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是什么风气?我参加了同学会,各种攀比,月薪8千的工薪,以后不会再去了,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鱼与渔


同学会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为了纪念同学友谊吗?可能聚会的理由是这个,可最终会变质。

同学聚会的发起者不一定是当年学习好的,大部分是当年学习不好,现在混得自我感觉还不错了,就张罗起同学聚会了。可能第一次,大家还念着同学情,参加的人比较多,后面如果还有同学会,人就会越来越少了。

什么原因?聚会上,大家先回忆回忆上学时的情形,相互哈哈一笑,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啊。然后就回到现实中,或直接或旁敲侧击的打探你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嘴上不说,心里有数了。有钱的不想和没钱的玩,如果以前同学关系不错,现在相差悬殊,即使有钱的有意和没钱的同学重续同学友谊,没钱又要面子的同学也会和他保持距离,不会太亲近了。

更有甚者,有的男女同学聚会容易出事情啊,影响家庭关系。


一袋稻


最近应邀参加了98届学生同学会。

组织者很有心机,指定在宝俶山下集合,这是20年前经常和学生登山的地方。

和学生们一起辺走边谈,边拍照真象回到20多年前。

回来后在一歺厅集合,主持人讲了同学会原则:1、不谈配偶、子女。2、不谈工作、工资。3、只谈毕业20年的简单经历,和在校三年的感受、秘密、和各种回忆⋯

然后每个学生和我单独合影。听了学生讲的,仿佛回到50岁带他们的年代,那时多年青.听了不少不了解的趣事。

中歺AA制,不喝酒,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是开车来的。

饭后去了对面的母校,边看边谈边拍照。专门进了高三的原教室(主持人预先都做好了工作)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我又上台和他们侃了一通,如当年的班会课⋯

散会时约定,五年一次。今天没到者,专人通知,向老师说明情况。

几天后专门为我做的纪念册,送到我家。做老师真好,做班主任老师更好!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叫了我三次,初中同学聚会,没去。三十年没见了,同学据说动用了派出所的关系,才联系到我。开始是答应去的 ,去前几天好好回忆了一下,初中的我,其实当时我属于那种读书并不优秀,而且在班里基本属于默默无闻的,和我玩的好的同学,也不是很多。思来想去,我去干什么呢,能和谁聊的起来呢?我自己都不能确定,女同学们基本都退休了,男同学们中它们有的是国家公务员,有的是企业老总,有的是大型审计人员,有的女同学嫁的很好,有的同学在央企混,而我只不过是在普通事业单位教书,虽不是风生水起,但也怡然自得,基本也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级别了,同学们都有车了,而我没。依旧骑电驴上下班。拿的出手的没,藏着房子倒有几套,也算是聊以自慰吧!生活好不好犹如穿鞋一般 ,自己活着合适就好,同学聚会不去也罢,老婆曾开玩笑地对我说:“同学会如果去了不合适的话,回来还要拆散家庭啊”,真的会是这样吗!朋友们是不是这样啊!


千帆五味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第1小张我确实没有本事,没有能力,30多岁了还光棍一条。现在在广东中山这边打工,一个月才7000多块。😭😭然后参加同学聚会,除了炫富就是显本事。奔驰宝马奥迪某某经理某某大老板。 结果聚会的费用还是AA。我就纳了闷,你们都是大老板经理什么的还跟我们一个一线打工者AA。老同学日子过得那么艰难不帮忙就算了,还讽刺嘲笑。所以有这闲工夫,我还不如多陪陪家人。有这个闲钱,我还不如自己亲朋好友聚一聚还开心。





江西老表小张


当年的鼻涕小子凭着努力拼搏,如今已持有新加坡护照,大陆新加坡俩边飞来飞去。老实巴交的丫头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成了行业的佼佼者。这就是我的初中同学,他们是班上几个混的风生水起的成功人士,当然大多数同学跟我一样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混过来的,

老班长在微信上建了一个初中同学群,群主还任命了秘书长和几位部长,负责同学们的出行饮食娱乐活动的安排,虽然不是官方任命,但是群委会成员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俨然像一个有机构有组织的团队。

我们虽然已到顺耳之年,也会赶时髦加入风行的聚会热潮,这几年初中同学聚会已成常态。也没有实行什么平均主义AA制,大家一切随意自愿,只要有人发号召和邀请,同学们都会积极响应。本是同根生又是同城住,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方便的很。

谁家房子大就上谁家去,厨艺好的能者多劳,有私家车的就负责迎来送往,主人会尽地主之谊全力招待同学们,唱唱歌聊聊天打打牌玩的开心。能干的女士包饺子包子和花卷,囟上一盆囟味,同学们吃的美滋滋的。如果下乡参加农家乐,男生去钓鱼、女生去田间摘艾叶做艾米粑、春天上山挖笋、冬天釆摘无公害蔬菜,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给我们这辈老人带来难得的自由空间。

