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code>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關注阿卡索口語秀頭條號,及時接收精彩內容。/<code> 
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引言:我們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擔心孩子落後別人。於是我們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學這學那,然而我們不知道我們這樣的方式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到底如何才能正確的給孩子施加壓力呢?

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孩子的壓力,一半以上是來自父母。


你是否在向孩子施加壓力而不自知?


4月17日晚10時左右,上海盧浦大橋一名高二學生。

17歲的青春年紀,在5秒內就沒了。

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年輕的生命逝去令人惋惜,悲劇事件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有人評論“現在孩子的抗壓能力太弱,受不了一點點打擊和挫折,太以自我為中心!做事不考慮後果”。

有人責怪抨擊這位可憐的失去孩子的母親。

也有人想起自己的經歷,希望家長們能明白孩子的想法。

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與同學發生矛盾,是孩子的一層壓力;被老師叫家長,是一層壓力;回家路上的爭執,又是一層壓力,併成為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是,再多的惋惜、後悔、抨擊,都無法修正這起悲劇,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

當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反思自己,反思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在給孩子施加壓力而不自知。


面對這一現象,鄭淵潔曾在《家庭教育課》寫道:壓力不能讓孩子進步,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如下:


近日網上流傳一個視頻, 表現的是我國獵鷹教練機超低空飛行,我一看就知道不是真飛機,是航模。我在空軍航空兵服過五年兵役,我的工作是維修殲擊六型戰鬥機。維修戰鬥機之前,需要長時間學習航空知識和飛機各種原理。教員告訴我,飛機前行靠兩種力量之中的一種,一種是拉力,拉力由螺旋槳發動機產生,它拉著飛機往前飛行。另一種是推力,推力由噴氣式發動機產生,它靠推力推著飛機往前飛。我認為,飛機的 飛行原理,同樣適用於家庭教育。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展翅高飛鵬程萬里,作為家長,如果將孩子比喻成飛機,真想讓孩子飛行,只能靠推力或者拉力,壓力不能讓飛機起飛,只會讓飛機停在原地,假設壓力過大,飛機還會解體。


作為家長,請記住,您要麼拉著孩子向前走,要麼推著孩子向前走,自上而下對孩子施壓,孩子是不可能向前走的。我的體會是,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應該想起一句話: 退步海闊天空。 所謂退步, 就是放下身段, 不要總是板著臉。


很多爸爸媽媽會開車。大家都有體會,您想在路邊停車,前面的車位都停了車,只有中間一個車位空著,您想將車停到這個車位,如果您正著開車頭先進車位,幾乎不可能停進去。您只有採用倒車的方式,向後退著才能停進去。教育孩子和路邊停車的道理一樣, 爸爸媽媽放下身段,退著教育孩子效果好。退著有利於使用推力和拉力讓孩子前進。


我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二單元第14課說過我小學二年級時寫的作文《我長大了當淘糞工》被老師推薦刊登在學校的《優秀作文選》上。我慶幸一件事: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因此對我施加壓力告訴我他們希望我成為作家,他們只是大量給我買課外書,這應該屬於推力和拉力,不是壓力。不管是在我寫作之前還是寫作之後,我的爸爸媽媽都沒有說過希望我成為作家或者希望我多寫。如果是那樣,我不大可能成為作家或者一直寫到現在。 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已經開始寫作。當時我在北京,我父母在山西太原工作。我爸爸經常給我寫家信,將他的讀書體會通過家信告訴我。他認為我寫作後看書的時間少了,他戲稱他給我寫的家信是一人看書兩人受益。 父親將一本十幾萬字的書濃縮成幾千字的家信。這樣的家信他寫了數百封。我現在朗讀1984年12月10日我爸爸給我寫的家信的片段:


淵潔:


我要向你介紹一位作家的好朋友綏青。兩個月前,我去新華書店,看到書架上擺著一本書,名叫《為書籍的一生》。因為我小時候的老師叫高綏青,出於好奇,我立即把這本書拿在手中。但是一看封皮上印有一位俄國老人的像,立即打消我原來的念頭。接著我打開書看了幾頁,一下子把我吸引了,我買下了這本書。回到家我放下別的書,先讀這一本。真沒有想到這本書寫得這麼好,是如此地吸引人。通過讀這本書可以瞭解出版界的許多事情。瞭解這些事情,對於一個寫東西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綏青說:“出版界最需要的是觸目驚心、驚人聽聞的書名。, ”他還說: “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給平民另外創作一種文學。各國第一流作家所寫的東西,都是平民聽得進和看得懂的。和所有的讀者一樣,平民不高興讀沉悶的東西,也瞧不起‘咬著舌頭學孩子說話’,我的意思是說,冒充平民的語言,假託平民的想法。”綏青認為,書裡的話,就像是給全世界人解渴的河流一樣。只要河水是潔淨的,是流動的,莊稼人自己也會汲了河裡的水去喝的。


