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曾邀请一群小朋友讲故事,其中一个小女孩讲道:“有一个农庄,主人有7头牛。隔壁农庄的主人非常嫉妒,因为他只有1头牛,于是偷偷跑去毒死了邻居家的7头牛,失去了牛的农庄主人就上吊自杀了。”

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故事很简单,讲故事的小女孩也只有7岁,但故事的角度却有一丝丝和年龄不相称的负面感。如果我们是孩子的家长,可能会生出一些担忧。

这类例子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轻则如上面的小女孩,只是看待人和事的角度有些不同,或者喜欢从负面的角度讲讲故事;

重则会发展为攻击其他人,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嫉妒同学成绩比自己好,而做出伤害同学的行为,也有的孩子因为家里有了二胎宝宝,而生出各种负面情绪,多年前一个初中生把刚刚诞生的弟弟从高楼扔下去的新闻,想必大家都还记得。

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当孩子开始展露这些负面思维甚至行动的时候,家长或老师及时的引导非常重要。

当时李欣频听完7岁小女孩的故事后,满心的惊讶,但她并没有批判她,而是跟她说:“你可不可以重新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先从被毒死的7头牛的角度讲一遍,再从上吊自杀的农庄主人的角度讲一遍。”小女孩听完就愣住了,因为她早已习惯从加害者的视角讲故事,从未想过还可以从受害者的视角去重新看待事情。

李欣频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富有深意,她不仅仅是在训练孩子们讲故事的能力,更是在引导小女孩的同理心。

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要知道,思维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它不断加深加固,会像烙印一样,固化在一个人的心灵里,等到那个时候,转变起来会困难很多,如果是负面的思维习惯,往往还会导致过度防范的行为,甚至让自己成为一个施暴者。

所以,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而这,可以从微末的地方就做起。

比如当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尝试从每个角色的视角讲一遍,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讲。

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举个例子:《皇帝的新装》,除了原版故事的讲法,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讲呢?皇帝、骗子裁缝、讲真话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父母、撒谎的大臣、围观群众......里面的每个角色都能讲出一篇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大人和孩子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阐述,从而深入理解每个人物和他们深层次的心理状态,这是训练同理心的一种好方法。同时也能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每个故事里的配角,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主角,都应得到尊重。

除了讲故事,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开始展露负面思维甚至攻击他人的行为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从对方以及旁观者等等各种角度去重新理解问题,让孩子转换一种视角,他可以更清楚的认识问题所在,并做出正确的行为。

而当孩子们被负面对待的时候,也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权益和内心,“同理心”同样也应该被用在自己的身上。

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而作为大人的我们,在日常与孩子的交流中,也要有一颗同理心。

比如很多二胎家庭,大宝对小宝的到来可能充满敌意,这个时候他们会形成一种受害者思维,即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二宝是夺走爸爸妈妈的敌人等等。这个时候,很多亲戚朋友甚至家长自己,往往都会忽略大宝的想法和情绪,更枉论引导了。

我有个朋友在这方面就做得特别好,她在怀二宝的时候,与大宝充分的沟通,并向她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图景,她说:“你是怎么来的呢?天上有个老爷爷,当初看爸爸妈妈很孤独,就派你来陪我们,你就来了。现在呢,老爷爷看你一个人陪爸爸妈妈,觉得你很孤独,就决定再派个宝宝来陪你。”大宝听后,非常愉快的接受了二宝的到来。当然她也杜绝一切亲戚朋友和大宝开不适当的玩笑。同时,二宝出生后名字也由大宝来取,让大宝有充分的参与度与被爱的感受。

当孩子负面看待人事物时,如何引导他转换思维?

此前也听过一个传说,西方有些国家有不成文的传统,当有人生了二宝后,亲戚朋友去祝贺的时候,都需要带一份给大宝的礼物。因为这样大宝才会知道自己没有被忽略。当孩子们习惯于被尊重和被有同理心的对待后,相信他们也不会习惯于从负面的角度看世界,更不会莫名对他人产生敌意。

负面的思维从来不分年龄和性别。同理心,也是我们这些大人需要不断训练的思维。从多样化的角度去解构一个故事,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我们不妨现在就试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