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八十年代华约和北约开战,在不动用核武以及外国不插手的情况下,谁会胜利?为什么?

许你sama


作为冷战时期全球最大的两个政治军事联合集团,华约和北约一直在欧洲大陆剑拔弩张地对峙了几十年。在此期间双方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整体而言60年代中期以前北约占据明显上风,60年代中期以后到80年代以前华约处于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80年代以后双方基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直至冷战结束。如果在80年代冷战不幸变成了热战,华约和北约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单挑,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从双方的硬实力来看,北约在人口规模和经J体量上优势明显。80年代北约成员国的总人口超过6亿人,华约成员国的总人口接近4亿人,在经J总量上华约还不到北约的30%(虽然苏联的经J总量勉强达到美国的60%,但是苏联的盟友比起美国的盟友差距太大),却维持着跟北约差不多的军费开支,这也是80年代以后华约成员国普遍不堪重负、陷入经J困境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北约拥有更多的预备兵员和更强的军工动员能力。

在常规军力方面,北约的总兵力略多于华约(大约550万对阵520万,毕竟北约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北约的绝对主力——美国远在大西洋对岸,导致北约兵力部署相对分散,后勤保障距离也要远得多。而且北约的优势军种是空军和海军,华约的优势军种是陆军和防空军。因此在两大集团短兵相接的欧洲主战场,华约的一线兵力明显占据上风,200多万对阵北约的100多万,投入二线兵力的速度也比北约更快。

一旦热战爆发,华约的钢铁洪流将在第一时间向北约发起猛烈冲击(华约拥有7万多辆主战坦克,北约只有2万多辆主战坦克),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由于双方距离太近,再加上战线宽度太大,在不能使用战术核武器堵门的情况下,北约很难守住在西德的第一道防线,并为大洋彼岸后继部队的赶到和展开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此时北约庞大的海军力量只能在大西洋上干瞪眼,只有寄希望于空军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

北约空军的打击威力在海湾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多月时间就生生炸垮了伊拉克的百万大军。然而华约军队绝非伊拉克军队可以相提并论的,虽然单纯对比作战飞机的性能,华约空军处于劣势,当时北约空军拥有四代机超过2500架,华约空军的四代机只有区区几百架,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也是华约的短板,但是华约有强大完备的国土防空体系,还有数量众多、性能先进的防空导弹,北约空军要想在短时间内争取制空权绝无可能。

再加上华约陆军还有强悍的野战防空能力,以及海量的战术弹道导弹可以直接突袭北约的纵深机场,北约空军的空袭效果和出动效率都会大打折扣。一个多月的时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挡住华约几百万军队的推进,在这个时间里华约的兵锋足够推进到直布罗陀海峡了,北约在欧洲就只剩英国孤家寡人一个(英国提前三十年如愿以偿完成脱欧大计)。美国就算实力再强,隔着大西洋反攻欧洲大陆也是绝无可能的(二战诺曼底登陆能够成功,是因为苏联在东线牵制消灭了德军的主力),从此以后东西方阵营将隔着英吉利海峡对峙。


晨曦谈兵


我们先不说哪方会赢,先把两方的成员国弄清楚:

华约:苏联,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总兵力357.3万,陆军182.35万,空军42.51万,海军33.8万,其余为后期以及防空人员。

北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丹麦等(还有一些小国不值一提),总兵力在300万左右,稍少于华约,但是北约军队的机械化军队较多,科技较发达

战场情况转瞬即逝,谁也说不清最终谁能获胜,只能说谁最有可能赢得胜利,我的看法是短期内华约将占领大部分的欧洲领土,但遭受到了北约的强烈抵抗,短时间内双方都难有进展,欧洲成了两大组织的决斗场,随着战争的胶着,华约因为无力支撑庞大的军事行动,不得不收缩兵力,很大程度是回到原来的地盘,以保守的姿态面对北约,北约在赢得胜利后,对华约进行全面的封锁,而我国成为双方都争夺的对象!(以上看法不包括使用核武器!!!)

