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前幾日登錄某乎,

看到一位知友的評論,如下圖所示。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看完的一瞬間,內心有點小失落和委屈,

但很快轉念,重新細細閱讀了這條評論,

發現他有幾個優點值得我認可和學習。


1. 留言人的文采不錯,文字細膩,觀點鮮明

2. 發心純粹,並非為了槓而槓,而是真心有感而發

3. 有禮貌,有涵養,跟某些鍵盤俠相比,已經提升了好幾個level


同時,通過其留言,我找出了幾條值得探討的點,

以及其在留言時,有所偏頗,論述略片面,

我決定拿出來一一進行深入詮釋和補充說明的點。


我相信其評論,代表著一部分人的看法,

而我認為有必要,

對我現在所做的事,所在的領域,

做一個更加深入和公開透明的表達。


以上,是我就這條評論,

單獨寫此文的初衷。給大家參考。


PART 1

留言者稱

“做了這麼細緻的研究,

卻走了天才教育這樣功利的道路”


首先,我做的是未來教育,天賦教育,並非天才教育。

我所在的行業,跟傳統的單純的全腦教育機構,右腦開發,

潛能開發,心腦教育等教培機構,有著本質的區別。


其他教培機構,主要從單一維度分析學員成績差、

學習態度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對症下藥,提供解決方案,

通過一些產品和課程,快速提高孩子的成績,開啟孩子的各種“智慧”。


在這個維度,我想我有著較為深入的發言權,

因為在從事當前的事業之前,

我跟其他幾位夥伴也參與了某產品的“創造”。


從意識層面,到落地執行,從團隊發心,理念,

到尋找源頭廠商、設計產品、親自錄製音頻,

到後期研發生產,也是跌跌撞撞走了一路,


當時我們這個團隊的意識還是比較高的,

我們是全程幾乎無償工作,無償付出,大家吃一起,

住一起,所有費用AA分攤,每天從早研討到晚,


每天還會經歷一些在本文裡無法描述之事

(簡言之,就是與高維的意識生命體進行

工作進展彙報,看不懂的請直接無視),

整整半年,沒有收入,將產品研發出來。


我比一般人更清楚,市面上這些產品的本質。


我做這麼多的研究,讀了那麼多腦科學方面的書籍和文獻,

查找了那麼多資料,甚至不惜血本,親自參與從0到1的過程,

就是為了能更科學、更嚴謹、更能從讓大眾理解並接受的維度,

來分享和傳播天賦教育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其次,天賦教育這條路並不功利,

相反,它相對純粹,也相對簡單得多,

家長需要做的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


只是傳統教育理念盛行了幾百年,

要想讓家長一下子改變根深蒂固的一些教育理念,有難度。


也正因如此,我才從家長朋友們最焦慮、最關注的痛點出發,

先讓他們看到肉眼可見的效果,看到希望,再從源頭根治問題。


再者,天賦教育只是我現在所做的事業中完整系統的一部分,

我們在給家庭服務時,更多的是從家庭教育、親子關係、天賦綻放、

自主高效快樂學習的維度來幫助家長找到最適合一家人相處的模式。


孩子通過天賦綻放,能調用更多時間探索他們真正喜歡做的事。

只要將孩子放到正確的位置,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PART 2


留言者稱

“並以此為商機,利用中國家長望子成龍的焦慮,

貪慾與虛榮來攫取世俗財富。”


首先,暫且不談商機,我們先來聊聊中國教育的現狀。


現狀是什麼?

這位留言者有一點講得一針見血:焦慮。


中國家長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家長都要焦慮。


焦慮孩子輸在起跑線,

焦慮孩子不如同齡人,

焦慮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

焦慮孩子跟不上後面的課程,


焦慮孩子考不上好學校,

焦慮孩子錯過各種重要的課,

焦慮孩子被同學排斥,

焦慮孩子找不到好工作,


焦慮孩子娶不到好老婆,

焦慮孩子嫁不到好老公,

焦慮孩子生孩子受到各種痛苦,

焦慮孩子錢不夠花,生命不易......


你仔細觀察身邊有孩子的家庭就不難發現,

“焦慮”,貫穿了大多數中國家長

對待孩子態度的一生。


至於貪慾和虛榮,也同樣存在,

只是跟焦慮相比,略遜一籌,但也足夠嚴重。


那麼,我是在販賣焦慮嗎?


