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射程可达1.6万公里,国土面积不够的国家是如何试验的?

蔡贤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国土长度超过1.6万公里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

在世界上最大的苏联,最鼎盛时期,领土长度只有1万460 公里。

洲际导弹测试以往确实有全程测试,多是发射到其他大洲的大洋深处无人地区。

然而,在其他大洲打捞残骸很困难,而且既然是公海谁都可以打捞,回收相当麻烦。

在1980年,我国发射东风5洲际导弹进入南太平洋。

当时为了回收弹头,我国海军使用了多达18艘军舰的规模,像打仗一样。

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测试了。

目前洲际导弹测试,基本都是高弹道测试。

一般是通过大型计算机进行导弹轨迹的推算,计算出燃料、发动机推力、飞行时间、再入大气层时间等等各种参数。

随后,进行高弹道的改变,也就是保持其他条件,但将射高增加。

这样洲际导弹的射程就会减少很多,大多可以落在本国境内。

比如美国在2017年发射的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从本土旧金山发射击中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环礁的夸贾林靶场,总射程7700公里。

自然,三叉戟导弹的射程不止7000多公里,这主要还是采用了调高弹道高度和弹道最高点的测试方法。

美国如此,俄罗斯也差不多。

俄罗斯的相关实验,通常在领土最西端的莫斯科陆地附近或者摩尔曼斯克附近的海上发射,击中领土最东端远东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

导弹实际飞行距离也是7000公里,同美国差不多。

中国没有俄罗斯、美国的领土优势,凑不出7000公里的领土地区。

自从1980年东风5导弹试验以后,我国就停止这种全射程试验工作。


现在我国一样采用高弹道试验方法,通常是从山西的基地发射导弹,击中新疆罗布泊的基地,距离只有2000多公里。

在以往,这样当然是不行的。

然而时代不同了,这种测试已经完全可以达到效果。

实际上,即便是1000公里距离的测试,也可以保证实验7000公里以上的导弹,一样可以从中国沿海发射击中美国夏威夷。

其实,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一切。

在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导弹工程师为了计算一道V2导弹的弹道轨迹,需要几十人的花费一周时间。

今天用超级计算机,只需要一二分钟就办到了。


萨沙


距离不够,高度来凑!目前全世界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只有五个:美俄英法中!这三个国家为了保证洲际弹道导弹的战斗力和可靠性,几乎每年都会进行洲际导弹试射,其中尤其以美俄两国居首。

不过有个问题出现了,洲际导弹的射程一般都是8000公里以上,最远达到了1.6万公里,即使是俄罗斯这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好像也无法实现全射程的试验。那么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嘛?

实际对于美俄来说,洲际导弹不需要那么大的射程,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在本国的国土范围内,想要覆盖对方的领土全境,8000公里都不需要,所以美俄两国进行的洲际导弹试射,大部分的射程都是8000公里左右,并没有进行最大的射程飞行。

俄罗斯可以在本土范围内发射,落在本国范围内,甚至可以落在邻国领土内,比如上个月末,俄罗斯就从本国范围内发射一枚“白杨-M”洲际导弹,命中的目标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

对于美国来说,即使国土面积不大,但是美国东西两边都是海洋,并且美国在海洋当中,拥有自己的洲际导弹靶场。比如美国可以从本土试射,也可以从海试当中试射,再命中海洋深处的目标,一万公里的距离绰绰有余。比如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美国今年就发射了多次洲际导弹,命中了该区域的靶场,因为美国在该区域周围有军事基地,所以不担心泄露技术。

如果非要进行极端试验,比如俄罗斯进行1.6万公里洲际导弹的试射,那么就要遵循一开始的那句话:距离不够,高度来凑!导弹升空的高度增加了,那么也就代表飞行的距离增加了,飞行的距离增加也就代表射程提高了。比如直线距离8000公里,上升到约5000公里再转弯再落地,这样等效射程是可以达到16000公里了,毕竟太空深度是无限的。

