童出桃花島之時,老頑童的武功就已經是舉世無雙了。但其實他當時也只是憑藉著雙手互搏的分身合擊之術在招式上大佔便宜才能勝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一籌,老頑童的真實實力比四絕其實是實有不及的。靈沖霄個人認為老頑童的真實實力徹底超越四絕是在他忘記九陰真經後。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時,張無忌將張三丰所施展的劍招徹底忘掉的時候也就得了太極劍意,學會了太極劍法。老頑童忘掉九陰真經之舉與張無忌忘掉太極劍招何其相似。張無忌忘掉太極劍招時,有武學大宗師張三丰親自演示,而且張無忌只是初學,印象尚淺。相比之下,老頑童為了教郭靖經中武功,且讓他不起疑心,將九陰真經從頭到尾背得爛熟於心,要想忘記難度何止大了十倍。而忘記九陰真經後,也使得老頑童的武功有了重大突破。神鵰時,老頑童中了金輪的彩雪蛛劇毒後已經半死不活的狀態下,發出的有氣無力的呻吟聲猶讓金輪哈哈狂笑聲也掩蓋不住,足見內力修為勝過對方許多。


我是靈沖霄,擅長金庸武俠和文學名著點評!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老頑童周伯通是金庸先生筆下一個十分出彩的角色,他是中神通王重陽的師弟,武功也是師兄一手親傳,但是他最終武功也達到巔峰,這是王重陽都不曾想象的到的。

周伯通內心善良,性格隨便,更是一個貪玩,任性,不拘常理,甚至是看上去瘋瘋癲癲的人。但是是他的武功實在是厲害,比起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些高手也毫不遜色。

老頑童瘋瘋癲癲,卻能把武功練到如此境界,著實非同小可。

在《射鵰》《神鵰》兩部小說中,金庸先生給全真教武功的定義就是玄門正宗,尤其是全真教內功,簡直有點冥頑化腐朽的神奇效力。

郭靖在江南七怪的悉心教導之下,勤學苦練的十年,仍然是不得要領,讓江南七怪氣憤不已。自從全真教馬鈺道長教了郭靖內功之後,他無論學什麼武功,頭腦的領悟能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都要比之前要強上十倍不止。後來洪七公教他降龍十八掌之時,也因為他有一定的內功根基,在一月之內便練會了十五掌,武功大進,連江南七怪都不是其對手了。

老頑童周伯通資質頭腦都遠勝郭靖百倍,他的武功又是由天下第一的中神通王重陽親自傳授,功力自然不同凡響。而且全真教內功是時間越久進境越快,郭靖修煉兩年就小有成就,周伯通數十年勤修不輟,武功更是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王重陽死後,周伯通攜帶《九陰真經》下部欲尋一隱秘所在藏起來,被黃藥師夫婦用計騙取。後來周伯通得知此事之後,上桃花島找黃藥師理論,卻被打斷了雙腿,囚禁在桃花島十五年。

周伯通被逼發下毒誓,若不是武功能勝得過黃藥師,便不能離開桃花島。在被囚禁的這十五年中,周伯通百無聊賴之下便潛心鑽研武功。他隨身攜帶的《九陰真經》上部是修煉內功的法門,於全真教內功頗有相似之處。雖說要重陽遺命不許全真第子修煉,但是看看也不打緊。十五年間,周伯通不知把這上半部《九陰真經》看了多少遍,竟然心有所悟,自創了以虛御實的“空明拳”。

周伯通曾經憑藉這套“空明拳”和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打的不分勝負,郭靖也曾用“空明拳”令歐陽鋒大吃一驚,足見這“空明拳”威力之強大。

周伯通貪玩好動,在桃花島無聊之時自己左手跟右手打架,因此而創出了一套更加神奇的“左右互搏術”。小龍女在學會“雙手互搏術”之前遠非金輪法王敵手,學會之後瞬時實力大增,一舉打敗金輪。 老頑童周伯通也曾用這一套奇功追了裘千仞幾萬里路,足見此功的威力。雙手互搏雖然不能讓自己實力翻倍,但也能增加五成以上的功力。試問天下有誰能打得過一個半的老頑童?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只有真心的喜歡,才能有更多的激情,而不至於感到厭倦。

歐陽鋒習武是為了爭天下第一,郭靖習武是為了報仇雪恨,張無忌習武是為了驅逐寒毒,保命救人,唯有周伯通習武不為名,不為利,更不為報仇。

周伯通對於武學,那真是痴迷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曾經對郭靖說過,人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卻不能不練武。他一見到神奇的武功,非得學到手不可。即便不能學,也得看個明白。這就如同喜歡看書的人看到一本好書,若是不能一睹為快,那真是吃不下睡不著,揪心揪肺的。

他見到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神奇無比,軟磨硬泡,非得纏著楊過教他,甚至跪下磕頭,也定要楊過使出來讓他看個究竟。他見到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威力強大,哪幾還管他是不是敵人,他直接開口要金輪把龍象功傳給他再行自殺。