秘书长是一个活动积极分子,生病中还坚持参加同学聚会。遗憾的是没几天就因病去世,临终前她还说:"和同学在一起真开心,好像什么病都没了"。一首歌唱的对:"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没想到初中同学竟成了陪她最后一程的玩伴。人生太短暂,大家都感慨人生太短暂,一定要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同学聚会坚持了好几年,根本在于我们之间,只有单纯的同学之情,没有富贵贫的攀比,富裕的不高调,贫穷的不自卑。同学聚会目的就是开心,假如把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到同学中来,肯定会不开心,不开心的聚会是没人参加的。祝我们初中同学幸福快乐,把聚会进行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崇拜成为习惯amp


说明你同学档次太低了(不是收入,是素质)。说说我同学聚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入伍,虽然最后也干到了师职大校,但是和同学比起来收入,我应该是全班最低的几个人之一,同学年薪几十万算一般,几百万的不少,还有自己开公司的收入更高,但每次聚会,我们会谈当年感情,当然也会谈现在发展,但没有钱多看不起钱少,职位高看不起职业低的情况。


为人凭良


我参加过小学和初中同学聚会,小学聚会,开餐馆的兄弟摆桌子,我自告奋勇带的酒,女同学多一些,男生只有四个,十几个人其乐融融,说着过去的回忆,解密一些曾经不能说的故事,聊着没有来的同学,一切都很好。结束的时候合照,没有攀比,没有问现在的情况,没有谁看不起谁,没有谁巴结谁,挺好的聚会,只是想要再聚很难了。初中同学属于小聚,一个城市的六七个人一桌,氛围融洽,大家基本都在一个阶层,社交能力没有太大出入,话题很多,聊的很投机,相约打球再聚,然后各奔东西,挺好。


十亿光年7


要说同学能聚会上,也挺不容易的。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收入情况,挣钱多的嘚瑟一下,也无可厚非,不用往心里去。

我从毕业以后,从未参加过高中同学的聚会。在我的记性里,高中同学聚会只张罗过一次,那次我是由于孩子太小,又在外地工作,就没有回老家,也没跟同学们碰上面。前几年,高中一个班的同学建了一个群,我也被拉进群里了,刚开始挺热闹的,时间长了,也不太爱说话了,平时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

同学在一起,难免要忆往昔。可偏偏我是个健忘型的人格,很多同学的名字叫不上来,更不用说能认出来长相了。我的要好的同学,还记得我们相处的事情,可我很多事都记忆模糊了。

而大学的同学聚会,我参加过一次。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跟同学们在一起是挺开心的。大家也相互打听情况,包括结婚了没有,孩子多大,自己做什么工作,这些都了解一些。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总有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吧,这些人之间,几乎没什么可隐瞒的,彼此都很了解。

要说有比较,那是肯定的。谁过得怎么样,不用问,也可能从外表,精神气质方面表现出来。有人愿意比较,有人比较低调,这和同学的性格有关。他们的性格咱改变不了,自己不去在意比较就好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那肯定是非常深厚的,这一点每个人走向社会以后,都会有所体会。所以,就算他们有点虚荣心,爱说大话,又能怎么样呢,毕竟真正有事时,有能力的同学照样关心你,帮助你。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我从来没参加过同学会,本身我就是个不太喜欢应酬的人,我也是个不太喜欢说大话吹牛的人,所以也不喜欢别人吹牛逼,现在的同学会很假,大多数人平时根本没啥联系,同学时期大多数人也没啥交集,真正关系好的从来没断过联系,所以我觉得同学会都是虚情假意,说着言不由衷的假话,没啥意思,最重要的是同学会避免不了会有各种攀比,那些积极组织同学会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自认为自己混的还可以的人想通过同学会找存在感,想在那些比他混的差的人身上找点优越感。我有个小学同学,女生,老家湖北农村人,嫁到了上海,就通过各种方式加了我们班的同学,拉到一个群,天天嚷着要搞个同学会,估计就是觉得自己嫁到了上海好像很牛逼的样子,哈哈,最搞笑的是天天吃个面包加牛奶都要在群里秀一下,做个地铁都要发图秀一下,我心想你怕是以为你这些同学连面包都没吃过吧,果然是一个穷人一旦条件稍微好点就不认识自己是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多数人从以前的一穷二白过上了小康生活,正因为变的太快了,所以很多人就显得很浮躁,以前缺的东西突然之间啥都有了,有些人就会显得无所适从,就会到处去显摆,炫富,攀比,就变的尤为平常了,只能说是灵魂成长的速度跟不上社会进步的速度,素质养成的速度跟不上经济条件的改善速度。同学会上的各种攀比也是如此,自己的修养,素质还没达到一定的境界,眼里只有钱,权,地位,就避免不了攀比,真正的贵族往往都是修养比较高的!q



右臂的牙印


参加一次同学会后比较后悔!多年不联系的同学忽然电话来说借钱应急,并当时就说第二天还!好嘛,都过了一个月了不见消息!发信息问说稍等两天等他老婆出国去芬兰了还我?好嘛,又半个月过去了没动静!我也不是小气人,以前同学借钱都是两年还我也没啥,但说话得算话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