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刘备临终前,想要杀死诸葛亮呢?

佳宁姐姐说历史


说刘备临终前想杀死诸葛亮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刘备不仅托孤给诸葛亮,还给他放权和扩权。了解了刘备托孤的背后意图,就会发现刘备要杀死诸葛亮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历来人们对于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众说纷纭,都是因为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可自取”这句话的含义相当有深意。陈寿在《三国志》评说这是“城君臣之至公,古今盛轨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也说“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当然除了盛赞这君臣二人的,也有认为刘备这话是“诡伪之辞”。

其实这关键就在于“自取”二字,到底“自取”什么?我们一般认为是蜀汉的皇位。可是刘备之前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难道自己不知道自己儿子什么样吗?刘禅此时已经17岁了,又不是襁褓幼子看不出有没有才。


事实上刘备对于刘禅什么样清楚的很,在《三国志》中有一段关于刘备说过的话,他说自己不久人世,一是担心刘禅的才智和德行不能服人而治理天下,并且列出了些诸葛亮所作之书让刘禅阅读,二是要刘禅以子事父之礼对待诸葛亮,共同治事。

重点就在刘禅以父事诸葛亮,和诸葛亮共同治事。既然刘备知道刘禅的平庸,又要以父事诸葛亮,和诸葛亮共同治事了,又怎么会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呢?

所以我认为“君可自取”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刘禅无才无德,治理不好蜀汉,那你诸葛亮可以把蜀汉政权的军政大权抓过来,来“君臣共事”。按照这个思路把这句话再翻译一遍就是:刘禅如果可以辅佐,你就尽力辅佐他;如果他才能不足以治理天下,那你就代他治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就不存在刘备假仁假义,让皇位与诸葛亮,试探诸葛亮忠心等问题。对于刘备死后诸葛亮行丞相之权,开府治事也就不是专权了,因为刘备已经对刘禅治理蜀汉的能力不抱希望了,就连另外一个顾命大臣李严也只是被刘备拉来平衡内部团结的,所以诸葛亮动李严的时候才易如反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诸葛亮可以和刘禅“君臣共事”,刘备才真正能放心嗝屁。


邯郸醉


这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简单玷污了诸葛亮和刘备一生的清白,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地摊文学上流传出来的,说刘备在托孤之时,安排了刀斧手埋伏在帐后,而在帐前刘备对诸葛亮说: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果诸葛亮一旦表达了纂逆之心,或稍有言语上的不敬之意,刘备就会立刻命令刀斧手砍了诸葛亮,也就是说刘备有试探诸葛亮之心。

如果你这么想,就是把托孤这么一件严肃的事件,想成阴谋论了,我就只说一句:砍了诸葛亮,你刘备托孤给谁?难道是那个特不靠谱的李严?难道托孤还有备胎?



如果你回过头去看一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托孤,都是皇帝早早就选择好了托孤大臣,真到了临死前的那一天,所有的人事都已经安排好了,如果真需要考验托孤大臣的人品,就得在选择人选前考验好,而不是等到最后来考验。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典范,如同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周公旦辅佐周成王一样,君臣关系的和谐达到了典范。



何为典范?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彼此互相信任,彼此互相尊重,坦诚相待,惺惺相惜,刘备以国士待之,诸葛亮以国士报之。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天下第一奇才,刘备以年过半百的年龄,以身经百战的经验,以善于识人的用人原则,去请一个小自已20岁毫无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出山辅佐自已,这本身就需要勇气,而且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刘备身为一代枭雄,难得可贵放下身段,为了事业,为了理想,为了雄心,刘备算是委屈求全,也毫不为过,他在乎的是诸葛亮这个千年一遇的人才。



刘备以国士相待诸葛亮,诸葛亮以国士回报刘备。

刘备请出诸葛亮后,其政治生态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有理想无蓝图,有事业无规划,有雄心无战略,在请出诸葛亮之后,刘备首次有了政治规划和战略蓝图,有了隆中对,有了荆州这块根据地,有了立足天下,争夺天下的资本,这是两人惺惺相惜合作而来的成果。



