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可做是最丧的!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赞同数最多的一个答案这样说道:


上课的时候玩手机,考试周的时候搞突击。平时没课就睡一上午,去上自习图书馆的屈指可数。 回到寝室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专业书到期末都没翻开过几次。每天刷微博感叹别人的生活多么耀眼,自己却从来不知进取。每天都花着父母的钱,从不知感谢,还隔三差五在朋友圈抱怨父母有多么不通情达理。每天都衣食无忧,却还整日无病呻吟,感叹生活艰难。对自己的人生毫无规划,对别人的梦想嗤之以鼻。对别人的刻苦指指点点,对自己的懒惰心安理得。总说着自己学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没有办法提起兴趣,其实自己连尝试都没有尝试过。跟别人的话题无非是游戏,八卦,异性。对自己的回忆也仅仅限于高考。总吵着要去谈个恋爱,却连自己都没有好好去爱。嘴里说的,眼里看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的生活,心生羡慕,却不敢承认。明明20出头的年纪,过得比70都死气沉沉。曾经的热血都变成了埋在心底,可笑,不愿提及的过往。想要变得温柔 善良 美好,最后就只剩下矫情。


当最后,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自己,还想着用知乎来跟过去的自己告别,以此来获取微不足道的勇气。



和赞同的几千人一样

我的大学生活也正是如此

不论在什么阶段

在改变与接受、在进取与慵懒之间

我总是选择后者

但是,我痛苦的原因就在于

心内不接受这样颓唐的自己

却又身处这颓唐的深处,不愿自拔


到了研究生阶段,明白了迷茫的症结出自何方,就努力让自己忙起来,即使是瞎忙,即使是洗衣服、走路去食堂,也认为比坐在宿舍“黑暗”光线照耀的床上思索人生的意义要强一些。


导师告诉我说,不用迷茫,你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做好手头的事。对啊,人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基础的“手头的事”,比如高中就是要学习功课;研究生就是要读文献、找实习;工作了就是要做出成绩,承担责任……


如果憧憬的太远,实则是自找烦恼,自己很颓唐。

从脚下,从手头开始,也许明天的自己会更新鲜。

无事可做是最丧的!

所以,我想人为什么要工作就是因为要拜托那种无事可做的“巨丧”的感受吧,迷茫感也能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