老頑童正是把練武當成了他的最大愛好,甚至是畢生的理想,他對武功的態度,是任何一個人都比不了的。

老頑童周伯通看似瘋瘋癲癲,說話做事像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就連郭靖都罵他是個瘋老頭。其實,周伯通只是語言和行為方面比較幼稚,人卻是不笨的,甚至可以說是聰明絕頂。

楊過為了讓瑛姑原諒慈恩大師,前往百花谷去請老頑童周伯通前來與瑛姑相見。楊過還沒說見誰,老頑童便有所察覺,直接說生平誰都可見,唯獨一燈和瑛姑不見。可見他思維之靈活,見機之快捷。

金庸武俠中有一個設定,若想修煉上乘武功,必須得勘破名利世俗。若是心有至礙,便到不了最高境界。而老頑童天真爛漫,一生瀟灑,心頭沒有一絲牽掛,於名利,仇恨,感情,全都不放在心上。

他原諒裘千仞的殺子之仇,對於一燈和瑛姑之間的糾葛也最終化解。最後一次華山論劍,他更是毫不在意能不能入選五絕,連黃藥師和一燈大師都對他佩服不已。

所以,正是在於他天資聰穎,所修煉的也是玄門正宗的道家武功,又在桃花島閉關修煉十五年,極大的提高了自身實力。更是因為他勘破了名利世俗,境界極高,又是真心的熱愛武學,所以,他才能把武學修為修煉到極高的境界,最終成為天下五絕之首,被稱為是中頑童周伯通!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443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射鵰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是一個另類。他明明是全真教弟子,卻不靜心修道,反而貪圖享樂。做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讓人忍俊不禁。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武功的確是一流水準。甚至在射鵰後期,其實力,儼然成為了五絕之首。很多人不理解,周伯通看起來瘋瘋癲癲的,為何他的功夫會那麼高呢?

其實,是大家對他的外表有所誤解。他看起來瘋癲,不過是性格使然。熟悉金庸的朋友都知道,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一個人武功修為的高低,是與他的心境有關的。若是心境,如孩童一般澄澈通透。那麼在練武之時,往往就會心無雜念,物我兩忘。達到最高境界,可以輕鬆突破玄關。

而對於周伯通來說,他就是這種人。他的世界很簡單,沒有那麼多的機關算計。他想要的,就是每日和師兄練武,快活地過完一生罷了。而他看似瘋癲的舉動,不過是他率性的體現。在神鵰後期,黃藥師也曾說過,相比於他,他們都是落了下風的俗人。可見,一個人能夠返璞歸真,是件極為難得的事。在桃花島上,周伯通曾經對郭靖這樣說:

習武練功,滋味無窮。世人愚蠢得緊,有的愛讀書做官,有的愛黃金美玉,更有的愛絕色美女,但這其中的樂趣,又怎及得上習武練功的萬一?

正是二人無意中的對話,說出了真實原因。世人練武,大多都為追名逐利。即便像洪七公、黃藥師這類宗師,練武也有其特殊原因。只有周伯通,他練武純粹是因為好玩,不摻雜任何利益。因此,很多玄關,往往因為他心境清明,能輕鬆度過。王重陽在世的時候,也經常對他的門人弟子說。如果周伯通能修心養性,他日成就不可限量。王重陽所言非虛,他即便沒做到如此。憑藉天資和興趣,他的後期實力,仍然是位列天下五絕行列。

而且,人們總是注意他的外表,反而容易忽略他的悟性。在東海桃花島上,他自創出“空明拳”和“雙手互搏術”這兩門功法。不靠外人幫助,自己就參透了《九陰真經》。而相比之下,郭靖就相差甚遠。同樣是修煉《九陰真經》,即便在周伯通的講解下,他仍然是進度緩慢。而周伯通看起來,就彷彿瞭然於胸。除了全真教武功的根基外,一個人的悟性,也是決定他武功成就的根本原因。

其實,在重陽真人仙逝以前,周伯通的武功,還不到一流水準。原因是他雖然對練武有興趣,但終究是小孩子心性。不勤加練習,總是虛有其表。對付瑛姑這種水準的人,自然是輕鬆。但是面對歐陽鋒這種高手,他就相差甚遠了。而他真正集武功大成的開始,恰恰是被黃藥師,軟禁在桃花島上的那些年。在桃花島上百無聊賴,周伯通只能靜下心來。將全真教的武功反覆琢磨,反而將以前,一知半解的地方,全部豁然開朗起來。

全真教的內功,是天下武學之頂峰。周伯通將其融會貫通,就彷彿練成了“小無相功”一般。正因如此,對於《九陰真經》,他才會那麼容易就理解。從某種程度來說,黃藥師打斷周伯通的雙腿,將他困在桃花島上十五年。反而是成就了周伯通的武學巔峰,開啟了他對武學世界的大門。對周伯通來說,反而是因禍得福。

今日話題:

你認為周伯通武功為何這麼高?


