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


說實話,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觀點。我覺得每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其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收入不一樣,所以其生活質量就有差別。


各個收入層次的人,其生活質量標準都不一樣。比如:高層老年人,年收入五十萬以上,住房300平方米以上,他們可能每年會用二十萬元的錢來保證其生活質量;中層老年人,年收入十五萬以上,住房150平方米以上,他們可能每年會用五萬元的錢來保證其生活質量;大多數底層老年人,年收入三萬元左右,甚至低於二萬元,如老農民,下崗退休人員,他們收入低,住房條件差,平時過日子只能省吃儉用,就不能談生活質量了,能健康地活著就行。所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收入決定生活質量!


大多數普通老年人過日子,能吃飽穿暖,有個棲身之地就行,能活著就好好地活著。如今黨和國家政策好,十分關心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努力建立各種養老機構,為老年人的生活,娛樂,健康,創造各種條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到老年,有何理由“尊嚴地離去”?


不管是知足常樂也好,苟且偷生也好,在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況下,老年人就不要輕易考慮“尊嚴地離去”這個消極的想法。當然,如果身體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症,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給家人和社會減輕負擔,為了自己早日解除疾病痛苦的折磨,那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作為老年人,不論生活質量如何?都要樂觀地,知足地,好好活著,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人生雖短暫,世界多美好!決不輕言“尊嚴地離去”,在清貧中享受生活,在知足中品味幸福!


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謝謝閱覽關注及點贊!


微塵觀世界


我的大娘今年96了,兩個叔伯哥,一個67歲,一個63歲,輪流伺候,想僱人伺候,可老太太不幹,“要兒幹嗎”?(笑)

可問題是那兩個兒子也年紀大了,心臟病、糖尿病纏身,說起來也是滿滿的淚。

可你說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那因為你現在還沒到老年,你到了老年肯定不這麼說了,真到了大限將至,又有幾個想“利索”的離開的?

記得2012年我岳父因小腦萎縮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失禁,看著兒女給擦屎倒尿,自已也是急的說:我怎麼還不死的?活的有嘛意思?可身子動不了了,想死也沒辦法呀?

所以我想,與其這麼心驚膽戰的設想終老的場景,不如好好活在當下,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鍛鍊身體一定鍛鍊身體,目標是不求長命百歲,但求活一天能動彈一天,能高質量的活著。

最後真到了沒法講質量的那一天,那肯定事前準備一兩個預案,以求“有尊嚴”的離去。至於啥預案,對不起,我不告訴你。(笑)


嶧縣西門裡老李


我贊同這種觀點。

我的一位朋友,在給他父親辦完喪事後,長長出了一口氣。

他的心情我最理解,因為我是他這麼多年生活的見證人。

十年前,他的父親患病癱瘓在床。母親去世的早,家裡就他一個孩子,當時他也在事業的關鍵期,可父親突如其來的病情打亂了一切。

原來一個喜歡談天喝酒幫別人的人,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和媳婦天天既要忙著上班,又要照看父親的生活。喂吃的,按摩,翻身,端屎端尿,種種從未遇過的事情都要從頭學起。

大家的的聚會基本不參加了,啥時候碰見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樣子。就這樣,一年365天天天重複著同樣的程序。

有時候我們也在一起探討過,人到了這種地步,是應該活著,還是應該死掉。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就是與其這樣艱難的活著,還真不如痛快地死去。儘管於心、於情都不願意,可現實是有病的、沒病的都受罪。

人到老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各種疾病也就來了。有些不嚴重的疾病,應該盡全力救治。有些有很嚴重的疾病,已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靠多少人力去延續他們的生命,對他們來說,已經感受不到任何生活的樂趣,活著也是受罪,還真的不如採取安樂死的辦法走掉。


一壺濁酒釣寒江


我認同,人要臉樹要皮。沒皮沒臉的還活著幹嘛呢!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活就要活的有尊嚴!女人更要如此,自尊,自愛,自強,自立!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強者不懼,老弱不欺。不高攀權貴,不小看自己!這個世上我是不可複製的唯一!確在難遇到限量版的你!



靜守蓮臺


我也認可這樣的說法,我也和我的孩子、親人交代過:如果我老了,病了,不能自理的時候,活得沒有質量的時候,我願意有尊嚴的離去。

可是,面對自己的老人,作為孩子,雖然精疲力盡,也沒法讓他有尊嚴的離去。

老人生活沒有質量,孩子的生活也沒有質量。

我的一個男同事的父母,都是八十歲了,父親各種病已經臥床多年了,喂水就喝水,餵飯就吃飯,不喂就不知道吃喝。我同事的母親白天照顧他父親,同事下了班過去,晚上照顧父親。

就這樣運行了一年多,同事也和妻子孩子分居了一年多,父親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一家人都是精疲力盡。很慶幸,他母親身體尚好,還能幫著照顧父親。

突然有一天,同事的母親腦出血住進了醫院,在重症監護室搶救,父親在家裡躺著,好像有感應似的,一直叫著母親的名字,不吃也不喝,看起來讓人心酸。

母親出院了,也不能自理了,一套房子裡躺著兩個老人,都是神志不清,不知道吃喝,不知道拉尿。

老人受罪,孩子也受罪。

我的同事又不能不上班,就給老人僱了兩個護工。一個照顧父親,一個照顧母親,同事晚上下班過去陪著父母。他的收入都給了護工,還不夠。

我們也多次去看望過同事的父母,我們也感覺他的父母活的實在是沒有質量,把孩子拖累的生活也沒有質量。老人受罪,孩子也受罪。

大家都明白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可是做不到啊!

