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甜穎子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平時跟老公兩個人想吃點好吃的,就買兩瓶啤酒,做兩個硬菜。我家對於硬菜的定義是我們不經常吃的,味道好的,可以大口吃肉的菜系,比如烤排骨,燉肘子,紅燒大蝦。


烤排骨

在我心中烤排骨算是所有硬菜中最好吃的一道菜了。第一次吃烤排骨是在飯店吃剁椒魚頭時順便點了根烤排骨,排骨是用錫紙包起來的,那個味道很別緻,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了。之後總是很懷念那個味道,買了烤箱第一次使用就做了烤排骨,我省去了每根排骨都用錫紙包的步驟,把排骨散開一股腦都放錫紙上,醃好直接烤,沒想到做出來的外焦裡嫩更好吃。

食材:肋排1斤、蔥姜少量

調料品:花椒、鹽、料酒、海鮮醬油、五香粉、辣椒油(或辣醬)

製作方法:

1、買來的肋排洗乾淨提前剁成段(買時都會剁好),蔥姜切末放進去,再放入一小勺鹽、四勺料酒、一勺花椒、2勺海鮮醬油、撒入一些五香粉、辣椒油拌勻醃製半小時。


2、烤箱盤拿出來放上錫紙,把醃好的排骨均勻排在錫紙上,然後把錫紙四面都折起少量邊,以免烤排骨的油流出。

3、烤箱盤放進去,上下火,230度烤四十分鐘,中間需要把排骨翻下面。

這樣烤排骨就做好了,吃起來外皮脆脆的,骨頭邊上的肉特別嫩,可以盡情地大口吃肉了,醃製的到位,吃一盤都不會感覺到膩。絕對是一枚硬菜了。

燉肘子

肘子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紅白喜事不可缺少的一道主菜。婚宴上一上桌必搶光。不僅外邊紅彤彤的很好看,吃起來也特別軟糯可口,雖然肘子肉白肉多,但絲毫感覺不到油膩。妥妥的硬菜一枚。

紅燒大蝦


開背大蝦、清煮大蝦,總感覺都沒有自己做的紅燒大蝦好吃。紅燒大蝦蝦只選中小個的大蝦,過油把蝦皮炸脆,再用番茄醬,豆瓣醬加醋炒入味,一口一個,不用吐蝦皮,又脆又甜的紅燒大蝦吃著超滿足。這就是我愛吃的硬菜了。

結語

作為地道的河北人,我認為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少不了肉和海鮮的。我認為好吃的硬菜有烤排骨、燉肘子、紅燒大蝦。你覺得呢?

關注佳佳,每天更新美食教程,我們一起為美食加油。


趣味漫生活佳佳


在我們北方人眼裡、硬菜是沒有固定什麼菜是硬菜。東北人情格豪爽、喜歡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如烤全羊、手把羊肉、豬肉大骨頭燉酸菜、鐵鍋燉大鵝、小雞燉蘑菇、都算硬菜了。

我的家鄉鞍山地區、辦酒席指的硬菜是燉雞肉、豬肋子、羊腿、一條清蒸魚、方能讓主人覺得自己有面、讓客人覺得自己受到重視。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對吃的要求也更高了、過去講吃飽、現在講吃好。硬菜的標準也在改變。

我家過年的硬菜是豬前肋子、(向錢走)一條花鰱(連年有魚)、糖酷排骨、燉笨養老母雞、這些是硬菜麼。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老劉談健康


我是東北人,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硬菜”的說法在東北比較普遍,一般都是來客人了!不管去飯店還是家裡,都告訴“給整”兩個硬菜。而且一個“整”字,突出了東北人的好客和豪爽。

東北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1. 我對硬菜的理解就是“大魚大肉”,而且必須是大盤子裝的,應該是帶湯的燉菜。就像比較有名的東北四大燉,這些都應該屬於硬菜。



  2. 硬菜也是價錢比較貴的菜,一般來說就是酒桌上的壓桌大菜。像【小雞燉蘑菇】,【殺豬菜】,【得莫利燉魚】,【鐵鍋㸆大鵝】等這些。盤子大、分量足的菜,都可以說是硬菜。

  3. 硬菜也必須是夠分量的菜,因為在東北請客,如果客人把菜都吃光了!那麼請客的人會很沒有面子的,所以壓桌的硬菜,一定分量特別足。讓你幾個人吃不完,怎麼也得剩點的。這個一般請客的人,會視人數來定,硬菜的數量。

  4. 還有一種硬菜就是,雖然分量不多。但是食材卻比較珍貴難尋,這類菜一般都是自帶的。或者飯店需要提前預訂的!在東北像林蛙,還有有名的開江魚這些,都可以算的上是硬菜。因為稀少才感覺到硬。
大家可能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趕上飯口去串門的時候。會說:“哎呀,菜挺硬呀”!這個時候主人就會說,要不“整”兩盅。這個確實在東北比較普遍。

所以我理解的硬菜就是平常不經常吃,而且食材比較少見,必須是大魚大肉的。大家覺得我說的對麼?