双方可能因为某件事,在无法调停的情况下,华约主动出击,因为欧洲与华约的领土直接连接,华约把矛头对象欧洲,对欧洲地区进行疯狂的进攻,凭借苏联为首钢铁洪流,飞机炸一波,坦克再上一波,伞兵降一波,步兵再扫荡一波,短时期内,华约将取得巨大的进步,最起码能把战线推到法国境内。

而随着华约的进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了反抗,利用自己装备上的优势,可能采取歼灭战,围点打援等一系列战术,并加速研发新式武器,同时依靠有力地形,节节抗击,务必把战场控制在欧洲地区,战火不能烧到美国本土。而美国作为北约的大后方,凭借自己深厚的工业基础,渊源不断的为北约成员国提供枪支弹药以及后勤保障。

两国都会加大对武器方面的研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核武器,战场将会把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尤其是在德法之间,两个组织互相争夺此地区,不断在此地区爆发战争,战争可能会使华约变成一个整体或者一个以苏联为首的多民族国家,北约也是,因为其他国家人口因战争减少,已不足再建立国家,并且有的国家已经被华约灭了,只能与他国合并,最终将会是苏联与美国的较量。

随着时间的推迟,华约方面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实在是无力支撑连年的战争,只好与北约和谈,北约将以华约初始领土为基本,让其回到原来的领土上,双方停火,对华约进行一定的封锁,但并不会很严,需要让华约能够支撑下去,毕竟华约手里的核弹头不是用来吃的,逼急了,大家一起去天堂吧。

而随着双方正式的停战后,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华约在军事方面依然能够与北约有一战的能力,而这个时候,华约北约都需要新的势力加入,而这时东方某大国的将会成为双方都要争取的对象,东方某大国可能会以地缘以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进行考虑,最终还是会加入华约,华约得到了发展,与北约无论经济,军事上面都已经持平,世界将以这两个组织为首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历史深度揭秘


北约:“你先投原子弹!”

华约:“有本事你先投!”

吃瓜群众:“要不一起投?”

北约:“我先丢两个在日本试试水!”

日本吃瓜群众:“.....!40余万人口消失,城市一片废墟!”

华约:“这威力是不有点大了?”

北约:“我也没想到啊!”

此后,世界皆抵制核武器登场,而北约与华约均不敢轻易投核,即便当时双方战争一触即发到连前线师长都有权力使用核武器,但有权力,不代表能承受得起后续的后果,因为双方一旦使用核武器,地球都要被炸穿,当时的技术可不支持移民星球,如果地球都没了,还打啥呢打。

八十年代的北约和华约是个什么联盟?

北约、华约指八十年代东西两方两个阵营成立的一个组织联盟,北约联盟里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世界知名国家,而在这些联盟里,以美国为首,毕竟,美国在二战后实力有目共睹,举扛把子是当之无愧。

华约联盟一方有哪些呢?

例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等一些八十年代知名国家,而华约的扛把子就是苏联。

我不觉得子弹和人命能填得过苏联的钢铁洪流,也就是说,苏联会胜利

北约是1949年建立,华约是1955年建立,由于建立的晚,在资源共享上略微差一点北约,但实际从版图,以及对垒的军事力量上看,实则华约更胜一筹,为何?

源于华约导弹技术在八十年代领先于北约,北约任何城市在一轮华约导弹洪流里,犹如纸屑。

当然,仅限于双方不动用核武器,毕竟,早产于四年的北约在核武器这是有话语权的,但仅限于话语权,除非拼着同归于尽,地球毁灭的决心。

以上是一个点,第二个点在于欧洲版里的英国、法国、德国在当时都被苏联打残了,一个残壁屏障如何抵挡苏联的钢铁洪流?

拿子弹?拿人命来填?只是这些真的够吗?我觉得在重武器面前,这些再多,也犹如打游戏般,只是一群小怪, 打小怪一套普通技能就能带走,绝不多余一套。

除开陆地上的武器比较外,咱们再来看下八十年代的士兵和意志,八十年代的苏联在士兵数量上与北约相仿,如果算上签了同盟条约的中国,还胜过北约,数量上另提;咱们再来看下意志力,当年日本举全国之力侵华,中华民族就是凭借意志力捍卫领土,并寸土不让,可见意志力多可怕,多坚决。

相同,八十年代的北约和苏联在意志力上是两个概念,当时的苏联信仰力远远大超于北约,这源于苏联强势维权下的洗脑,反观北约,在士兵意志力这就掉分太多,那有人会问了,为何苏联最终解约了?这是后续之事,诸多内部矛盾太多,导致苏联解散,但按八十年代的实力来看,胜利者肯定是苏联。


探索历史奇闻


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东西方两个阵营分别成立的相互敌对的军事组织。

北约有15个成员国,以美国为首,成员国包括英、法、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冰岛、希腊、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和联邦德国。


华约方面苏联是老大,成员国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北约华约诞生之后就是势不两立的仇敌,两个阵营都武装到了牙齿;在两德边界进行对垒,拿出一副随时就要开战的架势。

