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帮助了塞尔维亚,疫情过后塞尔维亚能不能帮助我国足球呢?

jiaoyangdier


中塞之间的体育交流还要追溯到前南斯拉夫时期,贯穿几十年持续不断。几十年前,中国球员也曾留洋前南,但进入21世纪却只能听到塞尔维亚的高水平教练和球员“支援”中国的消息。

早在1986年,中南签署文化交流协议,为双方打开了一道大门。1988年,中国足球两位当红明星贾秀全、柳海光加盟豪门球队贝尔格拉德游击队,成为首批留洋国脚。

上世纪90年代,甲A联赛创办,大批来自前南特别是塞尔维亚的教练、球员涌入中国。2000年前后,中国足坛掀起一股“塞尔维亚热潮”。

1999年,桑特拉特出任山东鲁能主帅;同年科萨诺维奇先是执教武汉红桃K,很快转投大连实德;2000年1月,米卢蒂诺维奇也就是大家习惯称呼的米卢出任中国队主教练并率队杀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塞尔维亚名帅在中国的人气爆棚。

后来,还有大量成功案例,比如2004年图拔科维奇执掌山东鲁能,2011年德拉甘指挥江苏舜天后又前往长春亚泰、天津泰达,2012年开始斯塔诺先后执教大连阿尔滨、北京国安、北京人和,2015年斯托伊科维奇拿起广州富力教鞭……

因为大量塞尔维亚教练进入甲A和后来的中超,自然带来众多同胞球员,其中不少都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1999年,萨沙以国家队三号门将身份加盟山东鲁能之后大放异彩,导致众多球队跟风聘请外籍手门员,迫使中国足协两年后颁布限令。2000年,潘特里奇也就是“潘塔”进入大连实德,很快帮助球队赢得联赛和足协杯双料冠军。2006年,日科维奇也就是“日科夫”签约山东鲁能,接下来连续三年成为联赛助攻王。

最近几年,中国各级职业足球联赛对塞尔维亚球员特别是国脚的兴趣依旧不减,广州富力后卫托西奇、广州恒大后腰古德利均曾闪光。

跟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近50位塞尔维亚球员加盟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这个数字位居欧洲国家之首。还有哪些塞尔维亚足球人让你过目难忘?相信疫情过后,这个名单还会继续扩充。





不止于奥运


中国队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带队教练米卢。祖籍就是塞尔维亚人。(前南斯拉夫)


老杨头145011930


这个问题有点儿道德绑架。塞尔维亚和我国的友谊这一点没的说。就是因为友谊在,我们就先支援他们。这个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情。

足球只是一个体育项目。疫情关乎到一个国家的多少生命。拿这么庄严的事情就来换足球。想想也可笑。国家能接受吗?

再说了,你是请塞尔维亚的教练还是球员来?你不付薪水人家来吗?来了也是工作。中国足球最多就起到了一个欣赏的作用。外援多了。足球踢得好看了。

中国的足球别放在国际上。在国内上踢踢。也就完了。


沉默wh火山


男足那体制,那么高的收入,必然是花天酒地,美女如云,豪宅豪车,就是毫无斗志。只要保全自己身体这个资本,就可以赢得哗哗的真金白银,享不尽的美好生活和人间富贵!谁去拼命?伤了身体,就是断了财路,富贵泡汤,岂不是脑子进水,门挤驴踢,再灌黄汤!

指望别人帮,想法真荒唐;

靠山山要倒,上房要倒墙。

体制不改掉,上帝指不上;

靠人要靠己,否则没人帮!


YRSL


这个问题很不适时,也毫无意义,我们在邦助巴铁时,要求过巴铁什么吗?如果说我们援助塞尔维亚就一定要塞事后定要回报,却却中了西方世界的套,成为又一个话柄,也有违我国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不是保姆,也不是國际援助机构,尽我们所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邦一些友好国家,困难国家为国际义务也行,但不是包办婚姻,美国,丹麦,挪威等等他们先进,不需要你邦,澳大利亚也是煮熟的鸭子一嘴硬,还有美国这时也要我们邦了,凭啥,不邦才是给他们尝脸,否则,摔死了,还怪邦的不是时候。


闲翁老徐


脸红,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要塞尔维亚帮足球,亏你说出口。中国足球问题在我们自己,谁也帮不了。


知足常樂MZL


哈哈哈,这是搞笑的节奏。如果哪个国家在我国疫情初期提出,帮中国救助疫情换奥运会乒乓球赛给他们放个水,你觉得如何?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跟生死抗疫比起来,一个奖牌一个冠军算个求!如果有能力就是把你们黑哨吹进世界杯[捂脸],人家也无所谓好吧。


云胆疯轻


中国的男足不经过象女排,女足那样的魔鬼训练去磨练意志和体能任你再好的教练都无法把这群只知拿高酬,贪享受追女神、打黑球的男足带出黑圈!必须用严训重典才能有效⋯⋯


松隐山人


能一定的。让足球队员上咱这住一年,做好周到服务。二十年后中国足球梦


我树林虎


足球能强国吗?多大点事啊?就当锻炼身体罢了,何必每年赐巨资去踢呢?难道足球拿了冠军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吗?一个国家的强大是靠科技力量的强大来维护的,所以还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好的领域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