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走進慶元,看看那裡的廊橋景色


慶元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地形屬浙西南中山區,有溪谷、盆地、丘陵、低山、中山等多種地貌,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部為洞宮山脈所踞,多崇山峻嶺、深谷陡坡,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為浙江省第二高峰;西南部和中部是仙霞嶺——楓嶺餘脈,地勢較東、北部平緩,谷地較寬。特殊的地理環境,給生活在這裡的先民們帶來了生活和出行的不便,於是先民們發揮聰明才智,就地取材,修建了很多各式廊橋。據光緒版《慶元縣誌》載,當時慶元有。宋朝以來修建的廊橋230多座。目前還存在100多座。

廊橋,別名蜈蚣橋、蝦姑橋,是在橋面上蓋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橋樑。根據橋體構造和用材不同,又有木拱廊橋、木撐架廊橋、木平梁廊橋、石拱廊橋之分。其中木拱廊橋(又稱喜鵲窩橋)不僅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品類,而且是世界橋樑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品類,如今在我國能保存下來的為數極少,只在浙南閩北的麗水、溫州、南平、寧德幾個地市有發現。慶元廊橋就是其中的代表。

慶元廊橋,不但具有全國數量最多、歷史最悠久、歷史沿革最具連貫性的特點,而且全國現存壽命最長、單孔廊屋最長、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橋均在慶元境內,堪稱當世一絕。廊橋如瑰宅鑲嵌於群山之間,無聲無息,如夢似幻。它們或鑿石為梁,或疊木為拱,或橫跨懸崖峭壁之上,或靜臥小溪碧波之上,與周圍的青山綠水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幅精美的畫卷。目前,在慶元境內有:全國確切紀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廊橋——如龍橋;全國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明代木拱廊橋——蘭溪橋;全國廊屋最長的單孔木拱橋——黃水長橋;全國有史料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拱廊橋——大濟雙門橋和甫田橋。

慶元廊橋不僅造橋工藝精湛,而且具有廣泛功用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價值。除了通常意義人們衣食住行所需的交通外,它還與生態環保、休閒娛樂、文賦書畫、民俗祭祀等緊密相關。

古代建築講究風水,把廊橋建造放到至關重要的地位,一般都是選址在村莊的水尾。為了“補救風水”,慶元先民把造廊橋作為首選,附之廟堂,植上柳杉、紅豆杉、松、柏、垂柳,互為烘托,宛如屏風,使村落整體形成八卦形環狀單元景觀。人們對趨福避兇的心理追求,形成了村民興建廊橋、自覺保護廊橋和風水林的良好風氣。

慶元廊橋是人們重要的社交娛樂之處。慶元廊橋以它獨特的風姿,橫跨在溪流山谷之上,方便了村民之間的交往,促進了村寨之間的聯繫,溝通了與外界的交流。人們在廊橋上休息聊天、遮風避雨、避暑乘涼、聚會交易,濃厚的鄉土氣息悠然置於青山綠水之間。多少代來,人與橋彈奏著和諧的音符。

慶元廊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底蘊深厚。各類橋記、題字、對聯、詩賦、雕刻、廊畫、書法一應俱全,豐富多彩。慶元廊橋流傳著許多美麗的民間故事。教喻故事、愛情故事、風水故事、帝王神仙趣事等廣為流傳。

廊橋還是人們祭祀的重要場所。廊橋與佛廟、道觀、社堂相結合也是慶元廊橋一大特色。橋中央多設有神龕,供奉最多的是觀音及金童玉女,地方神靈陳夫人、馬伕人、土地公、社主等。廊橋成為鄉民寄託美好願望之所,或保安康,或求財增壽,或求子添女,或求取功名。橋上的神龕和祭祀活動,給古廊橋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慶元廊橋不僅是慶元人民的寶貴財富,而且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他就像一根線,串起了慶元的歷史。近年來,慶元縣不斷加大了廊橋的保護開發與宣傳工作。如龍橋、後坑橋、蘭溪橋、嫋橋等得到及時修復,二十多座廊橋被列入國家、省、縣級文保單位。