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双方甚至都把战术核弹部署到了前线,原子弹当成了过年的爆竹,连前线一个师长都有权使用核武器。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1949年8月,苏联人也倒腾出了原子弹,并且试爆成功,美国的核垄断仅仅维持了4年,之后美苏就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核竞赛。

在苏联原子弹爆炸之前,美国还自我陶醉,也不管原子弹能不能派上用场,先造着玩吧。 苏联原子弹成功后,美国就想在数量上领先,是加快核武器的制造,苏联也快马加鞭制造原子弹。

到了80年代,双方拥有的核弹数万枚,足够让人类打回到石器时代了。

但数量众多的核弹都是吓唬人的,因为没有哪一方能够一次核打击之后能阻挡对方还手,一旦还手就是两败俱伤,或者同归于尽。所以核弹虽然厉害,但谁也不敢动用。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肯尼迪总统曾经不止一次把手伸向核按钮,但还是克制住了。所以,核武器对于没有失去理智的国家永远都是摆设。


那么,要是把核武器放到一边,八十年代的北约和华约,谁的常规未转力量更胜一筹呢?

总兵力北约占据上风

80年代,华约兵力466万。北约兵力620万。

从人数上看,北约兵力比华约还多,这似乎有点反常识。但是北约兵力部署分散在全球各地,而华约在欧洲区域集中,而且在技术兵器数量上有极大的优势。

陆军方面:

华约:主战坦克 7万辆、战机4900架、火炮5万架

北约方面:主战坦克26000辆、火炮9000多架、战机3000架。

从技术兵器上讲,在八十年代,华约陆军的总体实力碾压北约。占据绝对优势。


华约的坦克不但在数量上明显占优,性能上也明显领先,华约T-64/72/80坦克普遍配备了125毫米火炮,而且装备有2万辆左右,而北约部队仅仅装备了一千辆左右的豹-2坦克。 当时华约部队在东德部署10个坦克师,7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航空军,共计37万人,主战坦克7000辆,2800辆步兵战车近3000辆,作战飞机1200架。

由此看出,华约八十年代在东德部署的坦克师和装甲机械化师就超过当时全部美军陆军的全部家当了。

海空军方面:

但是海军方面则是北约占据绝对优势了,华约除了核潜艇占有优势,其他舰种无论是数量还是吨位基本处于下风。


海军方面,仅仅美军一家就有25艘航母,10艘战列舰,80艘巡洋舰和驱逐舰,核潜艇69艘。而华约只有苏联有海军(其他国家要不是内陆国要不海军很弱),苏联海军除了核潜艇外,在水面舰艇方面比美国要落后的多,航母最多时都没超过6艘。

空军方面,北约的军用飞机数量虽不如华约,但是在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

当时美国已经装备了三代战机如F14\\15\\16\\18等2400多架。 北约在欧洲一共有1万9千架飞机,另外还有海军航空兵 6800架飞机。美国军队强调协同作战,美军每个兵种都有空军力量,美国本土的陆军直升机就有一万多架。


苏联的单发中型战斗机MIG23产量也不过6000来架,而美国的F4重型战斗机就有5000多架了。在先进的三代机方面,苏联只有苏-27和米格-29、米格-31约700架,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综上所述,华约的军事力量在和北约整体实力对比上处于劣势,但华约陆军在装甲部队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北约陆军传统上始终讲究依托防线步步为营的防御方针,立体防御是北约一大特色。北约战师编制规模大,各辅助兵种比例大。 华约坦克和装甲兵器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北约则坚持坦克,反坦克导弹,飞机,直升机等多种反坦克手段的立体作战模式。 真打起来,华约的装甲部队未见得能取得太大的优势。

而且,战争不是速决战,是持久战和消耗战。北约成员国工业化程度高,综合实力比华约高出几个档次,后勤保障,物资供应,能源供应都比华约胜出几筹。

因此,两大阵营如果爆发常规战争,华约也许会在战争开始的时候短暂占据战场主动,但最后取得胜利的还是北约。


小约翰


华约和北约作为二十世纪两大军事集团,军事力量雄厚,如果八十年代两大军事集团开战,谁会胜利呢?