刘备在前方征战,诸葛亮在后方足兵足粮,刘备对待诸葛亮,如同刘邦对待萧何一般,甚至更加亲密,刘备出征益州,荆州的大后方交给诸葛亮,刘备出征汉中,成都的大后方交给诸葛亮,要知道刘备在前线作战,最重要的大本营就是后方的基地,要刘备眼中,诸葛亮就是自已的大管家。

有人说,刘备打仗不带着诸葛亮,就是防备诸葛亮,不重视诸葛亮。还有人说,刘备更重视法正,法正的地位比诸葛亮还高。



而我只想说,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懂刘备,也根本不懂用人。在刘备眼中,诸葛亮的特长是治国与内政,在后方足兵足粮,而庞统、法正等人的特长是擅长奇谋计策,所以刘备把诸葛亮放在后方,将庞统和法正带在身边,这是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这是正确的用人之道,难道带在身边就是重用?那刘邦没把萧何带在身边就是不重用了?那萧何怎么是西汉开国刘邦法定的第一功臣?从没上过战场的功臣?

这就是用人之道,刘备的用人之道,并不弱于曹操和孙权,只是因为刘备手下的人才不多,但是刘备提拔起来的人才,基本上是人尽其用,比如说魏延、黄忠等人,尤其是魏延,从部曲提拔为镇守一方的将军,部曲可是家奴啊,曹操有这个气魄吗?



曹操用人的魄力远不如刘备,曹操镇守一方的军事大将全是自已的曹家及夏侯家宗亲,刘备则不同,要不然是关羽、张飞,要不然就是提拔起来的新人,比如魏延,还有诸葛亮,刘备将自已的整个家底都交给了诸葛亮,从这一方面来说,刘备的用人魄力远大于曹操,而且刘备的自信心更强,这叫敢用人,敢用外人。

如果刘备怀疑诸葛亮?会将行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吗?会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总理大权吗?要知道丞相这一官职由于职权太大,在东汉已经不存在了,只是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非常大,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是想恢复西汉初期的政治格局,让丞相总理大权,皇帝只做名义和背后签字的工作。



再看刘备的托孤人选是诸葛亮与李严,而这个李严居然只是个形象工程,花架子。在刘备托孤完毕,李严身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居然留在永安镇守,政治中心是成都,你李严一个托孤大臣留在边境镇守,这叫托孤?这叫远离政治中心!

而这一切都是刘备的安排,刘备要是对诸葛亮不放心,不会找一个人制衡吗?既然要制衡又为何把李严放在政治中心之外?这样看的结果就是,刘备是完全相信诸葛亮的,压根就不想制衡,而李严这个花架子托孤大臣,无非就是刘备做做样子,拉拢东州派而已,免得蜀汉内部说刘备只让荆州派掌权。



最后就是刘备托孤诸葛亮那段话的理解了,很多人把刘备的那段理解为试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一定要试探,不会放在托孤时试探,平时就能试探,而且也不会在托孤时安排刀斧手,如果觉得诸葛亮不行,刘备分分钟就能干掉他,何必等到托孤?

刘备那段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诸葛兄弟啊,我不行了,将来由你辅佐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如果他可以辅佐,你就安心辅佐他,如果他的才能不足于辅佐,你就自已看着办吧!



刘备没有试探,没有怀疑,没有起杀心,有的只是临死前的实话,因为刘备实在顾不了之后的事了,只能将自已的儿子、整个蜀汉政权、未完成的理想和事业,一股脑的托孤给诸葛亮,真情的希望诸葛亮能够安心辅佐,至于将来会如何,刘备真的顾及不了了,也无法顾及,只能说看着办吧!

刘备与诸葛亮相处16年,以刘备识人的水平,他不会不知道诸葛亮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刘备完全清楚诸葛亮是一个正直、忠诚、完全能够托付江山社稷的人,是不容怀疑的!



如果你不能明白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坦诚的君臣关系,请不要以小人之心、以阴谋之论去揣测君子之腹!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周围是否埋下刀斧手了呢?

毕竟,诸葛亮大权在握,集军权、财权、人事权于一身,假如他效仿司马懿,来个鸠占鹊巢,简直是易如反掌,比起他的老谋深算,刘禅最多只能算是个小学生。


刘备对诸葛亮是否有过怀疑呢?