所以即使是很短的几百公里或者几千公里的距离,也可以完成几千公里或者上万公里的射程试验。


资讯所长


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往往在1.2万公里以上,一个国家要完全在本土内测试洲际弹道导弹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测试远程、中程的弹道导弹,也有很多国家的国土面积无法满足这个需求,只有美、俄两国在这方面有一点的优势。

俄罗斯国土面积最为广大,它可以从欧洲地区发射洲际导弹射向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进行全程测试。美国的本土面积虽然不能满足测试要求,但它可以从本土地区发射导弹射向太平洋中心的夸贾林环礁靶场,也能满足需求。

剩下的绝大多数国家没有这种先天优势,只能寻找其他途径解决射程测试需求问题。有一些比较小型的国家,拥有远程、洲际导弹一直是它的不懈追求,可是国土面积有限,不要说正常测试洲际导弹,就连测试中程导弹都够呛。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把洲际导弹直接射向太平洋不就行了吗?答案还真的是不行。中小型国家进行的远程/洲际导弹发射,还是处于测试阶段,需要不断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完善。一旦把洲际导弹射向太平洋,射程问题是解决了,可洲际导弹会很快脱离本土测控雷达范围,又没有远洋航天测控体系,到时候完全不知道这枚导弹飞去哪里,最后落点如何。这种测试可以吓一吓人,但却是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为了在进行最大射程测试的同时还能够让导弹全程处于本土监控之中,就只能选择高抛弹道测试,弹头溅落点往往设置在附近的日本海范围内,这样在进行近乎全程测试的同时,还便于自己从本土监视测控。

例如在2017年11月的一次测试中,火星-15导弹就采用了高抛弹道测试方式。导弹的最高飞行高度达到惊人的4475公里,而最终弹头落点距离发射点距离只有950公里。

通过计算,外界认为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射角度进行全程试验,火星-15导弹的最大射程接近12000公里。这意味着只要重新设定制导控制系统,火星-15导弹就足以飞到美国本土地区。当然,飞是飞到了,可此时它的载荷只有150公斤。即使躲过美国的反导拦截,它的攻击效果也相当有限。

例如印度在2018年末成功试射了国产远程弹道导弹“烈火-5”(Agni-5),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烈火-5导弹的第七次试射,尽管烈火-5导弹的射程只有5000公里,但也超过了印度的国土范围,这次试射也采取了高弹道试射,用增加射高来模拟导弹全射程。所以,一个国家要拥有洲际导弹是非常困难的,除了研发难,它的最大射程测试等问题也并不容易解决。


科罗廖夫


洲际弹道导弹我们以射程最远的俄罗斯的R-36M"撒旦"为例。在其多个型号中,R-36M2型的有效载荷射程可达16000公里,而R-36M作为有效载荷射程最短的一型,也能达到10200公里!

一个直观的问题:俄罗斯国土跨度不足9000公里,R-36M洲际弹道导弹设施是怎么完成的?不会飞跃到他国领土甚至掉在他国领土上吧?可以肯定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否则核战就开始了!这是因为各国洲际弹道导弹试射,都会采取手段来规避这些问题,一般试射洲际弹道导弹采用高射试验和全射试验。全射试验就是贴近实战的试验了,如何解决国土距离不够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利用公海了,地球3/4是海洋,公海就成为各国洲际导弹的试验场。比如我国的东风5就曾经向南太平洋试射过。

但全射程试验有一个很大缺点:第一泄密系数较高,全射程试验还得先告知世界各大国,以免引起误判,洲际导弹发射后会被各大国监视,东风5全射程试验在试验成功后,澳大利亚的军舰就曾经全速开往试验海域,当时我方有20多艘各型军舰提前做好了准备,否则数据舱被人打捞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但如果试射失败砸到其他海域又怎么办?第二个问题试射成本高,为了避免泄密和数据回收,试射过程要派遣一直规模庞大舰队前往数据舱目标区域执行保护和回收工作。

因此,各国最常用的还是高射试验,射程不够,高度来凑。高弹道近射程,与低弹道远射程消耗的能量是一样的,试射后通过计算机换算来确定最大射程,中美俄等都是通过这样试验来完成的,比如俄罗斯的海基、陆基弹道导弹试射都是从远东、或者近海射向本土靶场,距离在6000~7000公里左右,远不及俄罗斯洲际导弹的射程,都是通过高弹道方式试射然后由计算机换算最大射程的!


