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護士成醫護行業稀缺資源 盤點各國“護士先生”處境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護士,這個職業在人們傳統觀念中似乎是女性的“專利”。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不同科對護理的細分需求上越來越高,男護士日漸成了香餑餑,就業率幾乎是100%。


男護士成醫護行業稀缺資源 盤點各國“護士先生”處境

但實際上在我國經濟發達的城市,“護士先生”幾乎已成為“稀缺資源”。

我國男護士註冊人數佔註冊護士總人數的1.7%,男護士在各大醫院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方面我國醫療市場對男護士的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每年願意成為護士的男性卻少之又少,成為當前男護士稀缺面臨的現實困境。

放眼海外,在其他國家的醫院中,“護士先生”多嗎?又佔多大的比例?公眾對男性從事護士工作又是怎麼看的呢?

澳大利亞:男性護士數量甚至高過女性護士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說,在澳大利亞求學、生活過程中,他發現身邊的男性護士朋友的數量甚至高過自己認識的女性護士。

在澳大利亞,雖然男性護士並不是護士性別的主流,但絕對不算少。護士屬於緊缺職業特別是註冊護士,由於註冊護士在這裡具有處方權,要求大學本科或以上的學歷,相當於半個醫生,所以要求高、難度大、需求量大,人才緊缺而且薪資不低。

這就導致了註冊護士專業是一個相當熱門的職業,不僅是女性,很多男性也出於收入、工作穩定性等原因,而願意去從事這一職業。

在求學階段,我的房東就是一位亞洲移民澳大利亞的男護士,在他移民之前曾經擔任醫生,但是移民後發現,一方面,要在澳大利亞行醫需要的英文程度過高,而擔任註冊護士也有一定的處方權,所以他決定改學護士,並最終成為了一名男護士。


而之後,曾經和我同住的一位伊朗移民的室友,也是男護士。而他選擇成為男護士的原因和我的前房東不同。因為他身高體壯,在醫院中一些需要較大力氣的工作,比如搬運器材、抬起病人等。


所以他在醫院當中非常受歡迎,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最後他也是在醫院眾多女護士當中尋找到了他人生的另一半。在澳大利亞,很多醫院特別是一些比較特殊的部門,男護士的比例會更大。


比如澳大利亞精神科的護士,近半數是男性。而在急診和ICU病房,男護士的比例也達到了14%。在澳大利亞,只要素質過硬,幫助自己的護士是男性還是女性很少有人會在意。

日本:男護士約佔護士整體的6.8%

《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蔣偉介紹,日本男護士的登場,起源於1985年“男女僱傭機會平等法”。

這一法律規定禁止在職場中的男女歧視,規定男女在工作方面擁有平等的權利。該法律執行後,男護士的數量逐漸增加,目前大約有7萬人左右,約佔護士整體的6.8%,仍然屬於少數派。

男護士的這一職業既有優點也有煩惱。首先,他們一般都是正式員工,因此比較容易積累經驗,也容易晉升。日本的各行各業非正式僱傭的比例很高,大約為4成左右,所以和很多非正式的女護士相比,擁有正式工作的男護士職業更加穩定。

但是他們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照顧女性病人時會有一些顧慮。

有調查顯示,近80%的女性病人拒絕由男護士進行護理。這是因為日本的醫院沒有家屬陪床的習慣,病人身體的清潔等工作都是由護士完成的。所以,很多女性病人覺得讓男護士為自己清洗會很難為情。

另一個問題是在女性眾多的職場,維持人際關係比較困難,近43%的男護士遭遇過這方面的問題。由於在職場中缺少同性別的同事,很難跟女同事一起疏散工作中的壓力,因此感到很大的孤獨感。

但是日本全國男性護士協會認為,考慮到病人情況的多樣化以及職場性別的平衡化,一定數量的男護士是非常必要的,他們可以在關鍵時刻把控局面,減少一些精神狀態失常的病人對醫護人員的傷害。

俄羅斯:工資太低及觀念導致男護士數量極其稀少

相比於其他國家,俄羅斯男護士的數量是極其稀少的,《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工資太低以及觀念是導致俄羅斯男護士稀少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俄羅斯公立醫院連醫生的工資都無力提高,發放給護士的工資更少。一般來說,護士工資遠遠達不到普通人的平均工資水平。

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為例,普通護士的平均工資為35000盧布,大約3500元人民幣。在俄羅斯其他地區,資深護士的平均工資只有2萬盧布,約合2千多元人民幣。

為了養家餬口,一些醫生還會收紅包或者禮物,以彌補收入的不足。

但護士卻不存在這種渠道,所以往往需要做兩份工或是在多家醫療機構兼職,才能勉強支撐起基本家用。如果是作為家庭中唯一收入來源的男護士,在殘酷的現實下,只能被迫選擇離職更換行業。

“護士”一詞在俄語的字面意思為“醫學姐妹”,俄羅斯人自然而然會認為護士屬於女性的職業。

為了防止對男護士的歧視,又誕生了“醫學兄弟”的稱呼,但在個人檔案等不同場景中,依舊會將男護士以“醫學姐妹”進行歸類。在這種職業收入前景不佳、行業性別色彩濃厚的行業,工作量還繁重,工作環境氛圍緊張,風險程度高甚至對於學歷要求還很嚴格。

一名高級護士最少需要讀完4年的護理專業,一名高級護士管理崗位除了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之外,還需要長達6年的相關醫學護理等專業研究。

對於從事護士職業有興趣的男生,在希望報考護理專業之時,往往很難獲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久而久之,在俄羅斯很多經濟不發達地區,患者如果見到全職男護士,心裡甚至會有一種對其人生境遇的憐憫之心。

經濟危機下,俄羅斯公立醫院完全顧及不到男護士的缺失,對於需要體力的護理工作則直接以男護工取而代之。

這種女護士和男護工的搭配,進一步減少了對於男護士的社會需求。

看來,男護士的問題,是國際性的問題,男護士這些遭遇和優點也都一樣,只不過澳大利亞護士有處方權,專業學歷要求比較高,俄羅斯的工資待遇、病人的不理解,特別是女性病人的不理解等等都是我們國內男護士遇到的問題。

你們科室有沒有男護士?作為男護士的你,是怎麼加入這個職業的呢?加入這個職業有什麼困惑呢?可以跟小編說說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