73神牛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硬菜”,一般有二個答案一是指實實在在的雞、魚、肉等菜,吃起來特香、解饞,也符合北方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性格特徵,帶有地域文化特點。二是玩笑指“花生仁(人)”,花人指美女,桌上有女客,“秀色可餐”;生人,半生不熟的人。其實“硬菜”蘊含著北方人的豪爽和耿直。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肉類菜】

代表菜有“殺豬菜”、“豬肉燉粉條”、“紅燒肉”、“溜肉段”、“鍋包肉”、“燻醬拼盤”等。

北方冬天一來,大部分都有“貓冬”的習慣,趕著“春節”前殺年豬,新殺的豬灌血腸、煮豬下水(豬內臟)配上自己醃製的酸菜,做“殺豬菜”,裡面有大塊的豬肉、豬下水、豬血腸等配上酸菜,熱氣蒸騰的燉煮,有驅寒取暖的效果。

剩餘的豬肉儲備起來,隨時取出製作“豬肉燉粉條”、“鍋包肉”、“溜肉段”、“燻醬拼盤”,北方的冬天,大自然就是“冰箱”,豬肉存儲在室外照樣凍的槓槓硬。
燻醬拼盤,有豬尾、豬蹄、豬耳、豬頭肉;燻雞、燒雞、雞脖、雞爪等,多半都是肉類組成。

【魚類菜】

代表菜有“紅燒鯉魚“、”鐵鍋燉魚“、“炸刀魚”、”醬燜嘎牙子“等。

北方多數是內陸,海魚、海鮮少,以吃淡水魚為主,淡水魚有土腥味,再加上北方人口味重特愛吃紅燒魚,用旺火把魚炸透,上色後用濃湯、醬湯燉著吃,所有“紅燒鯉魚”、“鐵鍋燉魚”、“醬燜魚”都比較盛行。

【雞類菜】

代表菜有”小雞燉蘑菇“、”燒雞“、“雞肉燉土豆”、“醬雞手”等。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北方人吃飯喝酒時的“硬菜”不少,正值春節假期,介紹一下北方人引以為傲的、春節必吃的“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

過去東北人特願意養雞,家中有生孩子或病人喝雞湯,過年節當禮物送親朋,母雞下蛋老人孩子吃,平時炒個雞蛋菜改善一下生活。
小雞燉蘑菇,用自家養的雞,加上山間採摘的蘑菇,燉出來的菜“賊香”!
食材~

小笨雞1只(自家養的),榛蘑(幹)60克,粉條1把,蔥、姜、蒜、八角、桂皮、精鹽、醬油、白糖、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雞洗淨剁塊後焯水5分鐘,撈出後用涼水衝淨浮沫。

2、提前把榛蘑用涼水泡發,30分鐘左右,淘洗3-5遍,至水水液清晰後,瀝乾水分備用。

3、蔥切段,薑切片,粉條溫水泡1小時,如果時間不充裕,就開水煮5分鐘後泡水待用。

4、鍋燒熱入油,然後加入雞塊翻炒變色,再加入蔥薑蒜煸香,放八角、桂皮、醬油、白糖繼續翻炒,雞塊炒至黃色,並和調料充分的調和。

5、鍋中加開水,沒過雞塊2指高度,儘量避免中途加水。放適量鹽,不要一次加足鹹味。燉煮20分鐘。
6、20分鐘後加入榛蘑再燉煮30分鐘,待雞肉基本熟時放入粉條,小火慢燉10分鐘左右,粉條透明熟了嘗一下鹹淡,調味撒香菜後出鍋即可。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您認可上述介紹嗎?還有哪些是您心目中的硬菜?