其實,我們心裡都在想,與其這樣沒有質量的活著,真沒有意義。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的同事更明白,不光是他的父母沒有生活質量,我的同事也是累的疾病纏身,只不過根本顧不上自己。

同事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感嘆:活著好累啊!

但是老人有一口氣在,怎麼忍心讓他們有尊嚴的離去呢!怎麼下得去手呢! 做不到!我的同事做不到,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如果真的讓父母有尊嚴的離去了,自己會內疚的沒有尊嚴可言。父母生病活得沒有質量,如果讓父母有尊嚴的離去,我們會活得更累,內疚會將自己壓垮。


生活需要條理


非常支持你的說法,生命真的是一種使命,清清楚楚追蹤認知我們自己,將人間的使命宗旨完成,即可離人間而去。

世間那份最真誠的愛,永永遠遠都是天地這雙父母,作為天地父母懷抱中的群星兒女人,首先一定要做到熱愛大自然,淨悟大自然中,才能找到生命最無窮的價值與意義耶


藍雪2008522528


我是燕子燕陽。

很認同這句話,但對質量的定義有一定要求。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人嘛,好死不如賴活,活總比死好。

隨著年紀漸漸長大,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耳濡目染,深有所悟。

尤其是一一歷經家中四位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兩年時間裡先後去世,更是在內心深處對人的年終之悲,老邁之痛,感同身受。

先是奶奶,晚年嚴重白內障,幾乎失去視覺,後來患上了乳腺癌,八十歲的時候最終被病痛奪去了生命。

奶奶去世一年後,患有老年痴呆的爺爺,同樣被白內障,肺結核,糖尿病等疾病折磨著,八十三歲離開了人世。

緊接著身體還算硬朗的外公,突然腦淤血倒地,送到醫院之後竟然人事不知,一週之後,在醫生的建議下,解除了外公的維生系統,兩天之後,外公離世。

外公走了半年,本來身體健康的外婆檢查出了直腸癌晚期,同樣是醫生的建議下做了手術,結果八個月後被病痛和傷痛折磨的骨瘦如柴,最後沒能熬過年關。

我眼睜睜看著幾個老人是如何被老年病痛折磨,摧殘,最終痛苦離去,幾乎每個老人離開的時候早已苟延殘喘,毫無生活可言,更別提什麼質量與尊嚴。

看著他們,無數次留下無奈的眼淚。

當死亡成為一個人病痛中唯一的解脫的話,那麼離去就是他們最後的尊嚴。

只可惜,臨終的老人根本無法選擇生死,只能任由病痛蹂躪得人不像人,這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燕子燕陽


是的,特別贊同。

舉個發生在身邊的特別真實的例子吧。

一個鄰居大爺,家族有癌症遺傳病,60歲查出食道癌,大爺特別淡然,堅決拒絕手術,就喝中藥調理。一直是生活自理,沒花多少錢沒麻煩兒女。可能是中藥的作用,從查出來癌症到去世的半年沒有承受癌痛的苦,安然閉上了眼睛。

再說說這位大爺的一位位高權重的堂弟,在上面這位大爺查出來兩個月後也查出來同樣的食道癌,不甘心啊!到最權威的醫院由最權威的專家給做了大手術,加上術後化療放療等等,被醫生運用各種手段各種治療,花錢無數,受的罪也無數。從查出病到半年後去世,體重整整掉了一半。結果這頓折騰沒多換來一天的壽命,一樣也離開了。

同樣的遭遇,兩種選擇,同樣的結局。當我們知道最後結果不可避免時,還是選擇讓老人少受點罪吧,相信這也是當事人自己的心願。


風吹雨城花


死神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是人們絕不能選擇死亡,儘管有多“尊嚴”,雖然活著不盡如人意,但是還要坦對人生


馮老漢1


人生在世,活要活得開心,過要過得精彩。

但人總有老的一天,自然規律是無法改變的。進入老年,人生所剩時日不多,那就要抓緊時間去享受生活。

想吃什麼就去吃什麼,別對自己太剋扣,美食是人生一大享受,只要不太過影響身體健康,就開懷享受吧。

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安排旅遊出行。世界這麼大,不光年輕人要去看,老年人抓住健康的尾巴,更要放眼看世界。

而當身體健康出了問題,生活不能自理,這種沒有質量的活著,其實意義不大,與其終日與疾病為伴,時時受病痛的折磨,不如早日歸去。

現在醫學很發達,可以讓生命的長度拉得很長;現在的醫學又不夠發達,不能將我們從疾病的痛苦中完全解脫出來。這種痛不欲生的日子,不僅浪費社會資源,更拖累家人、後代,讓他們在精力上、經濟上和精神上都受到拖累。人生就是個過程,到了該走的點上,就不要用道德綁架,讓我們痛痛快快選擇離去。

我一再呼籲中國加快立法,讓安樂死能夠給老年人一個平和安詳的結局,讓我們能夠帶著尊嚴告別人間。

如果在我的有生之年不能通過安樂死立法,我將在我還能自我做主的時候,選擇突然歸去,悄悄的,不去打擾別人,靜靜的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