追风筝的IT人


洲际弹道导弹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进行洲际打击的弹道导弹,其射程往往在8000甚至10000公里以上。有些网友不禁会感到好奇,射程这么远的导弹,在试验时是如何发射的呢?换句话说,有些国土面积比较小的国家,是如何试射洲际导弹的呢?因为一旦发射出去,洲际导弹就会越过国界线,靶标会设置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的角度确实很新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要分析一下。

首先,有些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可以直接在本土设置靶标,导弹基本上都是在自家国土上飞行,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俄罗斯,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弹道导弹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经常试射洲际导弹。在今年9月底,俄罗斯战略火箭军试射了一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靶标位于勘察加半岛,属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不过也有例外,在刚刚过去的11月底,俄罗斯试射了一枚“白杨”洲际弹道导弹,靶场就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

接下来看一下洲际导弹大国——美国的弹道导弹试射情况。美国经常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既包括陆基弹道导弹,也包括潜射弹道导弹。比如说在今年10月初,美国试射了一枚“民兵3”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导弹飞行了6000多公里,命中了位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上的靶标。在此之前,美国在今年已经试射了3次该型导弹,目标全部位于马绍尔群岛上的夸贾林靶场。夸贾林本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环状珊瑚岛,后来美军在此建立了导弹靶场,配备了雷达、光学和电光测量仪器等设备,可以为导弹试射结果提供数据分析。

法国也拥有自己的弹道导弹,特别是潜射弹道导弹,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比如M51型潜射弹道导弹,是法国最新型的洲际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1000公里,可以携带6或12个核弹头,威力相当强大。在2006年11月,法国M51型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首次陆基试射,导弹从Biscarosse基地发射,降落在靠近北大西洋的海岸。2007年6月,法国第二次试射M51导弹,同样是从Biscarosse试验场发射,导弹残骸最后落入了北大西洋。2010年1月,法国第一次在核潜艇上试射M51洲际导弹,“可畏”号战略核潜艇在法国西北部的奥迪尔内湾内,发射了M51洲际导弹,最后落入了南卡罗来纳附近海域。可以看出,法国试射洲际导弹,基本是在大西洋上空进行的。

最后来了解一下印度弹道导弹的试射情况。印度很早就开始研制弹道导弹,但是由于技术水平达不到,因此进度比较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最先进的“烈火”-5弹道导弹的射程也才只有5000公里。尽管印度宣称“烈火”-5已经达到了洲际导弹的水准,但是部分外国专家称,印度的“烈火”-5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从2012年4月首次试射至今,印度“烈火”-5导弹已经试射了多次。印度的弹道导弹试射很多都是在位于孟加拉湾的惠勒岛上进行的,导弹大都落入印度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确实需要较大的飞行空间。如果陆地面积足够大的话,那么可以在本国国土上进行,比如说俄罗斯。大部分情况下,洲际导弹试射是在海上飞行的。


老豆说军武


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弹道导弹称为洲际弹道导弹,而我国则将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弹道导弹规定为洲际弹道导弹。无论是5500公里还是8000公里,都已经超过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国土跨越的距离。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国土面积跨越距离最长的也是俄罗斯,东西跨越9000公里。但是就算是如此,俄罗斯也没办法直接试射射程达到1.6万公里的R-36M/M2“撒旦”弹道导弹。