蔚姐雜談


我在瀋陽工作多年,吃飯喝酒時常用“硬菜”來代表自己喜歡吃的菜。

那麼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那些菜呢?我分幾個方面來描述給大家參考。

北方人飲食習慣上的傳統名菜

北方人生性豪爽,冬天時間很長,以前很多蔬菜在冬天是很難生長或買到的,這就形成了北方人特有的飲食習慣,從傳統上來講,以下這些硬菜都是北方菜的精華與沉澱,其特點多為熱氣騰騰上桌,食材料價格比較高且珍貴,一般都是來了貴客才捨得做,統稱之為“硬菜"

  • 豬肉燉粉條
  • 鍋包肉
  • 東北殺豬菜
  • 溜肉段
  • 酸菜燉大骨

價格很貴,食材稀缺的菜也是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

北方人家來客人了,為表達主人家熱情好客,也算是對客人的尊重,那怕是價格很貴,很難買到也會不計成本讓客人吃好,所以人這方面來講,炒大白菜絕對算不上硬菜了,價格貴的菜肯定會稱之為硬菜。

  • 北京烤鴨

  • 油燜大蝦

  • 糖醋鯉魚

  • 蒜薹炒魷魚
  • 清蒸梭子蟹

做工精細費時,色香味俱佳的菜品也稱之為“硬菜”

主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功夫,且製作複雜的菜,平常很難吃到的菜,特別因為不是本地出產的食材做的菜,一般來說都會說是“硬菜”

  • 九轉回腸
  • 小雞燉榛蘑
  • 東北醬肘子
  • 鐵鍋燉大鵝
  • 東北地三鮮
  • 家常燉魚

總結: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花錢請吃飯喝酒做東人的讚美,代表了主人的誠意與熱情,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絕大部分“硬菜”早已成了人們桌上常有的菜品,任何時候都很容易的能吃到。但北方人吃飯喝酒還是會對以上列舉的菜稱之為硬菜,對主人的熱情示以回應。


祝你健康!

我是頭條號優質美食博主【我是卓卓媽】,每一篇問答都是原創真實分享,只發表對本問題的個人觀點。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交流指正,你的關注、點贊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我是卓卓媽


我不是東北人,難免回答的跟有的人理解的不一樣。我們這裡有一家著名的東北飯店,一開始來的時候,就是以菜量實在而著名。

但是,在這裡時間久了,慢慢的菜量有所減少。真令人十分遺憾!

我感覺,硬菜,就是,肉,魚的分量超級充足!而不是肉絲之類的。之所以說硬,就是說肉量足,肉足夠吃就是了。

比如,紅燒肘子。

比如,紅燒豬蹄

比如,紅燒肉

比如,四喜丸子

比如,類似的大鍋燉大鵝之類

比如,豬肉燉粉條

比如,溜肉塊

比如,小雞燉蘑菇










比如,這種腸

還有魚

比如,他們還特別喜歡把玉米放進肉裡一起燉。簡直很有趣

晚上回答這種問題,真的是餓啦


Longsuixinyuan


一哥“美食與心之旅”之——

喝酒吃肉

俗話說的好,有種朋友叫“酒肉朋友”,沒有人說是“酒花生米”朋友的,可見下酒菜最好是肉了,不正是說“有肉無酒、站起來就走,有酒無肉、想辦法將就,有酒有肉,吃飽喝夠”,說的就是這個理,可見花生米於酒只是將就將就的貨色了。

肉,首選當然是肥肉,大快朵頤最好,牛肉要成斤切塊,羊肉要大塊手抓,豬肉當屬肘子,狗肉不要蒜汁,燒雞整隻手撕,板鴨刀過流油,醉鵝酒香濃烈,一口燒酒一口肥肉,嘴角流油滿嘴油膩之時,一口烈酒入喉,辣口刺咽胃熱腸舒,緊眉皺目仰面咂舌,一時油膩自消食慾大增,心門暢開言語激昂,酒之於肉,是烈火,肉之於酒,是柔情,烈的動情、膩的溫雅。

酒對肉而言是情有獨鍾的,低度清香看好耳絲羊臉、滷翅泡爪,絲絲縷縷片片斷斷、有如小橋流水纏纏綿綿,中度濃香鍾情肉串孜然毛氏紅燒,遮掩了些許、流露了些許,東邊日出西邊雨,於無情處響驚雷,高度醬香搭配以寸方大排燒雞肥腸,地道厚實中宣洩快意,有如破堤之水洶湧翻滾,至於衡水老白乾、扳倒井、燜倒驢者,非大塊手抓不可,一支羊腿算不了什麼,但可拿來,一口撕咬一口烈酒,吃的就是風捲殘雲,喝的就是淋漓盡致。

