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1 英语学习圣地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宿务一家语言学校)


这次旅行碰到有人吐槽说,菲律宾看起来像国内70、80年代的样子,很落后。


的确,宿务有些MALL的定位请参考国内个别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情况。但是宿务也有Ayala Center这样超大型、国际化的Mall,那是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剁手、剁手,吓坏一旁老公。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说的不仅是菲律宾清凉海岛与炎热都市相伴的地理特征,也说的是菲律宾因国际化催生的多元化。再加上菲律宾是一个人人都会说英语,满大街英语标识的国家,这里成为了世界的英语学习中心。菲律宾温和的岛民,度假的气质,再加上性价比超高的资费,更加固了英语圣地的IP特质。


最先发现这一点的是日、韩人。在菲律宾宿务,很多英语语言中心的老板都是日本、韩国人。台湾、香港人紧随其后,在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独享菲律宾的英语资源。但是现在中国人来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很多人都抱怨中国人全世界乱跑,其实比我们乱跑的人大有人在好吧,只是过去我们资讯不发达,别人乱跑的时候我们连外国的月亮都见不着。这次韩国人因新冠肺炎跑到青岛避难,我们才知道原来彼此彼此。我们不拒绝你们乱跑,也请不要老批评中国人。说高级点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通俗点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往优势资源和幸福生活流动,不是很正常吗?


在奥斯洛布等待看鲸鲨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个杭州家庭,一个北京家庭。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分别在不同的宿务英语语言中心学习英语。因国内学校可能延迟开学的信息,她们讨论要不要继续延期在菲律宾学习英语,四周太短,最好安排两个月,孩子的英语定有起色。


我们也参观了宿务的一个语言中心,校园很美,但是被告知没有学位,预定要最少在半年前开始。


其实,如果来到菲律宾,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买水果需要和小贩说英语,去超市需要识别商品的英语信息,坐吉普尼需要看懂英语站点信息。


在菲律宾打Grab,如果碰到一个健谈的司机,你会感觉上了一堂英语口语课。我们从薄荷岛返回宿务的那个晚上,碰上的司机从新冠肺炎谈起,进入国际政治环节,拐到川普总统,插播了一个接送旅游点的广告,推广了自己在油管上的频道,吐槽了一下美国的阴谋论,最后点赞了人民币对他八个孩子的支持。


最后谈一下菲律宾学英语的价格,参考因疫情吃不到的擀面皮带给我们的感觉。我们在马尼拉一个语言中心体验了一小时一对一外教课程,最后交了600披索,合人民币80多块,这个价格在西安是400起步。如果可以报更多的课,价格还能再便宜。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心动?


2 灵惠华校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灵惠华校

这次在菲律宾,感谢朋友的安排,我们参观了两所国际学校。一所是当地最好的灵惠华文学校,一所是建在高尔夫球场附近可以俯瞰整个马尼拉的信心学院。


一想到我们刚刚参观完学校,因疫情肆虐,菲律宾华校放假,信心学院停止了对参观学校的接待,心中就无比感恩。


我们参观灵惠的那天,起了个大早,因为要坐朋友孩子的校车一起前往。孩子们都穿好了干净整洁的校服,睡眼惺忪地拖着重重的书包坐上了校车。天还有些黑,因为马尼拉的交通非常拥堵,所以校车走的比较早。到学校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到了校门口,在门卫那里说明了参观学校的来意,就被安排在教务处等待。教务处是一个联合办公的地方,已经有很多老师到岗了。我们坐在黑皮沙发上等待,陆续又有穿着制服的老师进入打卡上班。接待我们的老师终于来了,她简单地和我们做了沟通,就介绍一个接待员带我们参观学校。


灵惠的硬件设施没有想象中好。以公共卫生间为例,我看到这里的设施比较简陋,马桶没有马桶盖,也没有厕纸供应。食堂、教室、图书馆等硬件条件,基本上和国内的公立学校是一样的。灵惠的学校面积很大,有好几栋教学楼,但是因为年代久的缘故吧,也显得旧了。


接待员带我们参观了初中部的学习。每间教室的学生很少,西安这边的公立学校,每个班的学生在50以上,但是灵惠的学生大概二十个上下。孩子们上课比较放松,对坐姿没有严格的要求,气氛看起来也很轻松。老师在讲台上演示着全英文的课件,孩子们的教课书也比较厚。英文教学是菲律宾教育的特色,这和我们国内学习英文的概念完全不同。


朋友的孩子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除了汉语课程外,还要学习菲律宾语,可能还有闽南语(这个我记不住了。)在课程上,生物、历史、地理这些课程都是全英文讲授,据说讲得非常深刻。我对比了一下儿子的课本,发现国际化教育中这些副科普遍讲得更深,它不太要求孩子们做大量的试题,而是期待博览多闻。本来,这些副科就是用来开阔眼界的,过高的考试化要求,导致孩子们的眼界拘泥于课本死知识,而无心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此外,灵惠还安排了一些生活技能课程,比如烹饪、缝纫等。作为一所基督教背景的学校,当然也包括圣经课程。


