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刘汉元:逆行向险素心宽

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美丽的“逆行者”,他们不畏艰难,冲锋在前,逆行而上。在淮滨县,刘汉元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现年46岁的刘汉元,1991年12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9月从淮滨县民政局调任淮滨县生产救灾办公室副主任至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没有因为家中特殊情况,选择在家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而是克服重重困难,用实际行动彰显救灾人的担当精神,他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尽心尽责,对淮滨县农村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多种应急措施,为该县23所农村敬老院居住的537位特困老人和152位管护工作人员筑起了一道健康保障防线。

快速响应,认真部署

2020年春节期间,该县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全县敬老院特困老人大多都是体弱多病,是易感染群体,他及时向单位汇报征得单位主任同意后,立即在全县敬老院工作群发出通知,要求各敬老院法人、业务院长切实担起责任,组织管护人员全力做好本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并拟草敬老院相关防护工作通知,先发至工作群,第二天上午他与股室负责人开车逐个派发通知到各敬老院,要求将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1月24日除夕,组织任命刘汉元同志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拟草相关疫情防控文件和敬老院日常巡查管理指导工作。他迅速拟草了《农村敬老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做好农村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坚决打赢农村敬老院疫情防控阻击战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县所有敬老院实行全封闭管理,要在各自大门口贴出公告,严禁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出入探视、走访,禁止接收新来特困老人和回亲戚家过节返院人员,外出老人要妥善安置,管护人员要食宿在院,敬老院管护人员要分为内勤和外勤,细化明确职责。每天严格执行向本辖区人民政府和县救灾办上报两次测温和两次零报告制度,全方位进行消毒,并做好日常巡查、门卫出入和食品留样等登记工作。

尽心尽责,全力以赴

刘汉元的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主动干家务,负责儿子线上学习辅导,没有抱怨一声,默默地支持着他,并叮咛他干好本职工作做好自身健康防护安全,她说:“有特困老人的健康才有我们小家的幸福。”刘汉元告诫自己:作为一位老党员和军人,又是全县农村敬老院分管负责人,守护特困老人生命安全是他的职责,党需他的时候,必须冲在前,紧急关头要把安全留给老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他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实际上他家中还有将近90岁的老母亲需要他去照顾,他心中还在惦挂着老母亲的病情。为了大家的安危,他没有时间去照看耄耋之年的母亲。

正月初一早晨,6点钟他像往常一样做好早餐,打好洗脸水,去喊他母亲起床吃饭,他母亲就问:“今天大年初一还要上班,不是听说现在外面传染病非常厉害,你不怕传染吗?”他说:“单位有事需去处理,并给我发的有医用防护口罩,不会传染的。”他母亲又问:“那我脸上疮口咋消炎呢?”他就说:“今天之所以叫你起床是为了早点为你消炎处理后再去上班。”

实际他母亲2019年农历12月23日在解放军990医院被查出化脓性皮底癌,伤口不断向外流脓水,他百忙之中还坚持每天3次为他母亲处理伤口,本打算今年过完春节后立即带他母亲去做手术,因为疫情及工作繁忙暂时只能在家吃药消炎。等他母亲吃完饭消炎处理后,他就急冲冲争分夺秒赶往单位,心中永远把全县敬老院的老人放在第一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汉元始终把做好农村敬老院疫情防控监督巡查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实践来检验自己。他说:“自从1993年入党开始,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党员,我是穷苦出身,吃百家饭长大,小时侯如没有邻居的救济,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立志此生要做有益于困难群众的事,助人为乐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追求。”

在检查全县每所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时,他不打招呼,以便掌握更真实的情况。每天实地检查是否实行全天候封闭管理,检查疫情防控各项落实工作是否到位,并向负责人了解特困老人生活和身体健康情况,询问是否建立健康、巡查、体温测量登记、管护人员是否食宿在院、消杀工作是否到位、日常生活用品配备是否充足等等。对落实疫情防控落实不到位的敬老院,立即提出整改建议,为敬老院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为全县农村敬老院更好制定疫情防控应对措施指明方向。

在疫情防控物资紧缺情况下,县救灾办多方协调消毒液、红外线测温仪、医用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他在巡查督导的同时,还要负责物资配送工作,每到一所敬老院,他都会叮嘱业务院长:院内大多都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他们的亲人把老人放心交给敬老院,敬老院和主管部门就有责任对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全责。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成功源自努力,而风险往往产生于麻痹,防控疫情,最大的敌人就是侥幸。他要求全体管护人员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一定要劳逸结合,精准施策,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才能确保本院全体人员安全。“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是一根绳子,哪里需要哪里使用,但在家里却是一片天,是家里的顶梁柱,这片天一定不能塌,等疫情结束后,要平平安安回家。 这需要我们有个好身体、好的担当、好的作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早日战胜病魔。”刘汉元经常这样勉励同志们。

不辞辛劳,务实笃行

刘汉元雷厉风行,坚持军人本色,面对非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他作为敬老院分管领导,担负着敬老院监督指导。他每天早出晚归、坚守岗位、靠前指导,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切实把特困老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他白天自己带队或陪有关领导到敬老院督导检查,夜晚还要根据检查情况和领导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拟定针对特殊群体救助对象和敬老院疫情防控有可操作性的措施,经常加班加点到很晚是常有的事。在刘汉元的主导下,农村敬老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续出台了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疫情防控管理规范手册、农村敬老院疫情防控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等等。编写完拟稿,还要报送主要领导审阅会商定稿,然后利用工作群及时下发至各乡镇办敬老院,要求各敬老院组织管护人员认真学习,并将学习视频反馈到工作群,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管护人员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各乡镇办敬老院提供有效可操作性保障。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刘汉元在繁忙工作之余,不断加强疫情防控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疾控专家培训班,认真学习上级文件资料。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捐款献出爱心,热心参加社区党员双报到制度,严格按照社区疫情防控要求落实,管控家人和劝导亲戚少外出购物活动等。

不管是开会学习还是到各乡镇敬老院开展工作,刘汉元同志始终坚持将鲜艳的党徽挂在胸前,他认为身为一名党员,这既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他常说,挂上党徽,就一定不能让它蒙尘,一定要让它在自己身上更加光彩,更加鲜艳。螺丝钉虽小,如没有千千万万颗螺丝钉凝聚紧密配合着,再好的机械也无法正常运转。如果没有千千万万块砖石牢牢砌筑,一座座大厦它就无法安然矗立。一滴水只有倒入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社会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间才验患难真情”。面对着凶猛的疫情,无畏无惧,在困难面前他选择了军人勇敢担当的“精气神”,在党和困难群众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因为他深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必须有人站在前面,冲锋在前,勇当排头兵。刘汉元像一根不生锈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钉,尽自己所能全力做好农村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淮滨县新闻中心供稿 韩浩 李鹏 吴晓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