答案是一定的。

刘备当时人在白帝城,而诸葛亮、李严以及诸位皇子都远在成都。

刘备发觉自己不久于人世之后,急忙派出大使星夜赶往成都送信,紧接着诸葛亮、李严、马谡、马良、赵云,以及刘备的儿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星夜赶了过来。

请注意,没让刘禅前来,刘备此举何意呢?要知道,托孤托孤,“孤”却没有来,“孤”是未来的皇帝,是绝对的主角,主角都没有来,那么这个戏唱着有啥意思啊?



刘备此举非常有深意,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A 蜀国内部势力复杂,有荆州帮、东州帮以及益州帮,刘备担心他们趁机搞事情,所以留着太子刘禅镇守。

B 刘备把两个皇子叫过来,也是担心这哥俩有非常举动,毕竟皇帝之位,皇子们都是“有所期待”的。

C 刘备不放心诸葛亮,想把诸葛亮叫过来试探一番。

随后,刘备开始了试探动作。


刘备让孔明坐于龙床旁边,然后拉着孔明的手,一边哭一边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差一点震破了孔明的耳膜,刘备一眨不眨地盯着孔明,两位皇子也盯着他,李严也盯着他,大家都在盯着他。

这明显是试探之语,试想,刘备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打拼了点家业,连益州都是死不要脸的从皇室宗亲刘璋那硬抢过来的,刘备怎能忍心把“大蛋糕”拱手让人呢?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空气中似乎可以听到孔明砰砰的心跳声,以及他因为紧张而略显急促的喘息声。

这个时候,孔明哪怕有一点点接受的动作,那么他会立马血溅当场,旁边或许没有埋伏刀斧手,因为也没这个必要,孔明乃一介书生,两位皇子就能轻易杀掉孔明了。

孔明是如何表现的呢?

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臣不敢,臣不敢,孔明头都没敢抬起来,只是拼命磕头,最后头都磕出来血了。

刘备这才放心,孔明顺利通过了考验,他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一半秋色


因为有些人真的很闲,想象力也太丰富,刘备临终前不可能杀死诸葛亮,反而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现在网上有种说法,说在刘备临终前托孤时,故意用“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来试探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应答稍有差池,那么事先埋伏好的刀斧手就会冲出来,将诸葛亮杀死。

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阴谋论看多了,而且太年轻太天真。这种试探毫无意义,任何一个稍微有点政治头脑,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回答。不要说诸葛亮这种忠心赤胆的人回答不会错,就算换成曹操、司马懿在这个场合下,也肯定会表现的非常完美,做出一个正确的回答。

刘备也是混江湖多年的人了,见识的场面多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诸葛亮真的有异心,这个时候做试探除了增加诸葛亮的警惕之外毫无意义,他怎么可能会做无用功。

而且经过夷陵之败,蜀军主力损失殆尽,而魏吴对蜀汉又是虎视眈眈,可以说内忧外患。而蜀汉内部派系林立,人数最多的益州集团刚刚归附不久,人心不稳,刘备依仗的荆州集团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而且失去荆州以后也是后继乏人。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可以选择托孤的人选可以说除了诸葛亮之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他即使真的不信赖诸葛亮,此时也别无选择。

所以这个时候刘备说的话,只可能是肺腑之言,而非试探。


不沉的经远


刘备既然说的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当然想到过“若诸葛可用,总之;如其不忠,必先除之”

猜忌历代皇帝的通病,临终托孤的时候越发如此。刘备与诸葛亮自然也逃不出这个“魔咒”。刘备也是一代枭雄,若臣子不忠必然会杀。



夷陵兵败以后刘备逃到永安城一病不起,自然会考虑自己的身后事。刘备这一躺从公元222年8月一直躺到公元223年3月,这大半年之间刘备必然考虑过如下几个问题。

1.谁来继位?

这个问题刘备应该没有考虑太久,皇太子刘禅在221年已经策立,并无大错,理当继位。

2.其他儿子是否会争夺?几个儿子背后各有哪些大臣支持?

此时刘备最大的儿子刘禅不过17岁,刘永刘理年纪就更小了,争权可能性不大。

而史书对刘永刘理的母亲都没有记载,可以看出他们这个外戚势力不大,构不成威胁。刘备称帝不过两年,大臣们还来不及在他几个儿子身上压宝。



3.诸葛亮此人是否可用?