灵惠下午三点多放学后,孩子们已经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朋友会给孩子安排一些额外的功课,或者选择一些课外活动。我无从了解更多这里孩子的心灵世界,因为时间有限,我也无法比较国内11点前不睡觉的教育和下午三点后无作业的教育,孰强孰劣,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好坏都要自己承受。只是世界本来不同,孩子需要遇见适合自己的教育,父母也有责任追求这种教育,社会更应该提供多元的教育,这个需求需要被看见。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参观的过程中,这里的老师都非常Nice,她们脸上甜美的笑容消融了我作为陌生人的不安和羞怯。看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教孩子的老师,教育是一颗心点燃另一颗心,其他都是浮云。


参观灵惠的过程中,我没有拍照,因为手机数据线忘记带了,所以参观的过程也比较匆忙。我们离开后,招手打了摩的,这个摩的在司机旁边安装了个坐人的厢子,儿子很兴奋,我们让司机去到最近的711,在那里投币充电,然后又打车去商场买数据线,这才算让心情安顿下来。否则,在大马尼拉,没有手机太可怕了。


我对灵惠的了解非常浅薄,这次主要是分享一下所见所闻所感,如果有不实之处,尽情谅解。


3 信心学院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信息学院


信心学院是一所建在山巅上的学校,校如其名,这是一所可以满足所有教育期待的学校。


去信心那天,要坐一个多小时的Grab。经过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交一个50披索的过路费,沿着山丘缓缓上行,到了学校门口压护照,填单子,然后还要爬几个斜坡,才能到达山顶。没错,信心学院,它建在可以俯瞰马尼拉的地方。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信心学院的开拓者们当年的选址果然与众不同。信心的学子推窗可见的天地视野,经年累月变成为一种人格养成。


我由衷地佩服那些追随信心的家庭,他们漂洋过海,舍弃都市繁华,放下世俗诱惑,付出的牺牲和付之的信念,岂是高价的学区房能比肩的!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体育教育是信心的亮点。进了信心大门,一路上斜坡,就会路过一个棒球场,阳光下,少年在奔跑。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设施精致、整洁干净。我不懂体育,也被这体育场地吸引,希望下到场地跑两圈。因为地势很高,空气流通好,山风习习,竟让人收获马尼拉少有的凉意,当然也十分适合体育运动。


信心学校的校园景观是典型的欧美风,校舍都是一二层楼的样子,场地开阔,景色宜人。室内教室布置的干净、温馨、有丰富的色彩和各种令人愉悦的装饰品。教室空间很大,学生又少,男老师绅士,女老师优雅。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学校教室内景


我最喜欢的是信心学院的图书馆。地面上铺着绿色的地毯,书架是棕色的,给人安静和谐的感觉。可以随意地坐在沙发上、皮墩子上、台阶上阅读。年纪小的孩子,还可以坐在游戏垫子上,找一个小宠物玩具,一起度过愉悦的读书时光。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图书馆


信心学院开设了很多技能课程,孩子们在毕业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这里有厨艺教室,还有木工教室。我家儿子最感兴趣的就是木工教室。木工教室里装满了各种工具和木材,还有一个机器人场地。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木工、音乐教室


信心学校的艺术教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吹吹打打,他们的歌剧、舞剧、合唱团等表演都是极具艺术水准的。我们参观了乐器室、戏剧服装和道具室、其规模和收纳整齐度,都让人看到一种严谨、卓越的追求。


与肉眼可见的硬件条件相比,我更看重一所学校的软实力,也就是教育价值观。同行的志愿者告诉我们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个家庭初来上学没有车,家在山下,孩子每天要走路上学,平日还好,可是一个雨天,孩子不仅淋到全身湿透,而且迟到,这一幕被学校的老师看到,后来学校安排了一个家庭接送这个孩子,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直到这个家庭安顿好。这位志愿者讲述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他对这所学校的高度认同,他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他们放弃了北京的生活,举家陪伴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信心学院的教育价值感动,准备长期为这所学校服务。


我还从信心的孩子们身上看到这所学校的价值观。他们非常放松,我们经过教室的时候,看到有些孩子整个身子都架在栏杆上,这个举动让儿子非常紧张,在他的学校,这个行为一定是不允许的,所以他抱怨道,这个学生怎么可以这样做。同行的志愿者老师说,这有什么不可以呢,校园里有棵大树,学生们还经常吊在树上呢。我的儿子还是感觉到紧张和危险。我静静地观察他,我知道他的心里有一些冲突,这是他所受的教育和这里教育不同的冲突。教育就是通过这样渗透进我们的思想,进而影响我们的人格。


我还观察到,信心的孩子们关系非常密切,在校园的长凳上,有些学生正在吃中饭,他们坐在一起,有些斜靠在别人的身上,分享着,交流着,没有喧哗,只有陪伴。孩子们什么样,受到带领者很大的影响,这里的老师温文尔雅,谦恭有礼,会帮我们开门,会主动演示机器人给大家看,会拍拍学生的肩膀或给他们一个有力的拥抱。走廊上,展示了各个年级学生的艺术作品,有些被永久留在墙壁上,有些才刚刚完成。