首先,在陆军方面华约军队占有绝对优势,据统计,当年华约在边境屯兵200万,包含有超过五万辆主战坦克,六万辆各类装甲车,三万门火炮,1500部导弹反射架。如此雄厚的陆军,完全可以横扫欧洲大陆。



但在海军方面,北约拥有更大优势,当时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已经成型,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在海战中绝对是占据上风的。



在空军方面,北约拥有四代机超过2500架,华约空军的四代机却只有区区几百架,北约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占据制空权。在北约空军的攻击下,华约只能像兔子一样被北约追着打。

当时北约经济发展迅速,各成员国经济力量雄厚,特别是美国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宝座,反观华约,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还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军事 ,华约各成员国普遍不堪重负,陷入经济困境。


80年代后期,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难以自拔,华约国家从政治到经济开始走入动荡。而美国在里根总统的带领下,经济发展迅速,在军事领域一大批新式武器开始服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成,美军开始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此时华约已有分崩离析的迹象,彻底被北约踩在脚下。

华约虽然拥有强大的陆军,但在北约海军和空军的攻击下,华约的陆军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北约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拖垮华约。如果华约和北约开战,结果只能是以华约的惨败告终。


小姐姐讲史


八十年代如果华约和北约两大组织开战,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华约会取得胜利。

双方成员国

北约: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加拿大与欧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成员国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

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华约成员国:华约全称华沙公约组织,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其成员国主要是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以苏联为首,主要有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双方军队实力对比

军队总人数

北约军队的兵力维持在540万左右,而华约兵力达65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北约没有华约一家独大的情况,相反是比较松散的,比如越南战争时,北约成员国就曾与美国对立。

陆军方面

华约拥有8万辆主战坦克、3万门火炮和1570部导弹发射架。北约陆军的装备情况不到华约的三分之一,装备有2万辆主战坦克、近1万门火炮和365部导弹发射架。



海军方面

海军实力上,北约是遥遥领先的,因为华约成员国大部分是内陆国家,压根用不上海军,只有苏联撑门面。

北约舰艇数量达1251艘,其中航母15艘,但比较分散,美国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基地,到底海军实力无法击中。华约拥有舰艇1184艘,苏联海军有四大舰队,但是苏联的航母较少,舰艇数量也较北约有所差距。

空军方面

单从战机数量而论,北约要多过华约,总战机数为1.4万架,部署在欧洲的大概有4000-6000架左右,而华约有近1万架。但是在欧洲的空军,北约少于华约,而以质量而论的话,北约的三代机要更多,从而也就更有优势。

根据上述对此,不难发现在欧洲地区,华约的陆军占据绝对优势,空军方面数量占优,但质量略有不如。海军的话,在内陆作战,就不用海军了。

不动用核武器

核武器自面世以来就是人类的灾难,而且到目前为止只有日本人尝到了滋味,但是其恐怖的威力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鉴于核武器的可怕,因此冷战期间双方一直在克制,即便是在最紧张的时刻,也没有动用核武器。

核武器只要不用,在没有其他国家插手的情况下,北约和华约完全可以在欧洲大陆展开战斗。

华约和北约开战

因为北约一直奉行的是立体防御战略,换句话说,很有可能是华约先发起进攻。

华约可以从东德和保加利亚方向进行突击,再现一次闪电战,凭借着坦克这个陆战之王的数量优势,北约的欧洲大陆部分的国家绝对抵挡不住华约的钢铁洪流。

拼陆军的话,北约不是华约对手,空军方面,即便存在代表压制,凭借数量华约即便不能完全压制北约,但是双方打个平手或者是华约略略占优是可以做到的。


剩下的就是陆军的表现,苏联和东德的军队冲锋,其他负责镇守是可以打下欧洲大陆的。海军方面,华约仅有的舰队和航母集群差不多可以做好近海防御。

情况允许的话,搞下英国也是可以的,然后就是和美国、加拿大对峙。只要华约能够消化欧洲大陆其他北约国家的工业基础,那么对峙就可以取胜。

结语

凭借苏联的钢铁洪流,华约完全可以打下欧洲大陆,然后和美国隔海对望。并且只要华约能完全消化欧洲大陆的北约国家的工业,华约就不会输。


盛夏一抹清凉


华约与北约谁能赢这个暂且不谈,但是就当时的眼光看,常规战争反而对华约更加有利,至少北约的军人们是这样认为的。

这里有必要首先谈一谈著名的西方-81军演。

西方-81军演,是苏军总参谋长,信息化战争理念先驱“奥加尔科夫”改革后期的一次演习。这次军演的想定条件,就是检验苏军在不使用核武器这个大前提下的战争实力,以及苏检验苏军信息化改革的实际效果。在这次军演中,苏军首次在接近实战的条件下检验了自动化指挥系统,以及数种苏军装备的精确制导武器。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1917-1994),曾任苏军总参谋长一职,改革期间建立了苏军的信息自动化指挥系统。