此时的诸葛亮手握军政大权,刘禅年幼,尚无从政经验,如若诸葛亮有异心必成大患。

夷陵战败,刘备对诸葛亮心里有气。诸葛亮不同于庞统,法正。庞统,法正是赤裸裸的耿耿忠心,而诸葛亮是有所保留的。

讨伐东吴诸葛亮是极力反对,几次劝阻,然而刘备不听,执意讨伐东吴。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是庞统,法正,他们就会随军出征,尽可能让刘备少犯错误。后果可能就是无功而返,或者有点小损失,绝不至于出现全军覆没这种情况。

而诸葛亮苦劝不成就不管不问了,安心在后方押运粮草,输送兵员,做好他的后勤工作,其他不管。



刘备战败回来当然心里有火,会想念法正,庞统,埋怨诸葛亮。诸葛亮对自己的忠心还不如以死劝谏被自己下了大狱的秦宓。

刘备埋怨的同样还有赵云,情况跟诸葛亮一样。要是张飞在这还会有这种问题?大哥说打谁俺就打谁。

我的观点:诸葛亮的作为臣子确实有让刘备不爽的地方,但是忠心应当是没有问题的,自然也不会去杀诸葛亮。


小强扒历史


刘备的托孤虽然手段高明,但也是属于一种赌博,所幸的是刘备赌赢了。除了诸葛亮懂得克制,小皇帝本人的姿态也很重要。蜀汉是典型的军事强人建立的割据政权,权臣各派系都是不大不小的股东(刘备的老班底豫州帮和徐州帮,诸葛亮的荆州帮,法正的益州帮,还有马超黄忠这些外来的加盟派系),诸葛亮即使再神奇也没办法全部摆平各种势力,再加上小皇帝对他也是全力支持(别说刘禅低能,他能认清自己的能力,不仅不跟权臣争权夺力,而且还能维持住自己皇位的稳定,已经强过其他的二代皇帝太多了),所以在蜀汉篡权是成本高过收益的事,诸葛亮也不屑于去做。

所以说托孤是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做好的。一步没算好,后面全都乱。

你以为此时诸葛亮心里不怕吗?前一秒忠臣相父。下一秒可能就是乱臣贼子。


平生无憾事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很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可如果细细分析的话,也未尝不可能。最起码,在刘备去世之前的确给诸葛亮摆了一道鸿门宴,而且是最致命的一道。

事件回顾

刘备为自家二弟报仇,决心举兵讨伐东吴。部队还没凑齐呢,自家老三也没了,排着队一样的往地下钻,刘备是怎么拉都没能拉上来。可恶的是,那个杀了自家三弟的小兵又逃亡东吴,这下子东吴是惹了大窟窿,只能硬着头皮和蜀国打一仗。

这场战争耗时颇长,最终的战斗结果却异常简单:刘备兵败,并且率领残部逃往白帝城,这也就上演了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而此次托孤,直接改变了蜀国的政治方位和国家发展立场规划。


我们来回顾下当时的对话:

刘备:我儿子就交付给先生了!

诸葛亮:定当尽心竭力!

刘备:他若不行,你取而代之!

诸葛亮:万不敢!

与此同时,诸葛亮挥汗如雨,长跪不起。为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这样紧张?换句话说,如果当时诸葛亮把那句‘万不敢’换成‘好的’会怎样呢?

没错,这就是事实

这场白帝城托孤先放一小下,我们来谈一谈另一件小事:刘封之死!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在关羽败走麦城之后,没有及时救援,引发刘备不满。当诸葛亮得知此事之后,直接说道:应该斩了刘封!

刘备:事情还不至于此吧?

诸葛亮:刘封不死,将来阿斗控制不住!

没错,刘封死了。因为诸葛亮的心中所想很简单,今日敢不救援关羽,明日可能就不救援刘备,等刘禅即位,还不得反了?

