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书笔记(8)

《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的作者是大英博物馆前馆长,英国著名艺术史学者尼尔•麦格雷戈。本书以大量的珍贵图片串连起德国政治、文化、艺术等数百年历史变迁。这些图片包括建筑、雕塑、绘画、瓷器、啤酒、香肠、汽车、货币等等无所不包。作者学识渊博,笔调深沉,本书十分耐读。


德国 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书笔记(8)


令德意志民族引以为豪的“日耳曼”精神,其坚韧勇敢的另一面是好战与残暴。从公元911年德意志王国建立到962年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从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再到1990年东西德合并,当今德国的面貌是在侵略与被侵略、分裂与统一的战争硝烟中一步步浮现和清晰起来的。

作者说,好在关于德国人的所作所为及所经所感,还存在着大量而又普遍的共同记忆。而本书的目的,正是通过讲述其中的一些,使读者感同身受,进而引发共鸣。这倒不是说,本书会在任何一种意义上成为一部德国史,实际上也不可能如此。本书只是试图通过各式物品与建筑,众多人物与场所,去探索德国现代国家认同在形成过程中的丝丝缕缕。


德国 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书笔记(8)


德国 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书笔记(8)


古登堡圣经第二卷首页 美因茨,1455年。古登堡·约翰尼斯是机械印刷术的发明者,他一生共印刷圣经180本,完整保存于世的有48本。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机械化印刷术,标志着现代书籍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现代历史的开始。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正是由于在此基础之上印刷业的普及,60年后的马丁·路德才有可能掀起浩大声势的宗教改革,进而改变了整个欧洲文明的进程。


德国 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书笔记(8)


日耳曼传统,是始终维系德国身份和民族记忆的强大精神力量。德法两国是历史宿敌,它们之间的分歧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在于文化分歧:德国是日耳曼民族和新教国家,而法国人则认为自己更多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主要信奉天主教。所谓日耳曼人,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内讲德语的人。罗马历史学家坨西耶在其公元1世纪末的历史著作中,将这片特定区域第一次明确划分为北临大海、南至多瑙河、西接莱茵河、东临维斯图拉河的一片土地。“日耳曼人”在拉丁语中是germanus,在英语中是german,意为“拥有同一祖先和根系”。由此可见,古代日耳曼人十分重视种族和血统的纯正性。这种强化意识是德意志民族认同最不可动摇的根基。


德国 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书笔记(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