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電,晚上都在幹什麼?

無心插柳53


我認為古代時期雖然沒有電,但他們會用火啊。他們會用古代時期的燈,給自己的生活創造便利。再說每個月裡面15天天上有月光,月光也會對人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沒有月光時候也天上滿星星✨。我家在農村,我小時候偶爾會斷電。我還記得我和爸爸在月光下還是能做一些事情。(雖然不想現在一樣方便,但基本能完成想做的事情)我家裡雖然沒電,但晚上我不會覺得太黑,因為滿天都是星星✨特別美。

可能古代時期,人們的睡覺時間可能比現在早,睡眠質量比現在好。所以古代可能比我們來說覺得落後,沒電不方便,但各有各的。我小時候我們家人很早就睡覺的,所以早上很早就起床,一般爸爸喝媽媽都是五點起床,我們小孩子們六點起床。但現在社會六點起床就很早了。(我當時爸爸們每次批評我沒有早起,現在我已經忘記了六點起床是怎樣一個感覺[捂臉][捂臉][捂臉])

總體來說,人類用電歷史比不用電得歷史比起來,用電時間才超過100多年,所以我認為現在電雖然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和好處,我對電的作用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我有些時候還是想念小時候沒有電的日子,當時我們小孩子門,一到晚上就開始玩捉迷藏。還有些時候看著天上的星星聯想很多很多事情。以前人門對天上的星星喝月亮都帶著很美好的想法。但說實話我已經好久沒有看過星星了。看星星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呲牙][呲牙](現在人們得星星都在手裡那就是手機)。所以我有些時候狠羨慕古代忍得生活,雖然沒有現在一樣各色各樣的燈,但也有著豐富多彩得生活。文章結構比較亂,希望你們理解[呲牙]

你們夜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歡迎你們[呲牙]


勇敢者的世界


回答這個問題我也記憶如新,60年代未,70年代初,我當地也無電的,煤油以票供應,每人一個月二兩,我很少的時侯坐煤油邊,一邊調大光,一邊寫字,父母跟常說調大火,用多油,到七十年代初,鄉里就有電燈泡,15w的,從晚上六點到十一點就電,其它吋間關電,也無風扇,熱天的時候只靠手搖的葵葉扇扇風,每戶一粒電燈,每月電費五角元,到八十年代才全面有電,無限制使用,各家才有電風扇,黑白電視,童年的生活是艱苦的,艱苦以經過去,美好在未來吧。


阿忠蟹店


我是七零年疏散人口時回的老家,那時冀中一帶有電用的不多,多數都是點油燈。女人們織布紡錢做針線活多數都是在夜裡(白天要下地幹農活),就靠那一盞昏暗的煤油燈。“日落而息"對於母親們那實在是太奢侈了,為了一家老小能有衣穿,有鞋穿,紡線,納鞋底子到半夜那是太平常不過的事了。一盞油燈放在磨棚裡磨面碾米到半夜也是母親們必須要做的。凡是從那時過來的人都知道做為母親是何等的不易,何等的艱難。世上最偉大的人就是母親。

雖然沒有電,學子們照樣會在闇弱的油燈下苦讀。要叫父母過上好日子,父親累彎了的背,母親熬紅了的眼,都是有良心,有孝心的學子們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

“夜讀經史七八部,

油燈常燎髮,每每額上黃”。

(這是我當時寫的一首非常不成熟的小詩中的兩句)


手機用戶6614498158一


老人給孩子們講故事,一個屯有幾個會講的,都聚一起聽,天天聽到半夜,回家都不敢進院子,聽鬼故事,怕黑,站大街喊家裡人出來接,那時老房子,哪家都死過人,真有點怕。很多故事五六十年還記得那,我想古人也是這麼熬過來的。


chaoqian2019


聽老人講過這樣一個笑話。過去年代,農村沒電。漢子們下了一天地,晚上吃個滾瓜肚圓。那時候又沒有娛樂活動,天一擦黑,就上床睡覺了。這人家窮,兩口子一氣生了五、六個孩子,擠在一張床上,唯一的一床被子。本來就窮的揭不開鍋,再加上這幾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緊巴。兩口子發誓,不能再這樣生下去了。那年月落後,沒什麼避孕措施,怎麼辦呢?兩口子最後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漢子睡在窗臺上。行,就這樣!當晚立竿見影。沒成想,夜裡漢子翻身,一下子滾到了女的身上,結果……

各位看官,你笑了嗎?由此看來,落後沒電是一件多麼不幸的事情啊!


