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人大:提高建议办理质量 把群众的期待落到实处

白云区人大:提高建议办理质量 把群众的期待落到实处

如何把人大代表建议在办理更有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建议办理质量,把老百姓的期待落到实处,贵阳市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通人大代表和承办单位之间的“玻璃门”,积极搭建沟通协作的桥梁。

加强指导,提高代表建议质量。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提前介入,加强指导,人代会前,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组织代表通过走访、视察调研等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主动搜集第一手材料,为提出有份量的建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正式提交建议前,各代表联络组和选任联工委对代表建议进行预审。对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代表建议,要求代表进一步修改充实,力求所提出的建议更具前瞻性、全局性、准确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代表建议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健全制度,规范代表建议办理。1996年,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就制定了《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办法》,2006年进行了修订完善,对代表建议的交办、办理、督查进行规定,为进一步规范代表建议办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代会期间,代表议案审查委员会会同区政府办公室按照代表建议涉及的范围、重要程度进行分类,明确领办领导和承办单位,汇编成册,在大会上,将代表建议移交区政府,签订交办书。会后,区政府专题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层层强化责任,落实相关措施,确保了所有建议办理工作有序开展。

部门联动,形成办理建议“合力”。人大代表所提建议中,有很大部分一事牵涉几个部门,在交办时确定牵头部门后,有时会出现主办单位“埋头苦干”,而协办单位“只看不干”的现象。甚至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踢皮球”现象,给办理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在交办需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办理的建议时,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职责。合理地做好细化量化工作,把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要做的工作,量化到主办和协办单位,使参与办理的主办、协办单位能够安排相应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集中精力把承办的任务完成好,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如都拉乡都溪村至黑石头村的道路硬化、麦架镇下堰村至马堰村道路硬化、都拉乡小河村中坡村民组饮水难、沙文镇王家院村潘家湾村民组饮水难等代表建议均得以落实。

加强督办,确保代表建议满意。为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2005年,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主任督办建议”制度,从代表建议中梳理出若干件影响大、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建议作为重点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亲自督办。在办理过程中,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办理工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文教卫生、交通运输等重点工作的落实结合起来,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一批关乎民生的实事得到相应落实。把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贯穿办理工作全过程,及时通报办理情况,征求代表意见建议。为促进代表建议进一步落实,区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监督,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建立激励机制,年终,对优秀代表建议和承办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办理较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的积极性。


撰稿:张钰

白云区人大:提高建议办理质量 把群众的期待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