並沒有。

我只是指出了當今社會教育領域的現狀。

我們在做的,也只是針對這種現狀,

給到了更簡單、方便、也更直達的解決方案。


大多數家長焦慮的核心,

其實是不懂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孩子年齡越大,跟父母越生疏,甚至關係

越來越緊張,家長在用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

如果家長不懂這些,就很可能將一個天才培養成一個庸才。


做老師,要考教師資格證,

做心理諮詢師,要考心理諮詢師證,

開車,要有駕照,

可是做父母,沒有父母證。


誰都是人生第一次做父母,沒有模板,沒有流程,沒有證書,

怎樣扮演好這個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你乍一眼看去,會覺得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孩子,

而本質上,家長才是我們的學員。


只是我們是通過整個家庭的天賦解讀,

去化解家長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困惑,

緩解家庭矛盾,改善親子關係,

學習成績提高,只是順帶的事。


通過創始人17年中高考培訓實戰經驗,

以及2年來上萬組家庭的服務和大數據,

我們深知,所有孩子成績不好的背後,

都有著一個幾乎所有家長都會忽略的共性:親子關係。


再談商機。

人生處處有商機。


商機即商業機會,大多數人看到了商機,

不落地,不執行,機會變成後悔;

商業化,是為了將信息價值,傳遞給更多的人。


教育行業,是為數不多的無論是過去、現在,

還是未來,都不可或缺的一個行業;


而且從趨勢上來看,教育已經從階段性教育,

向終身教育發展,“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正在被我們每一個人所踐行。


而作為一家未來教育的新興企業,發心再好,

格局再大,願景再宏偉,它畢竟需要面對生存問題,

當今社會,畢竟還是依託金融體系在運作,

我們不是做公益,也不是慈善企業,

我們需要養活一批人,用我們的智慧,

我們多年的研究經驗,實戰經驗,

用全新的未來教育的理念,以及大量的成功案例,

吸引更多同頻的家庭走進這個全新的世界,

幫助天下父母從源頭化解他們的焦慮、不安。


通過團隊007的工作模式,用最一流的技術、

最專業的團隊、最高的效率,

拯救這些在學業中苦苦掙扎的孩子們,

解放這些在焦慮中生活的家長們,

用我們的價值和付出,換取一部分酬勞,無可厚非。


更何況,公司利潤的90%,都分給了發起人、VIP、

諮詢師等等,公司只留了10%的運營費用,


你看得到的,是巨大的流水,看不到的,是不到10人的企業,

用全新的思維模式和教育理念,服務著上萬組家庭。


PART 3 關於靈性


“靈性”這個詞,

一般普通家長還真的很難理解,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扇大門其實在很多年以前就被推開,

但卻只有極少數人看得見,更多的人看不見,

也有一部分人看見了,但選擇視而不見,

對此充滿抗拒和質疑。


實不相瞞,我就是一個過來人。

我是2019年初,因為家庭原因,

被迫接觸到了靈性圈(修行圈)。


對於我這種【學者】天賦的人來講,步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我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種學習和研究,這個圈層也不例外.


於是有了我長達一年多的探索和修行。

不得不承認,研究得越深,

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顛覆。


這個世界有很多你看不見摸不著

但的確存在的能量、頻率、波動。


整個宇宙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由能量波組成;

再確切一點,是由正弦波構成。


能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自然也就不太容易被人們所接納,

而孩子有著與生俱來的與萬物相鏈接的能力。


所以從這個維度作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的引導、

設備的輔助等可以幫助絕大多數的孩子打開

潛意識的大門,從而喚醒他們體內本有的能力。


如果我跟一個普通家長說“現在的孩子

都是帶著各自的使命和任務來到地球上的”


90%的家長聽不懂我在表達什麼信息被我輸出了,

卻沒有被家長輸入,更沒有被家長所理解和內化,

我們之間的交流,就是無效交流。


我們再來看市面上90%的全腦機構,

很多也能給孩子做很多感統訓練,

從而開啟一些常人看來是“特異功能”的能力;