这次军演苏联邀请了大量的北约军官前往观摩,这次军演以后,北约基本完全放弃了所有的常规战争计划,并且假定一旦开战,那么立即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核武器。

所以不要认为华约对北约真的得全靠核武器,虽然不见得红海军下海就能干的过美海军,但是在欧洲大陆上,北约还真不见得占得着便宜。

很多人可能以为信息化作战体系是美国人最先搞出来的?No,是苏联。西方81结束后美国才开始专门研究奥加尔科夫领导的这次改革,并将其成为“奥加尔科夫革命”,这次学习的最终产物,就是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军的信息化作战体系。

西方-81是常规战演习,而一年之后苏联还搞了个西方-82全面核战争演习。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人占尽优势。然而很快,我们的资本主义走狗戈尔巴乔夫上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不久,奥加尔科夫就离开了苏军总参谋部,被调到地方去了。后面的事情我就不想多说了,毕竟这个时期苏联内部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苏奸。

所以我的看法很简单,以戈尔巴乔夫上台为分界线,在此之前华约占优,在此之后北约占优。


战斗机解说家


巅峰时期的华约和北约,都拥有强大军事力量与核武器,任何一方都有十几个国家,虽然最后华约败下阵来,苏联解体,但是在当时如果双方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开战,胜负尚未可知,下面咱们来做一个分析!

陆军对比

在陆军方面进行对比,当时的华约陆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华约在边境陈兵超过200万。其中的主要战斗装备包括5万两主战坦克、3万门大炮、6万辆装甲车。同时,华约还用有约1500架导弹发射架。这样军事配置,在当时已经是超级配置,与这样的军事配置对战,北约的胜率极低,恐怕只有陆军作战的话,欧洲怕是要被横扫。

北约相对华约来说,就要弱很多。其主战坦克大概是2.5万左右、大炮大概是1.3万左右,导弹发射架则更少,仅500多。

海军对比

海军对比,北约是有优势的,尽管华约的潜水艇和战舰实力也很强大,但是在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面前,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也是华约绝对弱势的地方,在海战之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是华约无法抗衡的,所以华约不如北约。

空军对比

空军的对比比较直观一些,华约在数量上占优,华约当时的战斗机6000多架,北约的战斗机只有3700架左右。抛开飞行员数量和技术、机场数量等等因素,单纯的比对战斗机数量,华约再一次的领先了。


结语

在水陆空三军的对比上,华约的实力在当时是要超出北约不少的,但是仅仅是在武器装备和人数上进行的比较。至于如果开战谁能获胜,只能说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华约获胜的几率要大一些,毕竟战争的胜败,决定因素太多,或许一场雨、或许一个错误的信息、或许一个决策的失误,都会直接导致最后的战局!


野史日记


这个问题十分有趣

苏联为首的华约,在冷战中基本都是出于进攻态势,随时准备在热战爆发的时候,率领华约庞大的装甲铁流向西冲击,在美国决定动用战略核武器之前,占领整个西欧造成既成事实,当时北约和华约的主要对峙地区就是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

北约在西部部署了强大的装甲部队,同时在西欧还有大量的空中力量,准备拦截苏联的装甲洪流,当时,不管是北约还是华约,都大量装备各类战术核武器,甚至将战术核武器的使用权下放到师一级单位。华约的进攻策略是,如果遇到北约的坚固防守点,装甲部队就绕过继续前进,交给后续步兵进攻,不影响进攻进度,如果实在无法绕过,就使用战术核武器,北约同样如此,如果无法在关键地域阻挡华约坦克,同样使用核武器,不管怎样,西德都要被双方的战术核武器犁一遍。

双方的战略构想都是设定在使用核武器前提下的,如果不使用核武器,很可能会形成一场惨烈的消耗战,北约处于守势,其装甲部队数量少的弱点得到一定弥补,加上占据优势的空中力量,包括能够对华约后方进行战略轰炸,包括轰炸交通枢纽和物资仓库等,很可能会迟滞华约进攻,在某些地区形成胶着,几乎可以肯定会影响到苏联速战速决的战略设想,美国一旦做出战略决定,与苏联打消耗战,苏联是承受不住的,美国空军可不是二战德国空军,有能力从东西两个方向和北极方向,对苏联国内战略要地进行轰炸。

至于当时正在防备苏军南下的某国,是否会趁机对远东百万苏军发起进攻,与北约东西夹击,彻底解除北方威胁,趁机收复被占领土,这就不好说了,要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西方的缓和,就是因为苏联的威胁太大。

80年代的中国假想敌部队,不用多说了吧?