東音八度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畢竟人類有電的歷史也就二百年左右,往前二三十萬年都是沒有電的,那麼他們在一個又一個的夜晚做什麼呢?只有睡覺這件事情可做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小編人本人還是蠻適合的,因為小時候村裡至少在上小學前沒有電或者電費很貴,基本都是在沒有電的環境中度過的。

記得在九十年代初的魯西南,村裡的電費居然一度電兩元多錢!那時候剛解決溫飽問題,甚至個別人家溫飽都還沒解決,大家都儘量不用電或者少用電!要知道現在電費一度才五六毛錢啊!

所以可以結合小編那段沒有電的生活經歷,針對這個問題深入分析一下。

一、古代富人的夜生活

在古代儘管沒有電,富人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從考古發掘出來各式各樣的文物來看,燈的種類佔很大比例,樣式也是多種多樣。它們使用的燃料包括炭火、動物脂肪,比較少見的石油,後來慢慢出現了蠟,能夠實現燈火通明的效果。當然,咱們也不用擔心這些燃料本身的價格問題,畢竟這裡說的是富貴人家。

既然照明的問題解決了,富人在晚上做什麼呢?

歌舞昇平。人類是社交性的動物,尤其是中國人更是注重所謂關係的維護,一有機會就會呼朋喚友,小酌幾口。另外,中國人也是被世人所熟知的吃貨,吃法花樣百出,不僅現在如此,古時候亦如此。前一段時間有新聞說,在一座王侯墓穴里居然出土了兩千多年前的青銅火鍋,裡面仍殘留著火鍋底料的痕跡。

科舉取仕。古代中國有著漫長的科舉取仕的歷史,自上而下都極為重視,已經成為了深入骨髓的傳統文化。固然在古代有不少寒門學子通過科舉實現了鯉魚躍龍門,但比例更多的其實還是富家子弟。

在古代農耕社會,能夠脫離土地專心讀書的一般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再就是讀私塾,聘名師,或者需要活動關係的費用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夠負擔的起的。

之所以咱們大家能夠記住的都是寒門子弟高中狀元的故事,一方面是古時候執政者的有意宣傳,為了安撫普通大眾,向大家證明向上的通道是暢通的,最終做到“天下英才盡入吾榖中的效果”,二是這樣的故事充滿勵志,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

二、古代貧苦人家的夜生活

在幾千年的古代中國,貧苦人家的時間幾乎都被拴在了土地上,甚至他們勞作一輩子的土地還不是自己的,一直在飢餓和溫飽之間反覆掙扎。

(一)農忙時節

在莊稼收穫的時節,沒什麼大型機械,古人一直在努力跟時間賽跑,害怕錯過了時令,錯過了來年的好收成。

這個時候,即使沒有電他們也竭力想辦法制造出光亮來在晚上繼續勞作,田間地頭、打穀場等等,通常會燃起火把或者篝火,製造出小範圍的光亮,一邊取暖一邊繼續勞作。當然,在月光亮堂的時候,對務農勞作的影響並不太嚴重。

(二)農閒時間

這是農人盼望了一整年的好日子,通常是冬天,大雪覆蓋住了田地、道路,到處白茫茫的一片,終於可以有片刻的喘息了。

在家裡的屋腳或者灶頭將火升起來,最好是乾柴,一家人圍坐在旁邊,烤上個紅薯或者芋頭,紅彤彤的炭火映著粗糙的臉頰,滿滿的幸福感。

當然,這樣的幸福是短暫的,也是屬於少數人的,這個時節也是收租子,討債的季節,就像楊白勞的故事一樣。

三、古代孩子們的生活

古時候沒有電,感覺孩子們的生活反而比有電了還要多姿多彩。他們沒辦法窩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但旺盛的精力又不容他們靜坐著什麼都不做,只好出去在外面玩。

沒電的時候外面並不都是漆黑一片,大多數時候都是有明亮的月光和星光的,一個月中只有一兩天沒有月亮或者月亮特別的小才會顯得黑。

滿天星斗,樹林裡,村社裡,田間地頭,捉迷藏、玩野火、過家家。。。等等遊戲都會有一群快樂的小朋友參與,天真、快樂、無憂無慮,說的不正是這一段好時光嗎?