我们在学校的食堂简单吃了个午餐,价格合理,餐食卫生,味道也不错。


离开信心,是另一个志愿者带我们下山的,这个志愿者和车上的另外一位男士,都是从国内来到这里的陪读家庭,我们的交流围绕着信心展开。世界很大,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选择,走出来才发现,那些固定的选择未必是唯一的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需要勇气,也需要践行。

4 纠结口音的我们到底在纠结什么


菲律宾教育:语言学校、灵惠华校、信心学院和口音纠结的心理治疗

菲律宾薄荷岛巧克力山



我曾经也是一个纠结菲律宾英语口音的小韭菜。


2019年9月底,我和来西安的孙老师约见旺座现代城,她是资深的宿务语言中心中介和游学管理者。当我向她提出担心口音问题的时候,她估计已经听过这个问题几百遍了,要用耐心再回答一遍仍然掩饰不了那种无奈和无语。


我就暗问自己,纠结口音的我到底在纠结什么?


2014年,我在美国科罗拉多博尔德分校访学。我的老板导师是一个优雅时髦的老头,他的研究中心汇聚了全美各地乃至韩国、古巴、马来西亚、摩洛哥、意大利等各个国家的学者和学子,我这个中国人,也算是为这个研究中心增添了一个色彩。


我的英语在这个中心是倒数第一。每一次开会前,我把邮箱里的资料打印出来,查单词,顺句子,猜意思,辛辛苦苦干六天,一个下午二个小时的Seminar还是只能抓住20%。


你能想象那种绝望和无助吗?每当领座的马来西亚小伙以45度角眺望老师并口若悬河时,哦,这黑云压顶般的流利,真让我羡慕,哪怕是绿咖喱味,或者芥末味。对面的小伙来自韩国,尽管他说的很慢,泡菜味却很重,但是老板能听的懂啊。听懂才是硬道理,至于口音,Who care?


逻辑正确,词语丰富,句子扎堆,意思到位,这些才是英语学习的王道啊。至于口音,那就如同四川话、湖北话、广东话……一个陕西人不用太长的时间都会解锁。


2014年我就弄明白口音不是问题,为什么2019年我还会向孙老师提出这个问题?


答案是这个问题只是一个我的防御机制。防御什么,防御别人知道其实我很害怕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佛洛伊德老祖先提出了心理防御的概念。一流人才能洞穿本质,这个就是最厉害的。这个心理防御讲得是,本我害怕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是自我意识到如果让别人看出我很害怕,那多没面。所以为了压抑这个意念,必须提出菲律宾那个地方不安全呀,他们英语有口音啊,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既避免了自我面对本我时候的尴尬焦虑,原来我是一个胆小的人啊,也使得自我可以顺利完成社交。所以心理防御是有好处的,好处就是避免我们面对脆弱的自己,同时实现社交合理化。


也许有人会说,你想多了!没错,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人家是真的觉得口音是一个问题。可是,还存在一种情况是,心理防御有一个特征:它对本我的压抑完全在潜意识层面进行,也就是说更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防御。甚至当别人看穿你的时候,你会愤怒,会反对,会强调说伦家就想拥有一口伦敦乡下音,怎么了,怎么了?


的确,口音之争,这样一个小小的社交问题,何须多言。我们的社交生活甚至需要一种模糊化的状态来维系,水至清则无鱼,人与人之间的小小防御维系了体面和基本的社交礼仪。


然而,心理防御机制正因为有被我们喜欢的地方,所以也容易形成依赖。如果一个人总是害怕出远门,他又不愿意面对这个我,他可能告诉自己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云云。那么他的自我就一次次成功压抑了本我,然而本我的真实想法其实是我很害怕,但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里就有了冲突,一个是害怕的我,一个是冒险的我。如果心理防御一次次压抑那个冒险的我,冒险的我就会被压进潜意识里,白天不露头,梦里来相会,冒险的我总是会想办法跑出来。


如果你说,不就是出去一趟吗,有那么重要吗?可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这种行动轨迹会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来,如果是选择一个工作呢,或者爱上一个人?


心理防御机制带来的冲突也可以通过选择和升华来化解。选择就是,无论选择哪一个方面,宅家或浪迹天涯,只要选择了,不冲突了,两条路上都有风光,也都有不幸。升华就是,通过在家里翻旅游杂志或者其他忘记冲突的事,最后把自己带到了一个新的境地,在这个境地冲突消失了。也就是坐上了小轿车,就不会再去纠结坐公交还是骑自行车了。


最糟糕的事,心理防御机制带来的冲突,一直存在,一直干扰,一直消耗精力,到头来,这种纠结所付出的精力和能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付出的。这就进入了病态,而这种病态是很多心理疾病的来源。


碰到问题,如果有一种省察心理防御机制的思维习惯,对自我,对选择,都会有一份不一样的看法。


心理防御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它,但并不依赖它。


如果想看到作者更多的作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从张季鸾到普利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