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產業下游浮沉:汽車產業的暴跌與“新基建”的興起

汽車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機床產業的最大下游用戶。

在發達國家,汽車及其相關產業所需求的機床消費額佔機床銷售總額的40%~60%。在我國,汽車產業約消費了全社會40%的機床。可以說,汽車興則機床興,汽車慘則機床慘。

今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卻遭遇了斷崖式的下跌。

在生產上,由於疫情的影響,德國大眾和戴姆勒等的歐洲工廠臨時關閉和美國車企暫停生產。據日本經濟新聞推算顯示,即使中國保持滿負荷生產,全球的汽車生產與2019年水平相比仍將減少近4成。

而在銷量上,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僅就中國而言,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乘用車共銷售20.3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7.8%。相比於今年1月的192.6萬臺,下降了89%,汽車行業可以說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汽車產業迎來至暗時刻,相互依存的機床產業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0年1-2月全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為3.6萬臺,同比下降了44.6%。

機床產業下游浮沉:汽車產業的暴跌與“新基建”的興起

面對汽車產業的下滑,面對自身的跌幅,機床產業應該如何發展?

如今火熱的“新基建”,或許是機床產業的新機遇。

近期,為了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央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作出部署,有關部門和地方紛紛出臺相應舉措。

一時間,“新基建”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傳統概念中,基建無非是“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這些產業與精密加工行業關係並不大,但是此次提出的“新基建”卻與機床產業密切相關。

“新基建”包含七大領域:

5G基站建設

特高壓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人工智能

大數據中心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工業互聯網

與老基建不同,“新基建”以科技建設為主體,離不開精密機加工機械的助力,與機床產業息息相關。

以“新基建”中最關鍵和最快收穫經濟效益的新基礎設備——5G基站建設為例。據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5G基站數量超13萬個。今年,中國移動明確提出計劃建設30萬個5G基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完成25萬個基站的建設,較原定計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建設目標。

5G是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點,是當前 “新基建” 的領銜領域,由基站建設所帶來的經濟產出,將為機床產業帶來新的機遇。最明顯的一點,5G基站的建設為機床產業帶來了新業務、新訂單,智能裝備供應商因此獲得更多設備訂單。基於5G周邊產品(如通信濾波器、5G新材料應用機床等)也將獲得全面爆發的契機。

機床產業下游浮沉:汽車產業的暴跌與“新基建”的興起

此外,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互聯網,這些”新基建“領域也與機床行業早有關聯,有望進一步激發智能數控機床等其他工業智能終端設備的需求。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只著眼於“新基建”帶來的短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也要看到“新基建”帶來的長遠的好處。

一方面,“新基建”有“高技術”、能“補短板”,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讓大力發展高科技成為社會共識,加深了製造企業對自動化生產的認知,提高人們對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能進一步激活存量製造產能,有效提升製造效率,推動中國製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讓機床產業真正向高端領域發展。

聲明:資料由本媒體號從網絡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資料版權歸原公司、機構所有。資料僅供學習參考,切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刪除,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