以上是這封家信的片段。我爸爸給我寫了數百封這樣的家信,我認為,這些家信相當於飛機的噴氣式發動機或螺旋槳發動機,對我的寫作產生推力或拉力,讓我堅持數十年寫作。


還有一件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用鋼筆寫作,會有一個問題,正在才思噴湧的時候有時鋼筆就沒有水了,挺影響思路。我一般寫一天會給鋼筆灌一次墨水。


有一次我放假回父母家長住寫作,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我寫了一個月鋼筆都不用灌水,就像有魔法一樣。我感覺奇怪。有一天晚 上我起來去洗手間,我看見爸爸趁深夜悄悄給我的鋼筆灌水,這個細節讓我很感動。我能一個人堅持寫《童話大王》月刊三十三年,和這樣的小事關係很大。雖然我爸爸不會開車,但我認為他特別懂的駕車在路邊進車位停車要倒著進車位的道理。雖然我爸爸沒修過飛機,但他特懂飛機是靠拉力和推力而不是靠壓力飛行的道理。


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第二單元結束時,我想給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的爸爸媽媽朗讀我的一篇名為《父與子》的作品。這篇作品,我和我爸爸曾經在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中朗讀過。我希望爸爸媽媽們不要因為孩子考試成績差而埋怨和嫌棄孩子,作為父母,您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因為那是您的孩子。


《父與子》

父篇


我是一隻羊。我活到了應該當父親的年齡。世界真奇妙,到了這個年齡,我的思維裡就產生了一種激情,還伴隨著身依裡的一股原始衝動。這大概就是生命得以延續的接力棒。

我渴望當父親。渴望讓生命中的一個單元通過我繼續。

在我們這兒,不是你是什麼就得生什麼,而是逢什麼年生什麼。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還是兔還是馬, 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媽媽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今年生的孩子都將是豬。於是就有了這麼一頭小豬成為我的兒子。這是我們的緣份。不管他是什麼,我都愛他,他的血管裡流著我的血。儘管我是羊,他是豬。

我們這兒有的爸爸可不這樣,他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就拿我的鄰居牛來說吧,他的兒子是一條蛇,他怎麼看兒子怎麼不順眼,整天對兒子吹鬍子瞪眼。我問他為什麼虐待親生兒子,他說他的兒子應該是隻虎,起碼也是頭牛, 他的兒子真不幸,攤上了這樣的爸爸。

做父親的對待孩子只能幹一件事:愛。

我的兒子是一頭小豬,這就足夠了。我不羨慕別人的猛虎兒子,也不城妒人家的千里馬兒子,這個世界上絕了哪種生命形式都會導致地球毀滅。獅子和媽蟻一樣偉大。我斗膽說一句話,你看人類在地球上橫不橫?可從生態平衡的角度看,小草和人類一樣重要。

不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是合格的爸爸。

我是羊,我生了一頭小豬,我感到幸福和愜意。如果在這個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馬只能生馬,那該成什麼樣子了?

我愛我的小豬兒子。如果他是雞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樣愛他,一樣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 為我是他爸爸。


子篇


我是一頭小豬,我爸爸是一隻羊。

從我出生那天起,我就發現爸爸和我不一樣。後來,我還發現別的孩子的爸爸和我爸爸也不一樣。

就拿鄰居那頭小豬來說吧,她爸爸是一隻猛虎。再說隔壁的小兔,他爸爸是一匹駿馬。相比之下,我的爸爸顯得弱小不起眼。可我最愛我爸爸。我覺得爸爸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有的爸爸雖然是老虎,但他不是男子漢。我見過一隻老鼠爸爸, 那可真算得上是一個地道的男子漢。

什麼是男子漢?我覺得,他首先應該全身心地愛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他還不嫌棄孩子,不管孩子是什麼,他都愛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我的爸爸雖然是一隻羊,但他是一個男子漢,他知道怎麼愛我。我要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我有時偷偷想,假如我的爸爸是老鼠或是雞或是蛇呢?我一準照樣愛他照樣自豪——因為我是他兒子。


以上為鄭淵潔原文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為家長,請記住,您要麼拉著孩子向前走,要麼推著孩子向前走,自上而下對孩子施壓,孩子是不可能向前走的。


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道路是什麼:請從現在開始,專心愛您的孩子,愛和自由,才是給孩子最強大的保護。



阿卡索專業英語外教網的課程,與外教一對一視頻上課,課程最便宜的價格每節課在20元以內。

課好不好,先聽一聽,但是孩子的英語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

鄭淵潔家庭教育:壓力並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別再施加壓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