至今仍然記得兒時的歌謠,“機器靈,扛大刀,恁那邊哩緊俺挑。。。”。

所以呢,在如今有電的日子裡,生活確實方便了許多,但古代沒有電的日子也不見的比現在遜色多少,有可能反而會過的很快樂。


荳妮說史


1.喝酒,通宵達旦,坐著船夜泊秦淮近酒家,那時候在妓院裡面女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自古多少才子佳人佳話,多少達官貴人迷戀這燈火闌珊,煙火人間。

2.看書,秉燭夜讀,以前四書五經,論語諸子百家,為了科舉寒窗苦讀,鑿壁偷光。也有藏書大家,可以博覽群書,周圍好友也借書,不過我還發現古人喜歡抄書,手抄本嘛。

3.做愛,大把時間,家裡窮的賣不起酒,賣不起書或者看不懂,他們還有最基本的生理技能打發時間。

4.做工,我記得看過書上或者電視說有晚上踩著紡車紡織的婦人。






言之命至心隨己願


我小的時候,在爺爺奶奶家長大。那時候晚上,沒有電燈,只有油燈,連蠟燭啊都很少用。大多數人呢,獨自在自己家中沒法待。

於是啊,就三兩家聚在一起。而聚會那家一定很招人。我呢,就和大人們聚在我們村東頭的老陳家。聽他們家講《鬼狐傳》……摸著黑兒講故事。這就叫瞎話。


大臉兒兔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衝著某一點來的。
不過其實可能現實情況就是如此,從現在白晝交替來看,夏季白天的時間比冬季要長一些,夏天往往8點以後才天黑,而冬天差不多6點就開始天黑了。
在古代還沒有電的時候,一般正常的勞作也就停止了,一些窮苦的人家自然睡覺的時間更早,所以做出一些什麼事情來也不稀奇。
古代沒有電燈的時候,晚上電燈一般有兩種,一種就是蠟燭,一種就是油燈。
但值得一提的就是,蠟燭在古代一般要算奢侈品,雖然在兩漢時期就已經有了蠟燭,但僅僅只是侷限於達官貴族才能使用,一般普通的老百姓人家是用不起的,在唐以前,蠟燭還是一種上貢用的燈具。
蠟燭的普遍使用就要到明清時期了。
只是古代時候的蠟燭質量並不是很好,李商隱就有一句詩“何當共剪西窗燭”,為啥要剪蠟燭呢,是因為蠟燭的燈芯都是棉線做的,碳化以後不容易掉落,所以必須剪掉一部分才能保持蠟燭常亮。
而沒蠟燭的時候,就只能用油燈了,請記住,這裡是油燈,不是煤油燈,煤油燈是清末的時候才被引入中國的,而油燈使用歷史更早,早在北京元謀人時期,距今約20萬至70萬年前,就已經使用了,當然燒的油的種類也各有不同,一般也只是動物油脂。
在普通人家,晚上的時候就要靠油燈過活,這時候的男人多半已經睡下,女性的勞作才剛剛開始,他們縫衣服、納鞋底等等工作,都是在這個時候才有空。
孟郊的《遊子吟》就敘述了母親在油燈下為遠方遊子納鞋底時候的勞作場景。
讀書人也會趁著晚上這段時間,溫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要依靠油燈,當然也有極個別窮的連油燈也買不起,比如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各種方式,將捕捉的螢火蟲放在布袋裡面,或者下雪以後利用積雪反射的光來讀書。
而城市街頭,夜晚一般也不會太熱鬧,因為在唐代夜晚都是實行宵禁制度的,如果沒有官府憑證,隨便在大街上溜達,是會被官差抓捕的。
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過節的時候,上元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出門賞燈,也只有這一天是不進行宵禁的,大家一起出門過節。
也許有人會奇怪,古代那些青樓勾欄,不都是晚上營業嗎?其實這裡有個誤區。
古人的工作時間和我們不一樣,尤其是官府,古代官員上班的時間一般只到下午3點,除非一些個別重要的大臣,如軍機大臣是24小時待命的,明代的內閣也是24小時有人值班,但通常一般的小吏下班時間都很早,這時候他們就有時間各處逛一逛,老百姓也會上街添置一些家用品。
勾欄瓦舍也是下午3點以後才會熱鬧起來,另外青樓勾欄也提供住宿服務,你可以留宿在那裡,但是絕對不可晚上急匆匆往回趕,別忘了宵禁呦!