但大多數的機構只是單維度地開啟,

如何通過這種能力的開啟,

讓孩子懂得靈活運用到學習中生活中

乃至將來的工作中,並沒有做更多的探究。


另外,全腦行業的確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這個行業的口碑已經被砸得臭名昭著。


從師資力量,到暴利產品,到售後服務,

每個環節都有很多令人質疑的點,

甚至有些機構為了打造“成功案例”,

不惜利用孩子來欺騙消費者,

以至於有的家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其實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講,能不能開啟這些能力

真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他們真正最最在乎的,

仍然是生活中怎樣跟孩子和諧相處。


怎樣讓自己少操點孩子的心,

怎樣讓孩子能懂事乖巧聽話一些,

怎樣讓孩子能上課專注一些,

成績提高一些,考試排名好一些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作為天賦教育行業,

只能通過家長最關注的這些痛點入手,

首先讓他們看到一些肉眼可見的效果,

然後再通過天賦解讀和分析,從源頭去化解

這些表象背後本質上需要處理的問題點。


這條路註定是艱難且阻,且是漫長的。

天賦教育,未來教育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但是這個大趨勢是不可逆的。


未來社會跟當前社會相比,組織結構、框架、資源的重新分配、

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金錢觀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甚至金融體系很可能會不復存在。


但在現在,我們講這麼多,沒用。

沒幾個人能聽進去,幾乎所有人都在為當下這些事而焦慮。


我這個月能賺多少錢,

這個方案老闆會不會diss我,

這個季度的KPI怎樣才能完成,

我為公司辛勤付出、兢兢業業了8年,


今年下半年的升職名單上會不會有我的名字

下個月領到工資扣除房貸、車貸、孩子的奶粉錢,

以及日常生活開銷、物業費、保養費,

卡上還有多少錢能夠讓我自由支配等等。


沒辦法,這就是中國社會的現狀,

沒有信仰,只信人民幣,金錢觀是扭曲的。


單獨的一個個體改變不了什麼,

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一點,

想改變這一切,迎來一個全新的社會,

那麼當下的集體意識,就能通過大家的努力,

轉變為更簡單、純粹、快樂、幸福的集體意識。


這就是公司如此看重諮詢師,

將諮詢師作為核心力量的原因之一。


公司所有的技術全部都是免費對外開放的,

每次線下線上的內訓,創始人都會將核心技術

不厭其煩地分享給所有聽課的夥伴。


技術這種東西,一旦開放,就像開源源代碼

一樣,很快就會有人複製下來,所以核心競爭力

不在技術,而在整個一體化多維度的天賦系統。


有時,你越看不起,越看輕的,

往往是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


我不是公司的創始人,

而是一名奮戰在一線的諮詢師。


今天我願意碼文分享這麼多,

有我自己的想法。

一方面,我認可公司的發心和現在在做的事;


另一方面,

我也希望通過結合我自身的經歷和經驗,

在天賦教育這條路上,走出一條星光大道來。


PART 4 天賦教育的核心


其實在我們這個體系裡,諮詢師的諮詢服務,

在VIP的整套產品裡,是被定義為“增值服務”送給家庭的。


市面上各種全腦教育機構、右腦開發、潛能開發、

心腦教育等教培機構,研發出的產品,

並不是真的產品牛,而是孩子的潛意識牛,

潛意識被打開,沒有產品,照樣可以開啟各種能力。


但是95%的家長不知如何打開潛意識,

因為無知,因為抗拒,因為認知有限,

限制了他們的認知的寬度和深度。


諮詢師在這個領域中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呢?


1)家長的諮詢顧問


家長對孩子的天賦、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孩子的學習態度、

學習成績有任何困惑可以跟諮詢師諮詢,尋求幫助。


2)家長的“教練”


每一位諮詢師都是經過專業嚴格訓練後持證上崗的。

除了技術過硬、專業過硬,還有著多次線上線下實操經驗。


家長需要跟諮詢師學習如何科學合理地與孩子相處、為孩子訓練腦力;

因為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天賦孩子的表現,靈活調整訓練計劃。


如果家長不懂天賦,只是墨守成規去訓練,

就可能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所以公司真正的學員是家長,而非孩子。


PART 5 答疑


給孩子激活這些能力,

會不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潛意識的傷害?


