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晚期,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做,怎么整?

歪护士土拨鼠


严格意义上说,拖延症不算是精神疾病。只是我们对于目标,内心的希望产生了拖延。这里先跟你说一说,心里过程。

第一,我们拖延可能是我们自己不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这样做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我们曾经可能没有在这方面得到及时反馈,也就是说在这方面得到了关注,掌声或者是自我认可比较少。

第二,在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和我们休闲的一些行为习惯中我们习惯性的选择去休闲,比方说看电视剧,玩游戏,刷朋友圈,我们对于这个轻车熟路,所以这个是能够及时反馈的,因为我马上就能享受当下舒适圈的感觉。所以在内心会跟自己说等这一集电视剧看完了我再做吧,这样就是自己说服了自己。

第三,当一切休闲活动都结束以后,发现任务还没有去做的时候,内心会有很多的自责,“怎么自己这么不努力呢?”“我做事情怎么每次都喜欢拖延呢?”这样就会深深的产生自我攻击,开始否定自己。然后带着疲倦的信心,开始对当下的任务做一点点。那么这个时候在做的时候,内心其实有很多的焦虑,烦躁,还会觉得很麻烦,因为我们带着一种自责的心情在做当下的任务,那么任务的质量肯定不高,这时我们自己又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因为我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我对于这个当下的任务总是做不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这个时候又产生一轮的自我否定。慢慢的开始陷入这个循环当中。

第四,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当下的任务,这个习惯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是不是小时候父母经常逼着我们去做一些事情,比方说每次写作业做功课,都是父母的监督逼迫下完成的?我们每次是不是在父母的监督逼迫下,心里想的都是赶紧完成任务就要去玩一下?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会养成习惯,只要父母不在,我就尽快的玩,父母不监督我就好好的玩,他们不说我就不做作业,如果我们是在这种环境当中长大的,那么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

第五,改掉拖延的习惯,必须要用新的习惯去替代(一),比如我们开始不需要给自己设立太多的目标,每天只完成1~2件事。

(二),如果觉得完成1~2件事情都是很累的,那么就将这1~2件事情拆封,逐步的完成。每次完成都给自己内心一点奖励,这个奖励也是一点小小的回馈,那么内心就会对自己产生很多的认可。

(三),多善待自己,不要老是批评自己。因为你经常指责批评自己,那么你就会和指责批评的相处时间特别多,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循环。如果你心里想着,我每天就将这一两件事情完成,我就很开心。那么你将会和认可自己,心情愉悦相处的时间久。以上就是我对你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活出自己想象的自己。[呲牙]



原来是汪巍


如果每每都能够到最后一刻能够解决,那么这件事情就只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而已,想要改变一个习惯,那么就要有不想要的结果,而结果才能够去反过来影响行为,每次都能够顺利的完成,不耽误事情,那么这个时间没必要去改变,别人再强调都是没有用的。就像考前复习一样,有些人每每临阵磨枪都能够考到很好的效果,而有的人就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够记住,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当你的行为耽误了,或者说错失了你想要的结果的时候,那么你才会有真正去改变的动力。



悠悠妈的快乐生活


我都不到控制结束不去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