刘备仁义不假,可是仁义也是有个极限的。当敌人拿着刀子架在你脖子上,你还在为对方拼命,那不是仁义,那是傻。

诸葛亮是明白这一点的,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在面对刘备这个问题时谨慎异常。诸葛亮明白,这个问题的背后很有可能藏着刀斧手或者无限前途。

事实上,刘备在临死之前还问过诸葛亮另一个问题:我死后,你当阿斗相父如何?

诸葛亮急忙叩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因为诸葛亮明白,就在二十余年前有一位相父,随意拿捏当朝皇帝,他就是董卓!

无论过程如何,也无论结果如何,刘备死了,诸葛亮暂且活着,并且在未来的一段岁月中留下《出师表》佳作和六出祁山!

【新人不易,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小生在此谢过!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苑·将材》、《三国志》、《三国志·诸葛亮传》】


趣谈唐宋元明清


刘备为报关、张之仇,御驾亲征,率军伐吴。不想被东吴陆逊在夷陵一把火烧了七百里连营,大败而归。他又不愿意回成都,暂居白帝城,不久病重,托孤于丞相诸葛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演义》载:先主请孔明起,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一言以告知!”孔明曰:“愿陛下勿隐,臣当拱听。”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言讫,以头叩地,两目流血。

以上两段刘备托孤的描写,我反复阅览多遍。恕我愚钝,怎么也找不到刘备想杀诸葛亮的蛛丝马迹,怎么也看不出刘备有杀诸葛亮之心。

现在社会上对刘备托孤诸葛亮,分为两种观点。

一是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关系亲密,充分信任,完全依托,如鱼得水。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二是刘备猜忌诸葛亮,防着他,故意以言试探,其实帐外早就埋伏下刀斧手,诸葛亮只要一言不慎,立即就有性命之虞。

我看三国,发现刘备有一项本事,无人能及,就是“识人”。

刘备与关羽、张飞结拜,二人都是光明磊落的君子。与赵云交好,赵云一生赤胆忠心。长坂坡之战,糜芳向刘备报告说:“反了常山赵子龙,投曹去了。”刘备叱之说:“子龙是吾故人,安肯反也?”张飞说:“他知我等势穷力尽,反投曹操,以图富贵,此乃常理也,何故不信?”刘备说:“子龙与我相交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动摇乎?”糜芳说:“我亲眼见他引军投曹操去了。”刘备说:“子龙必有事故,再说子龙反者,斩之!”后,果如其言,赵云舍身忘死,七入曹阵,保得幼主归来。

又,刘备曾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孔明答道:“此人乃当世之英杰也。”刘备说:“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可深察之!”后,诸葛不明,以马谡守街亭,致有街亭之败。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朝夕与共,拜为军师。自言“如鱼得水”,引得关、张二人都嫉妒。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完全信任,托孤之言正是发自肺腑。刘备看人从来没走过眼。

现在有些无聊文人,为了标新立异,时不时发出惊人之语。偏偏还有些小人,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非说刘备跟自己一样,也是小人,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

有些人写文章,为了点击率,为了阅读量,为了出一篇爆文,或者说为了钱,就不顾底线,就可以胡编乱造。我誓不为之。

我希望中国文坛风清气正,多些正能量的文章。



段辉时


阴谋论。

凡事从正反两面思考固然没错,不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情,刘备应该是真心的。

刘备其人一生重仁义,不管是真仁义还是伪君子,仁义确实是刘备的立身之本,或者说刘备要努力维持他在世人眼中“仁义”这个标签。

刘备不忍看徐州遭受战火,明知自己的兵力和曹军比就像以卵击石,但他还是出兵帮陶谦抵御势大曹军,还多次拒绝陶谦出任徐州牧;携民渡江,不忍丢下相随的百姓,差点儿被曹操所灭,还死了两位夫人,自己和儿子的命也险些丢了;多次拒绝刘表白送荆州;不忍夺同宗刘璋的汉中…这样的故事很多,不管刘备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刘备确实都是以仁义的姿态展示给世人的。假如刘备为了试探诸葛亮,导演了白帝城托孤,假如诸葛亮果真有篡位之心,难道刘备真杀了诸葛亮?这岂不是晚节不保?城府极深的刘备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诸葛亮和刘备相处16年,刘备非常了解诸葛的能力和为人,十几年间,诸葛亮能助他从白首起家无兵无将,无尺寸之地,到建立政权做一国之君。能让关羽张飞这种皇亲国戚傲世天下的武将心悦诚服,诸葛亮要造反,早反了。刘备清楚,诸葛亮有其能无其心。托孤说取代阿斗也不过是情之所至,客气话,他明白诸葛亮不会废阿斗。书上说刘备知人善用,这就是刘备的知人之处。