除非你家孩子從小在家暴家庭中長大,心理陰影面積無窮大,

親子關係極差,一般情況下,只要科學訓練,孩子的潛意識打開後,

只會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智慧,不會帶來負面傷害。


家庭問題及其嚴重的家庭,公司是不接的,這個責任擔不起,

你們家的歷史遺留問題,指望公司一兩個月來化解,送你兩個字:做夢!


我這邊也會有些家長比較糾結:

說孩子能力這麼強,會不會是走捷徑?

會不會反而影響他正常的學習節奏?


對此我不得不送你一個官方微笑。:)


你這個問題問得,就好比在說:

我家孩子現在有一艘火箭可以直接奔月,

但我擔心他飛得太高太快太遠,

我還是希望他踏踏實實地騎自行車。


我們現在在做的,並非是跟傳統教育叫板,

而是將傳統應試教育&天賦教育相結合,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差異化培育孩子。


很多思者的孩子在學校裡會被老師看成“搗蛋鬼”

被小夥伴當成“惹事大王”避之不及,

老師多半選擇放棄;學校的師資力量有限,

老師的精力也有限,做不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這樣的孩子,家長、老師、同學都頭疼,怎麼辦?

你自己的孩子,難道打算在他年幼時就放棄他麼?


人家不是笨,也不是有多動症,

人家這是天生腦波處於常態化高頻,

人家是沒法長時間專注,但不是故意的!


你作為父母,如果不懂天賦,不知道你家寶貝就是

妥妥的一個思者,你盲目送他看醫生,治療“多動症”


醫生藥是給你配了,你家孩子也吃了,吃完治標不治本,

這藥這會讓孩子往“呆滯化”發展,嚴重限制他創造力極強的天賦。


你孩子本來是個王者,

活生生因為你的無知和愚蠢被培養成了一塊爛鐵,

到頭來你還怪孩子不爭氣,其實真正要內省的是你本人。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本自具足的,

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就像“千里馬”等待著能讀懂他們的“伯樂”。


結果很多家長“伯樂”沒扮演好,

扮演“馴獸師”倒是一把好手,

這是今天中國教育的悲哀——

將無數孩子培養成千篇一律的“機器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

需要的只是無條件的愛與陪伴、尊重、聆聽與讚美


但很多家長不懂什麼叫無條件的愛

也不懂如何科學尊重孩子

如何正確聆聽孩子的心聲

如何科學鼓勵和誇獎孩子


學校從未教過這些,是不是首先得給家長科普,

為什麼學校裡沒人教?因為老師自己也不懂。


經驗主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已經漸漸落伍了

未來80%的崗位都會被AI所替代,

而這個“未來”,已經悄然到來。


無中生有的創造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執行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承載力,

樂天自律的學習力和專注力。


每種能力,

在不同的孩子身上都會有特別突出的體現,

家長要有一雙能發現你孩子天賦的眼睛。


所以我在做的是一件影響下一代,影響整個社會教育體系

乃至會改變世界的一件大事,這是我的人生使命,

也真心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我們現在在做的這份事業中,

用我們的愛與和平的頻率,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PART 6 彩蛋部分


來看看這些孩子們經過諮詢師和家長

的配合後有了怎樣的改變和成果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這是來自我們線上5天體驗課的成果分享

孩子一開始自己也不相信

會有這麼神奇的體驗,其實就是一個“信”字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這個女孩兒特別有靈性,她體驗極速運算時

腦袋裡看到的是很多小動物精靈和她對話,

給她答案,這要歸功於她的媽媽。


這位媽媽非常懂得如何用最好的方式

去滋養孩子的內心,給她力量

媽媽從小給她講一些小精靈的美好故事

這些精靈們就像一個個好朋友

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開花


不同的孩子腦屏中會看到不同的畫面

有的家長會好奇自己的孩子看到的是啥


其實不用糾結這些

無論孩子接收到的是什麼

都是來自潛意識給她的信息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這個小男孩今年才7歲,還沒學過乘法,

