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金庸大師的小說《神鵰俠侶》中曾提到了一個劍道的世外高人,叫做獨孤求敗。主人公楊過因機緣巧合發現了一個隱秘的廢棄山洞,找到了獨孤求敗的遺書,上寫:“自號‘劍魔’,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楊過找到“劍冢”,挖開來,發現了劍魔生前用過的幾柄劍。第一柄劍是一把無名利劍,是劍魔一二十歲初出江湖所用,青年俠客,快意江湖,劍凌厲剛猛,與群雄爭鋒所用。第二柄劍處立了一塊石片,上刻“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可知這柄軟劍雖比第一柄無名利劍更快更鋒利,卻也更無常。第三柄劍竟是一把七八十斤重的玄鐵重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似半球狀,寫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第四柄劍卻是柄輕飄飄的木劍,劍身劍柄均已腐朽,上寫“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五十歲後,劍魔用劍已出神入化,世上無人能敵,真正達到了心中有劍,手中無劍的劍道最高境界。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這“五劍境界”分別是:一利劍,稱作:利劍無意;二軟劍,稱作:軟劍無常;三重劍,稱作:重劍無鋒;四木劍,稱作:木劍無儔;最後是無劍,稱作:無劍無招。無劍勝有劍,無招勝有招,使對手無招可破,無劍可擊,這才是最可怕的。至此,人劍合一,劍客本身已經化為一柄劍,世間武學於他,再無秘密可言。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這五種境界也是一個人求知求學和人生不同階段的真實寫照。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一二十歲,鋒芒畢露,意氣少年,志得意滿,寧折不彎,這是“利劍無意”,只求快意江湖;年滿三十,在個人領域中有所成就,專業精進,遇到問題懂得見招拆招,從容應對,這是“軟劍無常”,剛柔並濟;及至四十,看透人生無常,世事悲喜,懂得韜光養晦,這是“重劍無鋒”,萬事避其鋒芒,舉重若輕;五十之時,達至人生最高點,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飛花摘葉皆可傷人,一字一句即可救人。這是“木劍無儔”;再之後,看遍一生亂雲飛月,曉風殘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至此從心所欲不逾矩,最終達到“人劍合一”。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但人生哪如棋局般,早已安排好呢?若不是志得意滿,如何快劍傷人,不知深淺?若不是飽嘗愛與背叛,怎會懂得中年低頭避讓之心酸?若不是歷經世事冷暖,如何洞悉人心識得人面?歷經百劫才能一笑淡然,是非恩怨化解在談笑間---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見,如能舉案齊眉,神仙俠侶相伴,還求什麼志得意滿,有劍無劍?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也談獨孤求敗的“五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