十點歷史君


周伯通的“瘋瘋癲癲”並非是真傻,而是“赤子之心”的外化。金老先生筆下的江湖中,看似瘋瘋癲癲,實則外拙內秀的人物還有百年來唯一練成《易經筋》的瘋僧。彭彭認為,周伯通練成高深莫測的武功主要原因是得到了王重陽的科學培養,最本質的原因是有一顆通透的赤子之心。

科學練武周伯通

在金老先生的江湖中,除了極少數一步登天,屢有奇遇練成絕世武學的人物外,中規中矩練成高深武學的人物,都必須經歷一個“築基,實戰,創學”的過程。

築基是提高基礎功力,比如抗揍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實戰是完善招式,在不斷戰鬥中提升戰力的第二個階段,創學則是宗師級別的大咖在融匯貫通所學武功的基礎上創造出一門引以為傲的絕學,聞名江湖。

中頑童周伯通學習全真派武學屬於“築基,實戰”的階段,一步步腳踏實地,夯實基礎。後期,周伯通傳授給郭靖《九陰真經》時,不自覺中貫通了真經中的奧秘,達到了“創學”的宗師級別,故而武學冠絕群雄。

中神通的傾心培養

中神通王重陽未出家之前,與周伯通就是好友,他的成名絕技先天功並未傳給周伯通,拒絕原因是周伯通破了“童子身”,無法練習。但王重陽為了對付歐陽鋒,遠赴大理,將先天功傳給了後宮妃子不少的段智興,由此得出結論:“童子身”並不是王重陽阻礙周伯通練習先天功的根本原因。

後來,王重陽又把《九陰真經》這本無上寶典交給“武痴”周伯通保管,並叮囑周伯通不要練習,這看似反常之舉的背後實則大有深意。彭彭認為這是王重陽對周伯通的心境和武學天賦充分了解之後做的精心安排。

王重陽:“學武的天資聰明,又是樂此不疲,可是一來過於著迷,二來又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過於執著,不是道家清靜無為的境界。”

周伯通前期痴迷於武學,但根基尚淺,心境達不到標準,前期練習先天功對他百害而無一利。王重陽是武學上的奇才,他通讀《九陰真經》,十日內就把《九陰真經》的奧秘精義全部領悟,進而得出結論:在武學修為達到一定程度後,僅僅需要熟讀這本經書,就可以貫通其中奧秘,徹底悟透這本書。所以,王重陽要求周伯通不要練習《九陰真經》,並沒有叮囑他不要看,不要練習和不要看是涇渭分明的兩個概念。

正是這樣周密細緻的安排,周伯通學習了全真派最基礎的招式心法,夯實了他武學成就的堅實基礎。在融會貫通諸多武學後,周伯通又通讀了《九陰真經》,成為比肩張三丰的武學宗師,可見王重陽的用心良苦。

之後,周伯通被黃藥師軟禁在桃花島七年,更是王重陽未曾想到的奇遇,周伯通自己也說,在桃花島上耗費十五年學的功夫,若是放到別處,總得二十五時光。這十五年來他潛心磨練武學,自創出“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博之術”,更是熟讀《九陰真經》。算起來,並沒有辜負王重陽的傾心培養。

“通”的隱喻是赤子之心

在金庸老先生的寫作理念中,武學修為的高低和胸懷心境呈正比關係。心思單純,心無妄念,武學反居天下之首。這是金老一貫的武學理念,也是周伯通練成高深莫測武功的最根本原因。

在金庸老先生的另一本書中,掃地僧以慈悲佛法和“少林殺人技”化解蕭遠山和慕容博恩怨的正是這一理論的展現。掃地僧是寺院中地位最卑微的服事僧,掃地看似簡單枯燥,卻是最能磨鍊人心境的一種修行方式,掃地僧佛法裡蘊含的慈悲力量,正是源於悲天憫人的胸懷和寬厚無爭的心境。

周伯通看似瘋瘋癲癲的背後,是一種“赤子之心”的通透心境。他嗜武如痴,但是簡單,心無妄念,對他來說,武學是人生中最大的樂趣,所以周伯通胸中沒有半點心機,明明天性痴武,但從沒有半分爭權奪名的念頭,從而瀟灑活了一百多年,武學更是冠絕當世!

我黃老邪對名淡泊,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在“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正如黃藥師所說,相比周伯通,他們都是落了下風的俗人,黃藥師為了半本《九陰真經》,讓懷有身孕的馮氏強行默寫,從而愛妻香消玉殞,甚是可悲,可以說,馮氏失去性命的主要原因就是黃藥師的貪心。

周伯通被軟禁在桃花島,他並沒有很大的煩惱和痛苦,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自我練習,無聊之餘創造了自己的空明拳和左右互搏術。在天龍八部裡,金庸老先生隱約提過空明拳名字的由來:

武學之士修習內功,須得絕無雜念,所謂返照空明,物我兩忘。

可見,任何武學修為到最後,比拼的就是心境。周伯通,有一顆通徹的“赤子之心”,又有王重陽的悉心培養,加上自身的熱愛,這才成為一代宗師,享譽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