连世界第一的俄罗斯国土面积都不够用,那怎么办呢?其实还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的,第一种办法是采用高抛弹道试验。洲际弹道的飞行过程是点火升空,飞出大气层,最后再入大气层,最终打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不同的飞行参数导弹的飞行弹道是不一样的。而高抛弹道试验就是采用比全射程发射时更高的弹道进行发射,并且收集导弹飞行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来确定导弹的最终射程。

2017年,曾经对抗美帝一股子劲的那位仁兄试射了一枚叫做“火星-15”的洲际弹道导弹,这枚导弹仅仅飞行950公里远,就坠入了日本海附近。当时世界一片哗然,很多人都嘲笑说:“弹道导弹这样子的性能就算是研制出了核武器这只能用来炸自己!”但其实,这枚导弹是一枚真真切切的洲际弹道导弹,它试射时虽然只飞950公里,但是弹道高度高达4475千米。如果换算成全射程的话,这枚导弹将可以轻松飞到1万公里之外!


不仅国土面积小的国家采用高抛导弹进行弹道导弹试射,国土面积大,甚至还拥有海外军事基地,海外导弹试验靶场的美国也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没办法,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实在太远。美国陆基的民兵,海基的三叉戟是两款非常出名的洲际弹道导弹。特别是三叉戟,试射非常频繁,从研发至今,试射了100多次,成功率接近100%,而且改进型号“三叉戟II”射程达到1.2万公里,远远甩开动不动就试射失败的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

2017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美军从旧金山向位于比基尼环礁的夸加林靶场发射了一枚三叉戟II导弹,经过几十分钟的飞行,导弹准确命中靶场,试射获得圆满成功。而从旧金山到美国比基尼环礁夸加林靶场的直线距离也才7700公里,根本不够“三叉戟II”导弹放开手脚飞。所以美军要获得准确的数据,也必须采用高抛弹道进行发射,只是弹道的高度相对“火星-15”试射要低很多而已。


除了高抛导弹测试,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更为麻烦的全射程测试。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够洲际弹道导弹飞,所以全射程测试必须以公海为终点。因为是红海,麻烦非常多,首先要和附近国家打好招呼,获得许可。然后还要派出军舰前往弹头预定坠落点进行保护,因为公海属于国际海域,任何国家军舰都可以自由航行,所以会有些图谋不轨的国家会派出军舰来窃取资料,甚至是抢夺设备。


1980年,我国东风-5导弹就曾经进行过一次全射程的试射。导弹从我国本土起飞,经过三十分钟飞行,导弹飞过赤道最终落入南半球的预定海域。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和回收导弹数据舱,我国派出了一支由18艘舰船组成的舰队负责回收数据舱。当时澳大利亚海军派出了驱逐舰前来围观,甚至高速冲向在海里的我国东风-5导弹数据舱,妄图抢夺。不过幸好我国海军舰艇手疾眼快,在几艘舰艇的配合之下,挡开了澳大利亚驱逐舰,将数据舱成功回收。全射程风险太大,我国在进行过一次收集到数据以后也恢复之前的高抛弹道试射。


赤焰哒哒哒


问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也不太懂,试射导弹也不会水平与地面平直试射,就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地图疆域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疆域跨度可以达到1.6万公里,这个问题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会知道,飞机投弹是平抛运动,地面发射导弹是斜抛运动,如果知道导弹发射的初速度V,炮口与地面的水平夹角α,那么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T,炮弹发射的高度H以及炮弹发射的路程S都能计算出来。


名字太长真不好起


给公海发射,也可以拿白宫和五角大楼当靶子先练练!



真爱e86


对于洲际导弹,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指最大射程等于或者大于8000公里的的导弹,按照这一标准来说,目前全球真正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也只有中、美俄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而国土面积跨度勉强能达到8000公里以上的也就只有俄罗斯一个国家,而英法更是不足1000公里,那国土面积不够各大国都是如何试验洲际导弹的呢?