如龍橋




如龍橋位於慶元縣舉水鄉月山村南。始建於明初,現橋修建於明啟五年(1625年),因其勢與後山山脊古松依稀相連,橋似龍首下傾而得名。該橋全長28.2米,淨跨19.5米,矢高6.8米,面闊6米,有廊屋9間。 該橋結構複雜,工藝精湛,功能完備,集亭臺樓閣於一體,是有明確紀年、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橋之一。該橋建築上頗具宋代遺風,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考察價值。


蘭溪橋


蘭溪橋位於五大堡鄉西洋村西洋殿旁,始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建。因原址在下游“蘭溪橋水庫”儲水區內,1984年按原貌遷建於此。蘭溪橋是一座大跨度木拱伸臂廊屋木拱橋,猶似飛虹,巧妙地把西洋殿與公路連接在一起。橋全長48.12米,寬5米,距河床高9.4米,拱架外觀呈八字形,內由數十根粗大圓木縱橫卯接組合而成,具有抗壓、抗彎、抗側移等功能,兩側設擋風板三層,依次疊垂狀如橋裙,古樸典雅,其橋體的構架原理在我國民間橋樑建築史上堪稱一大傑作。


黃水長橋


黃水長橋位於慶元縣百山祖鎮黃水村,始建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遷建現址,全長54.3米,淨跨17.45米,矢高8.7米,面闊4.9米,有廊屋21間,是全國現存廊屋最長的單孔木拱橋。


雙門橋


雙門橋位於縣城大濟村內。為紀念吳榖、吳轂“一門雙進士”之殊榮始把建於北宋仁宗景佑年間(1 034—1037)的“臨清橋”改名重建成“雙門橋”(宋仁宗皇佑1049年間)。此橋長11.5米、寬4.5米,兩頭出口如兩扇門朝外洞天成牌坊式結構。簷牙高琢,左右對稱,慰為壯觀。

詠歸橋


詠歸橋位於慶元縣城內,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屢毀屢建,橋名取自《論語》:“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民國十三年(1924年)再次重建,全長38.8米,淨跨21.7米,高8.8米,面闊5.5米,有廊屋8間。橋東建有補天閣,閣頂畫像衣錦臨風、楚楚動人。

來風橋


來風橋位於舉水鄉月山村村北。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建,全長30.00米,淨跨16.7米,矢高6.10米,面闊5.5米,有廊屋11間。橋名來歷據傳說:月山村裡兩岸的吳、陳兩姓每年都要因天旱爭水而發生鬥毆。後來吳姓的吳如龍和陳姓的陳來鳳通過比武而結親,並共同開鑿引水渠,平息了爭端,後人便建造了村南的如龍橋和村北的來風橋以示紀念。

步蟾橋


步蟾橋位於舉水鄉月山村水尾,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現存建築為民國六年(1916年)重建,系大跨度石拱廊屋橋。半圓形單孔,中跨度16.8米,矢高8米,全長52米,面闊5.5米,有廊屋十八間,廊屋當心間和東西橋頭各一間為重簷歇山頂,中間設神龕,上額書“步蟾橋”古匾。步蟾,意為“步入蟾宮”,既暗合“進入月山村,必經此橋”,又寓意“蟾宮折桂”。石拱與倒影合成了大圓圈,虛虛實實,互相映襯,這意境之美,足以攝人心魂。


後坑橋

後坑橋位於竹口鎮大澤村與楓堂村之間,始建於清康熙十年,全長36.2米,淨跨28.5米,矢高6.05米,面闊5.45米,有廊屋15間。紅軍曾在這裡打過勝仗,取得了竹口戰鬥大捷,革命先輩的足跡賦予了其紅色神韻。故又名紅軍橋。

壠橋

壠橋位於龍溪鄉魚川村的山谷中,橫跨兀立於溪流兩側的巉巖上。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全長22米,淨跨11.8米,有廊屋9間。

白雲橋

白雲橋位於舉水鄉月山村舉溪右岸支流雲泉澗。始建於明朝,全長8.34米,淨跨5.75米,有廊屋3間,由8根圓木並列組成平梁架,下設八字形木撐架,廊屋為重簷歇山頂,四角飛翹,造型別致。為斜撐式平梁木廊橋。

杆坑橋

杆坑橋位於舉水鄉月山村舉溪下游支流上,該橋全長6.87米,淨跨不足3米長,有廊屋3間。為伸臂式平梁木廊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