肉對於季節而言是頗有挑剔的,春暖花開自是羔羊美酒,清明時節不乏杏花雞公,端午龍舟少不了醋魚雄黃,酷暑雨後怎少得肥豚小燒,天高雲淡熟牛肉把酒問天,秋風起處燉起秋補肥羊來他個三杯兩盞,冬至的餃子包他個三葷兩素喝他個幸福美滿,至於大雪飄起,狗肉足以讓你度過這一個的嚴寒。

酒之於肉,如人之於友,不對口不喝、不對味不喝、不對場合不喝、不對時間不喝、不對脾氣更不喝,哥喝的是心情、吃的是性情、品的是真情。

喝酒吃肉,哥可不是吃素的。





一哥於一


不服來辯!





泰安恐龍哥


何謂硬菜?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含義。在家裡一家人吃飯時,硬菜就是好吃的、頂餓的、美味的、解饞的,主要就是肉類和禽類製作的菜餚,這幾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海鮮和野味也被劃到了硬菜裡面。



在飯店朋友聚會時,硬菜就是飯店的招牌菜、拿手菜、有地方風味特色、能撐得住場面的菜,主要作用就是讓主人臉上有面子,讓客人覺得自己受重視的菜,如各種肉類、禽類、甲魚、各種海鮮等製作的菜。



在北方人的眼中,硬菜的代表也是有不同種類的。

山東人認為,所謂硬菜,就一定要是整隻雞、整條魚、燉排骨、紅燒肉、紅燒肘子這樣肉多量大的。

而山西人眼中,一切被切開的肉,都不叫硬菜。好比要是一盤白斬雞,哪怕是一整隻雞,切開了都不算硬。像水煮魚片這類,雖然看著分量大,但是也是不能算硬菜的。

在甘肅省人眼中,硬菜嘛,首先,裝具要硬。不能用盤子,也不能用碟子,必須上盆!還得是華麗的盆。外觀就要唬住人,而菜呢?更是要整塊的肉食,必須全葷!最多弄兩片菜葉點綴點綴。



所以北方的硬菜還真的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沒有固定的標準,也沒有固定的菜餚,主要是我們自己根據場合來點一些比較上檔次,比較有面子的菜就可以了,不過總體來看,硬菜一般都是比較耐吃或者分量很足的大菜,比如大魚大肉或者是野味山珍等等。


麻辣鮮森


硬菜是指:吃飯時比較實惠的、美味的、用大塊的肉類炒的菜;有時也指給力的,價格昂貴、能體現出身份的菜。吃飯時,比較解饞的,實惠的,抗餓的,美味的,可以大塊的肉類炒菜謂之硬菜。

在北方人多指一些價值較高且不是常吃到的菜餚,一般有貴客以示對客人重視的菜餚如:肘子、大蝦等。這大概是北方的方言,在春晚小品《策劃》裡面宋丹丹有句臺詞就是:兒媳婦啊,整倆硬菜,咱家來客人了。其實這裡的硬菜就是好菜的意思,好吃的菜,美味的菜,特色風味的菜。硬菜就是所說的拿手菜,過硬的菜,拿得出場面的菜,別有風味的菜。也就是北方人說的一些價值比較高,拿得出手的菜,一般就是有貴客時才有,說明對客人重視,比如說,肘子或大蝦。

硬菜的例子:

一、東北菜中的“鍋包肉”, “豬肉燉粉條”,“殺豬菜”,“鯰魚燉茄子”,“小雞燉蘑菇”,“東北亂燉”,“酸菜燉排骨”,“溜肉段”,“東北鐵鍋燉魚”。

二、京菜中的“京醬肉絲”,“烤鴨”,“爆肚”。

三、川菜中的“辣子雞”,“辣子雞丁“魚香肉絲”,“水煮魚”,“夫妻肺片”,“宮保雞丁”,“辣子肥腸”。

四、魯菜中的“糖醋里脊”,“紅燒大蝦”,“清蒸加吉魚”,“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油爆雙脆”,“扒原殼鮑魚”,“糖醬雞塊”,“油潑豆莛”,“詩禮銀杏”,“奶湯蒲菜”,“烏魚蛋湯”。

五、滬菜中的“白斬雞”,“青魚下巴甩水”,“桂花肉”,“八寶雞”,“楓涇丁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