其实,虽然洲际导弹射程都在8000公里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8万公里(“萨尔马特”洲际导弹),但并不是说明洲际导弹试射时就一定要按最大射程的标准飞行。从理论上来说,同样的弹道导弹,其射程是随着它弹道方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所以各国在研发洲际导弹时经常用“高弹道”来代替它的全称试验!

对于美国来说,虽然其国土面积的跨度不足8000公里,但美国在全球却有着众多的海外岛屿,所以美国的路基洲际导弹试验经常是从内华达,射向太平洋中部的夸贾林环礁靶场,这两个地方的距离约为9000公里,稍微抬高一些弹道几乎就可以当做是洲际导弹的全称试验了;另外,美国的海基洲际导弹也是打夸贾林环礁靶场,7000公里射程基本够用!

俄罗斯/苏联可以说是洲际导弹试验条件最好的国家了,在苏联解体之前其陆基洲际导弹试验一般是从普列谢茨克射向远东的勘察加半岛,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几乎可以满足洲际导弹全程试验的条件了,当然,俄罗斯想要试验其最大射程达1.8万公里的“萨尔马特”也必须要用“高弹道”的方式才可以了!

而我们的洲际导弹试验条件就没有那么好了,虽然国土跨度可以达到5500公里,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做发射点和靶场,我们的陆基洲际导弹试验一般都是从酒泉发射以罗布泊作为靶场,两地之间的距离只有2000公里,所以试验时必须采用“高弹道”才可以;海基洲际导弹则是从自家内海渤海打罗布泊,也只有3000多公里,所以也是“高弹道”!

不过,虽然从理论上来说“高弹道”的方式可以模拟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但并不能完全代替,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就进行了一次东风-5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从内陆飞向南太平洋图瓦卢附近,全程约9300公里的距离,也算是为我们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宝贵数据,不过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不少!

而英国和法国因为国土太小,即便采用高弹道也不好试验洲际导弹,所以英国的“三叉戟”(美国的技术)则是从美国东海地区打向其非洲殖民地,全程约9000公里;法国的M系列海基洲际导弹则是打向百慕大的殖民地!


天下布武


这不简单,往公海打啊。

不是所有洲际导弹都能打一万六千公里的,但即便是能打八千公里的洲际导弹,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无法满足的,毕竟你国土面积小,你根本就没办法去在自己国家试射,点火就出国门了。

像俄罗斯这种土地非常辽阔的国家,就是直接在自家试射就行了,前两天俄罗斯试射的白杨-M呢,就是从普列谢斯克的发射场,达到堪察加半岛的,从俄罗斯西北直接打到最东边。五六千公里,这就是土地大的好处,在自己家里打洲际导弹,不用顾虑别人,不用管宽度够不够。

其实呢,俄罗斯这跨度还是不大够用,那白杨M的射程一万一千公里,俄罗斯这国土也不够用,他也是没有办法打出全射程的。那咋办?其实这还是有办法的,就是直接提高弹道角度,拉高弹道,然后通过计算,算出它的等效射程,算完之后,就是他应有的那个射程了。

而美国这方面玩的其实更恶毒,他往马绍尔群岛打,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和美军有协议,马绍尔群岛的几个岛礁都是美军的试验场,美军前两天发射的民兵3导弹就是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直接轰到马绍尔群岛的瓜加林环礁地区,这也是六七千公里,民兵3的射程也在一万三千公里,同样需要抬高弹道。

而像咱们呢,就直接往公海去打,这样做比较麻烦,你得公告禁飞区什么的,还有政治外交方面的交涉,而你打出去了,你还得派出监测船、打捞船、补给舰什么的去捞回来,免得泄密。但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打出全射程试验,数据什么的更加精准了。

啊对,这个运载火箭其实就是弹道导弹,具体啥原因叫运载火箭呢,大家想必都清楚,这点就可以不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