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區:深度聚焦八類問題將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落實落細

福山區:深度聚焦八類問題將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落實落細

“你們單位去年評責評廉的結果很不理想,希望能夠知恥後勇,深刻自查、反思、整改。”這是福山區紀委同志日前與某部門負責人的一次談話。如今在福山區,這樣的“咬耳扯袖”已經成為各級黨組織和紀檢機關的工作常態。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運用,福山區制定了專門實施辦法,結合地區工作實際,著重突出三重工作、重點工程推進不力,脫貧攻堅、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重要領域不良影響,年度工作綜合評定結果落後,群眾滿意度和社會評價較差,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不到位,紀律作風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被動,黨員幹部日常監督管理不嚴等8類適用情形,並分別明確了68個責任單位和具體分工,真正將“第一種形態運用”落實到具體的事情、卡實到每一個部門。

“用好‘第一種形態’,黨組織責無旁貸、承擔主責,由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主談,不僅頻次多了,我們管黨治黨的意識和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福山區高疃鎮黨委書記潘明說。為推動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在基層有效落實,福山區把運用“第一種形態”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建立了工作調度、數據統計、情況分析和信息管理系統,從問題收集、規範處置、線索報告、結果備案4個方面作出詳細要求,形成了責任明確、過程留痕、實時監督、動態督辦的工作體系,確保全區各級黨組織把運用“第一種形態”規範起來、落到實處。

據統計,第一季度全區各級黨組織共運用“第一種形態”199人次;其中,提醒談話114人次,警示談話1人次,批評教育42人次,限期整改2人次,責令檢查14人次,通報批評20人次,誡勉談話6人次。各類處置措施得到有效運用,監督執紀直抵各處“神經末梢”。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王進 蔣文明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