HE观察


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宣传画,一水的T–64坦克。

冷战期间对于美国和北约盟友来说,在欧洲应对的就是苏联的机械化部队的突然袭击,而苏联在二战期间尝到了 “大纵深连续突击”这样战争形式的好处 ,在二战以后的陆军建设当中,坦克装甲车辆军团是重中之重,冷战期间北约国家(欧洲)要防范的主要作战对象就是驻东德著名的苏联“西部集群”!



这张著名的苏联“西方81演习”坦克集群就是“西部集群”,西部集群又称:西部集团军。是由二战期间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为根底组成的部队,崔可夫、科涅夫…苏联军事家都担任过这些部队的司令员。而做为冷战矛尖的“西部集群”在1990年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是:员额363960人、5880辆坦克、9790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车、4624门各种口径的火炮、625架固定翼飞机和698架直升机(这些都不是准确数字)…这些部队和装备整整使用了1000座兵营,足足占据了东德10%的领土面积!


西方81军演纪录片开头:这样的士兵是不可战胜的。

为何首先要强调苏联驻东德陆军呢?因为华约再与北约对抗当中,始终抓住陆军兵力和技术装备数量多这个优势对北约进行战略威慑!从战略纵深来说华约由于背靠苏联的辽阔领土要比北约欧洲国家好的多,而西欧国家反而是“背水一战”,也正是基于陆军的优势华约组织(苏联)在1970年初就制定“闪击欧洲”的计划,并且根据自身的实力增强不断的进行完善。
驻东德的苏军进行“沙盘”演习,东西两个德国处于冷战最前线,他们当时在各自的“组织”当中都是以强大的陆军著称,分配的任务就是抵御对方的装甲集群!我们知道现代德国的坦克装甲车辆非常先进,比如:豹Ⅱ坦克、美洲狮步战车、PHZ2000自行榴、乌尼莫克军卡...这些装备都是冷战时期德国(西德)的军工杰作。

北约国家为了防御华约军队“大规模入侵”也高度重视陆军建设,采取
了严密的防范措施,摆开架势与华约对抗,就是不能怂!但是,在陆军技术装备数量处于劣势的状况下只得采取质量建军的原则加以应对。
装甲兵与美女这个场景并不浪漫!冷战要真的变成热战巨大的伤亡要大大超过二战!

当然华约与北约在海军方面也是有巨大差距的,苏联直到冷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但比之北约国家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在海军其它方面:核潜艇总体性能相当,大型水面舰艇方面北约略占优势,但华约海军的地理位置不好,处在内线,出海口大部分都被北约国家控制,在战时有可能被北约海军包围,现代海战已经导弹化了,想突破封锁没那么容易。
总体来说北约国家海军历史上就是海军强国,工业能力也普遍高于华约国家!在战舰制造领域华约全面处于劣势,所以我们看到华约除了苏联“红海军



”之外,其他国家海军都是近海防御力量,是很薄弱的!
列车上的横幅1945~1994是苏联驻军德国(东德
)的时间,两德统一后驻原东德的苏军也没有必要再待下去了,强大的“西部集群”开始打点行李撤回到苏联境内,谁知还没撤军苏联就轰然解体!
这名驻东德苏军战士坐在坦克炮塔上,眼神很迷茫。

几十万的精锐之师就这样处于尴尬状态,回国后的住房、工资、工作...都没有了着落,在这种情况下“西部集群”的高级将领开始大宗的军火走私,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也参与到其中充当走私军火的护卫、驾驶员...电影《战争之王》当中的一个桥段就是这段历史。
华约进攻北约的路线,与二战期间苏军从境内一直打到柏林的路线没有太大的区别 。

总得来说,冷战高峰期间确实有极高是战争危险,华约凭借陆地上的巨大优势多次想“闪击欧洲”,如果计划真的实施那将是人类的灾难!因为北约抵挡不住钢铁洪流是冲击必然会使用核武器!遭受到核打击后华约也必然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核战争将由此爆发。

这些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每分钟射速才3发,其主要任务就是发射“中子弹”来阻挡华约的坦克集群,冷战最疯狂时刻就连师一级的作战单位都部署了战术核武器。

冷战没有变成热战就是因为双方都有核武器!核武器是人类的终极武器,但正因为有了“核恐怖平衡”,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才没有打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核武器也是人类的救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