诸葛亮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岂会像俗人一样争权夺势,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之时,曹操羽翼已成,孙权在东吴已历三世,兵多将广。刘备只有关张二兄弟,诸葛亮若喜欢权势,选谁也不会选刘备。何况当时卧龙已经名声在外,就算不投曹操孙权,随便找个割据势力,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哪个不比刘备有优势?刘备清楚,诸葛亮其志不在权利。

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的在蜀汉的地位和影响力无人能及,更是大权在握,如果诸葛亮真想篡位,以他的手段和能力,白帝城托孤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刘备和诸葛亮都是出于真心,不要什么事情都扯上阴谋论,人间该有真情在。


我在天边等你


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杀的全军覆没,狼狈逃回白帝城,不到一年时间,就病入膏肓。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后主刘禅年幼,难以驾驭全局,就把诸葛亮、李严等重臣,从成都照到白帝城永安宫安排后事,史称“白帝城托孤”。


刘备做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能从一个买草鞋的,登上九五至尊,绝对拥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这次托孤表面看他对诸葛亮推诚置腹,实际上是暗含杀机,处处提防。

诸葛亮众人到了永安宫后,刘备传旨让诸葛亮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说:“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其智识浅陋,不听丞相之言……死在旦夕 ,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说罢泪如雨下。刘备让诸葛亮坐在自己身边,扶着他的背交代后事,这哪里像君臣,简直亲如一家人,诸葛亮能不感动的泪流满面吗!刘备第一张感情牌彻底打动了诸葛亮,临终前如此的信任,换做任何人,都会心存感激。



但是,当刘备看见诸葛亮身边的马谡,令其退下,对诸葛亮说:“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刘备为啥这样说呢,表面看是在提醒诸葛亮,实际上就是在切断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在刘备阵营中,与诸葛亮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马良、马谡兄弟。刘备担心自己死后,这三人结成一党,尾大不掉。刘备知道自己的临终遗言,是有史官记录在案,等同于圣旨。如果他死后,诸葛亮敢重用马谡,群臣就可以拿刘备的遗言群起而攻之,这一招可谓杀人不见血。

接下来刘备就上演了一场试探人心的大戏,他一手掩泪,一手拉住诸葛亮的手说: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这哪里像是托孤,简直就是在逼诸葛亮发毒誓。诸葛亮听罢,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哭拜于地:“臣安敢不竭肱骨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弃,扣头流血。刘备的一席话,为啥会把诸葛亮吓成这样?有后世人推测,刘备在托孤时,宫殿外早就埋伏刀斧手,他如果试探出诸葛亮有异心,一声令下,诸葛亮就会人头落地。我以为刘备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现在他还是永安宫的主人,所有人的生死还握在他手里。诸葛亮是何等聪明!他知道自己这时只要有一点面露喜色或稍作犹豫,很可能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刘备的目的达到了,让诸葛亮当众起誓忠于蜀汉。即使诸葛亮以后有异心,众人也不会跟着走,因为谁也不会相信这个口是心非的诸葛亮了。


但刘备还不放心诸葛亮,令李严率军驻守白帝城 ,名义上是防东吴,实际上是分诸葛亮的权。李严是益州势力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是荆州势力的代表人物,只要这两个人相互制衡,他刘家就能稳坐江山。

接下来,又对追随自己多年的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我子,勿负朕言”。意思是说,赵云咱俩是患难之交,你一定要照顾好我的儿子,别让我失望。大家一定该怪刘备既然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辅佐,何必要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刘备此举是敲山震虎,说给诸葛亮听的,告诉他:你若有不臣之心,老将赵云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其实,刘备死后,最不放心的就是诸葛亮。所以才会做如此精心的试探与安排,不愧是一代枭雄。但他还是看花了眼,诸葛亮不是司马懿那样奸诈之辈,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忠贞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