體驗極速運算時,用超強的感知力

感知到了一些數字,

自己說腦袋裡有很多數字跳出來

是的,小孩子的感統

就是這麼發達,不要質疑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訓練了一段時間的初中孩子

極速運算達到15*15位一次全對

開根號也達到了國際頂尖選手水平

而在這裡,這樣的孩子比比皆是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這個孩子體驗極速學習,

比平時做試卷的平均時間快了10分鐘

才短短几天的體驗就有這樣的成果

其實已經非常厲害了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是的,你沒看錯,實不相瞞

如果你足夠敞開和自信

成人一樣可以有很強的感知力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這個德偏贏的六年級女孩兒

在第一輪訓練的時候

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到了第二輪訓練的中期

自信心滿滿的她

直接開啟開掛模式

每天的腦力進步呈爆破式增長


德者的孩子就是這樣

初期需要慢慢調整心態

一旦找到感覺了

只要家長監督到位

就能不斷進步、不斷突破、潛能無限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996個字8分26秒的倒背速度

也算很666了


剛開始給她訓練時

她的腦屏比較模糊,字看不清

出來的內容也是斷斷續續的

極速運算要麼出不來

要麼出來的數字基本是錯的


通常情況下,

家長如果不懂天賦盲目訓練

孩子就可能因為畏難情緒而抗拒訓練

甚至會影響她學校里正常科目的學習效果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訓練很重要

一定是根據孩子的天賦、訓練成果

不斷做調整,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訓練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在我們的體系裡,技術層面的東西真的不難

認真學習個一星期,基本都能學會

最難的其實是改變家長的慣有思維


就像上面這位媽媽,她找到我時整個人

都是一種相對比較暴躁的狀態

上來就跟我說她快恨死她兒子了


她兒子是個典型的思者娃

她反饋的兒子身上的所謂“缺點”

都是思者孩子獨有的特質


人都是這樣,

更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

而優點往往會選擇性忽略

這位媽媽也是如此


她自己是個贏者

性子很急躁,心直口快

對她兒子各種不滿意


但是通過為她,她兒子解讀完天賦

慢慢的,她學會了內觀

學會了去覺察自己的那份情緒

以及接納她兒子本有的樣子和特質

她的情緒漸漸地緩和了下來


從文字表達上也可以看到她

從一開始對她兒子的咬牙切齒

到最後甚至拿出了她兒子自己創作的

一些文章,內心的變化可見一斑。


其實家長能達到這樣的覺知已經很棒了

平時一旦情緒上來後,覺察、調整一下

基本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我被知友“噴”了,但我很開心


這位家長也是個贏者,兒子是典型的思者,

當天晚上我本來打算開一場直播,碰巧遇到她

找我尋求幫助,就先處理她的困惑。


贏者的媽媽很急性子,直接打電話吐槽,

跟她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溝通中

聽她描述她兒學習差、態度差、脾氣大、沒辦法


10歲的孩子,這位媽媽已經想著要送孩子去

讀寄宿制學校了,跟我說感覺沒法跟他過下去。


她自己開店,不像別的媽媽,一天中可能只看到

自己孩子幾小時,還能睜隻眼閉隻眼。


她跟她兒子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每次看到

她兒子網課不上,作業不做,只知道玩手機

打遊戲或者看電視,就氣不打一處來,

恨不得把他塞回去重生。


這位媽媽有這樣的想法不是一兩天

並且坦白自己有個18歲的高一兒子

已經住校學習,基本不用她操心

生活自律,學習自覺,成績優異。


大寶和小寶一對比,小寶的各種劣勢就出來了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媽媽看著小寶,

就像天天看著自己一手打造的教育失敗品

於是她想到了用讓孩子寄宿來逃避問題。


而對孩子來講,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力量全部

來自父母和身邊的夥伴,如果一旦被送進寄宿制

學校,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到不可挽回的傷害。


他們內心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

不被關注的,不被需要的,可有可無的

這種想法一旦根深蒂固進入潛意識

後果不堪設想,厭學算輕的,搞不好會輕生


這位媽媽還坦言跟她先生曾對孩子有長達2年的

暴力教育經歷,我聽著他們夫妻倆對這個思者孩子

的不合適的教育方式,汗毛都豎起來了。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裡被排斥,不被老師關注,

不被同學接受,在家裡還被父母鄙視和唾棄。


他那強大的無中生有的創造力沒人看到,

更別提珍惜,父母不懂孩子,只覺得他

一天天只知道天馬行空地幻想。


可見,不懂孩子的天賦是一件何其悲哀的事


好在經過長時間的溝通

這位媽媽願意從改變自己的想法開始

用我給她的建議先執行一個月試試

我相信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也深深地祝福他們的親子關係能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