漫步史書


你以為古代沒有電夜生活很無聊?

想多了!他們玩得比現代人還high !

古代富貴人家玩得通宵達旦那是常有的事,窮人、詩人、浪人也是各有各的“玩法”。

總之,沒有電的黑夜,也抑制不住古人一顆浪蕩的心。

下面就盤點一下古人有哪些豐富多彩的夜生活:


一、喝酒

古人特別是文人騷客,夜生活榜首就是喝酒!

有一人獨酌的: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 李白

有二人對飲的: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還有三人狂歡的: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 李白

除了唐朝酷愛飲酒作詩的李白,魏晉也有借酒抒懷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北宋還有醉酒思人的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古人的夜生活有了酒,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二、逛青樓

現代人晚上想來點歌舞表演,可以去看演唱會、KTV、各種Party,而在古代,歌舞表演、選美PK的最大集中地則非青樓莫屬。北宋兩大著名詞人秦觀和柳永都是青樓的常客,秦觀在青樓所作《滿庭芳》一詞曾名動一時: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樵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柳永更是長期流連於此,在青樓覓得多位紅顏知己,可謂是羨煞旁人。歌舞的歡唱、戲子的情誼給了他無限的寫作靈感,創作了如《雨霖鈴》等多首優美詞句。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不過,這青樓雖有良辰美景溫柔佳人,看官們也不可忘返啊,家有嬌妻,且行且珍惜。


三、下棋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古人消遣的好選擇。茶餘飯後再邀上好友對弈一局,在古人都是常事,作為一個天天外賣追劇的孤獨肥宅,真真是好生羨慕。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有約》 司馬光


四、洗衣、織布

古代男性到了晚上飲酒下棋、笙歌燕舞好生熱鬧,而古代女子被世俗禮儀所桎,總無法像男子般歡飲達旦。這些古代以家為重,以夫為天的可愛又可憐的女子,在長夜裡洗衣織布,將這漫漫時光獻給了等待和思戀。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
(搗衣,中國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為"搗衣"。)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孔雀東南飛》 節選


五、“爬樓”

現代漢語中“爬樓”指攀爬樓梯或看帖的意思。古代沒有貼吧,不存在“看帖”,把爬樓梯作為一個夜生活項目,也有點匪夷所思,但還真有大半夜睡不著,來爬樓望月的失眠人,就如: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可見這“江南國主”李煜就是爬樓的資深愛好者。

獨自登上西樓,倚著欄杆,愁悶的思緒在物是人非的景色中瀰漫。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李煜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六、思念

《還珠格格》中夏雨荷說:“等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想了一輩子,怨了一輩子,可是仍然感激上蒼,讓我有這個可等,可恨,可想,可怨的人,否則生命會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自乾隆離開江南之後,想必夏雨荷的每個夜晚都是在思念中度過。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分離後又遭遇金兵南犯,一路顛沛流離,孤獨無依,飽受相思之苦。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李清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無法釋懷的情感,每個人都有一個無法忘記的人。我們不曾刻意提起,卻又常常在難眠的夜晚追憶。不論古今,相思無奈,無奈相思。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三五七言 / 秋風詞》 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